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230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稿
條件: 提到「諸葛亮
Total 12

志五十九

5
屆日,大臣一人祭正殿,殿祀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武王,漢高祖、光武,唐太宗,宋、遼、金太祖、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凡廿一帝,祀以太牢。分獻官四人祭兩廡,廡祀風後、力牧、皋陶、夔、龍、伯益、伯夷、伊尹、傅說、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郭子儀、李晟、張巡、許遠、耶律赫嚕、曹彬、潘美、張浚、韓世忠、岳飛、尼瑪哈、斡里雅布、穆呼哩、巴延、徐達、劉基,凡功臣四十一,祀以少牢。
37
二年,視學釋奠,世宗以祔饗廟庭諸賢,有先罷宜復,或舊闕宜增,與孰應祔祀崇聖祠者,命廷臣考議。議上,帝曰:「戴聖、何休非純儒,鄭眾、盧植、服虔、範甯守一家言,視鄭康成淳質深通者有間,其他諸儒是否允協,應再確議。」復議上。於是復祀者六人:曰林放、蘧瑗、秦冉、顏何、鄭康成、範甯。增祀者二十人:曰孔子弟子縣亶、牧皮,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萬章、公孫丑,漢諸葛亮,宋尹焞、魏了翁、黃幹、陳淳、何基、王柏、趙復,元金履祥、許謙、陳澔,明羅欽順、蔡清,國朝陸隴其。入崇聖祠者一人,宋橫渠張子迪。
49
是歲魯人毛亨,明呂棻、方孝孺並侑饗。於是更訂增祀位次,各按時代為序。乃定公羊高、伏勝、毛亨、孔安國、後蒼、鄭康成、範甯、陸贄、範仲淹、歐陽脩、司馬光、謝良佐、羅從彥、李綱、張栻、陸九淵、陳淳、真德秀、何基、文天祥、趙復、金履祥、陳澔、方孝孺、薛瑄、胡居仁、羅欽順、呂棻、劉宗周孫奇逢陸隴其列東廡,穀梁赤、高堂生、董仲舒、毛萇、杜子春、諸葛亮、王通、韓愈、胡瑗、韓琦、楊時、尹焞、胡安國、李侗、呂祖謙、黃幹、蔡沈、魏了翁、王柏、陸秀夫、許衡、吳澄、許謙、曹端、陳獻章、蔡清、王守仁、呂坤、黃道周、湯斌列西廡,並繪圖頒各省。七年,以宋臣袁燮、先儒張履祥從祀。光緒初元,增入先儒陸世儀。自是漢儒許慎、河間獻王劉德,先儒張伯行,宋儒輔廣、游酢、呂大臨並祀焉。
79
聖祖朝,成都祀諸葛亮;福建暨各省祀天後宋林氏女。

列傳五十三

3
葉方藹,字子吉,江南昆山人。順治十六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江南奏銷案起,坐奪官。尋授上林苑蕃育署丞。事白,還故官。康熙十二年,充日講起居注官。十四年,遷國子監司業,再遷侍講。宴瀛臺,群臣皆進詩賦,方藹制八箴以獻,上甚悅,命撰太極圖論以進,賜貂裘、文綺。十五年,遷左庶子,再遷侍講學士。十六年,命充孝經衍義總裁,進講通鑑。上問:「諸葛亮何如伊尹?」方藹對曰:「伊尹聖人,可比孔子;諸葛亮大賢,可比顏淵。」上首肯。講中庸,上問:「知行孰重?」對曰:「宋臣朱熹之說,以次序言,則知先行後;以功夫言,則知輕行重。」上曰:「畢竟行重,若不能行,知亦虛知耳。」轉侍讀學士。十七年,充鑒古輯覽、皇輿表總裁,經筵講官,直南書房。上勤於典學,故事,以大臣二人日直,上特以屬方藹,兼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

列傳八十二

4
初,隆科多與阿靈阿、揆敘相黨附,既又與羹堯交結。至是,上盡發阿靈阿、揆敘及羹堯罪狀,宣示中外。又侍郎查嗣庭隆科多所薦,坐悖逆誅死,上詰隆科多隆科多不以實對。五年,宗人府復奏劾輔國公阿布蘭以玉牒畀隆科多藏於家,阿布蘭坐奪爵幽禁。上命隆科多爵,召還京,命王大臣會鞫。以聖祖升遐,隆科多未在上前,妄言身藏匕首以防不測;又自擬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將至之時」;上躬祀壇廟,妄謂防刺客,令於案下搜查;上謁陵,妄奏「諸王心變」。具獄辭:大不敬之罪五,欺罔之罪四,紊亂朝政之罪三,黨奸之罪六,不法之罪七,貪婪之罪十六,凡四十一款,當斬,妻子入辛者庫,財產入官。上諭曰:「隆科多罪不容誅,但皇考升遐,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今以罪誅,朕心有所不忍,可免其正法,於暢春園外築屋三楹,永遠禁錮;妻子免入辛者庫,嶽興阿奪官,玉柱發黑龍江。」六年六月,隆科多死於禁所,賜金治喪。

列傳九十五

17
尹會一,字元孚,直隸博野人。雍正二年進士,分工部學習,授主事,遷員外郎。五年,出為襄陽知府。漢水暴漲,壞護城石堤。會一督修建,分植巡功,民忘其勞。創八蠟廟,表諸葛亮所居山,復為茅廬其上。署荊州,石首饑民聚眾,揚言將劫倉穀。會一單騎往諭,系其強悍者,發倉穀次第散予之,眾悅服。九年,調江南揚州知府,濬新舊城巿河通舟楫,濬城西蜀岡下河灌田疇。十一年,遷兩淮鹽運使。新安定書院,士興於學。高宗即位,就加僉都御史銜,擢兩淮鹽政。

列傳一百九十二 曾國藩

25
論曰:國藩事功本於學問,善以禮運。公誠之心,尤足格眾。其治軍行政,務求蹈實。凡規畫天下事,久無不驗,世皆稱之,至謂漢之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無以過,何其盛歟!國藩又嘗取古今聖哲三十三人,畫像贊記,以為師資,其平生志學大端,具見於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薦舉人才為己任,疆臣閫帥,幾遍海內。以人事君,皆能不負所知。嗚呼!中興以來,一人而已。

列傳一百九十三 駱秉章 胡林翼

14
秉章晚年愈負重望,朝廷要政多諮決,西南軍事胥倚之。所論薦人才,悉被任用,著勛名。川民感其削平寇亂,出於水火,及其歿,巷哭罷市。遺愛之深,世與漢諸葛亮、唐韋皋並稱云。

列傳一百九十九 左宗棠

2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父觀瀾,廩生,有學行。宗棠道光十二年舉人,三試禮部不第,遂絕意仕進,究心輿地、兵法。喜為壯語驚眾,名在公卿間。嘗以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稱之,謂橫覽九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顧謂所親曰:「非夢卜夐求,殆無幸矣!」

列傳二百十

17
尋遷通政使,仍署左副都御史。疏言:「近日蘇、杭迭克,直、東肅清。臣觀從來將興之業,垂成之功,未有不矢以小心,而始能底定者。金陵賊窟雖計於三四月間可拔,而丹陽與常州犄角,百戰悍賊如李秀成等,麇集死守。杭、嘉既克,餘黨歸並湖州。其自皖南竄越江西之賊,蔓延玉山、鉛山、金谿、建昌二三百里,眾號八九萬,並有闌入福建境者。又聞李世賢自率巨股由淳安、遂安接踵而至,曾國藩左宗棠等用兵日久,前此屢陳不亟求功旦夕,同一老謀深計,獨於皖、浙毗境豫作防維之策,則國藩意在徽、寧各飭所部分防,宗棠以為不若並力取廣德扼賊竄路。兩議未及定,賊已由皖竄贛。賊又草竊已久,人數太眾,勢多不能聚殲而弗使一賊他遁。臣則以此賊人多勢劇,一意奔突,前股未痛剿,後股又踵接。萬一深入江西腹地,燼餘復熾,又至燎原。且由贛逾閩,可以直走汀、潮,為數年來竄匪熟路。黃文金由此而來,石達開由此而去,前事可為深警。疊蒙諭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及閩、粵各督撫諄諄戒備。當此大功將竟,惟當效力一心,互籌戰守,務將分竄諸賊,前截後追,必使所至創夷,日就衰殘零落,不得喙息,以成巨患。臣尤有請者,皖、浙諸軍與賊相持不為不久,所需餉項,國藩、宗棠等各於江、楚等省自為籌畫。國藩奏於江省設立總臺,以一省捐釐之數,為皖軍十萬養命之源。浙軍固不能分撥,即國藩所部月餉,傳聞亦祗放數成,不得已而籌及廣東釐捐,乃又不能遽辦。夫民之不能見遠而各為其私者,情也。廣東有之,江西豈獨不然?日前沈葆楨奏請將江西茶稅、牙釐等款歸本省任收,旋用部議允留其半,在國藩等斷不至觖望。惟軍前將卒,當枕戈喋血切望成功之時,忽聞軍餉來源將減,眾心或生疑懼,何以得飽騰而資鼓舞?擬請飭贛、皖、楚、粵各疆臣,值此事機至緊,無論如何變通為難,總當殫竭血誠,同心共濟。甘肅回氛未戢,中州餘捻尚存,汝南陳大喜等竄逸湖北,自隨、棗逼襄、樊;張總愚自南臺山中出竄內、淅,時虞合並;漢中之賊,全竄寧、陜、商州一路,聞將會齊襄、樊回援金陵,誠亦未可輕忽。目前陜省軍務,政出多門,李雲麟追賊商於,忽卷旆而西,其在興安,未能遏賊竄逸,其在漢陰,遇賊避匿,縱勇淫掠,宜量加裁抑。劉蓉素嘗學問,懷負非常,漢中之賊,本所專辦,而竄擾四出,尤當誓志蕩除,方為不負。多隆阿聲望最優,眾口爭傳為第一名將,乃近日聲望漸損,宜申聖諭訓飭。雷正綰所向克捷,諒足當一面之寄,顧全甘官吏,未有一二正人支持其間。現聞蘭州與慶陽隔絕,恩麟權督印,不過使令便闢之材,識見陋劣;熙麟坐守慶陽、寧夏一區,又為慶昀種種紕繆所誤。臣愚以為亟宜遴簡公正有為之大臣,鎮撫整飭。今之天下,何易遽言率土奠安,而南北軍務漸定,西事再能就緒,亦即為大致之澄清。朝廷者天下之本,宮府清明嚴肅,與疆場奮迅振拔之氣,相感而自通。天下大勢日轉,而亦正多難鉅之事,或遽以為時局清明,事機暢遂,若已治已安者然。人情大抵喜新狃常,畏難而務獲,獨有當幾至誠君子,為能深察而切戒之。昔諸葛亮為三代下一人,史獨稱之以謹慎。朱子進戒宋孝宗曰:『使宴安酖毒之害,日滋而日長;將臥薪嘗膽之志,日遠而日忘。』臣不勝私憂過計,冒昧瀝陳。」疏入,報聞。尋告歸,卒。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