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七百五十三

《卷七百五十三》[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總錄部 孝第三
2
南齊崔懷慎,清河東武城人。父耶利,魯郡太守。宋文帝元嘉中,沒于魏。懷慎與妻房氏篤愛,聞父陷沒,即日遣妻布衣蔬食,如居喪禮。耶利後仕魏,中書戒懷慎不許如此。懷慎從叔模為滎陽太守,亦同沒魏。模子雖居處改節,而不廢婚冠。大明中,懷慎宗人冀州刺史元孫北使魏,問之曰:「崔耶利、崔模並力屈歸命,二家子侄出處不同,義將安在?」元孫曰:「王尊驅驥,王陽回車,欲令忠孝並知,臣子兩節」。
3
徐孝嗣,字始昌,東海郯人。祖湛之、父聿之,並為宋文帝所殺,孝嗣在孕得免。幼而挺立,風儀端簡。八歲,襲爵枝江縣公,見孝武,升陛流涕,迄于就席。帝甚愛之,尚康樂公主。
4
張岱仕宋為司徒左西掾。母年八十,籍注未滿,岱便去官,徙貫還養。有司以岱違制,將欲糸舉。宋孝武曰:「觀過可以知仁,不須案也」。
5
王寬,仕宋明帝。泰始初,為隨郡太守。值西方反,父玄謨在都,寬棄郡歸。明帝加賞,使隨張永討薛安都。寬辭以母猶存,在西為賊所執,請得西行。遂襲破隨郡,斬偽太守劉師念,救其母。事平,明帝嘉之,使圖畫寬形。
6
王儉,初仕宋,為丹陽尹。袁粲聞其名,言之於明帝,尚陽羨公主,拜駙馬都尉。帝以儉嫡母武康公主,同太初巫蠱事,不可以為婦姑,欲開蒙離葬。儉因人自陳,密以死請,事始不行。
7
顧昌衍,吳人,居喪幾致滅性。王儉言之帝曰:「昌衍既有至行,且張永之甥,宜居禮闈,以光郎署」。乃以為尚書禮部郎。
8
劉善明,仕宋為直閣將軍。時青州沒魏,善明母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喪。明帝每見,為之歎息,時人稱之。轉寧朔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虜中,不願西行,涕泣固請,見許。朝廷多哀善明心事。後廢帝。元徽初,遣北使,朝議令善明舉人。善明舉。州鄉北平田惠紹使虜,贖得母還。
9
劉悛仕宋為散騎侍郎。桂陽王之難,加寧朔將軍,助守石頭。父π於朱雀航戰死,悛時疾病,扶伏路次,號哭求π屍,項後傷缺割洳,怪持哭墓側,冬月不衣絮。太祖代π為領軍,素與π善。書警悛曰:「承至性毀瘵,轉之危慮,深以慘怛終哀全生,先王明軌,豈有去縑糸廣撤溫席,以此悲號得終其孝性耶?當深顧往旨,少自抑勉」。建平王景素反,太祖總眾軍出頓玄武湖。悛初免喪,太祖欲使領父軍,召見,悛兄弟皆羸削改貌,於是乃止。後轉持節、都督司州諸軍事、司州刺史,將軍如故。悛父π討殷琰,平壽陽,無所犯害,百姓德之,為立碑記。悛步道從壽陽之鎮,過π碑,拜敬涕泣。悛兄弟以π死朱雀航,終身不行此路。東昏即位,改授散騎常侍,領驍騎將軍,衛送山陵。路經朱雀航,感慟,至曲阿而卒。
10
袁廓之父景攜,宋世為淮南太守,以非罪見誅。廓之終身不聽音樂,布衣蔬食,足不出門,示不臣於宋,時人以比晉之王裒。顏延之見其幼時,嘆曰:「有子如袁廓足矣」。齊國建,方出仕,稍至殿中郎,王儉、柳世隆傾心待之。
11
劉┯兄列宰婺覆【揖年,手持膏藥,漬指為爛。母孔氏甚嚴,謂親戚曰:「阿彌便是今世曾子┬∶也」。年四十餘,未有婚對。建元中,太祖與司徒褚淵為┤⑼跏洗┍詮衣,耐諒淇資,咸逕峽資喜,輝矛┘闖,銎淦蘧癰,乾ゲ《懷雎,足為之屈,杖不能起。位征北司徒記室。
12
江櫛,中書郎。枋祖母王氏老疾,枋由懦⒁┢呤,餘日不解衣。及累居內官,每以侍養陳請,朝廷優其朝直。齊臺建,為吏部郎。太祖即位枰宰婺婦眉擦年,台閣之職永廢,溫冫青啟乞自解。
13
蕭惠基,仕宋為長水校尉,母憂去官。太祖即位,為征虜將軍、衛尉。惠基就身,只少時,累表陳解許。
14
褚淵為右僕射,衛尉如故。淵以母年高羸疾,晨昏須養,固辭衛尉,不許。為中書令,受顧命。遭庶母郭氏喪,有至性,數日中,毀頓不可復識,期年不盥櫛,唯泣淚處乃見其本質焉。詔斷哭,禁弔客。葬畢,起為中軍將軍,本官如故。嫡母吳郡公主薨,毀瘠如初。葬畢,詔攝身,只固辭。又以時及期祭,乞解職,並不許。
15
賈棲,長淵之子。淵世傳譜學。魏人王泰寶買襲琅邪譜,以淵坐披求當極法,棲長謝罪,稽顙流血。朝廷哀之,免淵罪。棲長位北中郎參軍。
16
孫琰,太原人,居長沙。事母孝,母疾,不眠食,以差為期。母哀之,後有疾,不使之知也。
17
杜棲為豫章王嶷西曹書佐,以父京產年老,歸養怡情。壟畝肥白壯長,及京產疾,旬日間便皮骨自支。京產亡,水漿不入口七日,晨夕不能哭,不食鹽菜。每營買祭奠,身自看侍,號泣不自持,朔望節歲,絕而復續,吐血數升。時何胤、謝フ並隱東山遺書敦譬,誡以毀滅,至祥示覃暮,夜見其父,慟哭而絕。
18
顧歡母亡,水漿不入口六七日,廬于墓次,遂隱遁不仕。於剡天台山開館聚徒,受業者嘗延百人。歡早孤,每讀詩至「哀哀父母躒≈詞」歿哭,學者繇是廢《蓼莪篇》,不復講。位揚州主簿。
19
薛淵,汾陰人。父從安都為宋徐州刺史,以彭城降魏,親族皆入北。太祖鎮淮陰,淵遁來南,委身自結。武帝即位,淵為左衛將軍。初,淵南奔,母索氏不得自援,改嫁長安楊氏,淵私遣購贖。梁州刺史崔慧景報淵云:「索在界首,遣信拘引,已得援難」。淵表求解職,至界上迎之,見許,改授散騎。嘗侍征虜將軍。淵母南歸,事竟無實。永明元年,淵上表解職送貂蟬。詔曰:「遠隔殊方,聲問難審。淵憂迫之深,固辭朝列。昔東關舊典,猶通婚宦,況母出有差,音息時至。依附前例,不容申訴,便可斷表,速還章服」。淵以贖母,既不得,又表陳解職,詔不許。後魏使至,帝為淵致與母書。
20
江泌,濟陽考城人。母亡後,以生闕供養,遇蠊綺蝗淌沉趿檎艿漳,複奘霞靶腫泳盎浪翁┦賈,形魏所獲。靈哲為布衣,不聽樂。及父懷珍卒,當襲爵,靈哲固辭以兄子在魏,存亡未測,無容越當茅土,朝廷義之。靈哲傾產贖嫡母及景煥,累年不能得。武帝哀之,令北使者請之,魏人送以還南。襲懷珍封爵。靈哲位兗州刺史。
21
蕭礱髂俠劑耆,松儆兄列苑釙捉黧,頗訃補禱,夕不假寐。及亡,不勝哀而卒。
22
謝淪為桂陽王友,以母老須養,出為安城內史。後為侍中,以晨昏有廢,固辭不受。武帝敕令速拜,別停朝直。
23
張融為黃門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長史。融有孝義,忌月三旬不聽樂,事嫂甚謹。
24
王文殊,吳興故鄣人。父沒于魏,文殊思慕泣血,蔬食山谷三十餘年。太守謝淪拔為功曹,不就。
25
樂顧字文德,為京府參軍。父在郢州病亡,顧忽思戀涕泣,因請假還,中路得父凶聞顧,便徒跣號兆,後遇崛爍,皆匚魍了漿,不入口數日。嘗遇病,與母隔壁,忍病不言,嚙被至碎,恐母之哀己也。
26
樂預,顧弟也。性孝,父臨亡,執其手,以③州行事王奐預悲感悶絕,吐血數升。遂發病,位丹陽尹。
27
朱謙之,字處光,吳郡錢塘人。年數歲,喪所生母。謙之父昭之假葬田側,為族人朱幼方燎火所焚。同產姊密語之,謙之雖小,拔刃殺幼方,詣獄自繫。
28
陸厥為後將軍,始安王遙光反,厥父馴恢鎵,首繫尚方。尋有赦令,厥恨父不及,感慟而卒言不及赦令
29
崔慰祖,字悅宗。父慶緒,永明中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請。父喪不食鹽,母曰:「汝既無兄弟,又未有子,毀不滅性,正當少進肴羞耳,如何絕鹽,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從之。
30
劉懷慰,字彥泰。父乘民,冀州刺史。懷慰初為桂陽王征北拔行參軍,乘民死於義嘉事難,懷慰持喪,不食鹽醬,冬月不衣絮。養孤弟妹寡叔母,皆有惠義。
31
陸絳父鹽,揚州別駕,刺史。始安王遙光反,事敗,岩願、僮舯徽僦煉爬顏。尚書令徐孝嗣啟巡輝つ婺,蔽醇氨,ㄐ焓辣,炅釕敝絳,時隨蜒泳逼虼死,遂并見殺。
32
陸慧曉,舉秀才,歷諸府行參軍,以母老還家侍養,十餘年不仕。
33
劉水風,南陽人。事繼母有孝行。弟水兼,事水,風亦謹。
34
王秀之為太子舍人,父卒,為飛犰賭瓜、魯稚フ懦寮嗲膆蕉州刺史事。沖父初卒,遺命「祭我必以鄉土,所產無用牲物」。衝在鎮,四時還吳園中取果菜,流涕薦焉。
35
劉繪為長沙內史,遭母喪去官,有至性,持喪墓下三年,食粗糲。
36
劉懷裔,晉陵無錫人。與弟懷則,年十歲,遭父喪,不絮帛,不食鹽菜。
37
薛天生,晉陵無錫人。母遭艱菜食,天生亦菜食。母未免喪而死,天生終身不食魚肉,與弟有恩義。
38
公孫僧遠,會稽剡人。治父喪至孝,事母及伯父謹節年霞,⒐笊遠省,冫食以供母。華寶,晉陵無錫人,父戍長安。寶年八歲,父臨別謂寶曰:「須我還,當為汝上頭」。長安陷沒,寶年至二十不婚冠。或問之者,躒賠彌日不忍答也。
39
何永廬,江潛人也。母王氏,為父所害。永與弟點以此無宦情。
40
宗測,南陽人,有高尚之志。母喪,身負土,手植松柏。
41
臧榮緒,東莞莒人。祖奉先,建陵令。父庸民,國中助教。榮緒幼孤,躬自灌園,以供祭祀。母喪後,乃著《嫡寢論》,掃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躒菹蛘湮,闖⑾仁場。
42
沈昭光者,昭略之弟也,昭略文季兄弟子也。與文季同為東昏所害。昭光聞收至,家人勸逃去,昭光不忍舍母,遂見格殺。中興元年,贈昭略太常,昭光廷尉。
43
剡縣小兒史失姓名,年八歲,與母俱得赤班病,母死,家人以小兒又惡,不令其知,小兒疑之。嘗數問:「我病,昨來覺聲羸,今不復聞,何謂也?」因自投下床,匍匐至母尸側,頓絕而死。鄉鄰告之縣令宗善才,求表廬,事竟不行。
44
庾曜父弘遠為江州長史,坐與刺史陳顯達舉兵敗,斬於朱雀航。曜年四歲,抱持乞代命,遂並殺之。
45
沈麟士,吳興武康人。嘗為人作竹誤傷手,便流淚求還。同作者謂曰:「此不足損,何至涕零?」答曰:「此本不痛,但遺體毀傷,感而悲耳」。
46
王斯有業行,居父憂過禮,謝淪慾遣參之,孔稚衷唬漢,蝸靜未耍,豈有全理?」以憂卒。
47
褚向年數歲,父母相繼亡沒,毀若成人,親表異之。位北中郎廬陵王長史。
48
鮮于文宗,漁陽人。七歲喪父,父以種芋時亡,至明年芋時,對芋嗚咽,如此終身。
49
庾震,字彥文,新野人。喪父母,居貧無以葬,賃書以營事,至手掌穿,然後葬事獲濟。南陽劉虯因此為撰《孝子傳》。
50
毛惠素為少府卿,性至孝。母服除後,更修母所住處床帳屏幃,每月朔十五日,向帷悲泣,傍人為之感傷,終身如此。
51
陶季直五歲喪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於外染衣,卒後家人始贖,季直抱之號慟,聞者莫不酸感。位大中大夫。
52
梁傅昭父淡,初仕宋竟陵王劉誕誕反,坐誅。昭六歲而孤,哀毀如成人者,宗黨咸異之。
53
殷鈞為臨州內史,母憂去職,居喪過禮,昭明太子憂之,手書誡諭曰:「知比諸德,哀頓為過,又所進殆無一溢,甚以酸耿,迥然一身,宗奠是寄,毀而滅性,聖教所不許。故宜微自遣割,俯存禮制,食ブ喙蔬,少加勉強。憂懷既深,指故有及,并令繆道臻口具」。鈞答曰:「奉賜手令,并繆道臻宣旨,伏讀感咽,肝心塗地。小人無情,動不及禮,但稟生×,蛹僂頗晁,曜鑊逅鍾,復加橫疾。頃者綿微,守盡晷漏,目亂玄黃,心迷哀樂。唯救危苦,未能以遠理自制。姜桂之資,實聞前典,不避梁肉,復忝今慈。臣亦何人,降此憂愍,謹當循復聖言,思自補續。如脫申延,實繇亭造」。服闋,遷五兵尚書,猶以頓瘵經時,不堪拜受。
54
陸襄父殉蹺齊,始安王遙光,揚州治中。永元末,遙光據東府作亂,或勸訝ブ言,唬何崳人,吏何所逃死。臺軍攻陷城鴨,執將刑第二子絳求代死,不獲,遂以身蔽刃,刑者俱害之。襄痛父兄之酷,喪過于禮,服釋後,猶若居憂,終身蔬食布衣,不聽音樂,口不言殺害五十許年。為揚州治中,以父終此官,固辭身,只高祖不許,聽與府司馬換廨居之。
55
蔡撙,仕齊為給事黃門侍郎。丁母憂,廬于墓側。齊末多難,服闋,因居墓所。
56
任鶚似胛廣陵王記室參軍,以父喪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後起。齊武帝謂鴆父遐曰:「聞鳶яす禮,使人憂之,非直亡卿之寶,亦時才可惜,宜深相全譬」。遐使進飲食,當時勉勵,回即嘔血。鷥敢1拘災人。睦埔暈常餌,臨終嘗求之,剖百許個,不得好者。鷚嗨嗜好,深以為恨,遂終身不嘗檳榔。遭繼母憂,鶼紉曰:「亳っ懇燴絕,良久乃蘇,因廬於墓側,以終喪禮。鶿厙孔逞帶甚充,服闋不可復識。
57
沈約,仕齊為通直散騎常侍。永元二年,以母老表求解職,改授冠軍將軍、司徒左長史。
58
約子旋,為司徒右長史,免約喪,為太子僕射。復以母憂去官。因蔬食辟戲,除猶絕粳粱。
59
孔休源,字慶緒。父撾,齊廬陵王記室參軍,早卒。休源年十一而孤,居過禮,見父手所寫書,必哀慟流涕,不能自勝,見者莫不為之垂淚。
60
韋愛遭母憂,廬於墓側,負土起墳。高祖臨雍州,聞之,親往臨弔。
61
柳忱,字文若,心炎第五弟也。數歲,父世隆及母閻氏時寢疾,忱不解帶。經年及喪,以毀聞。位光祿大夫。
62
江の,廬陵王主簿。居父憂,以孝聞,廬于墓側。
63
陶子鏘,字海育,丹陽秣陵人。母終,居喪盡禮。與范懍冖忝課牌,淇奚必動容改色,欲相申薦。會闋,涑踝語:「夏甘容∧,該會岢⒁怨┑旄,咦嬉迨Τ,踔鏈四甓,營蕁不得。子鏘痛恨,慟哭而絕,久之乃蘇。遂長斷蕁味。
64
鄭紹叔,為冠軍將軍,少失父,事母及祖母,以孝聞。為衛尉卿,以母憂去。身只紹叔,有至性,高祖嘗使人節其哭。
65
柳慶遠為征虜將軍,母憂去職,以本官起之,固辭不拜。
66
馬仙卑少,以果敢聞。遭父憂,毀瘠過禮,負土成墳,手植松柏。
67
鄧元起為益州刺史,在州二年,以母老乞歸供養,詔許焉。徵為右衛將軍。
68
楊公則,字君翼。父仲懷,宋泰始初,為豫州刺史。殷琰將叛,輔國將軍劉π討琰,仲懷力戰,死於橫塘。公則隨父在軍,年未弱冠,冒陣抱屍,號哭氣絕良久,π命還仲懷首。公則殮畢,徒步負喪歸鄉里,繇此著名。
69
袁昂,字千里。五歲時,父ダ仕齊為雍州刺史,以叛誅死,藏其首於武庫,十年始還。昂號哭嘔血,絕而復蘇。從兄彖嘗撫視抑譬,昂更制服,廬于墓次。後與彖同見從叔司徒粲。粲謂彖曰:「昂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後為武陵王長史,丁內憂,哀毀過禮。
70
庾道愍,潁川鄢陵人,晉司空冰之玄孫。有孝行,頗能屬文。少出孤悴,時人莫知其所在。生母流漂交州,道愍尚在襁褓。及長知之,求為廣州綏寧府佐。至南而去交州尚遠,乃自負擔,冒萁齙米源錛爸,兩恢菅扒竽婦年日夜悲泣。嘗入村,日暮雨驟及,寄止一家,旦有一嫗負薪外還,而道愍心動,因訪之,乃其母也。於是行伏號泣,遠近赴之,莫不揮淚。
71
朱文濟,字敬達,吳興人。自賣以葬母太守謝艸淪命為儒林,不就。
72
張稷,字公喬,稷所生母劉氏遘疾,歷時,稷年始十一,夜不解衣而養父,永異之。及母亡,毀瘠過人,杖而後起。頻居父母憂,六載廬于墓側。初,劉氏假葬琅琊黃山後,改申葬禮,賻助委積於時。雖不拒絕,事畢隨以還之。自幼及長,數十年中,常設劉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73
韓懷明十五喪父,幾至滅性,負土成墳,贈助無所受。免喪,與鄉人郭麻香俱師事南陽劉虯。虯常一日廢讀,獨居涕泣。懷明竊問其故,虯家人答云:「是外祖亡日」。時虯母亦亡矣。懷明聞之,即日棄學,還家就養。虯嘆曰:「韓生無吾之恨矣」。家貧,嘗肆力以供甘肥,嬉怡膝下,朝夕不離母側。
74
王志年九歲,居所生母憂,哀容毀瘠,為中表所異。位金紫光祿大夫。
75
王份為黃門侍郎,以父終於此職,固辭不拜,遷秘書監。
76
王銓有孝行母病,而銓形貌瘦瘠,人不復識。及居喪,哭泣無常,因得氣疾。位丹陽尹。
77
王僉八歲丁父憂,哀毀過禮。服闋,召補國子生,除威戎將軍、始興內史。丁所生母憂,固辭不拜。
78
王訓年十三,父骷磽占腔偌胰四之識。
79
王瞻,年十二,居父憂,以孝聞。服闋,襲封東亭侯。
80
夏侯ノ,南郡太守。父憂解職,居喪盡禮,廬于墓側。顧協自丁母艱憂,遂終身布衣蔬食,位鴻臚卿。
81
范岫,字懋賓。早孤,事母以孝聞。自親喪之後,蔬食布衣以終身。
82
王筠,為太子家令,以母憂去職。筠有孝性,毀瘠過禮,服闋後,疾廢久之。
83
王僧孺好學,家貧,嘗傭書以養母。幼時,其母鬻紗布以自業。嘗攜僧孺至市,道遇中丞鹵簿,驅迫溝中。及僧孺為中丞,拜日引騶清道,悲感不自勝。
84
張緬父張策,任衛尉卿,為賊所害,緬痛父之酷,喪過於禮,高祖遣戒喻之。後為淮南武陵王郡太守。母劉氏以父沒,家貧,喪禮有闕,遂終不居正室,不隨子入官府。緬在郡所得祿俸不敢用,乃至妻子易衣裳。及還都,並供其母賑贍親屬。雖累載所蓄,一朝隨盡,緬私室常門然如貧素者。
85
江柔之為尚書倉部郎,有孝行。以母憂毀,卒。子革,年十六喪母,亦以孝聞。革子從簡,歷官司徒從事中郎。侯景亂,為任約所害。子兼叩頭流血,乞代父命,以身蔽刃,遂俱見殺。天下莫不痛恨之。
86
江子一字元貞,少好學,有志操。以家貧闕養,因蔬食終身。位南津校尉。
87
王規,字威明,八歲,以丁所生母憂,居喪有至性。太尉徐孝嗣每見,必為之流涕,稱曰「孝童。
88
褚向,字景政,年數歲,父母相繼亡沒,向哀毀若成人者,親表咸異之。
89
褚球為建康令,母憂去職,以本官起之,固辭不拜。
90
褚翔為吏部尚書。侯景圍臺城,翔於圍內居母憂,以哀毀卒。
91
劉覽,字孝智,十六通《老》、《易》。歷官中書郎,以所生母憂,廬于墓。再期,口不嘗鹽酪,冬止著單布。家人慮其不勝喪,中夜竊釤快,洞蠶,呂酪蚺氣得睡。既覺知之,號慟嘔血。高祖聞其有至性,數遣省視。
92
劉孺,年十四,居父喪,毀瘠骨立,宗黨咸異之。為吏部尚書,以母憂去職。居喪未期,以毀卒,時年十九。謚曰孝子。
93
臧盾有孝性。母亡,服制未終,父又卒。盾居喪五年,不出廬戶,形骸枯悴,家人不復識。服闋,為太尉長史。丁所生母憂,三年廬于墓側。
94
張嵊父臨青,州為土民所害。嵊感家禍,終身蔬食布衣,手不執刀刃。
95
范閆鵂役州西曹書佐,轉法曹行參軍。俄而沈攸之舉兵圍郢城,父抗時為府長流,入城固守,留家屬居外,鬮軍人所得。攸之召與語,聲色甚厲,閎菝膊槐湫,熳猿濾地之,乃笑曰:「卿定可兒,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令送書入城內,或欲誅之,閽唬豪夏溉醯,芐命沈氏,若其違命,禍必及親,今日就戮,甘心如薺」。長史柳世隆素與閔頗嗣庵。
96
庾、黔婁父亡,持喪過禮。和帝即位,將起之。鎮軍蕭穎胄手書敦譬黔婁,固辭。
97
劉曇淨,解褐安城王國佐。嘗侍父卒於郡,曇淨奔喪,不食飲者累日,絕而又蘇,每哭輒嘔血。服闋,因毀瘠成疾。會有詔士姓各舉四科,曇淨叔父慧斐舉以應孝行,高祖用為海寧令。曇淨以兄未為縣,因以讓兄,乃除安西行參軍。父亡後,事母尤敦,至身營餮粥,不以委人。母疾,衣不解帶。及母亡,水漿不入口者殆一旬。母喪,權瘞藥王寺。時天寒,曇淨身衣單布,廬于瘞所,晝夜哭泣不絕聲,哀感行路,未及期而卒。
98
謝藺,字希如。年五歲,每父母未食,卞乳媼欲令藺先食,卞藺曰:「兒不覺飢」。強食」。終不進。舅阮孝緒聞之,嘆曰:「此兒在家則曾子之流,事君則藺生之匹」。因名之曰藺。丁父憂,晝夜號慟,毀瘠骨立,母阮氏嘗自守視譬抑之。泰清元年,遷散騎侍郎,兼散騎。嘗侍使於魏。會侯景舉地入附,境土交兵,藺母慮不得還,感病卒。及藺還入境,爾夕羅不祥,旦便投劾馳歸。既至,號慟嘔血,氣絕久之,水漿不入口。親友慮其不全,相對悲慟,強勸以飲粥。藺初勉強受之,終不能進,經月餘日,因夜臥而卒,時年三十八。
99
褚修性至孝,父喪,毀瘠過禮,因患冷疾。及丁母憂,水漿不入口二十三日,氣絕復蘇,每號慟輒嘔血,遂以毀卒。
100
江糸不父卒,廬于墓,終日號慟不絕聲月餘。
101
嚴植之,性淳孝謹厚,不以所長高人。少遭父憂,因菜食二十三載,後得風冷疾,乃止。
102
滕曇恭母卒,水漿不入口者旬日,感慟嘔血,絕而復蘇。隆冬不著繭絮,蔬食終身。每至忌日,思慕不自堪,晝夜哀慟。
103
甄恬幼歲喪父,哀戚有若成人,家人矜其小,以肉汁和食。卞飲之,恬不肯。
104
劉惠鏡父元真,為淮南太守,居郡得罪,惠鏡歷詣朝士乞哀,懇惻甚至,遂以孝聞。
105
庾沙彌父佩玉,輔國長史、長沙內史。宋蠲髦凶,沈攸之事誅,沙彌時始生。年至五歲,所生母為製衣躒〔豢戲。母問其故,流涕對曰:「家門酷禍,用是何為?」既長終,身布衣蔬食。嫡母劉氏寢疾,沙彌晨夕侍側,衣不解帶,或應針灸,輒以身先試之。及母亡,水漿不入口,終喪不解衰,咀逍侄脊,偕惺橛獎硌,云渥從Υ啃⒅舉。高祖召見,嘉之,以補歙令。
106
沈崇人素,字思整。父懷明,宋兗州刺史崇人。素六歲,丁父憂,傭書以養母焉。天監初,為前軍鄱陽王參軍事。三年,太守柳惲辟為主簿。崇人素從惲到郡,還迎其母。母卒,崇人素以不及侍疾,將欲致死,水漿不入口,晝夜號哭,旬日殆將絕氣。兄弟謂之曰:「殯葬未申,遽自毀滅,非全孝之道也」。家貧,無以遷窆」。乃行乞經年,始獲葬焉。既而廬于墓側,自以初行喪禮不備,復以葬後更治服三年。久食麥屑,不啖鹽酢,坐臥於單薦,因虛腫不能起。郡縣舉其至孝,詔書擢拜太子洗馬。崇人素奉詔釋服,而涕泣如居喪,固辭而受官,苦自陳讓,經年乃得為永寧令。自以祿不及養,悼恨愈甚,哀思不自堪。至縣卒,年三十九。
107
荀匠父法超,齊中興末為安復令,卒於官。凶聞至匠,號慟氣絕,身體皆冷,至夜乃蘇。既而奔喪,每宿江渚,商旅皆不忍聞其哭聲。服未闋,兄斐起家為鬱林太守,徵狸賊,為流矢所中,死於陣。喪還,匠迎于豫章,望舟投水,傍人馳救,僅而得全。既至,家貧不得時葬,居父憂并兄服,歷四年不出廬戶。自括溽岵、桓磋、毋澧、浣醞、郝淇、尬奘鄙盡,則係之以泣,目皆皆爛,形體枯悴,皮骨裁連,雖家人不復識。竟以毀卒。
108
吉白盅宸羰讕酉逖,舡壩子,行⑿閱曄一遭所生母憂,水漿不入口,殆將滅性,親黨異之。天監初,父為吳興原鄉令,為姦吏所誣,逮詣廷尉澳。曄五號泣衢路,祈請公卿,行人見者,皆為隕涕。其父理雖清白,恥為吏訊,乃虛自引咎,罪當大辟。澳宋蔚俏毆鈉虼父命,高祖異之,敕廷尉蔡法度曰:「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取其款實」。按什灰破涑跫獄掾,依法備加桎梏。法度矜之,命脫其械,更令著一小者案ヌ,曰:「扒蟠父死,死罪之囚,唯宜增益,豈可減乎?」竟不脫械。法度具以奏聞,高祖乃宥其父。
109
沈ダ內行甚修,事母,兄弟孝友,為鄉里所稱慕。
110
劉香十三丁父憂,每哭哀感,行路自居。母憂,便長斷腥膻,持齊蔬食。
111
劉敦嘗欲避人,世以母老,不忍違離,每隨兄霽香之官。
112
沈續父騍,堵肺人所殺。續布衣蔬食終其身。裴子野生而偏孤,為祖母所養。年九歲,祖母亡,泣血哀動家人。
113
賀革為貞威將軍、南平太守。革性至孝,嘗恨祿不及養,在荊州歷為郡縣,所得俸秩,不及妻孥,專擬還鄉造寺,以申感思。
114
何點,字子韝。割遄法死。點年十一,幾至滅性。點弟名點,字子平名犯太祖廟諱,下字,年八居憂,哀毀若成人。
115
謝幾卿父超宗,坐事徙越州,路出新亭渚,幾卿不忍辭訣,遂投赴江流,左右馳救,得不沉溺。及居父憂,哀毀過禮。
116
臧嚴,字彥威。幼有孝性,居父憂以毀聞。
117
裴之禮居母憂,唯食麥飯。
118
庾蓽休野。年十歲,遭父憂,居喪毀瘠,為州黨所稱。劉訐字彥度,幼稱純孝。數歲,父母繼卒,訐居喪,哭泣孺慕,幾至滅性,赴弔者莫不傷焉。為伯父所養,事伯母及昆弟,孝友篤至,為宗族所稱。自傷早孤,人有誤觸其諱者,未常不感結流涕。
119
范元琰,父靈瑜,居父憂,以毀卒。元琰時童孺,哀慕盡禮,親黨咸異之。
120
劉苞,字孝嘗,四歲而父終。及年六七歲,見諸父嘗泣。時世叔父悛、繪等並顯貴,苞母謂其畏憚怒之。苞對曰:「早孤不及有識,聞諸父多相似,故心中歎悲,無有他意」。因而垤つ敢登甚。初,苞父母及兩兄相繼亡沒,悉瘞焉。苞年十六,始移墓所,經營改葬,不資諸父,未幾而皆畢,繪嘗歎服之。少好學,能屬文,起為司徒法曹行參軍,不就。
121
蕭子範為司徒主簿,丁所生母憂,去身。只子範,有孝性,居喪以毀聞。
122
袁樞,起家為秘書郎,歷太子舍人。侯景之亂,樞往吳郡省父,因丁父憂。時四方擾亂,人求苟免,樞居喪以至孝聞。
123
袁君正少聰敏,年數歲,父疾,晝夜不眠,專侍左右。家人勸令暫臥,答曰:「官既未差,眠亦不安」。
124
何某名興,太祖廟諱名同。為侍御史,以父疾陳解。匡何侍疾經旬,身不解帶,頭不櫛沐,信宿之間,形貌頓改。及父卒,號慟不絕聲,枕苫藉地,腰腳虛腫。醫云:「須服豬蹄湯,何以有肉?」味不肯服。親友請譬,終於不回,遂以毀卒。
125
劉扔孜外祖臧,質所鞠養。質既富盛,嘗有音樂,後母沒十許年,讓課潘恐裰,聲未嘗不垤ち,魈櫓偵督安內史。
126
馮道根少孤,家貧,傭賃以養母,行得甘肥,未嘗先食,必遽還以遺母。年十三,以孝聞。
127
庾子輿,為梁州主簿。時父在梁州遇疾,子輿奔侍醫藥,言淚常並。長沙宣武王省疾見之,顧曰:「庾錄事雖危殆,可憂更在子輿」。尋丁母憂,哀至,躒∨謊父戒以滅性,仍禁其哭泣。
128
李孝緒為東莞太守,丁母憂去職,廬于墓側,每慟嘔血數升。劉景昕事母孝謹,母嘗病癖三十餘年,一朝而瘳。鄉里以為景昕誠感。
129
何修之有至性,父母亡後,嘗設一屋,一易晦朔,拜伏流涕,如此者三十餘年,當世服其孝行。
130
劉善明以母陷于魏,累為州郡,頗黷財賄。崔祖思怪而問之,答曰:「管子云鮑叔知我」。因流涕曰:「方寸亂矣,豈暇為廉」。所得金錢,皆以贖母。及母至,清節方峻,所歷之身,只廉簡不煩俸祿,皆散之親友。
131
賀琛,會稽山陰人。少精三禮》,郡補功曹史。琛辭以母老,終於固執。俄遭母憂,廬于墓,服闋,猶未還舍,生徒復從之。琛哀毀積年,骨立而已,未堪講授。諸生營投,稍稍集業。
132
到溉,遭母憂,居喪盡禮。所處廬開方四尺,毀瘠過人。服闋,猶蔬食布衣者累載。
URN: ctp:ws67527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