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45062"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提到「建隆
Total 4

卷一

5
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丑朔,鎮、定二州言,北漢引契丹入冦周帝,命歸徳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殿前都㸃檢趙匡𦙍領宿衛諸將禦之。匡𦙍掌軍政六年,士卒服其恩威,數從世宗征伐,洊立大功,人望歸之,至是,王少國疑將士隂謀推戴,壬寅,殿前副都㸃檢、鎮寧軍節度使太原慕容延釗將前軍先發。癸卯,大軍繼之,軍中知星者河中苖訓,見日下復有一日,黒光摩盪者久之,指謂匡𦙍親吏楚昭輔曰:「此天命也!」是夕次陳橋驛,將士相與聚謀曰:「主上㓜弱我輩,出死力破賊,誰則知之?不如先立㸃檢為天子,然後北征都押衙李處耘具以其事白匡𦙍弟內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匡義,考異。案:王偁東都事畧,陳桱《通鑑續編》作「匡義」,薛氏、王氏皆同,惟李燾《續通鑑長編、楊仲良皇朝通鑑紀事本末》作「匡乂」。宋史太宗本紀亦云初名匡乂,今姑從匡義。及歸徳節度掌書記薊人趙普普,初見顯徳三年二月。語未竟,諸將露刄突入,大言曰:「軍中定議,欲冊太尉為天子匡義。普同聲叱之曰:「䇿立,大事也,固宜審圖。且外冦壓境,盍先攘之!」諸將不可,曰:「事變未可知,但當亟入京城䇿立太尉,破賊不難也」。匡義因語諸將曰:「興王易姓,雖云天命,實繋人心,汝等各能嚴飭軍士,勿令剽刼,都城人心安,則四方自定,汝等亦可共保富貴矣」。衆許諾,乃共部分,夜遣衙隊軍使郭延贇馳告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𤦺。審𤦺,初見顯徳三年。守信、審琦皆素歸心匡𦙍者,將士環列待旦。匡𦙍醉臥,初不省。甲辰遲明,諸將擐甲執兵,直叩寢門曰:「諸軍無主,願䇿太尉為天子!」匡𦙍驚起,未及應,即被以黃袍羅拜,呼萬嵗,掖乗馬南行。匡𦙍度不得免,乃攬轡誓諸將曰:「汝等自貪冨貴,立我為天子,能從吾命則可。不然,不能為若主也」。衆下馬曰:「唯命!」匡𦙍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及士庶家不得攘掠用命,有厚賞違,不汝貰也」。皆應曰:「諾」。乃整軍自仁和門入,秋毫無犯,市不易肆。乙巳,入汴,先遣客省使大名潘美見執政諭意,又遣楚昭輔慰安家人。時宰相方就食閤中,聞變范質,質,宗城人,初見開運元年。執王溥溥,榆次人,初見乾祐二年。手曰:「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爪入溥手,幾出血。溥噤不能對。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太原韓通通,初見顯徳元年。自內庭惶遽奔歸,將率衆備禦。散員都指揮使王彥昇彦昇,初見顯徳三年。遇通於路,躍馬逐之,馳入其第,殺通及其妻子。考異:蘇轍龍川別志言韓通以親衛戰闕下,敗死。按通倉卒被殺,未嘗交鋒。今從續通鑑、長編。諸將翼匡𦙍登明徳門,匡𦙍令甲士還營,退歸公署,釋黄袍。有頃,諸將擁范質等至,匡𦙍嗚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慙負天地,將若之何?」質等未及對,列校羅彥瓌按劔厲聲曰:「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質等相顧不知所為,王溥降階先拜,質不得已,亦拜。考異:司馬光記聞云:「質頗誚讓太祖。王偁東都事畧范質傳:「既見太祖,質曰:先帝養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陳桱通鑑續編云:范質以義讓匡𦙍。薛應旂宋元通鑑亦載質讓匡𦙍曰:先帝養大尉如子,今骨肉未寒而太尉若此,奈先帝何!按王溥降階拜,質亦從之拜,安肯侃侃以大義責宋祖乎!長編及宋史並無此語,今不取。質曰:古有禪讓之禮,今可行也。因具陳之,遂請匡𦙍詣崇元殿行禪代禮。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學士承㫖新平陶穀糓,初見乾祐元年。袖中出周帝禪詔,詔曰:天生烝民,樹之司牧,二帝惟公而禪位,三王乗時而革命,其揆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歸,咨爾歸徳軍節度使、殿前都㸃檢趙匡事,稟上聖之姿,有神武之畧,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納麓,東征西怨,厥績懋焉。天地鬼神,享於有徳,謳歌獄訟,歸於至仁,應天順人法堯禪舜,如釋重負子其作賔,嗚呼欽哉!祗畏天命!宣徽使引匡𦙍就龍墀北面拜受,宋史及實録並無宣徽使姓名,疑即昝居潤也。宰相掖并崇元殿服袞冕,即皇帝位,羣臣拜賀,奉周帝為鄭王,符太后為周太后,遷居西宮。考異龍川别志言太祖脫甲詣政事堂,范質見大祖,首陳禪代議。又東都事畧范質傳質曰:大尉既以禮受嬗,則事太后如母,養少主如子。與飛龍記、司馬光記聞朔記等所載都不同。按太祖實歸府第,將士即擁范質等,至質等見太祖必不在政事堂,其約束將士不得加無禮於太后,少帝固先定于未入城時,非縁質請也。惟執王溥手出血及光所記質,不肯先拜,當得其實。乙巳,詔定有天下之號曰宋,因所領節度州名也。改元,大赦,內外馬步軍士等第優給命官分告天地、社稷,遣中使齎詔諭天下,其諸道節度使,別以詔賜焉。華山隠士陳摶聞帝代周,曰:「天下自此定矣」。

卷二

5
建隆二年春正月丙申朔,御崇元殿受朝,退,羣臣詣皇太后宮門稱賀。 壬寅,幸造船務,觀習水戰。 太僕少卿王承哲坐舉官失實,責授殿中丞。 己酉,帝御明徳門觀燈,宴從臣,江南、吳越使皆與焉。 周顯徳末,遣官度民田,多為民所訴。至是,帝謂宰臣曰:「度田本欲勤恤下民,而近者弊愈甚。今當慎選其人,以副朕意」。丁巳,分遣常參官詣諸州度民田。 詔浚蔡渠通淮右之漕也,以右領軍陳承昭督其役。蔡渠後改為恵民河。承昭,初見顯徳四年。 己未,遣郭玘饗周廟。 甲子,斬澤州刺史張崇詁,以其黨李重進也。 監修王溥等上唐會要一百卷。唐徳宗時,蘇冕始撰會要四十卷,武宗時,崔鉉又續四十卷。溥等於是采宣宗以降故事,共勒成一百卷。詔藏史館。 遣使賜錢俶戰馬二匹、羊五千、槖駞三十。 二月丙寅,幸飛山軍營閱礟車。 遼主釋其弟宋王舍音於獄。 辛未,浚五丈河通東北之漕也,亦命陳承昭督之。汴都仰給漕運,嵗調丁夫、浚河糧,皆自齎。帝初即位,即詔官給其食。至是,復謂侍臣曰:「煩民奉巳之事,朕必不為開導溝洫以濟京邑,葢不獲巳耳」後改為廣濟河。 荊南高保朂進黄金什器。 丁丑,唐主景遣使來賀長春節。 己卯,命通事舎人王守貞使江南,勞唐主遷都。 先是,藩鎮率遣親吏視民租入,槩量増溢,公取餘羨,符彥卿在天雄軍,取民尤悉,帝於是遣常參官分主其事,仍出公粟賜彥卿,以媿其心。 乙卯,詔禁民二月至九月無得採捕彈射,著於令。 令文武官及百姓自今長春節及他慶賀,不得輙有貢獻。 是月,唐主景遷都南昌,南唐建南都于洪州。立吳王從嘉為太子,監國,守建康。洪州迫隘,宮府營廨,十不容一二,羣臣日夜思歸。唐主悔怒,欲誅始謀者北望金陵,鬰鬰不樂,樞密副使、給事中唐鎬慚懼,發瘍卒。鎬,初見顯德六年七月縊。考異。江南野史云:嗣主怒鎬阿㫖,欲致極法,鎬懼 死。五代史及李燾長編云發病卒,今從南唐書。 三月丙申,內酒坊火。坊與三司接火作之夕,役夫突入省署盜官物,上以酒坊使左承規等縱其為盜,斬酒工五十人,承規等皆棄市。考異:按長編云:乗火為盜者五十人,擒斬三十八人,則非役夫也。又云左承規等坐以酒工為盜棄市,其說與鄭公寶訓所載相反,蓋作坊與三司接酒工乗火入三司省署,盜官物也,別盜安得至此!酒工既為盜,則應斬酒坊使縱下為盜,則應棄市,其事甚明。白長編支離舛錯,今從寶訓。
12
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朔,以喪不受朝賀。 己巳,命淮南道官吏發倉廩以賑飢民。初,戸部郎中沈義倫使吳越歸,言「揚、泗饑民多死,郡中軍儲尚百餘萬可貸民至秋乃收新粟。沮之者曰:「若歲薦饑,將無所取償,孰執其咎?」帝以詰義倫,對曰:「國家以廩粟濟民,自宜感召和氣,立致豐稔,寧復憂水旱邪?」帝悅,故有是命。考異義,倫名,犯太宗偏諱,故史稱沈倫。李燾曰:倫傳不載其年,故事稱元年。寳訓稱二年,亦不知的是何日。按倫於元年二月壬戌初除戸部郎中,四月乙卯受詔分督在京諸倉,則使吳越必在督倉以後,安得尚指秋粟,其稱元年者誤也。稱二年者亦無所証據,而此年正月乃有是命,疑此即太祖用倫之言,故載於此。倫於此年十一月丙寅,乃自戸部郎中除給事中。 甲戌,廣皇城命有司畫洛陽宮殿,按圖修之。令諸州長吏勸課農桑。自後歲首必下此詔。 詔州縣不得役僑居民。 癸未,幸國子監。 丁亥,以監察御史劉湛為膳部郎中。湛𣙜茶,蘄春歲入増倍,遷拜越級,非舊典也。 二月庚寅,令翰林學士、文班常參官、曽任幕職、州縣者,各舉堪為賔佐令録者一人,聽內舉,貪濁畏懦,舉主坐之。 甲午,詔翰林學士、文班常參官,毎五日內殿起居,以次轉對,須指陳時政得失,朝廷急務,刑獄寃濫百姓疾苦關急切者,許非時上章,無以觸諱為懼。己亥,更定竊盜律,贓滿五千足陌者乃處死。 蜀主以秦王𤣥詰為皇太子。 壬寅,帝謂侍臣曰:「朕欲武臣盡令讀書,俾知為治之道」。左右皆莫對。考異:李燾曰:「賜崔頌等酒果」。據實録在此年六月,崔頌𫝊亦云三年夏始聚生徒,而寳訓載武臣讀書事乃因賜頌等,誤也,今不取。 丁未,詔宰相、樞宻使、帯平章事、兼侍中、中書令、節度使者,納禮錢,宰相、樞宻使,三百千,藩鎮五百千,充中書門下公用,依唐制也。 甲寅,北漢冦潞、晉二州,守將撃走之。丙辰,幸國子監,遂幸迎春苑,宴從官。 三月戊午朔,控鶴右廂都指揮使尹勲配𨽻許州,為教練使勲,督浚五丈河,陳留丁夫夜潰,勲擅斬其隊長十人,又追獲亡者七十人,皆刖其左耳,有詣闕稱寃者,兵部尚書李濤臥病家居,力疾草奏,乞斬勲以謝百姓,濤家人曰:「公宜自愛,朝廷事,姑置之」。濤憤然曰:「死者人之常,吾豈能免,但我掌兵柄,軍校無辜殺人,豈得不論?」帝覧其奏,嘉之,然念勲忠勇,止薄責焉。 帝謂宰臣曰「五代諸侯跋扈,多枉法殺人,朝廷置而不問,刑部之職幾廢。自今決大辟者,録案聞奏,委刑部詳覆」。 戊寅,詔三司春冬送戍卒衣,並官給車粟,毋得調發民丁。 己卯,封邱縣令蘇允元坐申雨降不實免官。 丁亥,徙北漢降民於邢、洺州,計口賦粟。 禁民火𦵏。 初,泉州節度使留從效卒,兄從願之子紹鎡嗣,領軍務。未幾,衙將臨淮陳洪進誣紹鎡謀附錢氏,執送於唐,推統軍副使張漢思為留後。洪進,初見開運元年。漢思亦見開運元年。洪考異。李燾曰:留從效傳,從效寢疾,為牙校張漢思、陳 進所刦,漢思自稱留後,洪進為副。而陳洪進傳乃稱從效卒,紹鎡掌留務月餘,洪進乃執紹鎡,推漢思自相矛盾,以他書參考,洪進傳得其實,而從效傳誤也。從效病當在二年冬,其死在今年春。大定録於三月載從效卒,然不知的是何日。十國紀年亦不載日。 夏四月乙未,延、寧二州大雨雪,溝洫氷。 丙申,以趙贊為彰武節度使,別受密㫖,許便宜從事,贊將至延州,乃分置步騎,前後絡繹,林莽之中,逺見旌旗,羌渾迎者,莫測其數,無不畏服。贊,延壽子也。贊,初見天福十二年。帝注意謀帥,既令贊屯延州,又命董遵誨屯環州,王彥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李漢超屯關南,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州,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以拒契丹,又以郭進控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勲鎮昭義,以禦太原諸臣家族在京者,撫之甚厚,郡中筦𣙜之利,悉與之,恣其圖囘貿易,免所過征税,由是邊臣皆富於財,得以養募死士,使為間諜,洞知蕃情,毎入冦,必能先知預備,設伏掩撃,自此累年無西北之虞,得以盡力東南,取荊湖川廣、吳越之地。 邢州言北漢民四百十人來降。 乙巳,贈兄光濟為邕王,弟光贊為夔王。追册會稽郡夫人賀氏為皇后。北漢冦麟州,防禦使楊重勲撃走之。 定難節度使李彛興遣使貢馬三百匹,帝方命玉工治𢃄,即遣使以帯賜之,彛興感服。 甲子,幸相國寺禱雨,遂幸迎春苑宴射。 乙亥,發潞州民開太行道,通餽運。 河北諸州旱,遣使乗𫝊檢旱苖。 甲申,復幸相國寺。禱雨,詔撤樂,太官進蔬食。 乙酉,大治宫闕倣西京制,命韓重贇董其役。 六月癸巳,以樞宻使吳延祚為雄武節度使,代知秦州。高防,秦州夕陽鎮古伏𦍑縣地,西北接大藪,材植所出,戎人久擅其利,及尚書左丞高防知秦州,建議置采造務,取其材以給京師,蕃部尚頗裕帥衆來争,異:宋史太祖本紀:「六月壬子,蕃部尚頗裕等爭采造務,以兵犯渭北,知秦州高防撃走之」。按是月癸巳,以吳延祚代防,如紀所書之日,則撃走在命延祚後二旬,恐誤。今從長編。防以狀聞,帝不欲邊境生事,乃遣延祚先一日謂之曰:「卿年高,久掌樞務,今與卿秦州,庶均勞逸。明日制出,恐卿以離朕左右,不能無憂,故先告卿也」。

卷三

5
建隆三年秋七月己未,禁諸州中元張燈。 壬戌,放唐降卒弱者數千人歸國。 乙丑,知舒州、左諫議大夫馮瓚言:「州界有菰蒲魚鼈之利,居民舊以自給,前防禦使司超增收為市征,漁奪苛細,疲俗告病,宜蠲除其稅」。從之。 文思使常岑子勲詐稱供奉官,為泗州長史,所覺,捕送闕下,乙亥,斬勲於東市。先是,雲捷軍士有偽刻侍衛司印信者,捕得斬之,帝曰:「諸軍比加簡練,尚如此不逞耶?」命搜索,悉配沙門島,於是姦猾斂迹。 詔朝臣出使還日,具所見民生利病以聞。 右衛率府率薛勲掌常盈倉,受民租,槩量重。詔免勲官,配𨽻沂州,倉吏棄市。考異。李燾曰:舊録以為二年事。今從新録。 八月丙戌朔,勅大理卿劇可久為光祿卿致仕,可久年逾七十,無請老意,帝特命之。考異:李燾曰:新録云「可久懇求休退」。國史亦同。今從㑹要。 庚寅,以鎮海、鎮東節度副使錢惟濬為建武節度使。惟濬,吳越王俶子也。俶請授以嶺南旄鉞,帝從之。 癸巳,蔡河務綱官王訓等四人坐以糠土雜軍糧,磔於市。 是日,遣引進使郭承遷會知秦州吳延祚率兵徃尚書寨,驅蕃族歸本部。 乙未,左拾遺、知制誥高錫上言:「近廷臣承詔各舉所知,或有因行賂獲薦者。請自今許近親、奴婢、鄰里告訴,加以重賞」。又請注授法官及職官,各宜問書法十條,以代試判,皆施行之。 詔及第舉人不得呼知舉官為恩門」、「師門及自稱門生。 九月戊午,天平節度使、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平章事石守信表解軍職,許之,特加爵邑。庚午,吐蕃尚頗裕獻伏羌縣地。 壬申,修武成王廟。癸酉,以百官次對章奏,下尚書省集丞、郎以上及御史中丞、兩省五品以上,參詳其有禆政治者以聞。 禁民伐桑棗為薪。又詔黃汴河兩岸,毎歲委所在長吏課民多栽榆柳,以防河決。 癸未,復置書判㧞萃科。考異宋史太祖本紀于八月乙未即書舉此科,今從宋實録及長編,葢乙未始令有司條奏,而施行固在癸未也。甲申,武安節度使兼中書令周行逢病革,召將吏屬其子保權曰:「衡州刺史張文表與吾同起隴畆,文表,朗州人,初見廣順二年。以不得行軍司馬,志常怏怏,吾死必為亂,當令楊師璠討之」。行逢卒,保權領軍務,時年十一。考異路振九國志,保權以九月襲位,十國紀年亦繋之九月,而太祖實録乃於十月乙未書行逢卒,葢以奏到之日書也,今從紀年。九國志、李燾長編言:行逢崇信釋氏,廣度僧尼,齋懴不輟,每見僧,無老少輙拜之,捧匜執帨,親為煎洗,因謂左右曰:吾殺人多矣,不假佛力,何以解其冤乎!」按五代,宋史、十國春秋諸書,俱不言行,逢佞佛惟云保權大㑹,齊僧見被緇之輩,雖三尺童子必搶地伏拜。今不取李氏之說。 冬十月丙戌,幸造船務,觀習水戰。 戊子,以棣州團練使何繼筠為關南兵馬都監。 癸巳,班《循資格》及《長定格編勅格》各一卷。 己亥,幸岳臺,命諸軍習騎射。 廣濟縣令李守中坐贓,決杖,配沙門島。 辛丑,以樞宻副使、兵部侍郎趙普為檢校太保、充樞宻使、樞宻使,不帯正官自普始。 張文表聞周保權立,怒曰:「我與行逢俱起微賤,立功名,安能北面事小兒乎!」會保權遣兵更戍永州,路出衡陽,文表遂驅以叛。保權即命楊師璠悉衆討文表,告以先人之言,感激泣下。師璠亦泣,顧謂其衆曰:「汝見郎君乎?未成人而賢若此!」軍士皆奮保。權又乞師荊南,且來求援,文表亦上疏自理。考異:李燾曰:據渤海行年紀,張文表攻下潭州在當年十月,而國史周保權傳乃云明年春,葢誤也。按實録,十二月甲辰巳,遣趙璲持詔宣諭文表,豈得卻在明年春始叛!葢明年正月文表尚據潭州耳。 辛亥,畋近郊。 十一月癸亥,詔縣令考課,以戸口増減為黜陟。 甲子,大閲於西郊,帝謂近臣曰:「晉、漢以來,衛士不下數十萬,然可用者極寡,朕頃按籍閲之,去其冗弱,親校其撃刺騎射之藝,今悉為精鋭矣」。 唐遣水部郎中顧彝來貢。考異宋史在丙寅日,南唐書無日,今從長編。 荊南節度使高保朂寢疾,召牙內都指揮使梁延嗣曰:「我疾遂不起,兄弟孰可付後事者?」延嗣曰:「先王舍其子繼沖,以軍府付公,今繼沖長矣」。保朂曰:「子言是也」。即以繼沖權判內外軍馬事。甲戌,保朂卒。考異》:《九國志,保朂卒于明年,非是。《東都事畧》,是月癸亥卒,亦誤也。《渤海行年紀卒于十一月二十日,《長編》從之。今取其說。 壬午,頒建隆四年厯於唐。 十二月丙戌,左贊善大夫段昭裔坐檢視民田失實,責授海州司法參軍。 丁亥,以武平節度使副使、權知朗州周保權為武平節度使。 舊制,強盜贓滿十疋者絞。庚寅,詔改為錢三千,足陌者處死。 癸巳,詔縣復置尉一員,在主簿下,凡盜賊鬭訟,先委鎮將者,命令與尉領其事,自萬戸至千戸,各置弓手有差。五代以來,節度使補署,親隨為鎮將,與縣令抗禮,凡公事專逹於州,縣吏失職,至是還統於縣,鎮將所主不及鄉村,但郭內而已,從樞宻使趙普言也。考異:按宋史太祖紀,是月丙戌,詔縣置尉一員,理盜訟,置弓手,視縣戸為差」。當即此事而月不同。今從長編。 戊戌,蒲、晉、慈、隰、相、衛六州饑,詔所在發廩振之。 庚子,班捕盜令,給以三限,限各二十日。第一限內獲者,令尉各減一選,獲踰半者減兩選。第二限內獲者,各超一資,踰半超兩資。第三限內獲者,令尉各加一階,踰半加兩階。過三限不獲,尉罰一月俸,令半之。尉三罰,令四罰,皆殿一選,三殿停官。令、尉與賊鬭而盡獲者,並賜緋,尉除令,仍超兩資,令別加陞擢。 甲辰,遣中使趙璲等賫詔宣諭潭、朗,聽張文表歸闕,且命荊南發兵助周保權。 帝以西鄙羌戎屢為冦,改虢州刺史姚內斌為慶州刺史。內斌,初見顕徳六年四月。 是嵗,遷周鄭王於房州。考異。按:《東都事畧》、《新舊實録》、李燾《長編》、《宋史》皆云建隆三年出居房州,不載月日,惟陳桱《通鑑續編》繋於是年冬十月,王薛《通鑑》皆因之,至王皥《唐餘録》以為開寳三年,則誤矣。河北、陜西、京東諸州旱蝗,悉蠲其租。 刑部尚書邊歸讜,授戸部尚書致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