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符合次數:5.
共5段落。第1頁,共1頁。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史書

相關資源

史記

[西漢] 公元前109年-公元前91年 司馬遷著
提到《史記》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本紀

電子圖書館

秦始皇本紀

提到《秦始皇本紀》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47 秦始皇本... :
行從直道至咸陽,發喪。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酈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漢代之後

魏晉南北朝

水經注

電子圖書館

卷十九

電子圖書館

渭水

電子圖書館
33 渭水:
《春秋說題辭》曰:丘者,墓也;冢者,種也,種墓也。羅倚于山,分卑尊之名者也。故渠又東逕漢丞相周勃冢南,冢北有亞夫冢。故渠東南謂之周氏曲,又東南逕漢景帝陽陵南,又東南注于渭,今無水。渭水又東逕霸城縣北,與高陵分水,水南有定陶恭王廟、傳太后陵。元帝崩,傅昭儀隨王歸國,稱定陶太后。後十年,恭王薨,子代為王,徵為太子,太子即帝位,立恭王寢廟于京師,比宣帝父悼皇故事。元壽元年,傅后崩,合葬渭陵。潘岳《關中記》,漢帝后同塋,則為合葬不共陵也,諸侯皆如之。恭王廟在霸城西北,廟西北,即傅太后陵,不與元帝同塋。渭陵,非謂元帝陵也。蓋在渭水之南,故曰渭陵也。陵與元帝齊者,謂同十二丈也。王莽奏毀傅太后冢,冢崩,壓殺數百人;開棺,臭聞數里。公卿在位,皆阿莽旨,入錢帛,遺子弟,及諸生四夷凡十餘萬人,操持作具,助將作掘傅後冢,二旬皆平,周棘其處,以為世戒。今其處積土猶高,世謂之增墀,又亦謂之增阜,俗亦謂之成帝初陵處,所未詳也。渭水又逕平阿侯王譚墓北,冢次有碑,左則涇水注之。渭水又東逕鄣縣西,蓋隴西郡之鄣徙也。渭水又東得白渠枝口,又東與五丈渠合,水出雲陽縣石門山,謂之清水,東南流逕黃嶔山西,又南入祋祤縣,歷原南出,謂之清水口。東南流絶鄭渠,又東南入高陵縣,逕黃白城西,本曲梁宮也。南絶白渠,屈而東流,謂之曲梁水。又東南逕高陵縣故城北,東南絶白渠瀆,又東南入萬年縣,謂之五丈渠。又逕藕原東,東南流注于渭。渭水右逕新豐縣故城北,東與魚池水會,水出麗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于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在秦皇陵東北五里,周圍四里,池水西北流,逕始皇冢北。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于麗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斬山鑿石,下錮三泉,以銅為槨,旁行周迴三十餘里,上畫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宮觀百官,奇器珍寶,充滿其中。令匠作機弩,有所穿近,輒射之。以人魚膏為燈燭,取其不滅者久之。後宮無子者,皆使殉葬甚衆。墳高五丈,周迴五里餘,作者七十萬人,積年方成。而周章百萬之師,已至其下,乃使章邯領作者以禦難,弗能禁。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北對鴻門十里,池水又西北流,水之西南有溫泉,世以療疾。

隋唐

意林

[唐] 770年-800年 電子圖書館

卷五

電子圖書館

傅子一百二十卷

電子圖書館
36 傅子一百... :
始皇塚令匠人作機弩,有人穿者即射之,以人魚膏作燭。

宋明

太平御覽

[北宋] 977年-984年 電子圖書館

兵部七十九

電子圖書館

電子圖書館
8 弩:
《史記》曰:龐涓追孫臏,音鬢。臏量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險,可伏兵,乃大斫樹白而書:「龐涓死此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讀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又曰:高祖厄於冒頓平城。天下歌曰:「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彀,張也,音遘。
又曰:始皇葬驪山,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輒射之。
又曰:蘇秦說韓王曰:「谿子、距黍射六百步之外。許慎曰:南方谿子蠻之弩皆善射。
又曰:蘇代遺穰侯書曰:「以天下攻齊,如以千鈞之弩決潰癰也。」
又曰:漢王臨廣武,數項羽十罪。項羽大怒,令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胸,乃捫足曰:「虜中吾指。」

禮儀部三十九

電子圖書館

冢墓四

電子圖書館
10 冢墓四:
《皇覽·冢墓記》曰:顓頊冢在東都濮陽縣頓丘城外廣陽里中。王莽時,使使者祠顓頊冢。
又曰:秦始皇冢在驪山,古之驪戎國,今之所豐也。晉獻公伐驪戎,獲二女。其山陰多黃金,其陽多美玉,謂藍田是也。故貪而葬焉。并天下徒七十餘萬穿入地,洞三泉而致槨。宮觀奇器、珍怪諸物藏之。令一匠人作機弩,人有近穴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金銀為鳧鶴。機關轉相幹,終而復始。上具畫天文,以人魚膏為燈,度久不滅。后宮無子者皆殉,從死者甚眾。恐工匠知之,殺工匠於藏中,因閉羨門。復土樹草木,以像山,墳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餘。后項籍燒其宮觀,關東賊發之,后牧羊兒亡羊,羊入藏中,持火照羊,燔其槨。后賊遂取其銅。
又曰:太上皇葬萬年,高帝父也。高帝葬長陵,孝惠帝霸陵。諸陵皆用瓦器,不為墳。王莽之亂,天下無道,獨無災害。孝景帝葬陽陵,孝武皇帝葬茂陵,孝昭皇帝葬平陵,孝宣皇帝葬杜陵,孝元帝葬渭陵。元帝下詔曰:「無置從民,令天下無騷動之憂。」自是陵園不置邑。孝成帝葬延陵,孝哀帝葬義陵,孝平帝葬原陵。孝文皇帝弟、淮南厲王長坐謀反,后置園如諸王。長好道,事八公。世之愚者云:長仙。醫巫訖曰:「淮南好道,百官皆得仙。狗吠云中,雞鳴天上。」東平思王冢在東平,松皆西靡。
又曰:蒼頡冢在馮翊衙縣利陽亭南道旁,墳高六尺,學書者皆往上姓名、投刺,祀之不絕。
又曰:蚩尤冢在東郡壽張縣閿鄉城中,高七尺。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一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又肩髀冢在山陰郡巨野。傳言蚩尤與黃帝戰於涿鹿之野,黃帝克之,身體異處,皆葬之。
又曰:奚仲冢在魯國縣東去縣二十五里山上,因名奚仲山。下亭名奚仲亭。
又曰:湯冢在濟陽薄縣北郭。冢四方,方八十步,高七尺,上平。
又曰:吳太伯冢在會稽吳縣北,去城十里。
又曰:周文王、武王、周公冢在京兆長安聚。
又曰:王子黽冢在南陽鄂縣西。
又曰:夏育冢在濟南歷山上。
又曰:秦穆公冢在甘泉宮祈年觀下。
又曰:虢公冢在河內溫縣東、濟水南,大冢是也。其城南有虢公臺。
又曰:葉公諸梁子高冢在南郡葉縣西北,去城三里所。近縣民皆祠之。
又曰:魯大夫叔梁紇冢在魯國東陽聚安泉東北八十四步,名曰防冢。民傳言防墳於墳地微高。
又曰:孔子冢在魯城北便門外,南去城一里。冢塋方百畝,冢南北廣十步,東西十步,高丈二尺。冢為祠壇,方六尺,與地方平,無祠堂。冢塋中樹以百數,皆異種。魯人世世皆無能名其樹者。民云孔子弟子異國人,各持其國樹來種之。孔子塋中不生荊棘及刺人草。伯魚墓在孔子冢東,與孔子并,大小相望。子思冢在孔子冢南,大小相望。
又曰:師曠家左右扶風,名曰師曠山,人民不敢上其上。
又曰:伯樂冢在濟陰定陶東南一里,冢高五丈。
又曰:楚武王冢在南郡鯛陽縣葛陂鄉城東北,民謂之楚王岑。
又曰:鄭相子產冢在河南郡新鄭城外,大冢是也。
又曰:靖郭君冢在魯國薛城中東聚。孟常冢在魯薛城中。
又曰:文信君呂不韋冢在河南洛陽城北,邙山道西,大冢是也。民傳言呂母冢不韋先墓,故其冢名呂母。不韋死,獲過於始皇矣。民傳云:不韋好經書,皆以葬。漢明帝朝,公卿、大夫、諸儒八十餘人論五經誤失。符節令宋元上言:「臣聞秦昭王與不韋好書,皆以書葬。王至尊,不韋久貴,冢皆以黃暘題湊,處地高燥,未壞。臣愿發昭王、不韋冢,視未燒詩書。」
又曰:亞父冢在廬江居巢縣郭東居巢亭中。
又曰:齊桓公冢在臨淄城二十里淄水南。孟嘗君與齊桓公冢同處。

共5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