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 检索 "鼔"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洞天清录
条件: 包含字词“鼔”
Total 2

洞天清录

1
古琴最难得于精金美玉。得古材者,命良工旋制之斯可矣。自昔论择材者曰:「纸甑、水槽、木鱼、鼓腔、败棺、古梁柱、榱桷」。然梁柱恐为重物压损纹理,败棺少用桐木,纸甑水槽患其薄而受湿气太多,惟木鱼腔晨夕近钟鼓,为金声所入,最为良材。然亦有敲损之患。别有《择材往监》今陈述之云:「昔[吴]钱忠懿王能琴,遣使以亷访为名而实物色良琴。使者至天台宿山寺,夜闻瀑布声正在檐外,晨起视之,瀑下淙石处正对一屋柱,而柱且向日,私念曰:若是桐木则良琴处在是矣。以刀削之果桐也。即赂寺僧易之,取阳面一琴材驰驿以闻,乞俟一年斵成,献忠懿,一曰洗凡,二曰清绝,遂为旷代之宝。后钱氏纳土太宗朝,二琴归御府。南渡初,流转至霅州叶梦得上之」。此乃择材之良法,大抵桐材既坚而又历千馀年,木液已尽,复多风日吹曝之,金石水声感入之,所处在空旷清幽萧散之地,而不闻尘凡喧杂之声,取以制琴,乌得不与造化为妙,以此观之,安琴之室亦当如是,不宜近尘秽妇女喧杂之地也。
1
露下弹琴而声不泛,葢阳材也。若钟鸣鸡唱,霜清月皎,以阳琴之,声更清彻。阴材则不然。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