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九

《卷一百九》[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九
3
宋 李燾 撰。
4
仁宗
5
天聖八年春正月己未,契丹遣左監門衛上將軍耶律忠、禮部郎中知制誥陳邈來賀長寜節。癸亥,詔河北轉運使視澶州埽岸,如梢芟有備,即議修塞,或民力猶困,則須冬月乃議之。
6
丙寅,命資政殿學士晏殊權知禮部貢舉。 賜定州修城役卒緡錢。
7
壬申,詔嘗舉人為京官而止改幕職及循資後或犯罪,舉主並減同罪一等。 太常少卿、知廣州狄棐,加直昭文館,棐代還,不以南海物自隨,人稱其亷。甲戌,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彰武節度使、贈侍中、諡武穆曹瑋卒。瑋用士得死力,平居意氣舒暇,及行師,多竒計,出入神速,一日,張樂飲僚吏,中坐失瑋所之,明旦,徐出視事,數馘庭下,嘗稱疾加砭艾臥閣,㑹賊大至,瑋奮起裹創,被甲跨馬,賊見駭奔,將兵幾四十年,未嘗少失利,自三都之㨗,威震西域,嘉勒斯賚,每聞瑋名,即望瑋所出,東嚮合手加顙,契丹使過天雄,部勒其下曰:「曹公在此,毋縱騎馳驅也!」真宗重兵事,凡邉奏,必手詔詰難至十數反,而瑋守初議,卒無以奪,後雖他將有論邉事者,往往密付瑋處之。渭州有告戍卒叛入夏國者,瑋方對客奕棊,遽曰:「吾使之行也!」夏人聞之,即斬叛者,投其首境上,羌殺邉民,入羊馬,贖其死,下令曰:「羌自相犯,從其俗,犯邉民者,論如律」。自是無敢犯,環慶熟羌田多為人所市,致單弱不能自存,因沒虜中,瑋盡令還其故田,後有犯者,遷其家內地所募弓箭手,使馳射較強弱,勝者予田二頃,再更秋熟,課市一馬,馬必勝甲,然後官籍之,則加田五十畆,至三百人以上,團為一指揮,要害處為築堡,使自塹其地,為方田環之立馬社,一馬死衆,出錢市馬,属羌降者既多,因署其首領為軍主或指揮使,或副指揮使,使統其族帳,止于本軍敘進,以其習知虜情與地利,不可徙他軍也,開邉壕,率令深廣,丈五尺山險不可塹者,因其峭絶治之,使足以限虜,後皆以為法。山東知名士賈同嘗造瑋客外舍,瑋欲按邉,即同舍邀與俱,同問:「從兵安在?」曰:「已具」。既出就騎,見甲士三千列立,人音不徹,舍同歸語人曰:「瑋殆名將也」。瑋為將不如其父寛,然自成一家。賈同,臨淄人,初名罔,字公踈,著《山東野録》七篇。年四十餘,同進士出身,時大中祥符四年也,真宗命改今名。王欽若方貴盛,聞同名,欲致之,固謝不往。居八九年,始調歴城主簿,張知白薦為大理評事、通判兖州、綿州,天聖初,上書言:「自祥符已來,諫諍路塞,丁謂乗間造符瑞,以欺先帝,今謂姦既白,冝明告天下,正符瑞之謬,罷宮觀崇奉,歸不急之衛兵,收無名之實費,使先帝免後世議,國家無因循之失」。又言:「冦凖忠規亮節,疾惡擯邪,自其貶黜,天下之人弗見其罪,冝還之內地,以明忠邪善惡之分」。時太后臨朝,而同言如此,人以為難,再遷殿中丞、知棣州,卒。措置藩校,已見祥符七年四月甲戌,此當削去,或兩存之亦可。
8
內殿崇班張繼恩遭父䘮,請給假,下太常禮院,言:「齊斬三年並解官,後唐應順元年敇內,諸司使副,帶東西班正官及供奉官、殿直、承㫖卒哭舉追,今武臣例不解官,又無給假日限」。乙亥,詔武臣父母䘮卒哭聽朝叅。丙子,前良山縣令陳曜,請于鄆、滑州界䟽黃河入麋邱河、赤河以分水勢,詔京東、河北轉運使與韓億等同規度之。
9
戊寅,遣禮賓副使江徳源往澶州視古遥堤。庚辰,詔河北水災州軍,募人入粟,以賑貧民。辛巳,作三聖宮于永安縣訾王山,仍更山名曰鳯臺。殿中侍御史張存言:「比部員外郎、知開封縣劉汀、知祥符縣李宗簡,各縁門地,遂厠郎曹,曽乏譽于中材,猥庇身于大邑。欲乞自今開封兩赤知縣,依舊差館殿兼職及立朝知名者充,自餘常流,不在除授」。詔劉汀、李宗簡候成資替。劉汀、李宗簡,未見。 集賢校理彭乗以親在蜀,懇求便官,詔乗知普州,蜀人得鄉郡,自乗始,普鮮知學者乗為興學,召其子弟為生員,教育之,俗遂變。此因乗遷校理,附見知普州事不必在此月也。 詔:諸道守任臣僚,無得非時聚㑹飲燕,以妨公務,及假借民戶什噐,轉運司謹察。其轉運使副廵歴所至,除遇公筵,方得赴坐。㑹要:八年正月詔。二月戊子,詔五代時官三品以上告身存者,子孫聽用䕃仍,須得保官三人。 復置韶州樂昌縣銀鉛場。庚寅,置彭州九隴縣采金場。明道元年正月己丑,髙覿責官,可参考。丙申,上封者言,自今選補僧官,須經四十臘、二十夏以上,仍設六科考試。詔開封府下左右街具奏以聞,而卒無應格者,乃命次補如舊。
10
乙巳,詔文武官當磨勘而隠落公罪者,以違制失論,𧷢私罪以違制論,公罪徒以上情重者,仍聽奏裁。先是,右班殿直張從恩當磨勘,而隠落公罪杖,坐徒二年,追兩官勒停,上以所坐太重,特免追官,而更著此條。三月庚申,詔選人因避親成資放罷者,許令叅選。甲子,御崇政殿試禮部奏名進士。丙寅,試諸科丁夘,賜進士王拱壽等二百人及第,四十九人同出身。己巳,賜諸科及第、同出身者又五百七十三人。拱壽,咸平人也,詔更其名曰拱辰。 詔應制科自今聽隨禮部貢舉施行。 廢鄭州新開索河斗門。
11
壬申,幸後苑賞花釣魚,觀唐明皇山水字石于清輝殿,命從官皆賦詩,遂燕太清樓,毎歳賞花釣魚所賦詩,或預備,及是出不意坐,多窘者,優人以為戯,左右皆大笑。翌日,盡取詩付中書,第其優劣,度支員外郎、祕閣校理韓羲所賦獨鄙惡,落職,降司封員外郎、同判冀州。乙亥,詔宗室嫁女,擇士族之有行義者,敢以財冒為婚,御史臺街司察舉之。
12
己卯,鹽鐡副使、兵部郎中張若谷為右諫議大夫、知并州。先是,麟、府嵗以繒錦市蕃部馬,前守輙罷之,若谷以謂互市所以利戎落而通變情,且中國得戰馬,亟罷之,則猜阻不安,奏復市如故,而馬入嵗増。合見前守姓名 度支副使、刑部郎中唐肅為龍圖閣待制。肅清直亷,儉於仕,進恬如也。在度支㑹官糴麥京師,數且足,有豪姓欲入官者,以數十萬石,因權幸干掖庭,太后面命肅,肅曰:「麥貯於倉,率不過二歳,多則朽腐不可食,況撓法耶!」卒不受。嘗得知洪州,艤舟南康,不即赴,或問之,肅曰:「職田以四月為限,今遽往,得無趨利之譏乎?」踰月乃上。肅不受豪姓麥,正傳削去,今追載之,不知正傳何故也。肅與鍾離瑾、梅詢三人者共拜,今但記肅。庚辰,詔河北被水州縣毋税牛。 先是,諸州軍遣承引官客司衙前赴三司補軍大將者,例免里正之役,詔自今罷勿遣。 三司言方建太一宫及洪福等院,計須材木九萬四千餘條,乞下陜西市之,詔可。通判河中府范仲淹言:「昭應、夀寜,天戒不逺,今復侈土木,破民産,非所以順人心、合天意也。冝罷修寺觀,減定常歳市木之數,蠲除積負,以彰聖治」。尋徙陳州,又言恩倖多以內降除官,非太平之政,願以上官賀婁為戒。事雖不行,上以仲淹為忠。諫買木,據仲淹奏議,乃天聖八年三月末事,願以上官賀婁為戒,據富弼墓誌在徙陳州後,正傳即係之河中府,誤也。
13
夏四月癸未朔,復中書舍人宋綬翰林學士。綬前以昭應宮災,落學士。綬時同修國史,詔免赴舍人院當直,于是復入翰林。
14
癸巳,契丹遣左千牛衛上將軍耶律育、都官郎中知制誥吳克荷來賀乾元節。
15
甲午,徙京西轉運使、工部郎中王彬為河北轉運使。部吏馬崇正,太后姻家,滑橫不法,彬發其𧷢罪,下吏,忤太后意,復徙京東。徙京東,未得其時,附見。丙申,禮部郎中、知制誥徐奭為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奭俊邁有才,然鋭于進取,在西掖幾四年未遷,乃由內降入翰林,領開封,時議薄之,不半載,暴卒。辛亥,武勝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許州錢惟演來朝。惟演以疾求赴京師也。
16
五月甲寅,賜信州龍虎山漢天師張道陵二十五世孫乾曜號虛靖先生,按宋史本紀,賜號澄素先生。以其孫見素為試將作監、主簿,仍令世襲先生號,蠲其租課。乙卯,詔三班使臣本文吏子孫年二十五以上,許量試筆札讀律,與換文資。
17
丙辰,大雷雹。
18
戊午,詔審官院,京朝官任廣南、西川而當遷官者,文字已至院,雖罷任,亦許磨勘以聞。先是,太子中舍、知大寜監尹仲宣,自陳改官自去秋已滿三年,雖齎閥閱上,有司于今不報,如此則逺方官吏俟代,乃得考校,常引嵗月,與詔限不相應,因下此詔。
19
己未,選諸州皷角匠置武嚴指揮,𨽻太常。辛酉,御崇政殿,録繫囚。
20
六月癸未朔,命內侍右班都知楊守珍試武舉人弓馬于軍噐庫。
21
癸巳,監修國史呂夷簡等新修國史於崇政殿。初,太祖、太宗正史、帝紀六、志五十、傳五十九,凡一百二十卷。至是,修真宗史成,増紀為十志,為六十,傳為八十,總百五十卷。故事,史成由監修而下皆進秩,而夷簡固辭之。甲午,修國史夏竦、同修國史宋綬、馮元、編修官王舉正、謝絳、李淑、黃鑑、管勾內臣韓守英、承受藍元用、羅崇勲、供書皇甫繼明並遷官職,龍圖閣待制馬季良專督三司應報文字,亦賜勲一轉,又各賜衣物有差。鑑,浦城人也。初,真宗以京師刑獄多滯寃,置糾察司,而御史臺詔獄亦移報之,于是御史言其非體,乃詔御史臺獄,自今勿復闗糾察司。
22
乙巳,御崇政殿,試書判㧞萃科及武舉人。戊申,以書判㧞萃人宣州司理參軍曲江余靖為將作監丞、知海陽縣,安徳節度推官河南尹洙為武勝節度掌書記、知河陽縣,武舉人張建侯等十二人補三班奉職、借職、差使、殿侍。 詔禮部貢院,治尚書、周易二經者,自今皆分場考試,明法以七同以上為合格。時言者謂書、易本兩科,先朝并為一,每經各問義五道,舉人或偏習一經,對及五同已為合格。又明法科所對,止取六同,書少而易習,請益以一經,故更定之。 賜和州刺史劉從徳敇書,奨諭從徳知衛州,辟屯田員外郎戴融為同判。融,楚人,善謟佞,因率州人以千數妄言,治有異狀,乞刻碑記之,朝廷雖不許,以太后故,猶降褒詔。從徳,羙之子也。縣吏李熈輔者,善事從徳,乃薦熈輔于朝,太后喜曰:「兒能薦士,知所以為政矣」。即日擢熈輔京官,從事河南鄭因縁從徳,亦擢羙官,時監司以太后故,多假借從徳,獨轉運使王立按舉無所容。
23
秋七月丙辰,詔以冬至有事於南郊。
24
丁巳,詔修史官修國朝㑹要。慶厯四年四月成書。戊辰,羣臣請上皇帝尊號曰聖文睿武體天欽道仁明孝徳,上皇太后尊號曰應元崇徳顯功隆運仁夀慈聖,皆不許,表三上,卒不許,又手詔賜輔臣,備述謙慤之意。癸酉,以鹽鐡判官、兵部貟外郎、直史館張宗象為契丹后生辰使,香藥庫使李渭副之。宗象,佶子也。乙亥,命翰林學士宋綬、馮元為初考制策官,翰林學士章得象、御史中丞王隨覆考,知制誥石中立、鹽鐡副使鞠詠編排。自是,御試制科人率如此例。丙子,御崇政殿策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太常博士成都何詠、茂才異等,富弼、詠、弼所對策,並入第四等。丁丑,以詠為祠部貟外郎、同判永興軍,賜五品服,弼為將作監丞、知長水縣。詠邑里,據登科記,當考。 詔開封府曹官取選人歴任四考以上,方揀選舉奏。
25
八月丙戌,詔翰林學士盛度、御史中丞王隨與三司詳定陜西兩池鹽法。
26
丁亥,召近臣及宗室觀三聖御書于龍圖、天章閣,又觀瑞榖於元眞殿,從臣賦詩,賜御飛白字各一軸,遂宴蘂珠殿。
27
戊子,詔:流人道死,其妻子願還鄉里者,所在給食送之,其不當還者勿遣。
28
癸巳,資政殿學士晏殊言:「唐明經並試策問,參其所習,以較才識短長,今諸科專取記誦,非取士之意也。請終塲試策一篇」。詔近臣議可否,咸以諸科非素習,其議遂寢。
29
戊戌,詔京朝官自今得替前轉官已及三年者與磨勘。其任川、廣替至闕而及三年者,亦許之。未及者,候次任滿三年。
30
庚子,中書言:「近制,知縣入通判,通判入知州,不以有無過犯,並三任,其有五人保舉者減一任。然則三任而無過,乃與有過者無異徒長奔競之風。請自今更不用舉主,皆兩任而陞改之。其有私罪及三犯公罪,若徒以上,仍舊三任」。從之。
31
癸卯,以知滑州、太常少卿、集賢殿修撰李若谷為右諫議大夫、知延州。州有東西二城,夾河,夏秋水漲,岸屢崩,費役不可勝,乃制石版為岸,柙以巨木,後雖暴水,不壊官倉,據山而貯榖少,患瓦木之無以増廣,若谷令依山作土囤,囤可貯二萬斛,後他郡多倣之。此不必載若谷初除月日附見可也。
32
甲辰,詔葺并州平晉縣回鑾寺。
33
丙午,詔長寜節賜百官衣。
34
丁未,徙判許州、武勝節度使、同平章事錢惟演判陳州,知江寜府、刑部尚書張士遜知許州。
35
戊申,工部郎中、龍圖閣待制梅詢為契丹生辰使,供備庫副使王令傑副之。度支貟外郎、祕閣校理、戶部勾院王夷簡為契丹正旦使,西染院使竇處約副之。開封府判官、侍御史張億為契丹后正旦使,禮賓副使張士宣副之。處約,冠氏人,元賔子,舜卿父。九月壬子,詔長寜節天下建置道塲及賜燕並如乾元節,其貢物留本處,止奉表附驛以聞。
36
癸丑,復置諸路提㸃刑獄官,仍令所至毋得送迎,其吏人約舊數裁減之,不十日,又廢不行。
37
丙辰,罷百官轉對,言事者頗衆,大臣不悅也,故復罷之。乙丑,樞宻副使、給事中姜遵卒,始病,車駕臨視,賜白金三千兩,及卒,又臨奠之,輟一日朝,贈吏部侍郎。劉美家婢出入禁中,大招權利,樞宻直學士、刑部侍郎趙稹厚結之,己巳,擢稹為樞宻副使,命未出,人馳告稹,稹問:「東頭西頭?」蓋意在中書,世傳以為笑。癸酉,河北轉運使、給事中胡則權三司使、侍御史知雜事鞠詠言:「則丁謂之黨,性貪汚,不可復以利權任之」,不聽。
38
丙子,賜臨江軍玉笥山人朱旦,號善濟處士,仍授其子煥本軍助教,旦以醫術得召見故也。祠部貟外郎、直集賢院、通判河南府謝絳,雖在外,數論事,嘗奏近嵗不逞之徒,託言數術,以先生處士自名,禿巾短褐,內結權倖,外走州邑,甚者矯誣詔書,傲忽官吏,請嚴禁止。先以墨敇賜封號者,追還之。絳言不得其時,附朱旦後,當考。冬十月壬辰,奉安太祖御容于太平興國寺、開元殿、陜西解州、解縣、安邑兩池,嵗為鹽百五十二萬六千四百二十九石五十斤,以席計為六十五萬五千一百二十席、席百六十斤。初以給京師及西京、南京、京東之兖、鄆、曹、濟、濮、單、廣濟,京西之滑、鄭、潁、陳、汝、許、孟、陜西之河中、陜、解、虢、慶、成、河東之晉、絳、慈、隰,淮南之宿亳、河北之懐衛,及澶州諸縣之在河南者,縂府州軍二十八,皆官役鄉户衙前及民夫,謂之貼頭,水陸漕運,禁人私鬻,京西之襄、鄧、蔡、隋、唐、金、商、房、均、郢、光化、信陽,陜西之京兆、鳯翔、同、華、耀、乾、涇、原、邠、寜、儀、渭、鄜、坊、丹、延、環、慶、秦、隴、鳯、階、成、保安、鎮戎及澶州諸縣之在河北者,縂府州軍三十七,聽商賈販鬻,官收其算,并邉秦、延、環、慶、渭原、保安、鎮戎、徳順九州軍,乂募人入中芻粟,償以鹽,凡通商州軍,在京西者為南鹽,在陜西者為西鹽,若禁鹽地,則為東鹽,各有經界,防其越逸,而三京二十八州軍,官自輦鹽,百姓困於轉輸,頗受其弊,有上書言:縣官𣙜鹽,得利㣲而為害博,兩池積鹽為阜,其上生木合抱,數莫可較,請通商平估以售,少寛百姓之力」。乃詔盛度、王隨議,更其制度,隨與權三司使胡則盡通商,五利上之曰:「方禁商時,官伐木造船,以給輦運,而兵力罷勞,不堪其命,今無復其弊,一利也」。始以陸運,既差貼頭,又役車戶,貧人懼役,連嵗逋逃,今悉罷之,二利也。又船運河流,有沉溺之患,綱吏侵盜,雜以泥砂、硝石,其味苦惡,疾生重膇,今皆得食眞鹽,三利也。國之錢幣,謂之貨泉,蓋欲使之通流,而富室大家多蔵鏹不出,故民用益蹙,今得商人六十餘萬,頗助經費,四利也。嵗減鹽官、兵卒、畦夫傭作之給,五利也。丙申,詔曰:「池鹽之利,民食所資,申命近臣,詳立寛制,特弛煩禁,以惠黎元。其罷三京二十八州軍𣙜法,聽商賈入錢若金銀京師𣙜貨務,受鹽兩池。此據本志。或云上書者,王景也。景嘗言池鹽之利,唐代以來,幾半天下之賦,太宗時,法令嚴峻,民不敢私煮煉,官鹽大售,真宗務緩刑罰,寛聚歛,私鹽益多,官鹽日虧,景時為選人,始建通商之策,大臣咸言其不便,太后力欲行之,謂大臣曰:「聞外間多苦鹽惡,信否?」對曰:「惟御膳及宮中鹽善爾,外間皆食土鹽」。太后曰:「不然,御膳多土不可食,或議通商,何如?」大臣皆以為如是,則縣官必多所耗,太后曰:「雖棄數千萬亦可,耗之何害!」大臣乃不敢復言,故命盛度等與三司詳定利害,卒行景策。詔下,蒲解之民,皆作感聖恩齋。此據司馬光記聞自是雖商賈流行,而嵗課之入官者耗矣。此據實録。
39
丁酉,占城國遣使來貢方物。
40
己亥,以內殿崇班、閣門祗候趙振子珣、瑜並為三班借職。珣、瑜善騎射,舞鐡鞭,召試崇政殿,以其材勇絶人,特録之。
41
壬寅,置天章閣待制,位龍圖閣待制之下,命鹽鐡副使、禮部貟外郎鞠詠兼侍御史知雜事,權判吏部流內銓范諷為之。
42
癸卯,以兵部郎中、龍圖閣待制韓億為樞宻直學士、知益州,代程琳也。琳在益州,上元張燈,州人夜聚遨逰,琳先戒火備曰:「有火則隨救之,勿以白」。已而果有火,終燕,人無知者,或告振武軍變,琳曰:「軍中動靜,我自知之,茍有謀,不待告也」。蜀民歳為社祠灌口神,有妖人自名李氷神子,置官属吏卒,聚徒百餘,琳捕其首斬之,而配其社人于內地,道路或以為寃,事聞,朝廷遣內侍張懐徳馳視,懷徳視蜀既無事,還奏得解,益州故事,歲出官粟六萬石糶貧民,億至,㑹歳大旱,令先期倍數出粟予民,又䟽九昇江口,溉田數千頃。億明年四月乃到益州,出粟䟽江,今附見。 詔:三班使臣監當一任回,別無遺闕,並依舊條,卻與監押廵檢差遣,所有天聖六年正月敇勿行」。 權判流內銓王隨言:「在京文武臣僚奏舉幕職、州縣官充京官奏狀,多無印記,難辨真偽,欲乞今後舉官並用舊條奏狀年月邉貼黃明言使某處印。其貼黃亦須用印記,方許于閤門投進,所貴乆逺有憑」。從之。
43
十一月乙卯,西上閤門副使、勾當翰林司郭承祐除名,配岳州衙前編管,父比部貟外郎世隆,特勒停。承祐,從義曽孫,娶舒王元偁女,坐盜御酒及用上方金噐,法當死,特貸之,世隆亦嘗受所盜物也。
44
戊午,卭部川都蠻王黎在遣卑郎離滅等來貢方物。丙寅,朝饗景靈宮。
45
丁夘,饗太廟。
46
戊辰,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賀皇太后于㑹慶殿。戚里有毆妻致死,更赦事發者,太后怒曰:「夫婦齊體,奈何毆致死耶?」權知開封府,冦瑊對曰:「傷居限外,事在赦前,有司不敢亂天下法」。卒免死。
47
十二月癸未,加恩百官。
48
庚寅,給江寜府學田十頃,從張士遜之請也。辛夘,詔京朝官自今陳乞移替者,其磨勘轉官,無得以在任嵗月并計之。
49
壬辰,以雷州司戶參軍丁謂為道州司戶參軍。始,南郊肆赦,中外疑謂必將內徙,刑部貟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劉隨言:「彼擅移于陵域,將不利于君親,只合取彼頭顱,置諸郊廟」。殿中侍御史張鍚言:「謂姦邪弄國,罪當死,無可憐。且大臣竄逐,本與天下棄之,今復還,是違天下意」。由是止徙道州。張唐英政要云劉隨以諫官論丁謂,本傳亦具載于未出知齊州已前,蓋誤也。隨罷諫官踰年矣,今年十月乃由起居郎為貟外,兼知雜御史。歐陽修誌張鍚墓云:鍚以監察御史論丁謂,本傳因之,不知鍚七年七月已遷殿中侍御史矣。 權知髙麗國事王珣遣御事民官、侍郎元頴等來貢方物。
50
乙未,詔長寜節百官上夀于崇政殿。初,上謂輔臣曰:「昨郊禮畢,朕嘗率文武百官、諸軍将校賀皇太后于㑹慶殿,明年長寜節,冝定百官上夀儀」,下太常禮院議,而太后不欲御㑹慶,乙未,詔上夀于崇政殿,既而復就㑹慶,辛丑,詔翰林學士宋綬、天章閣待制范諷以七年五月庚午詔書,考次國朝以來文武官之子孫,合預推恩者以聞,其曽任中書樞宻院及使相子,並為校書郎或三班奉職,弟侄孫為試寺監主簿,少卿監以上為太廟齋郎、節度使、上將軍,子為三班奉職,餘為借職,大將軍至刺史以上子為借職,餘為下班殿侍、三班差使。推恩等第在九年五月,今并附此。
51
癸卯,契丹遣天徳軍節度使蕭昭古、引進使竇振來賀皇太后正旦。
52
甲辰,遣啟聖軍節度使耶律元吉、少府監崔潤來賀正旦。
53
丁未,定難節度使、西平王趙徳明遣使來獻馬七十匹,乞賜佛經一蔵,從之。 詔:「自今御史臺官并三司判官、開封府推判官差出勘鞫公事,或已請驛料外,並依舊支與本職添支」。
URN: ctp:ws69738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