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9954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苕溪漁隱叢話
條件: 提到「歐陽修
Total 6

卷第三

17
遯齋閑覽》云:「六一居士推重陶淵明《歸去來》,以為江左高文,當世莫及。涪翁云:『顏、謝之詩,可謂不遺爐錘之功矣;然淵明之墻數仞,而不能窺也。』東坡晚年,尤喜淵明詩,在儋耳遂盡和其詩。荊公在金陵,作詩多用淵明詩中事,至有四韻詩全使淵明詩者。又嘗言其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由詩人以來,無此句也。然則淵明趣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苕溪漁隱曰:「荊公詩云:『先生歲晚事田園,魯叟遺書廢討論。問訊桑麻憐已長,案行松菊喜猶存。農人調笑追尋壑,稚子歡呼出候門。遙謝載醪祛惑者,吾今欲辨已忘言。』所謂四韻全使淵明詩者,即此詩是也。」

卷第二十三

1
六一居士
3
六一居士傳》云:「居士初謫滁州,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於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謂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餘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耳。』」
19
六一居士云:「牡丹花之絕,而無甘實,荔枝果之絕,而非名花;昔樂天有感于二物矣,是孰尸其賦予邪?然斯二者,惟一不兼萬物之美,故各得極其精,此於造化不可知,而推之至理,宜如此也。餘少遊洛陽,花之盛處也,因為牡丹作記;君謨,閩人也,故能識荔枝而譜之。因念昔人嘗有感於二物,而二人者適各得其一之詳,故聊書其所以然,而附君謨譜之末焉。」
29
《本朝名臣傳》云:「歐陽公知開封府,承包拯政猛之後,「承」原作「丞」,今據宋本、明鈔本校改。一切循理,不事風采。或以拯之政勵修者,答曰:『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長短,用其所長,事無不舉,強其所短,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長爾。』聞者服其言。」
30
《司馬文正公日錄》云:「歐陽公坐擅止青苗錢,特放罪,上表謝曰:『敢不戒小人之遂非,思君子之改過。』」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