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夫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符合次數:11.
共11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儒家

相關資源

說苑

[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劉向著
提到《說苑》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正諫

提到《正諫》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8 正諫:
秦始皇帝太后不謹,幸郎嫪毐,封以為長信侯,為生兩子,毐專國事,浸益驕奢,與侍中左右貴臣俱博飲,酒醉爭言而鬥,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窶人子何敢乃與我亢!」所與鬥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懼誅,因作亂,戰咸陽宮。毐敗,始皇乃取毐四肢車裂之,取其兩弟囊撲殺之,取皇太后遷之于萯陽宮,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諫者,戮而殺之!」從蒺藜其脊肉,幹四肢而積之闕下,諫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齊客茅焦乃往上謁曰:「齊客茅焦願上諫皇帝。」皇帝使使者出問客,得無以太后事諫也,茅焦曰然,使者還白曰:「果以太后事諫。」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見闕下積死人邪?使者問茅焦,茅焦曰:「臣聞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來者,欲滿其數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茅焦邑子,同食者盡負其衣物行亡,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來犯吾禁,趣炊鑊湯煮之,是安得積闕下乎!」趣召之入,皇帝按劍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不肯疾行,足趣相過耳,使者趣之,茅焦曰:「臣至前則死矣,君獨不能忍吾須臾乎?」使者極哀之,茅焦至前再拜謁起,稱曰:「臣聞之,夫有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諱死者不可以得生,諱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聖主所欲急聞也,不審陛下欲聞之不?」皇帝曰:「何謂也?」茅焦對曰:「陛下有狂悖之行,陛下不自知邪!」皇帝曰:「何等也?願聞之。」茅焦對曰:「陛下車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萯陽宮,有不孝之行;從蒺藜於諫士,有桀紂之治。今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嚮秦者,臣竊恐秦亡為陛下危之,所言已畢,乞行就質。」乃解衣伏質。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願受事。」乃立焦為仲父,爵之上卿;皇帝立駕,千乘萬騎,空左方自行迎太后萯陽宮,歸於咸陽;太后大喜,乃大置酒待茅焦,及飲,太后曰:「抗枉令直,使敗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復得相會者,盡茅君之力也。」

潛夫論

[東漢] 102年-167年 王符著
提到《潛夫論》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思賢

電子圖書館
2 思賢:
夫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與亡國同行者,不可存也。豈虛言哉!何以知人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國之將亂也?以其不嗜賢也。是故病家之廚,非無嘉饌也,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於死也。亂國之官,非無賢人也,其君弗之能任,故遂於亡也。夫生飯秔粱,旨酒甘醪,所以養生也,而病人惡之,以為不若菽麥糠糟欲清者,此其將死之候也。尊賢任能,信忠納諫,所以為安也,而闇君惡之,以為不若姦佞闒茸讒諛言者,此其將亡之徵。老子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稱「其亡其亡,繫于苞桑。」是故養壽之士,先病服藥;養世之君,先亂任賢,是以身常安而國永永也。

申鑒

[東漢] 196年-220年 電子圖書館

政體

電子圖書館
6 政體:
惟慎庶獄以昭人情。天地之大德曰生,萬物之大極曰死,死者不可以生,刑者不可以復。故先王之刑也,官師以成之,棘槐以斷之,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刑斯斷,樂不舉,慎之至也。刑哉刑哉,其慎矣夫。

道家

相關資源

文子

[東漢 - 晉] 212年-231年
提到《文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相關資源
[又名:《通玄真經》]

上德

提到《上德》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4 上德:
老子曰:道以無為有體,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謂之幽冥者。幽冥者,所以論道,而非道也。夫道者,內視而自反,故人不小學,不大迷,不小惠,不大愚。莫鑒於流潦,而鑒於止水,以其保之,止而不外蕩。月望日奪光,陰不可以承陽,日出星可見,不能與之爭光,末不可以強於本,枝不可以大於幹,上重下輕,其覆必易。一淵不兩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兩即爭。玉在山而草木潤,珠生淵而岸不枯,蚯蚓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上食咘堁,下飲黃泉,用心一也。清之為明,杯水可見眸子,濁之為害,河水不見太山,蘭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浮江海不為莫乘而沉,君子行道不為莫知而慍,性之有也。以清入濁必困辱,以濁入清必覆傾,天二氣即成虹,地二氣即泄藏,人二氣即生病,陰陽不能常,日冬且夏,月不知晝,日不知夜。川廣者魚大,山高者木脩,地廣者德厚,故魚不可以無餌釣,獸不可以空器召。山有猛獸,林木為之不斬,園有螫蟲,葵藿為之不採,國有賢臣,折衝千里,通於道者若車之轉於轂中,不運於己,與之致於千里,終而復始,轉無窮之原也。故舉枉與直,何如不得,舉直與枉,勿與遂往。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今為一目之羅,則無時得鳥,故事或不可前規,物或不可預慮,故聖人畜道待時也。故欲致魚者先通谷,欲來鳥者先樹木,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為魚得者,非挈而入淵也,為猿得者,非負而上木也,縱之所利而已。足所踐者淺,然待所不踐而後能行,心所知者遍,然待所不知而後能明。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塞,脣亡而齒寒,河水深而讓在山。水靜則清,清則平,平則易,易則見物之形,形不可併,故可以為正。使葉落者,風搖之也,使水濁者,物撓之也,璧鍰之器,礛之功也,莫邪斷割,砥礪之力也,劲與驥致千里而不飛,無裹糧之資而不飢,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怒出於不怒,為出於不為,視於無有則得所見,聽於無聲則得所聞。飛鳥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寒螿洋木,各依其所生也。水火相憎,鼎碛在其間,五味以和,骨肉相愛也,讒人間之,父子相危也。犬豕不擇器而食,俞肥其體,故近死,鳳皇翔於千仞,莫之能致。推固百內而不能自椓,目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見其眥。因高為山即安而不危,因下為池即淵深而魚鱉歸焉。溝也澇即溢,旱即枯,河海之源淵深而不竭。鱉無耳,而目不可以蔽,精於明也;瞽無目,而耳不可以蔽,精於聰也。混混之水濁,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纓乎?絲之為縞也,或為冠,或為远,冠則戴枝之,远則足蹍之。金之勢勝木,一刃不能殘一林之木;土之勢勝水,一掬不能塞江河;水之勢火,一酌不能救一車之薪。冬有雷,夏有雹,寒暑不變其節,霜雪麃麃,日出而流。傾易覆也,倚易翻也,幾易助也,濕易雨也,蘭芷以芳,不得見霜,蟾蜍塗兵,壽在五月之望,精泄者中易殘,華非時者不可食。舌之與齒,孰先弊焉?繩之與矢,孰先直焉?使影曲者形也,使響濁者聲也。與死同病者,難為良醫,與亡國同道者,不可為忠謀。使倡吹竽,使工攝竅,雖中節,以可使決,君形亡焉。聾者不歌,無以自樂,盲者不觀,無以接物。步於林者,不得直道,行於險者,不得履繩,海內其所出,故能大。日不並出,狐不二雄,神龍不匹,猛獸不群,鷙鳥不雙,蓋非橑不蔽日,輪非輻不追疾,橑輪未足恃也。弧弓能射,而非弦不發,發矢之為射,十分之一。飢馬在廄,漠然無聲,投芻其旁,爭心乃生。三寸之管無當,天下不能滿,十石而有塞,百竹而足。循繩而斷即不過,懸衡而量即不差,懸古法以類,有時而遂,杖格之漌,有時而施,是而行之,謂之亂。農夫勞而君子養,愚者言而智者擇,見之明白,處之如玉石,見之黯,必留其謀。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畢開,不如一戶之明。蝮蛇不可為足,虎不可為翼,今有六尺之廣,臥而越之,下才不難,立而踰之,上才不易,勢施異也。助祭者得嘗,救鬥者得傷,蔽於不祥之木,為雷霆所撲。日月欲明,濁雲蓋之,河水欲清,沙土穢之,叢蘭欲脩,秋風敗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蒙塵而欲無眯,不可得絜。黃金龜紐,賢者以為佩,土壤布地,能者以為富,故與弱者金玉,不如與之尺素。轂虛而中立三十輻,各盡其力,使一輻獨入,眾輻皆棄,何近遠之能至。橘柚有鄉,萑葦有叢,獸同足者相從游,鳥同翼者相從翔。欲觀九州之地,足無千里之行,無政教之原,而欲為萬民上者,難矣!兇兇者獲,提提者射,故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君子有酒,小人鞭缶,雖不可好,亦可以醜,人之性,便衣綿帛,或射之即被甲,為所不便,以得其便也。三十輻共一轂,各直一鑿,不得相入,猶人臣各守其職也。善用人者,若●之足,眾而不相害,若舌之與齒,堅柔相磨而不相敗。石生而堅,茞生而芳,少而有之,長而逾明。扶之與提,謝之與讓,得之與失,諾之與已,相去千里。再生者不獲,華太早者不須霜而落。汙其準,粉其顙,腐鼠在阼,燒薰於堂,入水而增濡,懷臭而求芳,雖善者不能為工。冬冰可折,夏木可結,時難得而易失。木方盛,終日采之而復生,秋風下霜,一夕而零。質的張而矢射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也,形勢之所致。乳犬之噬虎,伏雞之搏狸,恩之所加,不量其力。夫待利而登溺者,亦必以將溺之矣,舟能浮能沈,愚者不知足焉。驥驅之不進,引之不止,人君不以取道里。水雖平,必有波,衡雖正,必有差,尺雖齊,必有危,非規矩不能定方員,非準繩無以正曲直,用規矩者,亦有規矩之心。太山之高,倍而不見,秋毫之末,視之可察。竹木有火,不鑽不熏,土中有水,不掘不出,矢之疾,不過二里,跬步不休,跛鱉千里,累土不止,丘山從成。臨河欲魚,不如歸而織網。弓先調而後求勁,馬先順而後求良,人先信而後求能。巧冶不能消木,良匠不能斲冰,物有不可,如之何君子不留意。使人無渡河,可,使河無波,不可。無月不辜,甑終不墮井矣。刺我行者,欲我交,呰我貨者,欲我市,行一棋不足以見知,彈一弦不足以為悲。今有一炭然,掇之爛绯,相近,萬石俱熏,去之十步而死,同氣而異積。有榮華者必有愁悴,上有羅紈下必有麻●,木大者根瞿,山高者基扶。

法家

相關資源

韓非子

[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提到《韓非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又名:《韓非》, 《韓子》]

孤憤

提到《孤憤》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3 孤憤:
朋黨比周以弊主,言曲以便私者,必信於重人矣。故其可以功伐借者,以官爵貴之;其不可借以美名者,以外權重之。是以弊主上而趨於私門者,不顯於官爵,必重於外權矣。今人主不合參驗而行誅,不待見功而爵祿,故法術之士安能蒙死亡而進其說,姦邪之臣安肯乘利而退其身?故主上愈卑,私門益尊。夫越雖國富兵彊,中國之主皆知無益於己也,曰:「非吾所得制也。」今有國者雖地廣人眾,然而人主壅蔽,大臣專權,是國為越也。智不類越,而不智不類其國,不察其類者也。人主所以謂齊亡者,非地與城亡也,呂氏弗制,而田氏用之。所以謂晉亡者,亦非地與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專之也。今大臣執柄獨斷,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與亡國同事者,不可存也。今襲跡於齊、晉,欲國安存,不可得也。

雜家

相關資源

淮南子

[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提到《淮南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又名:《淮南》, 《鴻烈》]

說林訓

提到《說林訓》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6 說林訓:
古之所為不可更,則推車至今無蟬匷,使但吹竽,使工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無其君形者也。與死者同病,難為良醫;與亡國同道,難與為謀。為客治飯而自藜藿,名尊於實也。乳狗之噬虎也,伏雞之搏狸也,恩之所加,不量其力。使景曲者,形也;使響濁者,聲也。情泄者,中易測,華不時者,不可食也。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車,雖異路,所極一也。佳人不同體,美人不同面,而皆說於目;梨橘棗栗不同味,而皆調於口。人有盜而富者,富者未必盜;有廉而貧者,貧者未必廉。蔐苗類絮,而不可以絮;黂不類布,而可以為布。出林者不得直道,行者不得履繩。羿之所以射遠中微者,非弓矢也;造父之所以追速致遠者,非轡銜也。海內其所出,故能大;輪複其所過,故能遠。

漢代之後

魏晉南北朝

抱朴子

[晉] 300年-343年
提到《抱朴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內篇

電子圖書館

地真

電子圖書館
5 地真: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然長生養性辟死者,亦未有不始於勤,而終成於久視也。道成之後,略無所為也。未成之閒,無不為也。採掘草木之藥,劬勞山澤之中,煎餌治作,皆用筋力,登危涉險,夙夜不怠,非有至志,不能久也。及欲金丹成而昇天,然其大藥物,皆用錢直,不可卒辦。當復由於耕牧商販以索資,累年積勤,然後可合。及於合作之日,當復齋潔清凈,斷絕人事。有諸不易,而當復加之以思神守一,卻惡衛身,常如人君之治國,戎將之待敵,乃可為得長生之功也。以聰明大智,任經世濟俗之器,而修此事,乃可必得耳。淺近庸人,雖有志好,不能剋終矣。故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養其氣所以全其身。民散則國亡,氣竭即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之於既逝之後。民難養而易危也,氣難清而易濁也。故審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氣。然後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卻焉,年命延矣。」

隋唐

群書治要

[唐] 631年 電子圖書館

卷四十四

電子圖書館

桓子新論

電子圖書館
14 桓子新論:
王者初興,皆先建根本,廣立藩屏以自樹黨,而强固國基焉。是以周武王克殷,未下輿而封黄帝、堯、舜、夏、殷之後,及同姓親屬功臣德行,以為羽翼,佐助鴻業,永垂流流恐統於後嗣,乃者强秦罷去諸侯,而獨自恃任一身,子弟無所封,孤弱無與,是以為帝十四歲而亡,漢高祖始定天下,背亡秦之短計,導導恐遵殷周之長道,裒顯功德,多封子弟,後雖多以驕佚敗亡,然漢之基本得以定成,而異姓强臣,不能復傾,至景、武之世,見諸王數作亂,因抑奪其權勢,而王但得虛尊,坐食租税,故漢朝遂弱,孤單特立,是以王翁不興兵領士而徑取天下,又懷貪功獨專之利,不肯封建子孫及同姓戚屬為藩輔之固,故兵起莫之救助也。傳曰: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為醫,與亡國同政者,不可為謀,王翁行甚類暴秦,故亦十五歲而亡,失獵射禽獸者,始欲中之,恐其創不大也。既已得之,又恐其傷肉多也。鄙人有得鯅醬而美之,及飯,惡與人共食,即小唾其中,共者怒,因涕其醬,遂弃而但但疑俱不得食焉。彼亡秦、王翁欲取天下時,乃樂與人分之,及已得而重愛不肯與,是惜肉嗜鯅之類也。

潛夫論

電子圖書館
9 潛夫論:
夫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與亡國同行者,不可存也。豈虛言哉。何以知人且病,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國之將亂,以其不嗜賢也。是故病家之厨,非無嘉饌,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死也。亂國之官,非無賢人,其君弗之能任,故遂亡也。故養壽之士,先病服藥,養世之君,先亂任賢,是以身常安而國脉舊無脉字,補之永也。身之病待醫而愈,國之亂,待賢而治,治身有黄帝之術,理世有孔子之經,然病不愈而亂不治者,非灸針之法誤,而五經之言誣也。乃因之者非其人,苟非其人,則規不圓而矩不方,繩不直而準不平,鑽燧不得火,鼓石不下金,驅馬不可以追速,進舟不可以涉水也。凡此八者,有形見物,苟非其人,猶尚無功,則又况乎懷道道下有術字以撫民氓,乘六龍以御天心者哉。夫理世不得真賢,譬由治病不得真藥也。是故先王為官擇人,必得其材,功加於民,德稱其位,此三代開國建侯所以能傳嗣百世,歷載千數者也。

宋明

太平御覽

[北宋] 977年-984年 電子圖書館

人事部九十六

電子圖書館

諫諍五

電子圖書館
3 諫諍五:
《說苑》曰:齊晏子復於景公曰:「朝居嚴乎?」公曰:「朝居嚴,則曷害於治國哉!」晏子對曰:「朝居嚴則下無言,下無言則上無聞矣。下無言則謂之喑,上無聞則謂之聾。聾喑則非害治國家如何!且泰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後高也。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
又曰:秦始皇時,侯生諫。始皇望見侯生,大怒曰:「老虜不良,誹謗而至,乃敢復見我。」侯生曰:「陛下奢侈失本,淫佚趨末,人力殫盡尚不知,臣等恐言之無益,而自取死也,故逃而不敢言。」
又曰:趙簡子舉兵攻齊,令軍中諫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盧,望見簡子而笑曰:「臣有宿笑。當桑之時,臣鄰家夫與妻俱之田,見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還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曠也。」簡子還師而歸。
又曰:左儒友於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將殺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爭之,王不許也。王曰:「黨,友也,易而言則生,不易而死。」左儒對曰:「臣聞古之士,不枉義以從邪,不易言以求生。」王殺杜伯,而儒死之。
又曰:有能盡言於君,用則留,不用則去,謂之諫。
又曰:秦始皇帝太后不謹,幸郎嫪毐,封以為長信侯,為生兩子。毐專國事,浸益驕奢,與侍中左右貴臣俱博,飲酒,醉,爭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窶人子何敢乃與我抗。」所與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太怒。毐懼誅,因作亂,戰咸陽宮,敗。始皇乃取四支車裂之,取其兩弟囊撲殺之,諫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齊客茅焦乃往,上謁曰:「齊客茅蕉愿上諫皇帝。」皇帝使使者出問:「客得無以太后事諫也?」茅蕉曰:「然。」使者還白曰:「果以太后事諫。」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見闕下積死人耶?」使者問茅蕉,茅蕉曰:「臣聞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來者,欲滿其數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茅蕉邑子同食者盡負其衣物行亡。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來犯吾禁,趨炊鑊湯煮之,是安得積闕下乎?趨召之入!」皇帝按劍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蕉不肯疾行,足趣相過耳。使者趨之,茅蕉曰:「臣至前則死矣,君獨不能忍吾須臾乎?」使者極哀之,茅蕉至前,再拜謁起,稱曰:「臣聞之,夫有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諱死者不可以得生,諱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聖主所欲急聞也,不審陛下欲聞之不?」皇帝曰:「何謂也?」茅蕉對曰:「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耶?」皇帝曰:「何等也,愿聞之。」茅蕉對曰:「陛下車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棫陽宮,有不孝之行;從蒺藜於諫士,有桀紂之治。今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向秦者,臣竊為陛下危之。所言已畢,乞行就锧。」乃解衣伏锧。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愿受事。」乃立焦為仲父,爵之為上卿。皇帝立駕千乘萬騎,空左方,自行迎太后棫陽宮,歸於咸陽。太后大喜,乃置酒待茅蕉,及飲,太后曰:「抗枉令直,使敗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復得相會者,盡茅君之力也。」
又曰:楚莊王筑層臺,延石千里,延壤百里,士有反三月之糧者,大臣諫者七十二人,諫者皆死矣。有諸御己者,違楚百里而耕,謂其耦曰:「吾將入見於王。」其耦曰:「以身乎?吾聞說人主者,皆閑暇之人也,然且至而死矣。今子持草茅之人耳!」諸御己曰:「若與子同耕而比力也,至於說人主不與子比知矣。」委其耕,入見莊王,莊王謂之曰:「諸御己來,汝將諫耶?」諸御己曰:「君有義之用,有法之行,且已聞之,土負水者平,木負繩者正,君受諫者聖,君筑層臺,延石千里,延壤百里,民之釁咎血成通于涂,然且未敢諫也,己何敢諫乎?顧臣愚,竊以虞不用宮之奇而晉并之,陳不用子家羈而楚并之,曹不用僖負羈而宋并之,萊不用子猛而齊并之,吳不用子胥而越并之,秦不用蹇叔之言而秦國危,桀殺關龍逢而湯得之,紂殺王子比干而武王得之,宣王殺杜伯而周室卑。此三天子、六諸侯皆不能尊賢用辯士之言,故身死而國亡。」遂趨而出,楚王遽而追之,曰:「己,子反矣!吾將用子之諫。先日說寡人者,其說也,不足以動寡人之心,又危加諸寡人,故皆至而死矣。今子說,足以動寡人之心,又不危加諸寡人,故將用子之諫。」明日,令曰:「有能入諫者,吾與為兄弟。」遂解層臺而罷民。楚人歌之曰:「薪乎萊乎,無諸御己,訖無子乎!萊乎薪乎,無諸御己,訖無人乎!」
又曰:齊桓公謂鮑叔曰:「寡人欲鑄大鍾,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敢問君之行。」桓公曰:「昔者吾圍譚三年,得而不自與者,仁也。吾北伐孤竹,鏟令支而反者,武也。吾為葵丘之會,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國,寡人不受者,義也。然則文武仁義寡人盡有之矣,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君好直言,臣以直言對。昔者公子糾在上位而不讓,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魯境,非義也。疆埸之士,上詘於一劍,非武也。侄娣不離里衽,非文也。為不善遍於物不自知者,無天禍必有人害。天處甚高,其聽甚下,今君過言,天且聞之。」桓公曰:「寡人有過,子幸記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幾有大罪以辱社稷。」
又曰:楚昭王欲之荊臺游,司馬子綦進諫曰:「荊臺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猲山,下臨方淮,其樂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其國,愿大王勿往游焉。」王曰:「荊臺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子何為絕我游乎?」怒而擊之。於是令尹子西駕安車駟馬至於殿下,曰:「今日荊臺之游,不可不觀也。」王登車而拊其背曰:「荊臺之游,與子共樂之矣。」步馬十里,引轡而止曰:「臣不敢下車,愿得有道,大王肯聽之乎?」王曰:「底稍之。」令尹子西曰:「臣聞之,為人臣而忠其君,爵祿不足以賞也。若司馬子綦者,忠臣也;若臣者,諛臣也。愿大王殺臣之軀,罰臣之家,而祿司馬子綦。」王曰:「若我能止,聽公,子獨能禁我游。后世游之,無有極時,奈何乎?」令尹子西曰:「欲禁後世易耳,愿大王山陵崩阤,為陵於荊臺。未嘗有持鐘鼓管弦之樂,而游於父之墓上者也。」於是王還車,卒不游於荊臺,令罷先置。孔子從魯聞之,曰:「美哉!令尹子西諫之十里之前,而權之於百世之後者也。」
又曰:荊文王得如黃之狗,菌蕗之矰,以畋於雲夢,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之,期年不聽朝。保申謀曰:「先王卜以臣為保,吉。今王得如黃之狗,菌蕗之矰,畋於雲夢,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之,期年不聽朝,王之罪當笞。」匍伏將笞王。王曰:「不穀免於襁褓,托諸侯矣,愿請變更無笞。」保申曰:「臣承先王之命不敢廢。王不受笞,是廢先王之命也。臣寧得罪於王,無負於先王。」王曰:「敬諾。」乃席王,王伏。保申束細箭五十,跪而加之王背,如此者再,謂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保申曰:「臣聞之,君子恥之,小人痛之,恥之不變,痛之何益?」保申趨出,欲自流,乃請罪於王。王曰:「此不穀之過,保申將何罪?」王乃變行,打#申,殺如黃之狗,折菌蕗之矰,逐舟之姬,務治乎荊。兼國三十,令荊國廣大至於此者,保申敢極言之功也。蕭何、王陵聞之,曰:「聖主能舉先世之業而以成功名者,其惟荊文王乎!故天下譽之,至今明主、忠臣、孝子以為法。」
又曰:晉平公使叔向聘於吳,吳人拭船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繡衣豹裘者。叔向歸以告平公,平公曰:「吳其亡乎?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對曰:「君為馳底之臺,上可以發千兵,下可以陳鐘鼓,諸侯聞君者亦曰:奚以敬臺?奚以敬民?所敬各異也。」於是平公乃罷臺。
又曰:齊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請數之以其罪,乃殺之。」景公曰:「可。」於是乃召燭鄒數之景公前,曰:「汝為君主鳥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二罪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三罪也。」數燭鄒罪已畢,請殺之。景公曰:「止。」勿殺而謝之。
又曰:齊景公正晝被髮,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不朝。晏子賭裔敖而問曰:「君何故不朝?」對曰:「昔者君正晝,被髮,乘六馬御婦人出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晏子入,公見曰:「昔者寡人有罪,被髮,乘六馬以出正閨,刖跪擊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寡人以子大夫之賜,得率百姓以守宗廟,今見戮刖跪,以辱社稷,吾猶可以齊於諸侯乎?」晏子對曰:「民無直辭,上有隱惡;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辭,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之,以明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於是刖跪倍資,時朝無事。
又曰:景公飲酒,移於晏子家,前驅報門曰:「君至。」晏昨;朝衣,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諫乎?國家得微有事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愿及夫子樂之。」晏子對曰:「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於司馬穰苴之家。」前驅報門曰:「君至!」司馬穰苴介胄操戟立於門曰:「諸侯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灑醴之味,金石之聲,愿與夫子樂之。」對曰:「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於梁丘據之家。」前驅報門曰:「君至!」梁丘據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至。公曰:「樂哉!今夕吾飲酒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國;微此一臣者,何以樂吾身。」聖賢之君皆有益友,無偷樂之臣,景公弗能及,故兩用之,僅得不亡。
又曰:吳王濞反。梁孝王中郎枚乘字叔,聞之,為書諫王。其辭曰:「君王之外臣乘,竊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百戶之眾,以王諸侯。湯、武之地方不過百里,上不絕三光之明,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之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敢避誅以直諫,故事無廢業而功流於萬世也。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恐大臣不能用也,臣乘愿大王聽臣乘之言。夫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且猶知哀其絕也。馬方駭而重驚之,系方絕而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誠能用臣乘言,以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極天命之壽,弊無窮之樂,保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乃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人生有畏其影而惡其跡者,乃背而走,無益也,不如就陰而止,影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冷,令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救火也。」「故武王諤諤而昌,紂嘿嘿而亡。君無諤諤之臣,父無諤諤之子,兄無諤諤之弟,夫無諤諤之婦,士無諤諤之友,其亡可待。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夫失之,婦得之;士失之,友得之。故無亡國破家、悖父亂子、放兄棄弟、狂夫淫婦、絕交敗友者也。」
又曰:《易》曰:「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謇謇為難而諫其君者,非為身也,將欲以匡君之過,矯君之失也。君有過失者,危亡之萌也。見君之過失而不諫,是輕君之危亡也。夫輕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為也。三諫而不用則去,不去則亡身,之身者仁人所為也。是故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風諫。孔子曰:「吾其從風諫。」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與其危君,寧危身,危身終不用,則諫亦無功矣。知者度君權時,調其緩急而處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為危身,故在國而國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陳靈公不聽泄治之諫而殺之,曹羈三諫曹君不聽而去,《春秋》序義雖俱賢,而曹羈合禮。

共11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