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 符合次數:12.
共12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儒家

相關資源

孝經

[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提到《孝經》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聖治

提到《聖治》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1 聖治: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史書

相關資源

史記

[西漢] 公元前109年-公元前91年 司馬遷著
提到《史記》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電子圖書館

封禪書

提到《封禪書》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5 封禪書:
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自禹興而修社祀,后稷稼穡,故有稷祠,郊社所從來尚矣。

漢書

[新 - 東漢] 36年-111年
提到《漢書》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前漢》]

提到《志》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郊祀志

提到《郊祀志》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郊祀志上

提到《郊祀志上》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6 郊祀志上:
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禮作樂,天子曰明堂辟雍,諸侯曰泮宮。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助祭。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懷柔百神,咸秩無文。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而諸侯祭其疆內名山大川,大夫祭門、戶、井、灶、中霤五祀。士庶人祖考而已。各有典禮,而淫祀有禁。

郊祀志下

電子圖書館
41 郊祀志下:
平帝元始五年,大司馬王莽奏言:「王者父事天,故爵稱天子。孔子曰:『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緣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是以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禮記天子祭天地及山川,歲遍。春秋穀梁傳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郊。高皇帝受命,因雍四畤起北畤,而備五帝,未共王地之祀。孝文十六年用新垣平,初起渭陽五帝廟,祭泰一、地祇,以太祖高皇帝配。日冬至祠泰一,夏至祠地祇,皆并祠五帝,而共一牲,上親郊拜。後平伏誅,乃不復自親,而使有司行事。孝武皇帝祠雍,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后土無祠,則禮不答也。』於是元鼎四年十一月甲子始立后土祠於汾陰。或曰,五帝,泰一之佐,宜立泰一。五年十一月癸未始立泰一祠於甘泉,二歲一郊,與雍更祠,亦以高祖配,不歲事天,皆未應古制。建始元年,徙甘泉泰畤、河東后土於長安南北郊。永始元年三月,以未有皇孫,復甘泉、河東祠。綏和二年,以卒不獲祐,復長安南北郊。建平三年,懼孝哀皇帝之疾未瘳,復甘泉、汾陰祠,竟復無福。臣謹與太師孔光、長樂少府平晏、大司農左咸、中壘校尉劉歆、太中大夫朱陽、博士薛順、議郎國由等六十七人議,皆曰宜如建始時丞相衡等議,復長安南北郊如故。」

電子圖書館

王莽傳

提到《王莽傳》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王莽傳上

電子圖書館
78 王莽傳上:
王邑等還京師,西與王級等合擊明、鴻,皆破滅,語在翟義傳。莽大置酒未央宮白虎殿,勞賜將帥。詔陳崇治校軍功,第其高下。莽乃上奏曰:「明聖之世,國多賢人,故唐虞之時,可比屋而封,至功成事就,則加賞焉。至於夏后塗山之會,執玉帛者萬國,諸侯執玉,附庸執帛。周武王孟津之上,尚有八百諸侯。周公居攝,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蓋諸侯千八百矣。禮記王制千七百餘國,是以孔子著孝經曰:『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此天子之孝也。秦為亡道,殘滅諸侯以為郡縣,欲擅天下之利,故二世而亡。高皇帝受命除殘,考功施賞,建國數百,後稍衰微,其餘僅存。太皇太后躬統大綱,廣封功德以勸善,興滅繼絕以永世,是以大化流通,旦暮且成。遭羌寇害西海郡,反虜流言東郡,逆賊惑眾西土,忠臣孝子莫不奮怒,所征殄滅,盡備厥辜,天子咸寧。今制禮作樂,實考周爵五等,地四等,有明文;殷爵三等,有其說,無其文。孔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臣請諸將帥當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奏可。於是封者高為侯伯,次為子男,當賜爵關內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數百人。擊西海者以「羌」為號,槐里以「武」為號,翟義以「虜」為號。

前漢紀

[東漢] 198年-200年
提到《前漢紀》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漢紀》]

孝成皇帝紀一

電子圖書館
2 孝成皇帝... :
建始元年。春正月乙丑。皇祖宗悼考廟災。本志以為悼考廟不正。不宜立。王鳳秉政。不正之象也。立故河間王弟良為河間王。有星孛於營室。罷上林詔獄。二月。賜諸侯王以下至吏二千石黃金。吏千石以下至二百石。宗室有屬藉者。三老孝弟力田鰥寡孤獨。錢帛各有差。吏民五十戶牛酒。粟五斛。大赦天下。右將軍長史姚尹使匈奴還。去塞百餘里。暴風火起。燒殺尹等十餘人。封舅王崇為安城侯。賜舅譚商立根逢時五人等爵關內侯。王鳳兄弟八人。第二曰曼。早亡。不侯。夏四月。黃霧四塞終夜。下著地如黃土塵。上問群臣。諫議大夫楊興博士駟勝等以為陰氣侵陽氣之象。高祖之約。非有功不侯。今太后諸弟。皆以無功而侯。非高祖之約。故天為見異以譴失行。上以為然。鳳於是乃懼。上書言陛下初即位。思慕諒闇。故詔臣鳳典領尚書事。上無以明聖德。下無以益政治。今有孛星赤黃之異。咎在臣鳳。伏願顯戮以謝天下。今諒闇已畢。大義皆舉。宜親覽萬機以當天心。因乞骸骨辭歸。上報曰。朕承先帝聖緒。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陰陽錯繆。日色無光。赤黃之氣。充塞天下。咎在朕躬。今大將軍引過自欲辭尚書事。歸大將軍印綬。罷大司馬官。是明朕委任大將軍庶幾有惑。其專心固意。輔朕不逮。六月。有蠅數萬。集未央殿中朝者坐。秋。長信少府邵信臣奏。罷上林宮館希幸御者二十五所。又奏冬生菜。彊加溫火。非時而生。人不宜以供奉養。信臣字翁卿。九江人也。始為南陽太守。乃為民興利。開通溝渠水門。灌溉三萬餘頃。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其化大行。吏民親愛之曰邵父。上賜信臣黃金四十斤。遷河南太守。治化當為第一。遂入為少府。八月戊午。有兩月相承。晨在東方。京房易傳曰。君弱而婦人彊。為陰所乘。則兩月並出。九月戊子。有流星大如瓠。出於文昌宮。光燭地。長四五丈。委曲蛇形。以貫紫微宮。冬十有二月。作長安南北郊。罷甘泉汾陰祀。匡衡之議也。衡奏議曰。帝王之事。莫大於承天。承天之序。莫大於郊祀。祭天之南郊。就天之義也。祭地之北郊。即陰之象也。往者孝武皇帝居甘泉宮。即於雲陽。立泰畤。今行幸長安。郊見皇天。反北之太陰。祠后土。反東之少陽。事與古制殊。又至雲陽。行谿谷中。阨狹百餘里。汾陽即渡大川。有風波舟楫之危。皆非聖主所宜。數乘郡縣治道供帳。吏人困苦。百姓煩費。勞所保之民。行危險之地。殊未合於承天之意也。昔周文武郊於酆鎬。成王郊於洛邑。各因其居宜。可徙郊長安。又言郊柴饗地之意。埽地而祭。尚質也。歌大呂。舞雲門。以候天神。歌太族。舞咸池。以竣地祗。其牲用犢。其席用斓桔。其器用陶匏。皆因天地之性。以為神祇功德至大。雖修精微而備庶物。猶不足以報功。故尚質貴誠。以彰天地之德。今甘泉紫微。殿有文章刻鏤黼黻文繡之飾。又置女樂石壇仙人祠瘞鸞輅騂駒偶人龍馬之屬。皆宜勿修。又雍鄜密上下畤及陳倉寶雞祠。本秦侯以其意所立。非禮也。及北畤。皆高祖未定時立。不宜復修。奏可。本志。初。秦文公獵於汧渭之間。卜居而吉。文公夢黃蛇自天而下屬於地。其口止於鄜衍。文公問史敦。史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宜祠之。於是作鄜畤。郊祭白帝焉。文王獲古石缶。於陳倉北阪上祠之。其神嘗以夜下。光輝如流星。從東南來。集於祀壇。至地。則若雄雞。其聲殷殷云。野雉夜雊。名曰陳寶。其神或歲數來。或歲不至。後秦文公作密畤。祠青帝後。秦靈公於吳陽作上畤。祠黃帝。作下畤。祠炎帝。及高祖自漢中東擊項藉入關。問群臣曰。吾聞天有五帝。今所祠有四。何也。群臣莫知其說。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曰北畤。而洪範八政三曰祀。祀者。所以昭孝事祖宗。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及鳥獸豺獺有祭。是以皇王為之典禮。故有神民之官。各司其序。使不相亂也。民神異業。敬而不黷。故神降之嘉歲。災禍不至。及乎末世。饗祀無度。昏黷齊明。而神不蠲。嘉瑞不降而災禍至矣。昔共工氏霸有九州。其子曰勾龍。能平水土。故祠為社。烈山氏王天下。有子曰柱。能播植嘉穀。故祠為稷。虞書曰。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遍於群神。又巡於四岳。而柴祭焉。及殷之十三世帝武丁。祭之明日。有雉登鼎耳以雊。武丁懼而修德。夢得傅說版築。以為相。殷道復興。號曰高宗。其後五世。帝乙慢神悖禮。震死。及至周公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凡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懷柔百神。咸秩無文。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其疆內名山大川。大夫祭其門戶井灶中霤。是謂五祀。士庶人祭祖考而已。淫祀有禁。及季氏旅於泰山。仲尼譏之曰。務名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先王正人事而已。不苟求福於神祇。不由其道。則神不饗也。又有八神祠。一曰天主。祠天。其居臨淄南郊山下。二曰地主。祠太山梁父。三曰嶽主。祠蚩尤。在東平陸監鄉。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山。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以迎日出。八曰四時主。祠琅邪。八祠所從來久矣。莫知其所起。或曰。齊太公以來作之八神祀。上過則因祀之。去則已。長安南北郊之日。有大風拔甘泉泰畤中木十圍已上者。皆出。

東觀漢記

[東漢] 60年-160年
提到《東觀漢記》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紀一

電子圖書館

世祖光武皇帝

電子圖書館
2 世祖光武... :
皇考初為濟陽令,濟陽有武帝行過宮,常封閉。上將生,皇考以令舍下濕,開宮後殿居之。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上生時,有赤光,室中盡明。皇考異之,使卜者王長卜之。長曰:「此善事不可言。」是歲嘉禾生,一莖九穗,大於凡禾,縣界大豐熟,因名上曰秀。是歲鳳皇來集濟陽,故宮皆畫鳳凰。聖瑞萌兆,始形於此。上為人隆準,日角,大口,美鬚眉,長七尺三寸。在舂陵時,望氣者蘇伯阿望舂陵城曰:「美哉!王氣鬱鬱蔥蔥。」仁智明遠,多權略,樂施愛人。在家重慎畏事,勤於稼穡。兄伯升好俠,非笑上事田作,比之高祖兄。年九歲而南頓君卒,隨其叔父在蕭,入小學,後之長安,受尚書於中大夫廬江許子威。資用乏,與同舍生韓子合錢買驢,令從者僦,以給諸公費。大義略舉,因學世事。朝政每下,必先聞知,具為同舍解說。高才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具知閭里姦邪,吏治得失。時會朝請,舍長安尚冠里,南陽大人往來長安,為之邸,闇稽疑議。為季父故舂陵侯詣大司馬府,訟地皇元年十二月壬寅前租二萬六千斛、芻稿錢若干萬。時宛人朱福亦為舅訟租于尤。尤止車獨與上語,不視福。上歸,戲福曰:「嚴公寧視卿邪?」王莽時,雒陽以東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將運關東諸倉賑貸窮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為酪,酪不可食,重為煩擾,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置養贍官以廩之,盜發其廩,民餓死者十七八,人民相食。末年,天下大旱,蝗蟲蔽天,盜賊群起,四方潰畔。荊州下江平林兵起,王匡、王鳳為之渠率。時南陽旱餓,而上田獨收。宛大姓李伯玉從弟軼數遣客求上,上欲避之。先是時伯玉同母兄公孫臣為醫,伯升請呼難,伯升殺之。上恐其怨,故避之。使來者言李氏欲相見款誠無他意,上乃見之,懷刀自備,入見。固始侯兄弟為上言:「天下擾亂饑餓,下江兵盛,南陽豪右雲擾。」因具言讖文事。「劉氏當復起,李氏為輔。」上殊不意,獨內念李氏富厚,父為宗卿師,語言譎詭,殊非次第,嘗疾毒諸家子數犯法令,李氏家富厚,何為如是,不然諾其言。諸李遂與南陽府掾史張順等連謀。上深念良久,天變已成,遂市兵弩,絳衣赤幘。時伯升在舂陵亦已聚會客矣。上歸舊廬,望見廬南若火光,以為人持火,呼之,光遂盛,赫然屬天,有頃不見,異之。遂從南郭歸宅,乃與伯升相見。初,伯升之起也,諸家子弟皆逃自匿,曰:「伯升殺我。」及聞上至,絳衣大冠,將軍服,乃驚曰:「以為獨伯升如此也,中謹厚亦如之。」皆合會,共勞饗新市、平林兵王鳳、王匡等,因率舂陵子弟隨之,兵合七八千人。上騎牛與俱,殺新野尉後乃得馬。光武起義兵,暮聞塚上有哭聲,後有人著大冠絳單衣。使劉終詐稱江夏吏,誘殺湖陽尉。五威將軍嚴尤擊下江兵,上奉糗一斛,脯三十朐詣幕府營。進圍宛城。王莽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來征,更始立,以上為太常偏將軍。時無印,得定武侯家丞印,佩之入朝。二公兵到潁川,嚴尤、陳茂與合。尤問城中出者,言上不敢取財物,但合會諸兵為之計策。尤笑言曰:「是美眉目者耶?欲何為乃如此?」初,莽遣二公,欲盛威武,以振山東,甲衝輣,干戈旌旗,戰攻之具甚盛。至驅虎豹犀象,奇偉猛獸,以長人巨無霸為壘尉,自秦、漢以來師出未曾有也。上邀之於陽關。二公兵盛,漢兵反走,上馳入昆陽,諸將惶恐,各欲散歸。與諸將議:「城中兵穀少,宛城未拔,力不能相救。今昆陽即破,一日之間,諸將亦滅。不同力救之,反欲歸守其妻子財物耶?」諸將怒曰:「劉將軍何以敢如此!」上乃笑,且去,唯王常是上計。會候騎還,言大兵已來,長數百里,望不見其後尾,前已至城北矣。諸將遽請上,上到,為陳相救之勢。諸將素輕上,及迫急,上為畫成敗,皆從所言。時漢兵八九千人,留王鳳令守城,夜出城南門。二公兵已五六萬到,遂環昆陽城作營,圍之數重,雲車十餘丈,瞰臨城中,旗幟蔽野,塵熛連雲,金鼓之聲數十里。或為地突,或為衝車撞城,積弩射城中,矢下如雨,城中負戶而汲。二公自以為功成漏刻。有流星墜尋營中,正晝有雲氣如壞山,直營而霣,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壓伏。時漢兵在定陵郾者,聞二公兵盛,皆怖。上歷說其意,為陳大命,請為前行諸部堅陣。上將步騎千餘,前去大軍四五里。二公遣步騎數千乘合戰,上奔之,斬首數十級。諸部將喜曰:「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奇怪也。」上復進,二公兵卻,諸部乘之,斬首數百千級,連勝。遂令輕足將書與城中諸將,言宛下兵復到,而陽墜其書。讀之,恐。上遂選精兵三千人,從城西水上奔陣。二公兵於是大奔北,殺司徒王尋,而昆陽城中兵亦出,中外並擊。會天大雷風,暴雨下如注,水潦成川,滍水盛溢。二公大眾遂潰亂,奔赴水溺死者以數萬,滍水為之不流。王邑、嚴尤、陳茂輕騎乘死人渡滍水逃去。漢軍盡獲其珍寶輜重車甲,連月不盡。五月,齊武王拔宛城。六月,上破二公於昆陽。破宛後數日,收伯升部將劉稷,而伯升強爭之。更始遂用譖訴,復收伯升,即日皆物故。上降潁陽,雖得入,意不安。門下有擊馬著鼓者,馬驚硠磕。鄧晨起走出視之,乃馬也。上在父城,徵詣宛,拜上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更始害齊武王,光武飲食語笑如平常,獨居輒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處。更始欲北之雒陽,以上為司隸校尉,先到雒陽整頓官府,文書移與屬縣,三輔官府吏東迎雒陽者見更始諸將過者已數十輩,皆冠幘,衣婦人衣,諸于繡擁缧,大為長安所笑。知者或畏其衣,奔走入邊郡。見司隸官屬,皆相指視之,極望老吏或垂涕曰:「粲然復見漢官威儀。」賢者蟻附。更始欲以近親巡行河北,大司徒賜言上第一可用。更始以上為大司馬,遣之河北。十月,上持節度孟津,鎮撫河北,安集百姓。上至邯鄲,趙王庶兄胡子進狗●馬醢。故趙繆王子臨說上灌赤眉。趙王庶兄胡子立邯鄲卜者王郎為天子,移檄購求公十萬戶。光武為王郎所追,至饒陽,稱邯鄲使者,入傳舍。廚吏方進食,官屬從者饑,遮奪之。吏卒驚起聚語,乃椎鼓數十通,詐言邯鄲將軍至,官屬皆懼失色。上臨升車還坐,曰:「請邯鄲將軍入。」久乃升,後有傳呼,寺門開之,是雒陽吏耳。上出,蒙犯霜雪。光武大會真定,自擊筑。上率鄧禹等擊王郎橫野將軍劉奉,大破之,還過鄧禹營,禹進食炙魚,上大餐啗。時百姓以上新破大敵,欣喜聚觀,見上餐啗,勞勉吏士,威嚴甚厲,於是皆竊言曰:「劉公真天人也。」世祖引兵攻邯鄲,連戰,郎兵挫折。郎遣諫議大夫杜長威持節詣軍門,上遣棨戟迎,延請入軍,見公據地曰:「實成帝遺體子輿也。」公曰:「正使成帝復生,天下不可復得也。況詐子輿乎!」長威請降得萬戶侯。公曰:「一戶不可得。」長威曰:「邯戰雖鄙,君臣并力城守,尚可支一歲,終不君臣相率而降但得全身也。」辭去。而郎少傅李立反郎,開城門。漢兵破邯鄲,誅郎。入王宮收文書,得吏民謗毀公言可擊者數千章,公會諸將燒之,曰:「令反側者自安也。」上圍邯鄲未下,彭寵遺米糒魚鹽以給軍糧,由是破邯鄲。更始遣使者即立公為蕭王。諸將議上尊號,上不許。又擊破銅馬,受降適畢,封降賊渠率,諸將未能信,賊亦兩心。上敕降賊各歸營勒兵待,上輕騎入,按行賊營。賊將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由是皆自安。詔馮異軍鴈門,卒萬餘人降之。光武北擊尤來、大搶、五幡於元氏,追至北平,連破之。後反為所敗,軍中不見光武,或云已歿。上已乘王豐小馬先到矣,營門不覺。上破賊,入漁陽,諸將上尊號,上不許。議曹掾張祉言:「俗以為燕人愚,方定大事,反與愚人相守,非計也。」上大笑。光武發薊還,士眾喜樂,師行鼓舞,鼓聲歌詠,八荒震動。過范陽,命諸將收葬吏士。至中山,諸將復請上尊號,曰:「帝王不可久曠。大王社稷為計,萬姓為心。」耿純說上曰:「天時人事,已可知矣。」初,王莽時,上與伯升及姊婿鄧晨、穰人蔡少公燕語,少公道讖言劉秀當為天子,或曰是國師劉子駿也。上戲言:「何知非僕耶?」坐者皆大笑。時傳聞不見赤伏符文軍中所,上未信,到鄗,上所與在長安同舍諸生彊華自長安奉赤伏符詣鄗,與上會。群臣復固請,上奏世祖曰:「符瑞之應,昭然著聞矣。」乃命有司設壇於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於六宗。改元為建武,改鄗為高邑。十月,帝入雒陽,幸南宮,遂定都焉。光武破聖公,與朱伯然書曰:「交鋒之日,神星晝見,太白清明。」二年正月,益吳漢、鄧禹等封。上封功臣皆為列侯,大國四縣,餘各有差。博士丁恭等議:「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於雷。」上曰:「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封功臣地多而滅者也。」乃遣謁者,即授印綬。自漢草創德運,正朔服色未有所定,高祖因秦,以十月為正,以漢水德,立北畤而祠黑帝。至孝文,賈誼、公孫臣以為秦水德,漢當為土德。至孝武,倪寬、司馬遷猶從土德。自上即位,案圖讖,推五運,漢為火德。周蒼漢赤,水生火,赤代蒼,故上都雒陽。制郊兆於城南七里,北郊四里,為圓壇,天地位其上,皆南面西上。行夏之時,時以平旦,服色、犧牲尚黑,明火德之運,徽熾尚赤,四時隨色,季夏黃色。議者曰:「昔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圖讖著伊堯赤帝之子,俱與后稷並受命而為王。漢劉祖堯,宜令郊祀帝堯以配天,宗祀高祖以配上帝。」有司奏議曰:「追跡先代,無郊其五運之祖者。故禹不郊白帝,周不郊帝嚳。漢雖唐之苗,堯以歷數命舜,高祖自感赤龍火德,承運而起,當以高祖配堯之後,還復於漢,宜脩奉濟陽成陽縣堯冢,雲臺致敬祭祀禮亦宜之。」上遣游擊將軍鄧隆與幽州牧朱浮擊彭寵,隆軍潞,浮軍雍奴,相去百餘里。遣吏上奏言:「寵破在旦暮。」上讀檄未竟,怒曰:「

經典文獻

相關資源

詩說

電子圖書館

電子圖書館
4 頌:
《思文》:郊祀后稷以配天之樂歌,賦也。

漢代之後

隋唐

群書治要

[唐] 631年 電子圖書館

卷九

電子圖書館

孝經

電子圖書館
9 孝經: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異於萬物也。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者德之本,又何加焉。孝莫大於嚴父,莫大尊嚴其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尊嚴其父,莫大於配天,生事愛敬,死為神主也。則周公其人也。尊嚴其父配食天者,周公為之。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郊者祭天名,后稷者周公始祖。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文王,周公之父,明堂,天子布政之宮,上帝者,天之别名。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周公行孝朝,越裳重譯來貢,是得萬國之歡心也。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孝悌之至,通於神明,豈聖人所能加。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因人尊嚴其父,教之為敬,因親近於其父,教之為愛,順人情也。聖人之教,不肅而成,聖人因人情而教民,民皆樂之,故不肅而成也。其政不嚴而治,其身正,不令而行,故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本謂孝也。父子之道,天性也。性,常也。君臣之義也。君臣非有天性,但義合耳。父母生之,續莫大焉。父母生子,骨肉相連屬,復何加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君親擇賢,顯之以爵,寵之以禄,厚之至也。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人不能愛其親而愛他人親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不能敬其親而敬他人之親者,謂之悖禮也。以順則逆,以悖為順,則逆亂之道也。民無則焉。則,法。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惡人不能以禮為善,乃化為惡,若桀纣是也。雖得之,君子所不貴,不以其道,故君子不貴。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君子不為逆亂之道,言中詩書,故可傳道也。行思可樂,動中規矩,故可樂也。德義可尊,可尊法也。作事可法,可法則也。容止可觀,威儀中禮故可觀。進退可度,難進而盡忠,易退而補過。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畏其刑罰,愛其德義。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淑,善也。忒,差也。善人君子,威儀不差,可法則也。

卷四十

電子圖書館

新語

電子圖書館
17 新語:
夫善道存乎心心作身,無遠而不至也。惡行著乎己,無近而不去也。周公躬行禮義,郊祀后稷,越裳奉貢而至,麟鳳白雉,草澤而應,殷紂無道,微子弃骨肉而亡,行善者則百姓悅,行惡者則子孫怨,是以明者可以致遠,否者以失近。

共12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