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符合次數:4.
共4段落。第1頁,共1頁。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儒家

相關資源

荀子

[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提到《荀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相關資源

樂論

提到《樂論》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6 樂論:
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王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惡之情,而無喜怒之應則亂;先王惡其亂也,故修其行,正其樂,而天下順焉。故齊衰之服,哭泣之聲,使人之心悲。帶甲嬰冑,歌於行伍,使人之心傷;姚冶之容,鄭衛之音,使人之心淫;紳、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莊。故君子耳不聽淫聲,目不視邪色,口不出惡言,此三者,君子慎之。

孝經

[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提到《孝經》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三才

提到《三才》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1 三才: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史書

相關資源

漢書

[新 - 東漢] 36年-111年
提到《漢書》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前漢》]

提到《志》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禮樂志

提到《禮樂志》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11 禮樂志:
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初,叔孫通將制定禮儀,見非於齊魯之士,然卒為漢儒宗,業垂後嗣,斯成法也。」成帝以向言下公卿議,會向病卒,丞相大司空奏請立辟雍。案行長安城南,營表未作,遭成帝崩,群臣引以定諡。

漢代之後

隋唐

群書治要

[唐] 631年 電子圖書館

卷九

電子圖書館

孝經

電子圖書館
7 孝經: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上從天子下至庶人皆當為孝無終始,曾子乃知孝之為大。子曰:夫孝,天之經也。春秋冬夏,物有死生,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山川高下,水泉流通,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悌恭敬,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天有四時,地有高下,民居其間,當是而則之。則天之明,則,視也。視天四時無失其早晚也。因地之利,因地高下所宜何等。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以,用也。用天四時地利,順治天下,下民皆樂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也。其政不嚴而治,政不煩苛,故不嚴而治也。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見因天地教化民之易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先修人事,流化於民也。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也。先之以敬讓,而民不争,若文王敬讓於朝,虞,芮推畔於野,上行之則下效法之。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善者賞之,惡者罰之,民知禁,不敢為非也。

共4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