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九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九》[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辛丑春正月癸丑朔
2 ○辛酉,以佥院邓愈为中书省参政仍兼佥行枢密院事,总制各翼军马。
3 ○以左右司员外郎侯原善为金华府知府。
4 ○院判朱亮祖率兵击陈友谅平章王溥于饶州安仁之石港,不利而还。
5 ○元帅朱文辉及饶州降将左丞余椿等引兵次池之建德,令元帅罗友贤攻东流贼垒,擒其将李茂、仲文辉,又追袭其守将赵同佥,走之。
6 二月癸未朔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
7 ○甲申,始议立盐法置局,设官以掌之。令商人贩鬻每二十分而取其一,以资军饷。
8 ○己亥,置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
9 先是,中书省议以国家新立,钱法未定。民以米麦与钱相贸易,每米一石官直钱千,而民间私易加至三千。然钱货低昂,岂能久而不变?今请置宝源局于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使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为一贯,四十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其物货价直一从民便,设官以主其事。
10 上从之。
11 是岁,铸钱凡四百三十一万。
12 ○丙午,议立茶法。
13 时中书省议以为榷茶之法,历代资之以充国用。今疆宇日广,民物滋盛,商贾懋迁者众,而茶法未行,惟兴安等处旧有课额,其他产茶郡县并宜立法征之。其法:「官给茶引,付诸产茶郡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请引,方许出境。贸易每引茶百斤,输钱二百, [1]郡县籍记商人姓名,以凭勾稽。茶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别置由帖付之。量地远近,定其程限由引不许相离。茶无由引及相离者,听人告捕。而于宁安府及溧水州置茶局,批验引由,称较茶货。茶引不相当而羡馀者,即为私茶,并听执问。商人卖茶毕就,以原给由引,赴所在官司投缴。如引不即缴展转影射者,论同私茶。」法[2]令府州县委官一员,掌其事从之。
14 ○陞佥院俞通海同知枢密院事。
15 三月壬子朔
16 ○丁丑,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命枢密院同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中书省参议李善长兼司马事,宋思颜兼参军事,前检校谭起宗为经历掾史,汪河[3]为都事。
17 文正, 上兄南昌王子也。时枢密院虽改为大都督府,而先任官在外者尚仍其旧。
18 ○以枢密院同知邵荣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同佥常遇春为参知政事。
19 ○泗州守将薛显以城降。
20 ○戊寅,方国珍遣检校燕敬来谢夏煜之命,且以金玉饰马鞍辔来献。
21 上曰:「吾有事四方[4],所需者文武材能,所用者榖粟布帛,其他宝玩非所好也。」却其献。
22 夏四月辛巳朔
23 ○是月,改宁国府为宣城府。
24 ○以中书省参议李善长为参知政事
25 五月辛亥朔
26 ○甲戌,以枢密佥院胡大海为中书分省参知政事,镇金华[5]。总制诸郡兵马;都事王恺为左右司郎中,掾史史炳为照磨。
27 ○命同佥枢密院事朱文忠城严州。
28 时杭州为张士诚所据,严距杭密迩,故命筑城为守备。
29 ○陈友谅将李明道寇信州,闻胡大海在浙东,惧其来援,乃遣兵据玉山之草平镇,以遏我师。元帅夏德润出兵争之,遂战死。
30 六月庚辰朔
31 ○乙巳,永兴翼元帅耿炳文言其地邻敌境,乞留广兴翼兵相为应援, 上不许。令练饬[6]军士,自为镇守。
32 ○丙午,雄峰翼分院元帅王思义克番阳之利阳镇[7],擒贼首王文友及其部属,戮之。遂会佥院邓愈兵于三洞源,议取浮梁。
33 ○李明道攻信州[8]益急,守将胡德济以兵少,闭城固守,遣人求援于胡大海,大海即率兵由灵溪以进。德济闻援兵至,乃引兵出城与明道力战。大海遂纵兵夹击,大破之[9],擒明道及其宣慰王汉二,并部卒千馀人,得战马器械甚众。大海还金华,送明道、汉二于朱文忠。文忠令二人为书招王溥,复送之建康, 上命皆仍旧职,用为乡道,以取江西。汉二,溥之弟也。
34 秋七月己酉朔
35 ○丁巳皇第五子生, 孝慈皇后出也。
36 ○甲子,以范常为太平府知府,谕之曰:「太平,吾股肱郡,其民数罹兵革,疲劳甚矣。今命尔往,当有以安辑之,使各得其所,庶几尽职。」
37 常,滁州人。初, 上定滁州,即召见礼遇之。及取太平,定建康,常皆预谋议。至是,命知太平。
38 上视事东阁。
39 时天热,坐久汗湿衣,左右更以衣进,皆経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臣见 主公躬行节俭,旧衣皆浣濯更进。禹之恶衣服,诚无以加矣,真可以示法于子孙也。臣恐 主公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上喜曰:「思颜之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其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以彰其直。复谓思颜曰:「汝在前朝,颇有善誉。为主者不能知汝,及归于我,数进谠言,斯诚可嘉。」思颜又曰:「近句容有虎为害, 主公既遣人捕获之。今豢养民间,饲之以犬,无益也。」 上欣然,即命取二虎并一熊皆杀之,分其肉赐百官。
40 ○枢密佥院邓愈兵攻浮梁不下, 上命理问谷继先、院判刘文旺率兵往助之。
41 ○壬申,陈友谅知院张定边陷安庆。守将余元帅等战败[10],奔还建康, 上怒俱斩之。
42 ○八月己卯朔,遣使至汴梁,与元将察罕帖木儿通好。
43 时察罕帖木儿用兵山东,招降东平田豊、乐安俞宝等,其势颇盛。 上谓左右曰:「察罕帖木儿虽假义师,图恢复,乃与孛罗帖木儿兵争不解,屡格君命,此岂忠臣之为乎?夫忠臣,先国家之急而已私,雠[11]顾所重,在此不在彼也。又闻其好名如,田豊为人倾侧,察罕待以腹心,则昧于知人矣。古之名将,识察几微,智谋宏远,使人不可测度。察罕岂知此乎?吾今遣人往与通好,观其所处,何如?」然后议焉。
44 ○甲申,邓愈克浮梁,陈友谅守将侯邦佐[12]等弃城走。院判于光复攻乐平,州友谅总管萧明率众拒战,光击败之,擒其万户彭寿等六十馀人,遂克之。
45 ○胡大海率兵攻绍兴,部将总管张英恃勇軽进,至城下遇伏兵,被执,死之。大海围城,久不下,乃还师。
46 ○庚寅, 上亲帅舟师伐陈友谅。
47 先是,朱文忠送李明道至建康。 上问:「陈氏如何?」明道具言:「友谅自弑徐寿辉,将士皆离心,且政令不一,擅权者多,骁勇之将如赵普胜者又忌而杀之。虽有众,不足用也。」
48 及安庆之陷, 上遂决意伐之,召诸将谕之曰:「陈友谅贼杀徐寿辉,僣称大号,天理人情所不容。乃不度德量力,肆骋凶暴,侵我太平,犯我建康。既自取祸,败不知悔悟,今又以兵陷安庆。观其所为,不灭不已,尔等各厉士卒以从。」徐达进曰:「师直为壮。今我直而彼曲,焉有不克?」刘基亦言于 上曰:「昨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师胜之兆。愿 主公顺天应人,早行吊伐[13]。」 上曰:「吾亦夜观天象,正如尔言。」
49 至是,遂率徐达、常遇春等各将舟师,发龙湾。 上御龙骧巨舰,建大旗于前,署曰「吊民伐罪,纳顺招降[14]。」诸军乘风溯流而上,有乌数万夹 上舰而飞,又有蛇自西北浮江趋蟠于舵,视其状甚异[15]。
50 明日,至采石泊牛渚矶。复有龟蛇于急流中旋绕舵后竟日,众喜以为有神物之相[16]。时友谅江上斥候望风奔遁。
51 戊戌,至安庆,敌固守不战。 上以陆兵疑之,敌兵动,乃命廖永忠、张志雄以舟师击其水寨,破敌舟八十馀艘,获战船二十有七,遂克安庆。长驱至小孤。友谅守将傅友德及丁普郎迎降。
52 壬寅,师次湖口。遇友谅舟出江侦逻[17], 上命遇春击之,敌舟退走,乘胜追至江州。友谅亲率兵督战, 上分舟师为两翼,夹击友谅,又大破之,获其舟百馀艘。友谅穷蹙,夜半挈妻子弃城,走武昌。
53 癸卯,我师入江州,获马二千馀匹[18],粮数十万。 上复遣徐达进兵追之,闻友谅欲出沔阳,战舰拒战,达乃屯于汉阳之沌口以遏之。
54 ○改安庆府为宁江府,以儒士吴去疾同知府事,复立宁江翼。
55 ○改池州路为九华府,以刘行任为知府,寻改为池州府。
56 ○甲辰,遣兵取南康,克之。改为西宁府,以星子县尹陈子亨守之,又分遣将士取各城之未下者。
57 ○乙巳,池州东流县乡兵头目许山降。
58 山自壬辰兵起,聚众二万馀人,以捍乡里。至是,闻大军西讨,遂来降。
59 ○丙午,蕲黄广济降。
60 ○戊申,陈友谅平章吴宏以饶州降,命仍其官,守饶州。
61 ○九月己酉朔
62 ○辛亥,陈友谅平章建昌王溥降。
63 时溥以其弟汉二兵败被执,又闻友谅失九江,败走势孤,不能自支。汉二又以书招之,溥遂与同知郭敬、总管孟兴、元帅孙德寿等遣万户罗康荣奉书来请降, 上命各复其官,俾仍守建昌。
64 ○壬子,以左右司员外郎陶安为黄州府知府。
65 ○甲寅,星源翼判官俞茂[19]攻德兴,克之。
66 ○壬戌,建昌王溥复遣检校刘巨川以南丰州及临川、金谿等八县来献。
67 ○丁卯,皇从孙守谦生,皇侄文正之长子也。
68 冬十月戊寅朔,增置大都督府左右都督同知、副使、佥事、照磨各一人。
69 ○乙酉,以都护府断事官马世熊、岩达、陈汉、知事何士龙为大都督府断事官。
70 ○戊子,命理问谷継先率兵讨陈友谅之兴国路石榴山寨,克之,获寨首严院使及其官属军士三百馀人,马骡百馀匹。
71 十一月戊申朔
72 ○戊午,命参政常遇春救长兴。
73 先是,张士诚遣司徒李伯升寇长兴,众十馀万,水陆并进,直薄城下。城中兵仅七千,敌势甚盛。 上在江州闻报,命帐前都先锋陈八、元帅王国宝等率建康兵,元帅沈友仁、华高率宜兴、宁国兵,总管彭某、万户费聚率广兴、安吉兵往援之。寇兵夜劫营,诸军皆溃,耿炳文婴城拒守。明日,遣左副元帅刘成出西门迎击,败之,禽其将宋元帅等。成追至东门,敌反兵力斗,炳文不能救,成遂战死,禆校李崇亦中流矢死。于是,寇复围城,结九寨、为楼车下瞰城中,运土石填濠隍,放火船烧水关,攻城益急。城中昼夜应敌,凡月馀內外不相闻。 上以其围久不解,故复命遇春往救之。
74 ○己未,命平章吴宏等率兵取抚州。
75 时陈友谅右丞邓克明[20]据城拒守,宏遣人招之。克明意欲缓师以款我,闻佥院邓愈驻兵临川之平塘,乃遣人诣愈,诈献其地请降。愈察其意非诚,即率兵由渔阳假鼓间道夜袭之。黎明至其城下,兵由东、西、北三门入。克明不意我师至,仓卒计无所出,单骑出南门走,又自度不能免,乃遣其员外罗天锡[21]以分省印及所掠抚州、建昌、临江、汀州等四路,南丰[22]、宁都、富三州,临川、乐安等十八县印诣愈降。愈留克明于军中,令其弟志明还新淦收其故部曲。克明因请往九江见 上,愈以兵送之。至中途,克明复逃归新淦。
76 ○甲戌,常遇春兵至长兴,李伯升弃营遁。遇春追击之,俘斩五千馀人。
77 十二月戊寅朔,改淮海府为维扬府。
78 ○己亥,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遣宣使郑仁杰[23]诣九江纳款。
79 仁杰因以廷瑞之意言于 上曰:「明公英武盖世,海內豪杰皆延頚倾心,乐为任使。廷瑞等欲归命久矣,然无路以请,今特遣仁杰输款。但所领将校久居部曲,人情相安,恐既降而以此辈属之他人,则非所愿,故预陈本意。」
80 上以书报之曰:「郑仁杰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属之他将,此足下之过虑也。吾起兵以来十年于兹,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其有能审天时,料事机,不待交兵,挺然委身而来者,盖其意亦欲立功当时,垂名后世。大丈夫相遇磊磊落落,一语契合,洞见肺腑,故常赤心以待之[24]。随其才而任使,兵少则益之以兵,位卑[25]则隆之以爵,财乏则厚之以赏,初无彼此之分,此吾待将士之心也。安肯散其部属,使人自疑而负其来归之心哉?且以陈氏诸将,观之如赵普胜骁勇善战以疑,见僇猜忌,若此事竟何成?近建康龙湾之役,予所获长张、梁铉、彭指挥诸人,用之如故,视吾诸将恩均义一,无有所闻。及长张破安庆水寨,梁铉等攻江北,功绩茂著,并膺厚赏。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然得失之机,间不容发,足下当早为之计。又闻彼守御诸将,相持累岁,彼此之际,各怀嫌疑,不能自安。书至,宜以昔日相疑之心,一时解释,同其和好,作磊落大丈夫,岂不可以保全富贵,光荣祖宗,贻及子孙哉!若各持己见,不察事机,是非同异,焉能免祸?足下其审之。」
81 ○是岁,以枢密院同知徐达为中书右丞。
82 ○以亲军左副都指挥使康茂才为亲军副都指挥使。
83 ○陞按察副使单安仁[26]为提刑按察使。
84 校勘记
85 「输钱二百」,嘉本「输」作」纳」。
86 抱本无「法」字。
87 「汪河」,嘉本「汪」作「江」,误。
88 「吾有事四方」,嘉本「吾」下有「方」字。
89 「镇金华」,抱本「华」下有「府」字。
90 「练饰」,旧校改「饰」作「饬」。
91 「克番易之利阳镇」,嘉本「易」作「阳」,是也。
92 「攻信州」,抱本「攻」作「冠」。
93 「大破之」,抱本「破」作「败」。
94 「张定边陷安庆,守将余元帅等战败。」,抱本「庆」下有「安庆」二字。
95 「亡私雠」,旧校改「亡」作「忘」。
96 「侯邦佐」,嘉本「佐」作「臣」。健按:卷八第九页前十行各本作「佐」,嘉本当误。
97 「吊伐」,旧校改「吊」作「吊」,后十行同。按「吊」系俗字。
98 「纳顺招降」,嘉本作「纳降招顺」。
99 「视其状甚异」,抱本「状」下有「形」字。
100 「以为神物之相」,旧校「为」下补「有」字。
101 「遇友谅舟出江侦逻」,广本「舟」作「兵」。
102 「马二千馀匹」:抱本「二」作「三」。
103 「俞茂」,嘉本「俞」作「余」。
104 「时陈友谅右丞邓克明」,抱本「丞」下有「相」字。健按:实录甲辰八月壬辰邓克明本传作「右丞」。
105 「罗天钖」,旧校改「钖」作「锡」。
106 「南豊」,旧校改「豊」作「丰」。健按:「豊」系俗字。
107 「遣宣使郑仁杰」,嘉本无「宣」字,误。
108 「故尝赤心以待之」,「尝」应作「常」。
109 「位痹」,旧校改「痹」作「卑」。
110 「单安」,旧校「安」下补「仁」字。
URN: ctp:ws50603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