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秦菁撰秦子三卷。

《秦菁撰秦子三卷。》[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陸喜,字恭仲,為吏部尚書。少有聲名,好學有才思。嘗自敘曰:「劉向省《新語》而作《新序》,桓譚詠《新序》而作《新論》,餘不自量。感子闃《法言》而作《言道》,睹賈子之美才而作《訪論》,觀子政《洪範》而作《古今歷》。覽蔣子通《萬機》而作《隋書》,不載所在,審機讀《幽通》、《思玄》、《四愁》而作《娛賓九思》,真所謂忍愧者也」。其書近百篇。吳平又作《西州清論》傳於世,借稱諸葛孔明以行其書也。
2
陸鬮《清河內史》著《新書》十篇。
3
傅玄為司隸校尉,少時避難於河內,專心誦學,後雖顯貴,而著述不廢。撰論經國九流及三史故事,評斷得失,各為區別,名為《傅子》,為內、外、中篇,凡有四部六錄,合百四十首,數十萬言行於世。玄初作內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沉。沉與玄書曰:「省足下所著書,言富理齊,經綸政體,存重儒教,足以塞揚、墨之流遁,齊、荀、孟於往代,每開卷,未嘗不歎息也。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乃今不及,信矣。
4
袁準為給事中,著書十餘萬言,論治世之務。
5
華譚,元帝時為鎮東軍諮祭酒。譚博學多通,在府無事,乃著書三十卷,名曰《辨道》,上箋進之,帝親自覽焉。王長文、廣漢妻阜人,州府辟命,皆不就。著書四卷,擬《易》,名曰《通玄經》,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時人比之揚雄《太玄》。同郡馬秀曰:「揚雄作《太玄》,惟桓譚以為必傳後世。晚遭陸續玄道,遂明《長文通玄經》,未遭陸續、君山爾」。
6
周處為御史中丞,著《默語》三十篇。
7
葛洪為司徒王導諮議參軍。凡所著撰,精鍤欠,嵌才章富贍所著子書,言黃白之事,名曰《內篇》。其餘蹦淹ā妒兔,曰《外篇》。大凡內外一百一十六篇,自號抱朴子,凡以名書。
8
韋言叟,字憲道,為太子太傅,著《伏林》二千餘言,遂演為《典林》二十餘篇。凡所述作,皆深博有才義。
9
杜夷為國子祭酒,著《幽求子》一十篇,行於世。兄崧,字行高,亦有志節。惠帝時,俗多浮偽,著《杜子春秋》以刺之。
10
徐苗高密,淳於人也。依道家著《玄微論》,前後所造數萬言,皆有義味。公府五闢博士,不就。
URN: ctp:ws95257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