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7600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原抄本日知錄
條件: 提到「釋名
Total 3

三韓

2 今人謂遼東為三韓者,考之〈《書》序〉,成王既伐東夷,傳海東諸夷駒麗扶餘馯貊之屬。《正義》:《漢書》有高駒麗扶餘韓,無此馯,馯即韓也。音同而字異爾。《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二十年東夷韓國人,率眾詣樂浪內附。〈東夷傳〉: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晉、梁二書作弁韓。)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百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盡王三韓之地。(《漢書·朝鮮傳》:真番辰國欲上書見天子,又雍閼帝道。師古曰:辰謂辰韓之國。《史記》誤作真番旁眾國。)《三國·魏志》:齊王正始七年,幽州刺史毋丘儉破高句驪濊貊韓那奚等數十國,各率種落降陳留王。景元二年,樂浪外夷韓濊貊,各率其屬來朝貢。《晉書·張華傳》:東夷馬韓新彌諸國,依山帶海,去州四千餘里。歷世永附者二十餘國,並遣使朝獻。杜氏《通典》:三韓之地在海島之上,朝鮮之東南,此其封域與朝貢之本末也。劉熙釋名》:韓羊韓兔韓雞,本法出韓國所為也。韓羊韓兔韓雞,本法出韓國所為也。後魏陽固〈演賾賦〉:覩三韓之累累兮,見卉服之悠悠,此其風土也。《宋史·天文志》:狗國四星在建星東南,主三韓、鮮卑、烏桓、玁狁、沃沮之屬,此其占象也。《宋史·高麗傳》言:崇寧後始鑄三韓通寶。而《遼史·外紀》有高麗王子,三韓國公勳,三韓國公顒,三韓國公俁。其〈地理志〉有高州三韓縣,辰韓為扶餘,弁韓為新羅,(《北史》以辰韓為新羅。)馬韓為高麗。開泰中,聖宗伐高麗,俘三國之遺人置縣。據此乃俘三國之人置縣於內地,而取三韓之名爾。(正如漢時上郡有龜茲縣,不可便以為西域之國。)今人乃謂遼東為三韓,是以內地而目之為外國也。原其故本於天啟初失遼陽以後,章奏之文遂有謂遼人為三韓者,外之也。今遼人乃以之自稱,夫亦自外也已。

月半

2 今人謂十五日為月半,蓋古經已有之。《儀禮·士喪禮》:月半不殷奠。《禮記·祭義》:朔月月半君巡牲。《周禮·大司樂》:王大食三侑。《註》:大食,朔月月半,以樂侑食時也。晉溫嶠與陶侃書:剋役月半大舉,然亦有以上下弦為月半者。劉熙釋名》: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是則所謂月半者,弦也。禮經之所謂月半者,望也。弦曰半,以月體而言之也。望曰半,以日數而言之也。(岑參詩:涼州三月半,猶未脫春衣。韓愈詩: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李商隱詩:白日當天三月半。)

罘罳

3 《酉陽雜俎》曰:令人多呼殿榱桷護雀網為罘罳,誤也。《禮記·明堂位·疏》:屏天子之廟飾也。註云:屏謂之樹。(《爾雅·釋宮》文。)今桴思也,刻之為雲氣蟲獸,如今闕上為之矣。(《正義》曰:漢時謂屏為桴思。解者以為天子外屏,人臣至屏,俯伏思念其事。案匠人註云:城隅謂闕,桴思也。漢時東闕桴思災,以此諸文參之,則桴思,小樓也。故城隅闕上皆有之。然則屏上亦為屋以覆屏墻,故稱屏曰桴思。)亦引《廣雅》及劉熙釋名》為證。作書者段成式,蓋唐時有呼護雀網為罘罳之目,故史言甘露之變,宦者扶上升輿,決殿後罘罳,疾趨北出。而溫庭筠亦有「罘罳晝捲、閶闔夜開」之句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