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上

《卷上》[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燼宮遺錄 小琅嬛福地校稽瑞樓本
2
●《燼宮遺錄》卷之上
3
勗勤宮,上龍潛處也。夏日晝寢,夢烏龍蟠柱,適大雷雨驚寤。雨止,汲水于井中,得金鯉,長尺餘,目睛轉動,再汲亦如之,上命畜之西苑池中。勗勤宮在徽音門內。
4
熹廟大漸前數日,上跪床前問安,因言「弟弟何瘦,須自保重」。熹廟崩,大奄魏忠賢謀迎福王,懿安召上入繼大統,密戒勿宮中食,上從。周皇親家作麥餅,懷以自餉。
5
嘉定伯周奎以繼室丁夫人生后。家貧,后尚幼,躬操作不苟言笑。嘗歲時出拜親故,當之者瞑眩不自持,貴後始知其異。
6
光廟兩李妃,宮中稱「西李娘娘」者,即康妃也;其一為莊妃,奉神廟詔旨,撫上於勗勤宮,稱「東李娘娘」,素簡重,為客魏所忌。每為上道二兇之罪惡,相對唏噓。繼統後,奸邪為之一清。
7
周后選入宮,名在第三。懿安見其豐容端麗,特拔之為信王妃,故正位後深德之。
8
上自以少失恃,大具儀仗,集百官迎孝純皇后,御容入奉於內殿。
9
上既處分魏奄,閣臣僅以四五十人為餘黨,列案以請。上諭以「稱頌贊導」速化為題,皆列入,閣臣以「外廷不知內事」對。閱日,上召閣臣入,先有黃袱纍纍,指示曰:「此皆紅本媚璫實蹟也。」於是案所羅列者甚廣。
10
舊例上元之前,宮眷內臣穿鐙景補子、蟒衣,於乾清宮丹陛上安放牌坊鐙,於壽皇殿安放方員鼇山鐙。元年,特盛牌坊至七層,鼇山至十三層。十九日乃撤上鼇山山頂之鐙,點放神器三位。
11
袁、田二妃同選於朱陽館,后親下聘禮迎入宮,袁居翊坤宮,在西,田居承乾宮,在東。
12
后有恭儉之德。既定位,首減椒房資用,親婦事,衣浣衣,內治克修。
13
舊制宮眷自三月初四日至四月初三日穿羅,是時觀花殿牡丹方開,每結綵繒為棚以護之,元年花較盛,各宮相邀宴賞無虛日。先是,丁卯春,忠賢以二百株獻於潛邸,署其名於長牋,首列御袍黃。是秋,登寶位,亦先兆也。
14
上之繼統,頗德懿安。故逮劉志選、梁夢環於獄,欽定逆案,傾危國母,驅逐戚臣,論斬。復右都督張國紀爵,即懿安父也。慈慶宮即端本宮,在東華門內,張后移居焉,改今名。上尊號曰「懿安」,以詔天下。
15
周后籍蘇州,田貴妃居揚州,皆習江南服飾,謂之蘇樣。
16
御用酒皆內臣監釀,光祿不得與。上喜飲金莖露、太禧白二種,嘗名之曰「長春露」、「長春白」,蓋內法酒總名「長春」,自以二字冠之,自此宮中不復稱金莖、太禧矣。
17
此处被删一条:神庙中叶,御意创「掉城」之戏,用色罗一方绣「井」字为九营,中为上营,四方为中营,四角为下营。命宫人以银毬抛之,落上营者上赏,中、下次焉,落营外或压井字有罚。熹庙时相沿未息。说者谓:「掉城者,辽城也,殆先征也。」上在潜邸已闻此说,后遂禁止不行。
18
田貴妃所居,空中常有異香,若蘅蕪,襲而不散。又盛暑御禮服不汗,上令啜熱羹以試之,卒如常。
19
四月三日為萬壽節。舊例,于四月宮眷、內臣換穿紗衣。牡丹盛後,即開筵賞芍藥花也。
20
四月嘗櫻桃,以為一歲諸果新味之始。取麥穗煮熟,去芒殼,磨成條食之,名曰「捻轉」,以為一歲五穀新味之始。每歲聖節,必首進於筵間,視前此較早爾。
21
田貴妃好變宮中儀制,如后妃之輿,舊用小黃門舁之,妃易以宮婢,上以為知禮。
22
禁中有東一長街、西一長街等,街街有樓,樓以石為座,銅為壁,銅絲為窗戶。中設路鐙,每日晚,內府供用庫監工灌油然火,忠賢概令廢之,以便偵察諸宮、諸直房之言動也,至是乃復舊焉。
23
上賜袁貴妃父進賢冠百,以榮其戚屬。
24
上欲擇隙地為習射之所,命撤玉皇殿像,置城外天壇射場。既闢,上率妃嬪置酒殿中,是夕風雨大作,竟不可居。時有天弧引滿,狼星易位之異。
25
上聽田貴妃琴,忽問家居何師,對以母氏所教。次日,召母入宮,與妃一再彈,厚賜而遣之。自此隸籍宮門,出入聽之。
26
一日,上御便殿,覺香氣異常,心怦怦動。問之,近恃對曰:「聖駕臨幸之所,列焚此香。」上歎曰:「此皇考、皇兄所以促其天年也。」禁勿用。
27
上嗜燕窩羹,膳夫煮就羹湯,先呈所司嘗,遞嘗五六人參酌鹽淡,方進御。
28
周后顏如玉,不事塗澤,田貴妃亦然,餘不及也。
29
上雅好鼓琴,嘗製《訪道五曲》:曰「崆峒引」,曰「敲爻歌」,曰「據梧吟」,曰「參同契」,曰「爛柯遊」,命田貴妃操之。
30
凡奉旨點收宮人,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內書堂讀書。擇日拜先聖,請詞林眾老師,從北安門出入,每名各具白蠟、手帕、龍掛香以為贄,給《內令》一冊,并《千家詩》諸書。有犯者,師批本監提督責處,輕則學長以界方打掌,重則罰跪於聖人前。每日暮臨散則排班題詩,不過雲淡風輕之類,按春、夏、秋、冬隨景腔韻而已。上以其褻詞臣,更用內臣之有年學者掌焉。
31
陳文、莊仁錫嘗舍於周皇親家,后少時出見焉。仁錫奇其容貌,謂后父曰:「君女,天下貴人」,使以《通鑑》教之。后於此書最詳貫。
32
袁貴妃善翦䌽花,每入冬即制花朵以為妝助,宮中謂之「消寒花」。
33
上喜讀書,各宮玉座左右俱置卷帙,坐則隨手披覽,嘗作四書八股文以示羣臣。
34
田貴妃雙纏三寸,袁貴妃幾倍之。上嘗於后前嗤袁而美田,后不悅。
35
上元節,內官監火藥房製造奇花火爆,凡蘭蕙梅菊、木犀、水仙之類俱備。上每諭取水仙花爆來,一時點放,閑爍如生。
36
田貴妃每當風月清美,笛奏一曲,上極賞之,嘗曰:「裂石穿雲,當非虛語。」
37
宮中稱清明為「秋千節」,各宮俱設秋千一架,相邀嬉戲。獨慈慶不設,坤寧雖設,而不御也。
38
乾清宮梁栱之間遍雕佛像,以累百計。一夜殿中忽聞樂聲鏘鳴,自內出,望西而去。三日後,奉旨撤像,置於外之寺院。
39
上每幸承乾宮,夕入供設多江南器玩。
40
凡西苑花開,司苑具報,后每遣宮婢采折以供賞玩,間亦行幸,或宣某宮、或宣合宮同遊。至則聚於花所,不過一二時而已。
41
宮眷暑衣未有用純素者,葛亦惟上用之,餘皆不敢用。后始以白紗為衫,不加蓋飾,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自后穿純素暑衣,一時宮眷裙衫俱用白紗裁製,內襯以緋交襠、紅袙腹掩映而已。
42
宮中有夾道,駕行幸御,葢行日中。田貴妃命作籧篨覆其上,從行者皆得休息。又駕行宮中,例張青羅小繖,以蔽日光。
43
一日,后忤上意,上怒詈之,后憤甚,連呼「信王」。又上嘗在交泰殿與后語不合,手推后仆於地,后憤懣不食,欲自裁。上尋悔,命中使持貂茵以賜,且問起居,后勉為一餐。此處缺:答應、長隨,內官之卑者,職掌欽賜奔走之役。
44
例選年高有學內官,敎習宮女,率敎者陞女秀才、女史官等職。有罪罰,每夜提鈴,自乾清宮門至日精門、月華門,高唱「天下太平」,與鈴聲相應,仍還乾清宮門而止。一夕風雨中,上覺唱聲淒婉,命宣至,問姓字,曰「韓翠娥」,特赦之。後為女史官,亦異數也。
45
坤寧後苑有欽安殿,供安玄天上帝。殿東有足迹二,云世廟時兩宮回祿,玄帝曾立此救火。五年秋,上諭:隆德、英華殿諸像,俱送朝天宮、隆善寺等處。惟此殿聖像獨存,以有靈迹也。
46
懿安嘗用素綾作地,翦五色絹,疊成大士寶相,宮中謂之「堆紗佛」。又用素綾與黃桑色綾相間製衣,如鶴氅式,服之以禮大士,宮中稱為「霓裳羽衣」。後并不用黃桑色。
47
田貴妃性喜甘果,亦以非時進上。
48
熹廟手製器物極精巧,時有存沈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悉具,曁鐙屏、香几數種。上見之,諭收貯,曰:「亦一時精神所寄也。」
49
司禮監職員例從內書堂撥派,名曰「正途」;其或乞恩奏保改陞者,亞焉。二年冬,御前面考隨堂秉筆,出「事君能致其身」題考,鄭之惠、曹化淳中式,前此所未有也。
50
光明殿供安玉帝像。正月九日、十二月二十五日,上並到殿行香,其朝禮之詞,每自稱「兒子」。
51
宮中十二月春聯例用泥金葫蘆,內書吉利福壽字,旁寫「送瘟使者將歸去,俺家也有一葫蘆」,以祓除不祥。
52
田貴妃工寫生,嘗作《羣芳圖》進上,上留之御几,時展玩焉。
53
此處被刪一條:宮中有娠鋪月子房。
54
翊坤宮有放鴿臺,每飼善鴿,當風日清朗,領以一二帶鈴者縱之,羣飛盤空而上,鈴聲直逼重霄。
55
周皇親每歲進陽羡茶。
56
田貴妃於宮中之西建一臺,月夜邀上登之,奏酒曰:「臣妾自發家府錢為玩月臺也。」臺下累石為洞,以蒔花藥。妃每張帳幄坐其旁。
57
田貴妃燕見,首不副次,上喜其清真。
58
一日上諭:「買元宵來」,即粉圓也。所司隨進一椀。上問其價,曰:「一貫錢」,上笑曰:「朕在藩時,每以三十文買一椀。今乃一貫耶?」仍諭准給一貫。所司澟澟者累日。
59
上喜琵琶。庚午、辛未間,才人於乾清西暖閣齎曲柄琵琶,彈商雜調《歌舞太平》,上傾聽不倦。
60
田貴妃每與上弈,輒負一二子,未盡其技也。
61
宮中收紫茉莉實,研細蒸熟,名珍珠粉。取白鶴花蕊,翦去蔕實,以民間所用粉蒸熟,名玉簪粉。此懿安從外傳入,宮眷皆用之。顧上不喜塗澤,每見施粉稍重者,笑曰:「渾似廟中鬼臉。」故一時俱尚輕淡。
62
周皇親丁夫人之姊,適范氏,生一子,家於常熟。後攜一鐙至周皇親家,鐙以麥稈劈絲編成者,浼周進於坤寧。上見之,賞其新異。后曰:「此姨之子范某所進。」上命賜之冠帶。
63
后妃寶冠,舊綴鴉青石,間以珠。田貴妃易異珠為琲,而後尚之以石,望之則有光矣。
64
袁貴妃謹退,深得后意,凡游賞嬉戲,每召與同。不召田也。
65
后本大度,然以田貴妃固寵,欲裁之以禮。歲時朝賀,翟車止廡下,良久方進;后御正座,受其拜,拜已遽下,矜重無他言。於袁貴妃之朝也,預傳免,握手於便座,甚歡。
66
回龍觀海棠極盛,后特喜之。每花時,排宴於六角亭,玩賞累日。各宫俱至,惟懿安數辭焉。此處缺:慈慶宮有花圃,慈寧亦有之,各宮所無也。
67
六月某日,后着真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寶石,為梅花綴於衫上,對鏡梳掠。上從後調之,后展手以扞,幾犯上頰。適為進瓜內侍所見,后深恚焉。
68
內玉皇殿,永樂時建。有旨撤像,內侍啟鑰而入,大聲陡發,震倒像前供桌,飛塵滿室,內侍相顧駭愕,莫敢執奏。像重甚,不可搖動,遂用巨絙拽之下座。時內殿諸像並毀斥,葢於禮部尚書徐光啟之疏。光啟奉泰西氏敎,以闢佛老,而上聽之也。既而后知撤像時靈異,言於上,上深悔,而宮眷之持齋禮誦遂較甚於前矣。
69
翊坤宫內侍劉某,善治匾食,進御者必其手造也。
70
宫中鐙,縷金匼匝以護之。田貴妃去其縷,三分之一為方空而幕以輕綃,覺倍明矣。
71
元年八月,於乾清宮大殿居中向南懸扁,曰「敬天法祖」;五年十月,懸扁於坤寧東披簷,曰「清暇居」,北園廊曰「游藝齋」。
72
五、六年間,宮眷每繡獸頭於鞋上,以辟不祥,呼為「貓頭鞋」。識者謂:「貓,旄也,兵象也。」
73
田貴妃父宏遇,恃寵横甚。上知之,責妃曰:「祖宗家法,汝豈不知?行將及汝矣!」妃懼,戒其所親曰:「汝輩於外犯事,已風聞大內矣。若上再問,吾當自殺耳。」宏遇震懾,稍自戢。
74
一日,后與上同看除目。后見陳文莊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悅,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閣老。」后因言他事以解之。
75
司禮監掌印高時明,善擘窠書。元年、五年大內新懸扁額,皆其筆也。
76
選侍范、選侍薛從田貴妃學琴,稱為入室弟子。
77
此處被刪一條:七年某月,賊破鳳陽,焚皇陵,燒饗殿。上震怒,勒限六月平賊。齋居武英便殿,減膳撤樂,青袍視事,以示行間文武甘苦與同之意。
78
后喜簪茉莉。坤寧有六十餘株,花極繁。每晨摘花簇成毬,綴於鬟髻;凡服御之物,俱挹取其香。
79
八年三月,后諭蘇州織造太監進草棉紡車二十四具,以敎宮婢。督責甚力,無一能者。后怒焚之。
80
田貴妃以后故抑之,大恨,為上泣。父宏遇敎之上書,陽引愆,用微詞為搆。
81
上與后每月持十齋,嫌膳無味。尚膳因將生鵝退毛,從後穴去腸穢、納蔬菜於中,煮一沸取出,酒洗淨,另用麻油烹煮成饌以進,遂甘之也。
82
上喜挾彈,故近侍皆習之。彈子房耑備彈弓,所用泥彈大小、輕重各有等第,黃布作袋,盛以供用。一日上幸西苑,彈落二鳥,喜甚,左右俱呼「萬歲!」
83
此處被刪一條:乾清宮上獸吻,去地十餘丈。一日煙出吻中,霏霏如霧。內侍梯而視之,各有蚊虻數斛,自吻而出,騰上丈許。
84
掌東廠太監盧際九侍上。上問:「爾有幾小厮?」曰:「五人。」曰:「召至叩頭。」上指最小者曰:「是厮小有靈巧。」姓錢氏,守俊名也,其人每述宮中事為詳。
85
一日錢守俊侍上,天甚寒,上顧之曰:「汝寒否?」曰:「寒。」命取一暖手賜之,且諭之曰:「合此於掌中,以籠袖,則通體俱暖矣。」守俊謝恩。暖手,雄黃之最明透者,大如餅,重七兩,試之果然。
86
按:甲申三月九日,錢守俊陞官長樂宮金鐘;十九日罹國變,流落金閶為黃冠。後住虞山致道觀,與王君露湑往來,錄中事其口述居多云。
87
《燼宮遺錄》卷之上·終
URN: ctp:ws44922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