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八百六十三

《卷八百六十三》[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總錄部 生日
2
《禮》曰: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又曰:夫告宰名,宰辯告諸男名書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皆所以重其嗣而謹其籍也。故或父子葉辰,或君臣同日拘於俗避,幾滅其天性,善於知人,遽識其國器。然則廢興之數,吉凶之理,蓋默定於上天,非人謀之所能易也。著之編次,取舍可見矣。
3
魯莊公,名同,桓公子也。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命之曰同物,類也,謂同日
4
孔子以魯襄公二十一年十月一日庚子生時歲在己卯,齊田文相齊封孟嘗君。初,父靖郭君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也」。其母竊舉生之,及長,其母因兄弟而見其子文於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頓首因曰:「君所以不舉五日子者何故?」嬰曰:「五日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於天乎?將受命於戶邪?」嬰默然。文曰:「必受命於天,君何憂焉?必受命於戶,則可高其戶耳,誰能至者?」嬰曰:「子休矣」。
5
漢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里,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親,謂父也及生男,高祖綰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里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兩家羊酒。綰後封燕王。
6
宋王鎮惡,北海劇人也。祖猛,字景略,符堅僭號關中。猛為將相,有文武才,北土重之。父休,為河東太守。鎮惡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繼疏。宗猛見奇之,曰:「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故名之為鎮惡。後位至安西司馬、征虜將軍。
7
後周宇文孝伯,字胡玉,吏部安化公深之子也。其生與高祖同日,太祖甚愛之,養於第內。及長,又與高祖同學,位至大將軍。
8
《唐史》:思明,營州柳城人也。與安祿山同鄉,生先祿山。一日,思明以歲除日生,祿山歲日生後,俱以謀逆伏誅。
9
喬琳為太子太師,舀於朱Г,為偽吏部尚書。及官軍收複京城,坐斬,臨刑歎曰:「喬琳以七月七日生,亦以此日死,豈非命也!」
10
總錄部 名諱
11
生而制名,歿而是諱,蓋孝子因心之道,先王立禮之方,然而君無所隱,奉至尊也。臨文亦稱存大義也。若乃畏冒諱之禁,慮犯上之咎,史家自變其例,連職難與之俱,理所未安,事必改作。其或惡其聲近,特以字行,發乎智端,無所廢事。又若初不內出,人肆凌犯,形於諧玩,深辱士風。亦有封執沽名,矯枉傷正,是為過當,殊非中禮。至於德愛在民,久而彌劭,眾為之避,不亦韙乎!
12
晉僖侯名司徒,廢為中軍。
13
宋武公名司空,廢為司城。
14
魯獻公,名具,武公名敖,廢二山二山,具敖也,更以其鄉名山
15
孔子母名徵,在言徵不稱,在言,在不稱徵。漢司馬遷父名談遷,作《史記》,袁盎傅,以宦者趙談為趙同班固撰《前漢書》「複」作「趙談」。
16
後漢陳蕃子逸為魯相,國人為諱,改蕃縣曰皮。
17
晉江統為中郎,選司以統叔父春為宜春令,統因上疏曰:「故事,父祖與官職同名,皆得改選之例。臣以為父祖改選者,蓋為臣子開地,不為父祖之身也。而身名所加,亦施於臣子。佐吏係屬,朝夕從事,官位之號,發言所稱。若指實而語,則違經禮諱尊之義。若詭亂回避,則為廢官擅犯憲制。今以四海之廣,職位之眾,名號繁侈,士人殷富,至使有受寵皇朝,出身宰牧,而令佐吏不得表其官稱,子孫不得言其位號,所以上嚴君父,下為臣子,體例不通。若易私名以避官職,則違《春秋》不奪人親之義。臣以為身名與官職同者,宜與觸父祖名為比,體例既全,於義為弘」。朝廷從之。
18
羊祜為都督荊州諸軍事,及祜薨,荊州人為祜諱名,屋室皆以門為稱,改戶曹為辭曹焉。
19
毛穆之,字憲祖,小字武生,名犯靖王后諱,故行字,後又以桓溫母名憲,及更稱小字。後為安西將軍庾翼參軍。
20
王述父承祖,湛述為揚州刺史,加征虜將軍。初至,主簿請諱,報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內,遠近所知,內諱不出門,餘無所諱」。
21
王舒,父名會舒,授撫軍將軍、會稽內史,秩中二千石。舒上疏辭以父名,朝議以字同音異,於禮無嫌。舒復陳音雖異而字同,求換他郡,於是改「會」字為「鄶」。舒不得已而行。
22
孔安國,父名愉。安國除侍中,表以黃門郎王愉名犯私諱,不得連署求解。有司議云:「名終諱之,有心所同,聞名心懼,亦明前誥。而《禮》復云君所無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無私諱。又云《詩》《書》不諱,臨文不諱。豈非公義奪私情,王制屈家禮哉?尚書安眾男臣先表中兵曹郎王堂犯父諱,求解職,明詔爰發,聽許換曹,蓋是恩出制外耳。而頃者互相瞻式,源流既啟,莫知其極。夫皇朝禮大,伯僚備職,編官列署,動相經涉。若以私諱,人遂其心,則移官易職,遷流莫已。既違典法,有虧政體,請一斷之」。從之。
23
宋謝弘微從叔峻無後,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係內諱,故以字行。弘微位至侍中。
24
邵陵王友為江州刺史,府州文案及臣吏不諱有無之時蕭子良為王友,不廢此官
25
王弘為太保,弘父朗私為司徒賓客,疑所諱,弘曰:「身家諱與蘇子高同」。
26
謝超宗,靈運之孫鳳之子。為新安王子鸞國常侍。王母殷淑儀卒,超宗作誄奏之,文帝大嗟賞,謂謝莊曰:「超宗殊有鳳、毛」。靈運復出,右衛將軍劉道隆在御座,出候超宗曰:「聞君有異物,可見乎?」超宗曰:「懸磬之室,復有異物耶?」道隆武人無識,正觸其父名,曰:「旦侍宴,至尊說,君有鳳毛」。超宗徒跣還內,道隆謂簡覓毛至ウ,待不得乃去。
27
范曄父名泰曄,作《後漢書》,郭泰林宗,鄭泰字公業,皆作太字。曄至太子詹事。
28
王琨避諱過甚,父名懌,母名恭心,並不得犯焉。時咸謂矯枉過正。琨仕至武陵王師、侍中。
29
梁謝フ之父名莊,宋明帝嘗敕フ與鳳子超宗從鳳、莊門入,二人俱至。超宗曰:「君命不可以不往」。乃趨而入。フ曰:「君處臣以禮,進退不入」。時人兩稱之,以比王尊、王陽。フ位至中書令。
30
王亮父名攸。亮既為晉陵太守,時有晉陵令沈Л之性粗疏,好犯亮諱,亮不堪,遂啟代之。Л之怏怏,乃進坐云:「下官以犯諱被代,未知明府諱。若為攸字,當作無拮。鳶犬為大,傍無拮。稹H羰怯,行呢無心」。攸乞告,示亮不及。履下床跣而走Л之撫掌大笑而去。
31
張稷父名永稷,為永寧太守,以郡犯諱,私改為長寧。北齊徐之才父名雄,李平子諧於廣坐稱其父名曰:「卿嗜熊,白生不?」之才曰:「平耳」。又曰:「卿此言於理平不?」諧遽出避之。道逢其甥高德正,德正曰:「舅顏色何不悅?」諧告之故,德正徑造坐席,連索熊白。之才謂坐者曰:「個人諱底?」眾莫知之。才曰:「生不為人所知,死不為人所諱,此何足問之」。才位至太子太師。
32
隋劉臻,父名顯臻,性好啖蚣,以音同父諱,呼為扁螺臻。位至左僕射。
33
唐唐臨除永州刺史,以犯曾祖諱為辭,改為潮州刺史。
34
蔣儼除太僕卿,以父名卿,固辭,改授太子右衛副率。源乾曜罷侍中,遷太子少師,以曾祖名師,固辭,乃拜太子少傅。
35
賈曾除中書舍人,固辭以父忠同音。議者以為中書是曹司名,又與曾父音同字別,於禮無嫌,曾乃就職。崔寧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奏本管兵馬使、瀘州刺史韓澄與先代諱同,請改名潭,許之。
36
李涵為太子少傅,充代宗山陵副使。涵判官殿中侍御史呂渭上言:「涵父名少康,今官名犯諱,恐乖禮典。宰相崔談ψ迸唬喝舫,廷事有乖舛,群心悉能如此,實太平之道」。除渭司門員外郎。尋有人言涵昔為宗正少卿,此時無言,今為少傅。渭妄有奏議。詔曰:「呂渭潛陳章奏,為其本使薄訴官名。朕以宋有司城之嫌,晉有辭曹之諱,歎其忠於所事,亦謂確以上聞,乃加殊恩,俾膺厚賞。近聞所陳少字,往歲已任少卿,昔是今非,罔我何甚!豈得謬當朝獎,更廁周行,宜佐遐藩,用誡薄俗。可歙州司馬同正」。由是改涵檢校工部尚書、兼光祿卿。
37
蕭復為兵部侍郎。德宗建中末,舒王誼為諸軍行營兵馬元帥,以復為元帥府統軍長史。舊例有行軍長史,以復父名衡,故特更之。
38
李竦除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鄂岳等州都團練觀察使。竦以父名史,上疏陳讓,乃以為檢校左散騎常侍、知鄂州事,使如故。
39
裴胄除京兆少尹,以父名不拜,換國子司業。
40
李賀,父名晉肅,不應進士。韓愈為賀,作《辨諱令》,舉進士。
41
馮宿除華州刺史,以父名子華,拜章乞罷,改左散騎常侍,兼集賢殿學士。
42
晉崔居儉仕後唐為太常卿。閔帝應順初,明宗山陵,合為禮儀使。居儉以祖諱蠡,辭於執政,乃授秘書監。居儉訴於人曰:「名諱有令式在,餘何罪也!」
43
周王昭吉,仕晉為右金吾衛大將軍。天福三年,昭吉奏:「臣伏睹《漢書》,昌邑中尉王吉是臣遠祖,避名之禮,允屬於斯。臣請改名澈」。從之。
44
陳觀,仕晉為尚書兵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開運三年,以觀為右諫議大夫。觀以祖諱「義」,乞改官。尋授給事中。
45
張鑄為給事中,顯德三年,以鑄為光祿卿。鑄以卿字與「祖」名同,援令式上訴,尋改授秘書監,判光祿寺事。
46
○總錄部 為人後。
47
《禮》曰:「大宗無後,以小宗之子後之,食其舊德,世祿之榮可尚,非我族類,蒸嘗之享奚宜?若乃虞世緒之中衰,懼家聲之莫繼,擇純謹於宗黨,承肯構於天性,先王之教,所以重似續君子之心。繇是廣親愛既,禮經之明訓,亦人情之常道也。其有國封已廢,王澤復加選於支屬,授以爵土,斯又表明庭繼絕之恩,示人臣同體之義焉。苟或違厥彞訓,亂夫昭穆,遠取異姓,俯犬旬私暱,豈獨王制之所禁,故乃神理之不歆。
48
後漢伏恭,字叔齊,司徒湛之兄子也。湛弟黯,位至光祿勳。無子,以兄子恭為後。
49
魏劉阜,е之弟子也。е為太祖丞相會曹屬。文帝即王位,為侍中,賜爵關內侯。黃初二年卒。《е別傳》云:時年四十二。,無子,帝以阜嗣。案:劉氏《譜》:阜,字伯陵,陳留太守阜子喬,字仲彥。《晉陽秋》曰,喬有贊《世》《志力》,惠帝末,為豫州刺史。喬胄裔丕,顯貴盛至今」。
50
陳矯為尚書令,本劉氏子,出嗣舅氏。
51
徐統,諫議大夫奕之族子。奕卒,文帝思奕之為人。奕無子,詔以統為郎,以奉奕後。
52
諸葛喬,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與兄元遜俱有名於時。論者以為喬才不及兄,而性業過之。初,亮未有子,求喬為嗣,瑾啟孫權遣喬來西,亮以喬為已米印。
53
衛繼,字子業,漢嘉嚴道人也。兄弟五人,繼父為縣功曹。繼為兒時,與兄弟隨父游戲庭寺中。縣長蜀郡張君子數命功曹呼撫其子省弄,甚憐愛之。張因言宴之間語功曹,欲乞繼功曹,即許之,遂養為子。繼敏達夙成,學識通博,進仕州郡,歷職清顯,而其餘兄弟四人,各無堪當世者。父嘗言:已之將衰,張明府將盛也。時法禁以異姓為後,故複為衛氏。
54
朱然,字義封,朱治之姊子也。本姓施氏。初治未有子,然年十三,乃啟孫策,乞以為嗣。策命丹陽郡以羊酒召然到吳策,優以禮賀。
55
晉王飾,陽平太守戎之從弟也。戎子方早卒,庶子興戎不齒,以首游嗣。
56
皇甫謐,字士安,幼名靜,安定朝那人,漢太尉嵩之曾孫也。出後叔父。
57
賈謐,本姓韓,太尉充之外孫。充薨,無嗣。充婦郭槐躒∫在孜,充子黎民後奉充後,郎中令韓咸、中尉曹軫諫槐曰:「《禮》,大宗無後,以小宗支子後之,無異姓為後之文。無令先公懷腆后土,良史書過,豈不痛心!」槐不從。咸等上書求改立嗣,事寢不報。槐遂表陳是充遺意。帝乃詔曰:「太宰、魯公充,崇德立勳,勤勞佐命,背世殂隕,每用悼心。又胤子早終,世嗣未立。古者列國無嗣,取始封支庶,以紹其統,而近代更除其國。至於周之公旦,漢之蕭何,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蓋尊顯勳庸,不同常制。太宰素取外孫韓謐為世子,黎民後吾退而斷之。外孫骨肉至近,推恩計情,合於人心。其以謐為魯公世孫,以嗣其國,自非功如太宰,始封無後如太宰,所取必以已,自出不如太宰,皆不得以為比。
58
羊祜封南城侯,無子。武帝以祜兄子暨為嗣,暨以父沒,不得為人後,帝又令暨弟伊為祜後,又不奉詔。帝怒,並收免之。
59
宋劉蔚祖,輔國將軍、東興縣侯劉懷肅弟懷慎之子。懷肅卒,無子,懷慎以蔚祖嗣封,官至江夏內史。
60
謝弘微,武昌太守思之子也。從叔峻,司空琰之第二子。無後,以弘微為嗣。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劉湛字弘仁,南陽涅陽人也。祖薷噶,並晉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湛出繼伯父淡,襲封安眾縣五等男。
61
范曄字蔚宗,順陽人,車騎將軍泰少子也。出繼從伯弘之,襲封武興縣五等侯。
62
王延之父鈧,都官尚書。延之出繼伯父秀才。粲之張衝,字思納,吳郡吳人。父東,通直郎。衝出繼從伯侍中景裔。
63
南齊王奐,字彥孫,琅琊臨沂人也。祖僧朗,宋左光祿、儀同。父粹,黃門郎。奐出繼從祖中書令球,故字彥孫,江枳質邐納儆、忻烙。初尚宋孝武女臨汝公主,明帝敕璩黽檀郵瀣為從祖水亭後。於是僕射王儉啟禮無從小宗之文,近世緣情,皆繇父祖之命,未有既孤之後出繼宗族也。雖復臣子一揆,而義非天屬。江忠簡胄嗣所寄,唯枰蝗稅,無其屬枰嘶貢,盡H舨,揮江絕後,可以櫳繼為孫。尚書參議曹問立後,《禮》無其文。荀ダ無子立孫,墜禮之始。何琦又立此論,義無所據。於是杌貢炯億,使自量立後者。
64
梁張纘父策,從父兄弘籍,高祖舅也。為齊鎮西參軍,卒於官。無子,策以第三子纘為嗣,封利亭侯。
65
何遲任侍中。點從弟耿之子點卒,無子,宗人以遲任為嗣。
66
後魏封叔念,懷州刺史磨奴之族。子磨奴卒,以叔念為後。
67
于永超,尚書左僕射忠弟之子也。忠臨薨,上表曰:「先帝錄臣父子一介之誠,昭臣家世奉公之節,故申之以婚姻,重之以爵祿。至乃位亞三槐,秩班九命。自大明利見之始,百官總已之初,臣復得猥攝禁戎,輯寧內外,斯誠社稷之靈,兆民之福,臣何力之有焉!但陛下以礱饔然侍,後以聖善臨朝,衽席不遺,簪履弗棄。復乃寵窮出內,榮遍宮闈,外牧兩河,入參百揆,顧服知妖,省躬識戾,而臣將慎靡方,致茲痾疾。自去秋苦痢,纏綿迄今,藥石備嘗,日增無損。又今年已來,力候轉惡,微喘緒息,振復良難,鴻慈未酬,伏枕涕咽。臣薄福無男,遺體莫嗣,貪及餘生,謹陳宿抱。臣先養育第四弟第三子司徒掾永超為子,猶子之念,實切於心,乞立為嫡,傳此山河」。靈太后令曰:「于忠表如子,既誠勳宜錄,又無子可矜。臨危所祈,不容致奪。可特聽如請,以彰殊效」。
68
李容兒,侍中神雋從弟延度之第三子。神雋無子,延度以容兒後之。
69
劉俊,大司農懌弟鎦子。懌卒,無子,鏌鑰∥後。
70
崔孝演,字伯則,趙郡太守孝曄之弟也。出繼伯父孝演。無子,弟孝直,又以子士遊為後。
71
崔龍子,定州大中正勉弟宣度之子。勉卒,無子,宣度以龍子後之。
72
畢義暢,瀛州刺史祖朽弟,祖歸之子。祖朽卒,無子,祖歸,以義暢為後。
73
宋弁,字義和,廣平列人人也。祖飾,廣平太守,封列人。子首溘筒,父世顯襲。世顯無子,養弁為後。
74
高崇,字積善,渤海鍶艘病8蓋畢孜某踮以沮渠牧犍女賜潛為妻,封武威公主。崇舅氏坐事誅,公主痛本生絕嗣,遂以崇繼牧犍後,改姓渠崇為雒陽令,卒。高緒,滄州東平府主簿謹之兄謙之第二子。謹之卒,無子。謹之弟慎之好學,又卒,無子,以緒繼焉。
75
孫伯融,濟州長史。瑜弟步兵校尉彞之子,出繼瑜後,官至太守。
76
李侃謁薊屎笥套,友嘀荽淌沸俗。嫘職,滄嬤子。興祖無子,侃諼後襲先封南陽郡王。
77
胡僧洗,靈太后父、中書監、儀同三司、安定郡公兄真之子。國珍無男,養僧洗為後國。珍後生子祥襲封。
78
北齊袁聿修,字叔德,陳郡陽夏人。魏中書令翻之子也,出後叔父躍。
79
後周鄭譯,字正義。從祖文寬,尚魏平陽公主,主則太祖元后之妹也。主無子,太祖令譯後之。繇是譯少為其太祖所親,嘗令與諸子遊集。文寬後誕二子,譯復歸本生。
80
梁操,字孟德,士彥之子,出繼伯父,官至長寧王府驃騎。
81
楊玄挺,司徒素異母弟,浙陽太守約之子。徵入朝,未幾卒,素以玄挺後之。
82
薛收,司隸大夫道衡之子也。道衡有五子,收最知名,出繼族父孺孺,與道衡偏相友愛,收自幼,遂出為後,養於孺宅,至於成長,始能識本生。
83
唐殷元,吏部尚書嶠弟之子。嶠無子,以元嗣。
84
戴至德,民部尚書胄兄子也。胄無子,以至德為嗣。
85
盧紀,宰相邁從弟之子。邁為相,再娶無子,以紀為嗣。崔植公修,故相談Υ癰桿培江縣令嬰甫之子談ξ拮庸。既寢疾,謂其妻曰:「吾疾不起,當以廬江次子主吾祀」。及卒,護喪者以上聞,德宗悲歎久之,遣中人召植于淮南,俾為談λ檬卑慫曇戎丈ビ煤胛納。授河南府參軍。
86
白景,受刑部尚書致仕。居易之侄孫居易卒,無子,以景受為嗣。
87
梁王珂,河中人。祖縱,鹽州刺史。父重榮,河中節度使。破黃巢有大功,封瑯琊郡王。珂本重榮兄重簡之子,出繼重榮。
88
後唐霍彥威,字子重,不知何許人。梁將霍存得於村落間年十四,初列於廝養,從存征戍,愛其爽邁,遂養為已子。
89
王都者,本姓劉,小字楚。芍猩節,暌厝艘病,3跤謝萌死,鈑χ得於村落間,養為已子應之。以左道醫定州帥王處直,不久病間,處直神之,待為羽人。處直時未有子,應之遺都於處直曰:「此子生而有異」。因為處直之子。
90
晉孔崇弼者,唐僖、昭兩朝宰相、魯國公緯之子也。緯有重名於時無子,崇弼以猶子入繼承蔭,授畿尉。
URN: ctp:ws488387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