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八》[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一百七十八 明。 彭大翼 撰噐用。
3
4
噐物,總論弓之為言,穹也,張之,穹穹然也。其末曰簫,又謂之弭,中央曰弣,簫弣之間曰淵,其●所居處曰彄,木弓曰弧,有臂弓曰弩,弓衣曰䪅,一曰櫜,一曰弢,一曰䩨鞬,弓檠曰柲。《爾雅》:有縁者謂之弓,無縁者謂之弭,以金者謂之銑,以蜃者謂之珧,以玉者謂之圭。《世本》,黃帝之臣揮始作弓,牟夷作矢」。《山海經》:「少昊生般,始為弓矢。孫卿曰:「垂」作「弓」。《墨子》曰:「羿作弓」。
5
黃帝墮弓
6
《史記》:黃帝騎龍上天,小臣不得上,悉持龍髯髯㧞,墮黄帝之弓,百姓望黃,帝抱其弓而號後世,因名其弓曰烏號。又古考烏號者,柘木枝長而烏,喜集將飛枝彈烏烏,乃號呼人,因取柘為弓,因名烏號。
7
楚共亡弓。
8
家語:楚共王出遊,亡其烏號之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也!冝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9
問郤。
10
左成十六年,晉、楚戰於鄢陵,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注云:「問,遺也。共王使工尹遺至以弓,以答其意。
11
招虞
12
左昭二十年,齊景田於沛,招虞人以弓不進。公使執之,辭曰:「昔我先君之田也,㫋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見皮冠,故不敢進」。乃舍之。
13
錫諸侯
14
《詩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鐘鼔旣設,一朝饗之。此天子燕有功諸侯,而錫以弓矢之樂歌也。
15
賜六軍。
16
見銘。
17
在東房。
18
《周書》:「和之弓在東房」。注云:「和,古之弓人也」。倚西序。
19
《禮儀》:司射告賓曰:「弓矢旣具,有司請射賓與大夫弓倚於西序,矢在弓下」。
20
象弭。
21
詩》《小雅》「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注云:「象弭以象骨」,飾弓弰也。魚獸名似豬,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青,可為弓鞬,矢服也。
22
麟膠。
23
楊師道《奉和詠弓詩》:霜重麟膠勁風髙,月影圓鳥飛隨帝輦,鴈落逐鳴●。
24
射神
25
周禮秋官庭氏,掌射國之夭鳥,若不見其鳥獸,則以救日之弓與救月之矢,夜射之若神也,則以太隂之弓與枉矢射之。注云:「鳥獸為妖者,夜中聞聲而不見其物,則以日食日所造弓,月食日所造矢,射之以隂陽,至盛之氣攻暗昧,不明之妖則息矣。太隂之弓救,月之弓也。枉矢,救日之矢也。
26
備盜
27
《天文要集》:弧者,備盜賊也,好以大屈。
28
左昭七年,楚子享魯昭公於新臺,使長鬛者相好以大屈,旣而悔之。薳啓疆聞之見公,公語之拜賀曰:齊與晉越,欲此乆矣,寡君無適與也,而傳諸君君。其備禦三鄰,慎守寶矣,敢不賀乎!公懼,乃反之」。注云:「大屈弓名,分以繁弱。
29
左定四年,衛侯使祝佗私於萇。●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周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注云:「封父,古諸侯也。繁弱,大弓名」。
30
奪弱。
31
左定八年,公侵齊門於陽州,士皆坐列,曰:顔高之、弓六鈞,皆取而傳觀之,陽州人出,顔高奪人,弱弓籍,丘子鉏擊之,與一人俱斃。
32
用彊
33
《呂氏春秋》:齊宣王好射,悅人之謂,已能用彊弓也,其所常用弓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引之,及半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王不能用,是宣王所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豈不悲哉!」
34
楚桃
35
左昭十二年,楚靈王曰:我先王熊繹,僻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䟦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供禦王事」。
36
越棘。
37
沈懐逺《南越志》:宋昌縣有棘竹,長千尋里,人取之以為弓。陳琳武庫賦弓,則烏號越棘,繁弱角端。
38
取幹。
39
《周禮》:「取幹之道,以柘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次之,荆次之竹為下」。又曰:「凡相幹,欲赤,黒而陽,聲赤黒則向心,陽聲則遠根」。
40
成規
41
《周禮冬官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辯其物名,而掌其守藏與其出入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規,諸侯合七而成規,大夫合五而成規,士合三而成規句者,謂之弊弓。注云:矩主義規,主仁於其弓,弛而未張,則合以取圓。合多而成規者,其弓剛合少而成。規者,其弓柔。乾剛,君道也。天子不當勢屈,故其體强。坤柔,臣道也,諸侯不得不屈,故其體俛。大夫與士,其勢轉卑,則倍而俛冝也,九和。
42
《周禮》:凡為弓,材美工巧及為之時,謂之三鈞。角不勝幹,幹不勝筋,謂之三鈞,量其力。又三鈞鈞者三,謂之九和。按又三鈞者,謂如幹勝一石,加角而勝二石,被筋而勝三石也。
43
六材
44
總論,弓之用材也六:曰幹、曰角、曰筋、曰膠、曰絲、曰漆。幹之本強,所及必逺,角之勢順,所發必疾,筋之力鋭所中必深,合之以膠則和,纒之以絲則固,環之以漆,則受霜雪而不為之損,六材旣美,而又天時工巧之不相違,此弓之所以為良也。
45
以弓請兵。
46
劉向說《苑》:齊攻魯子貢,見哀公,請救於吳公曰:「奚先君寶之用?」子貢曰:「使吾用寶而與我師,是不可恃也」。於是以楊幹麻筋之弓六往。
47
因弓悟治。
48
唐太宗謂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正,脉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始悟,向者辯之未精也,弓猶失之,況於治乎!」
49
荊筋
50
《列女傳》:晉平公使工人為弓三年,乃成射,不穿一札,公怒,將殺工,其妻見公曰:「妾之夫造此弓亦勞矣!幹生泰山之阿,一日三覩,隂三覩陽傅,以燕牛之角,纒以荊麋之筋,糊以河魚之膠,此四者,天下之選也,不穿一札,是君不能射也,而反欲殺妾之夫,不亦謬乎?妾聞射之道,左手如拒,右手如附枝,右手發之,左手不知此射之道也。公以其言為儀,而穿七札弓,工乃得出,賜金三鎰。注云:「札,鎧札也。燕角、美荆筋細河魚膠粘」。
51
燕角
52
見習射。
53
擊奄水
54
見,誕子。
55
挂扶桑。
56
荊楚故事,襄王與唐勒景差、宋玉等遊,雲夢之臺,王謂左右曰:「能大言乎?」唐勒曰:「壯士怒兮絶天柱,北斗戾兮泰山夷。宋」玉曰:「方地為輿,圓天為蓋。彎弓挂扶桑,長劒倚天外」。
57
卻突厥。
58
褚從龍作唐武庫大弓銘,其序云:唐武庫嘗藏天䇿,大弓長矢,而世寶之,每郊丘重禮,陳於儀物之首,詩人得以流傳詠歌之,方王之逐黒闥而窘於突厥也,嘗以此射郤之,然王豈徒以弓矢長大威虜哉?觀其心正脈邪之辯,殆有得於攻心之法,故能製弧矢而倍於常,而射之神且速。史臣書其事於黒闥傳,謂突厥得箭,傳以為神,箭豈神哉?射之神也,遂追述而銘之。
59
敗契丹
60
宋吳璘製強弓勁弩,足以敗契丹一說,璘製神臂弓,二弓交韔。
61
詩秦風虎韔,鏤膺交韔,二弓交韔者,交二弓於韔中,謂顛倒,安置之?必二弓者,以備壊也。
62
四弓疊、挽。
63
三國典畧齊綦連有勇力,梁使來聘,求欲相角,連帶兩鞬,左右馳射,併取四弓,疊而挽之,梁人嗟服。
64
神名推亡。
65
春秋佑助,期天弓主,弓弩之張。神名推亡。神名曲張。
66
《太公兵法》弓神名曲張。
67
68
古史》考黃帝作弩」。《周禮》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辯其名物,掌其守藏與其出入」。
69
萬弩俱發。
70
見將帥。
71
千弩俱發。
72
漢李陵至浚稽山,與匈奴相值,騎可三萬,圍陵軍,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陵引士出營外,為陣前行持㦸盾,後行持弓弩,令曰:「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陵,千弩俱發,應●而倒,虜還走。
73
平原迎信陵。
74
趙平原君負弩先驅迎信陵君李廣,射匈奴。
75
漢李廣以大黄叅連弩射匈奴,禁民挾弩。
76
漢公孫●奏禁民不得挾弓弩。上下其議,吾丘壽王對曰:「盗賊未除,郡國二千石之罪,非挾弓弩之過也。請人置弩」。
77
唐李徳裕請弩人於浙西,由是蜀之噐械皆犀鋭,射䟽及逺。
78
漢晁錯曰:勁弓強弩,射䟽及逺,則匃奴之弓弗能格也,破驍䧟陣。
79
《通典》:争水奪水,守隘塞口,破驍䧟陣,非弩不尅千鈞。
80
荀彧曰:千鈞之弩,不為鼷䑕,發機七制。
81
唐六典》:武庫令:弩之制有七:一曰擘張,二曰角弓、三曰木單、四曰大木單、五曰竹竿,六曰大竹竿,七曰伏逺八檐。
82
六帖古弩,有黃連、百竹、八檐、雙弓之號百弮。
83
朱泚自將逼奉天,以百弮弩射城中,不及幄坐者三步,拒曹操。
84
曹操大出濡須,孫權以呂●為督,據前所立塢,置強弩萬張於其上,以拒曹公,因攻破之。
85
破梵志
86
隋劉方經畧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險,乗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瘡,却蹂其陣,因攻破之。
87
88
《釋名》: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又謂之箭箭,前進也。《方言》:「自闗而東謂之矢,江、淮之間謂之鍭闗,西曰箭。《世本》曰:「牟夷作矢」。《孫卿子》曰:「浮㳺作矢」。
89
赤莖
90
太公六韜:䧟堅,陣敗強敵,大黃叅連,弓飛鳬電,景矢自副。注云:「飛鳬,赤莖白尾,以銅為首,電景青莖,赤羽,以銅為首,飛鳬電景,皆矢名。
91
青鏃
92
《魏志》: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弓長四尺如弩。弓長八寸,青石為鏃。
93
貫肘
94
左成二年,晉師及齊師戰於鞌,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絶,鼔音曰:「余病矣」。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
95
中目
96
見月
97
發萩
98
《韓子》曰:智伯將伐趙,趙㐮子召張孟談問之曰:「奈無箭何?」孟談曰:「董安于之治晉陽也,公宮之垣,皆以萩蒿楛楚廧之發而用之,有餘箭矣」。君曰:奈無金何?」孟談曰:「董安于之治晉陽也,公宮令舍之堂,皆錬銅為柱,質發而用之,有餘金矣。
99
飲羽:
100
劉向新序》: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似伏獸,射之飲羽朔蓬簳。
101
見習射。
102
勾越簳
103
亢倉子》曰:勾越之簳鏃,以精金鷙隼為之羽,以之掊箠,則其與槁朴也無異。及夫盪㓂爭衡,覿武决勝,加之駭弩之上,則三百步之外,不立敵矣。
104
㑹稽竹。
105
《爾雅》:「東南之美者,有㑹稽之竹箭焉。東漢虞翻。州舉茂材與孔融書,并示以所著《易註》,融答曰:聞延陵之理,樂覩吾子之治易,乃知東南之美者,非徒以㑹稽之竹箭也。
106
淇園竹
107
《東漢書》:上拜㓂恂河內太守,移書屬縣,講兵肄射,伐淇園之竹,為矢百餘萬。
108
妢胡笴。
109
《周禮》「妢胡之笴」注云:「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笴,矢簳也」。杜子春曰:「笴讀為藁,謂藁箭也。
110
肅慎楛
111
六帖肅慎國,以楛木為矢,以石為鏃,遶樹。
112
《列子》曰:飛衛學射於甘蠅,諸法並善,唯嚙法不教衛宻,持矢以射蠅,蠅嚙得鏃矢,還射飛衛,遶樹而走矢,亦遶樹走。
113
穿栁
114
見習射。
115
魯莊僕姑。
116
左莊十一年,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金,僕姑矢名鴻超綦衛。
117
《列子》曰:逢蒙之弟子曰鴻超,怒其妻而怖之,引烏號之弓,綦衛之,箭射其目,注眸子而眶不睫,矢墜地而塵不●。
118
伯棼竊二
119
左宣四年,楚子與若敖氏戰於臯滸,伯棼射王汰輈以貫笠轂。師懼還,王使廵師,曰:「吾先君文,王克息,獲三矢焉。伯棼竊其二,盡於是矣」。鼓而進之,遂滅若敖氏,仁貴發三。
120
見將帥。
121
來歙斵木。
122
《漢書》來歙擊隗囂,囂守洛陽,發屋斵木以為箭,郎基剪紙。
123
北齊書郎基,字世業,嘗征西,為賊所圍,糧糗皆盡,乃削木為箭,剪紙為羽,得解圍。還朝,僕射楊愔勞之曰:「卿本文吏,遂有武畧,木箭紙羽,皆無故事,班、墨之思,何以過之!」
124
羊頭
125
揚雄方言》:「凡箭鏃三者,謂之羊頭、鶉尾」。
126
《魏百官志》:三公拜,賜鶉尾鶻尾箭十二枚,飲石梁。
127
闞子曰:宋景公使弓人為弓,三年而成,獻之曰:「臣之精盡,於弓矢獻弓而歸,三日乃死。公張弓登虎圏之臺,東靣而射矢,踰西霜之山,集彭城之東,其餘力逸勁,猶飲羽於石梁,夫盡精於一弓而身為之死,况天下奈何其獨治也!
128
射聊城
129
戰國策燕伐齊,取七十餘城。齊田單破燕軍,復齊城,唯聊城不下。魯仲連乃為書著之於矢,以射城中。燕將得書,泣三日乃自殺。
130
傷胸
131
漢高帝數項羽十罪,羽大怒,伏弩射漢王傷胸,王乃捫足曰:「虜中吾指!」
132
洞背
133
《唐書》:「太宗封劉黒闥於肥鄉,有一突將勇壯絶人,首衝太宗,刅將,接太宗以天策,上將大箭射之,中心洞背,應●而斃,遂傳此箭於北,畨突厥見而驚嘆。
134
忘歸
135
《孔叢子》曰:「楚王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雲夢之澤。
136
信往
137
趙氏兵書》,「矢」一名《信往。
138
叩輪去金。
139
《孟子》: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抽矢叩輪,去其金發,乗矢而後反。
140
釘柱出鏃。
141
《齊書》:陳顯逹出杜姥宅,大戰破賊,矢中左眼,㧞箭而鏃不出,有地黃村潘姥善禁,先以釘釘柱,嫗禹步作氣,釘即時出,乃禁顯逹,目中鏃出之。
142
中蛟
143
異苑永陽李增,行經大谿,兩蛟在水,引弓射之中,一則死,増歸,復出市,有女子素服衘涕,持所射箭,増怪而問焉,女答曰:「何用?問為若是君箭,便以相還」。女授矢而滅,増反未逹,家暴死於路。
144
落鴈
145
隋史:萬歲擊尉佗,見羣鴈萬,歳請射,第三鴈應●而落毒鐡。
146
魏陳琳武庫賦矢,則申息肅慎,箘簵空流,焦銅毒鐵,簳鏃鳴鍭。
147
焦銅
148
《博物志》:交廣山夷曰俚子。其弓長數尺,箭長尺餘,以焦銅為鏑,塗毒藥於鋒鏑,中人即死,須臾焦煎都盡,唯骨存耳。其俗誓不以法語人治法飲,婦人月水及糞汁時有差者。
149
150
《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其末曰鋒,其本曰環。《洞冥記》:「黃帝採首山之金,始鑄為「刀」。
151
周器
152
《愽物志》:赤刀,周之寶器。
153
魯寶
154
榖梁傳孟勞魯之寶刀。
155
割玉
156
《十洲記》: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劍,割玉刀切,玉如切泥也。
157
《引鏡》
158
《神仙傳》:河東孫愽能引鏡為刀,屈刀為鏡刀若發硎。
159
莊子曰:庖丁曰:「今臣之刀,十九年所解千牛矣,而刀刅若新發於硎,恢恢乎,於其㳺刃必有餘地矣」。
160
刀可剃毛。
161
《淮南子》曰:「屠牛垣,一朝解九牛,而刀可以剃毛」。又賈誼策「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刅不頓者,其排擊剥割,皆中理解也。
162
專諸刺僚。
163
列士傳專諸持剛刀,置魚腹中,以刺王僚,凌統報寧。
164
見樂舞。
165
金馬形。
166
東漢李尤《金馬書》:刀銘巧冶錬剛金,馬託形白虎象。
167
《春秋繁露,劒之在左,青龍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金精受法。
168
楊泉《物理志》:阮師作刀,受法於金精之靈,七月庚辛,見金神於冶監之門,向而再拜金神,授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錬,用隂陽之候,取剛柔之和,三年,作千七百七十口,其刀平背狹,刃方口洪,首截輕㣲,不絶絲髪之系,斫堅剛無,有變動之異,所謂百錬利器,以辟不祥,懾服姦宄者也。
169
火精恊數
170
吴《嘉志林》:古人鑄刀以五月丙午,取純火精,以協其數銅口。
171
《傳》咸曰:「尚書舊奏,給介士二百人,人給大銅、口刀各一口」。
172
金頭
173
謝尚《與楊征南書》,今飾五尺,金頭刀,碧綾車中盾,飾以龍熊。
174
魏曹植《寶刀賦序》:建安中,魏王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以龍熊鳥雀為飾,太子得一,余及弟饒陽侯各得一焉,號曰龍雀。
175
赫連勃勃造銅刀,為龍雀大環,號曰大夏,龍雀、百鍊。
176
漢文帝造:百錬、青犢、漏影三寶刀二儀。
177
《清異録》:上饒葛溪,鐵精而工細,余中表以剪刀二柄,遺贈皆交股屈環,遇物如風,上有鑿字曰「二儀」。
178
含章
179
《魏典》論太子丕造百辟寶刀,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又作露陌刀,一名龍鱗。
180
警惡
181
唐楊貴妃,父楊●。琰少時嘗有一刀,每出入道塗間,多佩之。或前有惡獸盗賊,則所佩之刀鏗然有聲,似警於人也,故名「警惡刀」。
182
鳴鴻
183
《洞冥記》:漢武帝以鳴鴻刀賜東方●斬虎。
184
何晏斬虎刀銘,用造是器,螭虎是斬。又黄公能制虎,後見白虎,以金刀厭之,不效,為虎所食。
185
故與王祥。
186
見三公。
187
不及文瓘。
188
唐長史李勣入朝,并州叅軍張文瓘與屬僚二人皆餞,勣贈二人,以佩刀、玉●,而不及文瓘,文瓘疑,因以請勣,勣曰:「子無嫌,若某沉豫少决,故贈以刀,欲其果而斷也。某放誕少檢,故贈以帯,欲其守約束也。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
189
執刀,賜褘。
190
蜀費褘使吳孫權以所執寶刀賜褘,褘曰:「刀所以討不庭,禁暴亂者,願大王勉建功業,同奬王室,臣雖闇弱,不負來願」。
191
佩刀賜●。
192
唐太宗召試徐齊●,賜所佩金削刀,郭飜墜刀。
193
郭飜有刀墜水,人為取之,因與其人其人曰:「我取此天地,神明所責」,飜終不受,又投於水人,又為取飜,不能逆十,倍價與之。
194
王濬夢刀
195
見刺史。
196
僧孺常用。
197
三賢典略》:唐牛僧孺進士時常用麥芒刀」字有誤謬,隨手刪割㸃定。
198
昌齡誤投。
199
唐開元中,王昌齡舟行馬當山,遇大風,命賫酒紙上大王,誤投金錯刀,忽有赤鯉入舟,剖腹得刀。
200
剸犀截鯨
201
魏王粲刀銘,陸剸犀兕。水截鯨鯢,迎雪含霜。
202
唐盧綸割飛刀子歌》曰:「我家有剪刀,人云鬼國鐵裁羅裁綺。無鈍時用來三年一股折,南中匠人淳用鋼。再令盤屈隨手傷。改鍜割飛二刀子,色迎霽雪降含霜,賚善勝刀
203
梁簡文帝謝勅賚善勝刀啓曰:「氷鍔含采,雕琰表飾,名均素質,神號脱光。五寶初成,曹丕先荷其一善勝。今造遇臣,總被其恩,韓非之書,未足為比,愽山之筆,方此更輕」。
204
佩大横刀。
205
唐王及善除右衛將軍,帝曰:「羣臣非捜辟不得至朕所,爾佩大横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乎?」
206
山堂肆考卷一百七十八
URN: ctp:ws89763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