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5405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淳化
Total 4

卷86 史部·目錄類二

3
《閣帖》自米芾、黃長睿而後,踵而考訂者寥寥無幾。從義始參匯群說,輯成一編,評書者每以為據。然於考証頗疏,又不得善本校勘,故搜羅雖廣,而精審未臻。今恭逢我皇上幾暇臨池,折衷藝苑,特取內府所儲《閣帖》,遴其淳化四年賜畢士安者為初拓最佳之本,命內廷諸臣詳加校訂,選工摹勒,複還舊觀。其間蒐集諸家釋文,至為賅備。凡是非得失之故,仰荷睿鑒,勘核精詳。凡從義之說,其是者已悉資採取,其誤者亦已駁正無遺。是書原不過白茅之藉,特行世既久,其用心勤至,亦頗有可取者。故仍錄而存之,以不沒其薈稡之功焉。

卷140 子部·小說家類一

1
張洎撰。思黯,改字偕仁,全椒人。初仕南唐知制誥中書舍人,入宋為史館修撰翰林學士淳化中官至參知政事。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乃洎為李煜使宋時錄所聞於賈黃中者,故曰《賈氏談錄》。前有自序,題庚午歲,為宋太祖開寶三年。《宋史賈黃中傳》載黃中官左補闕在開寶初,與此序合,蓋其時為洎館伴也。又序末稱貽諸好事,而公武讀書志》乃稱南唐張洎奉使來朝,錄賈黃中所談,歸獻其主。殆偶未檢此序歟?史稱黃中多知台閣故事,談論亹亹,聽者忘倦,故此錄所述皆唐代軼聞。晁氏稱原書凡三十餘事,明陶宗儀說郛》所載僅九事,宋曾慥類說》所載亦僅十七事,惟《永樂大典》所載較曾、陶二本為詳。今從各韻蒐輯,參以《類說》,其得二十六事。視洎原目,蓋已及十之九矣。原敘一篇,《說郛》、《類說》及《永樂大典》皆佚之,惟《說郛》有其全文,今仍錄冠卷首,以補其闕。是書雖篇帙無多,然如牛李之黨,其初肇釁於口語,為史所未及,而《周秦行紀》一書,晁公武亦嘗據此錄以辨韋瓘之誣。他如興慶宮、華淸宮、含元殿之制,淡墨題榜之始,以及院體書、百衲琴、澄泥研之類,皆足以資考核,較他小說固猶為切實近正也。

卷142 子部·小說家類三

2
其記吳王客省使高弼以王羲之石本蘭亭一軸獻偽蜀太子,當時識者謂是羲之撰序之後,刻石蘭亭之本。其說為自古錄金石者所未聞。案:《賓退錄》引蔡絛之言曰,定武本乃江左所傳晉會稽石也,其說殆即因此事而附會。又記唐德宗疑韋(白本)有異志,陰遣僧行勤誘之餌丹,至貞元二十年,丹毒發而死,亦《唐史》所不載。又記雷琴所以為異者,岳雖高而低,雖低而不拍,面按之,若指下無鉉,吟振之,則有餘韻。皆足以廣異聞。其駁《北夢瑣言》所記高駢鎮蜀時術士王劍換福感寺塔金相輪事,謂淳化五年相輪墜地,實銅鐵所鑄,証孫光憲為誣。亦足訂小說之訛也。

卷152 集部·別集類五

2
淳化三年孫何榜進士。即資政殿大學士趙拚之祖也。《宋史》拚傳不著世系,故湘始末亦不具。惟蘇軾為拚作碑,稱湘官為廬州廬江尉。其後追贈司徒,則以拚貴推恩者也。湘著作散佚,僅《宋文鑒》載其《春夕偶作》詩一首,《剡錄》載其《剡中齊唐郎中所居》詩一首,《方輿勝覽》載其《方廣寺石橋》詩一首,《瀛奎律髓》載其《贈水墨巒上人》、《贈張處士》詩二首,《文翰類選》載其《秋夜集李式西齋》詩一首,《雲門集》載其《別耶溪諸叔》詩一首,《爛柯山志》載其《游爛柯山》詩一首。餘悉不傳。並《南陽集》之名,知者亦罕。惟《永樂大典》所載詩文頗夥,裒之尚可成帙。北宋遺集,傳者日稀,是亦難覯之秘本矣。案元方回作《羅壽可詩序》,稱宋刬五代舊習,詩有白體、昆體、晚唐體。其晚唐一體,九僧最迫真。寇萊公、林和靖、魏仲先父子、潘逍遙、趙清獻之祖凡數家,深涵茂育,氣勢極盛。又回所選《瀛奎律髓》評湘《贈張處士詩》曰:「清獻家審言如此,宜乎乃孫之詩如其人之清,有自來哉」云云。其推挹湘者甚至。然回錄湘二詩,皆取其體近江西者,殊不盡湘所長。今以《永樂大典》所載觀之,大抵運意清新,而風骨不失蒼秀。雖源出姚合,實與雕鏤瑣碎、務趨僻澀者迥殊。其古文亦掃除排偶,有李翱、皇甫湜、孫樵之遺,非五季諸家所可及。沈埋晦蝕幾數百年,今逢聖代右文,複得掇拾散亡,表見於世。豈非其精神足以不朽,故光氣終莫可掩歟!其中《揚子三辨》一篇,推重揚雄,頗為過當。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