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釋其根而樹其枝也」 符合次數:3.
共3段落。第1頁,共1頁。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雜家

相關資源

淮南子

[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提到《淮南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又名:《淮南》, 《鴻烈》]

兵略訓

提到《兵略訓》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9 兵略訓:
今夫天下皆知事治其末,而莫知務修其本,釋其根而樹其枝也。夫兵之所以佐勝者眾,而所以必勝者寡。甲堅兵利,車固馬良,畜積給足,士卒殷軫,此軍之大資也,而勝亡焉。明於星辰日月之運,刑德奇該之數,背鄉左右之便,此戰之助也,而全亡焉。良將之所以必勝者,恒有不原之智,不道之道,難以眾同也。夫論除謹,動靜時,吏卒辨,兵甲治,正行伍,連什伯,明鼓旗,此尉之官也。前後知險易,見敵知難易,發斥不忘遺,此候之官也。隧路亟,行輜治,賦丈均,處軍輯,井灶通,此司空之官也。收藏於後,遷舍不離,無淫輿,無遺輜,此輿之官也。凡此五官之於將也,猶身之有股肱手足也。必擇其人,技能其才,使官勝其任,人能其事。告之以政,申之以令,使之若虎豹之有爪牙,飛鳥之有六翮,莫不為用。然皆佐勝之具也,非所以必勝也。

泰族訓

提到《泰族訓》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28 泰族訓:
故仁義者,治之本也。今不知事修其本,而務沼其末,是釋其根而灌其枝也。且法之生也,以輔仁義,今重法而棄義,是貴其冠履而忘其頭足也。故仁義者,為厚基者也。不益其厚而張其廣者毀,不廣其基而增其高者覆。趙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滅;智伯不行仁義而務廣地,故亡其國。語曰:不大其棟,不能任重。重莫若國,棟莫若德。國主之有民也,猶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則本固,基美則上寧。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綱紀,治之儀錶也。今商鞅之啟塞,申子之三符,韓非之孤憤,張儀、蘇秦之從衡,皆掇取之權,一切之術也。非治之大本,事之恒常,可博聞而世傳者也。子囊北而全楚,北不可以為庸;弦高誕而存鄭,誕不可以為常。今夫《雅》、《》之聲,皆發於詞,本於情,故君臣以睦,父子以親,故《韶》、《夏》之樂也,聲浸乎金石,潤乎草木。今取怨思之聲,施之于弦管,聞其音者,不淫則悲,淫則亂男女之辨,悲則感怨思之氣。豈所謂樂哉!

漢代之後

宋明

太平御覽

[北宋] 977年-984年 電子圖書館

治道部五

電子圖書館

治政三

電子圖書館
13 治政三:
《淮南子》曰:治國者若耨田,去害苗而已。今沐者墮發,而猶為之不已,以其所去者少,所利者多。
又曰:聖主之治也,猶造父之御也。和輯乎轡銜之際,而緩急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執節乎掌握之間。內得于心中而外合于馬志,是故能進能退履繩,而旋曲中規,取道致遠而氣力有餘,誠得其術也。是權勢者,人主之車輿也;大臣者,人主之駟馬也。體離車輿之安而手失駟馬之心,能無危者,古今未之聞也。是故輿馬不調,王良不能以取道理;君臣不和,唐虞不能為治。執術以御之,則管、晏之知盡矣;明分以視之,則跖、蹻之奸止矣。
又曰:惠子為惠王為國法,惠子,梁惠王也。已成而示之諸先生。示為國法。先生皆善之,奏之惠王。惠王甚說之,以示翟璜,曰:「善!」惠王曰:「善,可行乎?」翟璜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璜對曰:「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后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豈無鄭、衛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取是其宜也。治國有禮不文辯,故老子曰:『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此之謂也。」
又曰:田駢以道術說齊王。齊王應曰:「寡人之治齊國也,道術難以除患。愿聞國之政。」田駢對曰:「臣之言無政而可以為政,譬之若林木無林而可以為林。愿王察其所謂而自取齊國之政焉己。雖無除其患,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可陶冶而變化也。齊國之政何足問哉?」
又曰:昔者五帝三王之蒞政施教,必用參五。何謂參五?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乃立明堂之朝,行明堂之令,明堂,布政之宮,有十二月之政令。以調陰陽之氣,而和四時之節,以辟疾病之蕃;俯視地理以制度量,察陵水澤肥墩高下之宜,立事生財,已除饑寒之患;中之考乎德以制禮樂,行仁義之道以治人倫,而除暴亂之禍,乃澄列金木水火土之性。澄,清。故立父子之親而成家;別清濁五音六律相生之數,以立君臣之義而成國;察四時季孟之序、立長幼之禮而成官,此之謂參。制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妻之辨、長幼之序、朋友之際,此之謂五。乃裂地而州之,分職而治之,筑城而君之,割宅而異之,分財而衣食之,立太學而教誨之,夙興夜寐而勞力之,此治之紀綱也。然得其人則舉,失其人則廢。
又曰:天地之生物也有本末,其養物也有先後。人之于治國也,豈得無終始?故仁義者,治之本也。今不知事修其本而務治其末,是釋其根而灌其枝也。且法之生也以輔仁義,重法而棄義,是貴其冠履而忘其頭足也。故仁義者,為厚定者也。不益其基而張其廣者毀,不益其基而增其高者覆。趙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滅;智伯不行仁義而務廣地,故亡。

共3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