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帝王部 宴享第三
2
唐憲宗元和二年正月丁巳,詔停中和、重陽二節,賜宴其上,巳日仍舊。二月丁醜,以寒食節御麟德殿,宴宰臣杜濤湓、衡、鄭、搶、羆甫及僕射大夫、度支鹽鐵使、京兆尹洎軍使、駙馬,諸親王會焉。帝與之擊球于庭,賜宰臣以下錦採銀器有差。三月,上已節,賜宰臣百僚合宴于曲江亭。七月丁丑,御晨耀樓、神策、神威六軍、內外教坊大合樂以樂之。
3
三年四月甲寅,御芳林門張樂,設百戲。
4
五年三月,上已節,賜宰臣宴于杜佑莊,命中使以酒饌就賜之。
5
七年正月癸酉,帝御麟德殿,對南詔:渤海柩蟒榪傻仁寡,鞜陀脅鉅矣,嫌麟德殿宴、涇原節度使朱忠亮」。丁亥,御麟德殿,對南詔使李興禮等宴賜有差。三月辛酉,罷曲江上已宴將葬,惠昭太子也。九月甲子,重陽節,賜百僚宴于曲江。
6
八年五月戊午,回鶻請和親使伊難珠還蕃,宴于三殿,賜以銀器、繒帛。九月戊午,重陽節,賜宰臣以下宴于曲江。十二月丙午,宴南詔、渤海榪墑、勾鴕越醪傘。
7
九年二月己丑,麟德殿召見渤海使高禮進等三十七人,賜宴有差。九月壬午,重陽節,賜百官宴于曲江。十年正月丁酉,召見新羅及南詔蠻使,宴賜有差。
8
十一年七月丙寅,權停重陽日曲江賜宴。
9
十二年八月癸未,敕:「今年重陽日,公卿宴,宜權停。
10
十三年二月辛酉,帝御麟德殿,對回鶻及南詔使賜宴有差。
11
乙丑,命中官以酒膳宴陳許節度使李光顏于其第,賜芻米凡二十五車。
12
乙亥,御麟德殿,宴宰臣及太子三少、六尚書、左右丞、侍郎、御史中丞、中書門下省五品已上官、翰林學士、京兆尹、度支鹽鐵使、左右金吾將軍、威遠皇城六軍及諸衛大將軍、駙馬都尉、諸道朝覲節度使、公主郡主等,觀擊鞠、角櫓、戲、大合樂,極歡而罷。以錦採銀器,頒賜有差。丙子,又召宰相、師保、中丞、京尹、度支、鹽鐵使,並入內觀諸親及軍使會鞠。九月癸巳,御麟德殿,對吐蕃使論句藏。戊戌,命宰臣宴吐蕃使人於中書省。
13
十四年正月癸未,帝御麟德殿,對歸國回鶻使宴賜有差。三月乙酉,以齊、魯初平,宴文武百寮于麟德殿,宰臣裴度等舉觴獻壽,跪而言曰:「陛下德配天地,明並日月,神武獨斷,寇逆削平,賜宴群臣,當茲令節。臣等備位台司,幸逢昌運,願與四海九州之人同上千萬歲壽」。帝執酒為飲之,因擊鞠為戲,群臣縱觀。既罷,賜繒採有差。丙戌,又宴宰輔及大臣、翰林學士于禁中。七月甲申,御麟德殿,宴宣武軍節度韓弘及判官、大將軍等共三百人,賜物有差。八月丁夕,⼙帝御麟德殿,宴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并判官、大將等二百人,賜物有差。
14
九月戊戌,帝御會慶亭宴田,弘正及宰相、師保,尚書、侍郎、左右丞、太常卿、諫議、御史中丞、給事、舍人、翰林學士等,賜物有差。己亥,御麟德殿,宴親王及高品供奉官。
15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二月庚寅,對新羅、渤海朝貢使於麟德殿,宴賜有差。六月癸巳,皇太后歸興慶宮,帝率六宮侍行,遂合樂。大宴回幸,右神策軍賜中尉及左右樂人等,金銀錦採有差。七月甲寅,新作永安殿大張樂觀百戲,恣歡而罷,班賜有差。乙丑,對吐蕃弔祭使于麟德殿,宴賜有差。
16
九月戊申,重陽節,御宣和殿,召郭釗兄弟及貴戚、駙馬、軍使、左右中尉等赴宴,賜金銀、錦採有差。辛酉,帝御麟德殿,宴李光顏、李,各賜錦採五百疋、銀瓶盤牢。迨亂亂,幌馬一匹,賓佐將校,頒賜有差。戊辰,對吐蕃使於麟德殿,宴賜有差。
17
十月,吐蕃入寇,詔發京西行營諸軍赴援。甲申,對軍使索日進、程懷政、董重質、田[A13C]、劉師貞并大將合六十七人,宴賜有差。
18
長慶元年二月辛卯,寒食節,帝御麟德殿,賜百寮宴,帝自擊鞠,命禁軍設百戲,賜物有差。壬辰,又宴宰臣、師保、僕射、尚書、翰林學士、將軍、軍使,賜物有差。癸巳,又宴將軍、軍使及內官。四月庚辰,命宰臣於侍中會宴吐蕃使。
19
二年正月壬子,對渤海使者於麟德殿,宴賜有差。八月壬午,對吐蕃使者五十人於麟德殿,宴賜有差。九月戊子朔,宴吐蕃使論悉諾等十五人於中書省。壬辰,敕蕃客等皆遠申朝聘,節遇重陽,宜共賜錢二百貫,以充宴賞,仍給太常音樂。是月丙申,重陽節,賜宰臣及百寮宴于曲江亭。十月壬子,對回紇使者於麟德殿,宴賜有差。
20
三年三月,上已節,賜百僚曲江宴。九月,重陽節,賜百僚宴於曲江時韋綬為太子侍讀,綬之在重陽日,百官有曲江之宴,特請與集賢學士等別為一會,從之
21
敬宗以長慶四年正月即位,二月壬午,平盧軍節度使薛平遣使押領備宿衛。渤海大聰淼任迨人至樂驛,命中官持酒脯迎宴焉。
22
寶歷元年三月壬子,帝御三殿,宴百僚。癸丑,又宴宰臣、翰林學士、給事中、中書舍人、御史中丞、諸曹、尚書、侍郎、京兆尹等,頒賜銀器、錦採有差。五月庚戌,幸魚藻宮,觀競渡,公主、駙馬、翰林學士、諸軍使與宴樂。
23
二年二月丁巳,寒食,節三殿宴,百官。又自戊午至庚申,宴宰臣、師、保、尚書、侍郎、御史中丞、兩省五品以上官、駙馬、公主等,前後頒賜有差。
24
甲子,詔今年三月上巳日,文武百僚宜准舊例於曲江宴集。三月甲戌,宰相百僚、翰林學士曲江宴,命中使劉惠通等頒賜食物。九月,自甲戌至丙子,帝連宴宣和殿,百戲皆從。
25
文宗太和元年五月戊辰,對諸道端午使於麟德殿,宴賜有差。
26
四年七月庚辰,行幸梨園會昌殿,大宴樂。
27
五年正月乙巳,是日晚,行幸梨園,會昌殿奏樂。
28
六年二月己丑,寒食節,宴群臣於麟德殿。
29
七年三月庚戌,麟德殿對歸國回鶻李義節等十九人,宴賜有差。
30
八年三月甲寅,上已節,賜群臣宴于曲江亭。
31
九年八月丁丑,幸左軍龍首殿,因幸梨園、含元殿,大合樂。
32
開成元年十二月,帝於禁中會宴,諸王因命講讀。劉仲武每雙月入內對諸王,仍令尚書供食。
33
二年正月癸巳,帝御麟德殿對賀正南,詔洪龍君三十人、渤海王子大明俊等一十人,賜宴有差。二月,京兆尹歸融因對,奏「上巳日曲江會宴,緣初遇兩公主出降,物力不辦,請改日。帝曰:「去年重陽,改就九月十九日,未失重九之意。今上巳日改,取十三日可乎?」融受命而退。五月壬申,幸十六宅,與諸王宴樂。
34
三年四月甲午,帝幸十六宅,賜諸王宴,頒賜有差。十月甲午,命中人以酒脯、《仙韶院樂》賜群臣,宴曲江亭。四年正月丁卯夜,於咸泰殿觀燈作樂,三宮太后及諸公主並赴宴。三月乙酉,上已節,賜百寮宴於曲江亭,命內官以詩宣賜裴度。
35
六月庚申,幸十六宅安王、潁王院宴樂,賜錢各五十貫、絹二千疋、銀器二十事。二王,帝弟也,故賜宴特異。宣宗大中七年四月,日本國遣王子來朝,獻寶器音樂,帝謂宰執曰:「近者黃河清,今又日本國來朝,朕愧德薄,何以堪之?」因賜百寮宴,陳百戲以禮之。
36
九年七月,宰相崔鉉出鎮淮南,帝宴餞賦詩以賜之。昭宗乾寧元年正月乙丑,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來朝,大陳兵衛,獻妓女三十人。帝開宴大殿。
37
天復三年正月辛未,宴汴州朱全忠于內殿內弟子奏樂。至二月己丑,又宴全忠於壽春殿。乙未,又宴于保寧殿,會鞠全忠得頭籌,令內弟子送酒。戊戌,全忠辭歸鎮,宴於內殿。
38
天淘年五月,幸雒陽。乙丑,宴百僚于崇勳殿。己巳,朱全忠辭歸鎮,又宴於崇勳殿。七月,宴於文思殿鞠場。
39
哀帝天潭年三月,詔曰:「朕以宰臣已下,嘗拘官局,罕獲歡娛。今膏澤不愆,豐年有望,將臻上瑞,宜示優恩。及此芳辰,當茲麗景,稍令暇逸,俾務遊從。宜令自今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各令逐便選勝游宴」。五月戊寅,宴群臣於崇勳殿。朱全忠與王杪、奚芡買宴也。後唐莊宗以天貪四暱鍥噅祿嵬觴桁凍,刑煬櫛浠手友也。帝奉之盡敬,捧卮酒為壽枰,嚳罹掐笫俚邸。
40
同光元年六月,帝幸保寧,鞠會宴洎行營將士,賜物有差。八月癸卯,以內園新殿成,名曰長春殿,宴大臣,賜分物有差。十月辛巳,萬壽節,宴長春殿,賜百官分物。己亥,宴于崇元殿。十二月丁亥,宴群臣於嘉慶殿。二年四月庚辰,宴武臣于嘉慶殿。六月甲申,幸保寧,鞠會宴洎行營將士。八月壬申,幸皇子繼岌院,奏教坊樂,縱酒而罷。九月癸卯,宴大臣於長春殿。丁未,又宴群臣于嘉慶殿。辛亥,宴吳使盧眷都吻、斕畬蟪、急、顯ぜ滓。帝幸樞密使郭崇韜之私第,宣教坊樂置酒,而從臣至初夜一更還宮。十月丙寅朔,宴大臣於嘉慶殿。丁亥,宴群臣於長春殿。壬辰,嘉慶殿宴近臣。十一月丙寅朔,宴大臣於嘉慶殿。戊子,宴群臣於嘉慶殿。壬辰,宴近臣於嘉慶殿。甲午,命皇子興慶宮使繼岌於會節園宴蜀使許確、吳越國使錢欄鞔頭,治錛漢サ坌伊宅教坊樂,宴會諸皇弟。戊午,幸明宗之第。又至宋州節度使元行欽之第,縱酒作樂,一鼓三籌歸宮。
41
三年正月甲午,皇太后生辰,御嘉慶殿,召諸王家宴,極歡而罷。丙午,宴大臣於中興殿。是月,帝幸鄴都。戊申,宴從官於黎陽行宮。二月,帝在鄴。己巳,擊球於行宮之鞠場,諸皇弟、從臣等供奉。賜定州王都金鞍御馬,鞠罷宴。王都於武德殿之山亭,宣教坊樂陳百戲俳優角橐孤┮還,姆槳占仔縹乃嫉鈦繽,醵及浯陀。幸煲咕梅槳瘴熳友珈、端頰殿。
42
三月,帝在鄴。戊戌,宴于內殿。丙午,帝擊球於行宮之鞠場,皇弟存霸、皇子繼岌、河中偏將王景、高行安等預焉。球罷,宴於迎春殿。
43
四月丁丑,宴淮南使魯思郾於嘉慶殿。九月丙午,帝於嘉慶殿宴西征都統魏王繼岌、招討使郭崇韜、客省使李儼諸偏,示卑將校。閏十二月己丑朔,新授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自太原至正衙見畢。帝以知祥外戚之重,預戒所司,出內府供帳爾玩奇絕者,別飭宮居以宴之。庚午,宴諸王、武臣於長春殿,始聽樂。先是,七月有恭簡皇太后之喪,至是始聽樂。
44
四年二月戊子朔,宴武臣於嘉慶殿。
45
明宗天成元年五月甲戌,宴文武百寮於長春殿。八月乙未,始奏樂,宴軍將校於長春殿。乙巳,宴將校於長春殿。
46
十一月庚寅,宴契丹降將盧文進及其將佐於長春殿,賜分物有差。
47
二年二月癸未,宴武臣於長春殿。三月壬子朔,幸奉節園,宰相、樞密使及節度使在京者共進錢絹請宴。四月戊子,幸會節園,召宰臣、學士、在京勳臣赴宴。五月乙丑,宴淮南使車雷峴等於長春殿。七月戊辰,宴在京藩侯、郡守、統軍、諸將校於長春殿。八月癸巳,秦王從榮自鄴中至洎於至德宮,帝幸其第,宣禁中女伎及教坊樂歡宴。至晚,從榮進馬及銀器、錢絹,帝賜諸伎樂及行從人等乘輿歸內。戊成,宴宰相學士及勳臣於長春殿。九月己未,宴在京藩侯郡守於長春殿,各有頒賜。甲子,宴群臣於長春殿,賜物有差。乙丑,宴樞密使及在京節度使、內諸司使等於長春殿。十月乙未,帝在汴,宴宰臣、學士、諸將校等於玉華殿。丁酉,宴群臣於玉華殿。乙巳,宴於玄德殿。十一月乙夕,⼙徐州霍彥威、青州符習入覲,召畹蠲樂舉酒,語及佐命決策之事,歡話移時。己巳,宴宰臣學士在京侯伯、親衛將校於玉華殿,勞霍彥、威符、習、房知溫三帥。壬申,宴會德殿,彥威等辭也。十二月乙丑,宴於玄德殿。兗州節度使趙在禮入覲,使召赴宴。戊戌,以夏魯奇、趙在禮入覲,宴於玄德殿。
48
三年二月辛巳,宴從臣於玉華殿。戊戌,開社,宴于玉華殿。三月戊申,宴百寮於玉華殿。丁卯,宴從臣于南莊。五月辛酉,南莊宴諸蕃客。入幸西莊,宴回鶻使召前節度使赴之。八月戊戌,侍臣宴於玉華殿。九月乙丑,帝在汴,宴百辟於玉華殿。十月戊午,契丹署平州刺史。張希崇將麾下八十餘人歸闕,見於玄德殿,便召赴宴。十一月壬午,宴宰臣學士及東都留守孔循於麟趾殿。十二月甲寅,幸開封府,六宮從行宴樂頒賜。
49
四年二月乙巳,北面馳報王都平,收復定州。帝大悅,舉酒遍賜侍臣。喜除腹心之疾,賜教坊絹五百疋,內臣進馬稱賀。戊申,宴群臣於玉華殿,樂作,王晏球馳報,已獲王都首級,生擒契丹禿餒等二十餘人,百官就班稱賀。甲子,帝歸京。丙寅,駐蹕鄭州,宴從臣於行宮。三月丙子,內外輔臣在京藩侯共進鞍馬錢帛。以車駕還京,請開內宴。時潞王自河中入覲,進金銀錢絹,開內宴。壬午,宴於長春殿。乙酉,宴宰相、在京節度使於中興殿。辛卯,宴百辟於長春殿。丙申,幸會節園,召從臣赴宴。四月丙午,宴于中興殿。八月戊戌,宴勳臣於廣壽殿。丁巳,宴大臣於長春殿。九月乙酉,宴群臣於長春殿。十一月戊辰,宴勳臣於廣壽殿。
50
長興元年二月乙未,宴群臣於長春殿,酬郊祀行事也。三月丁卯,幸會節園,宴宰相及諸道入覲節度使,賜物有差。因幸河南府,至夜歸宮。辛未,宴入覲節度使於長春殿。四月己亥,幸會節園宴大臣,至暮歸宮。六月,宴群臣於長春殿。八月戊申,宴群臣於長春殿。九月壬申,宴百官於長春殿。
51
二年三月己亥,宴群臣于長春殿,賜物有差。四月丁酉,幸會節園,宴宰臣、親王、內臣及在京侯伯。因幸河南府,秦王從榮進馬請物,賜侍宴臣寮。至晚還京。五月癸酉,宴群臣於長春殿。九月丁酉,宴百寮於長春殿。十二月己巳,宴近臣於長春殿。
52
三年二月戊午,宴群臣於長春殿。四月,宴群臣於長春殿。九月壬辰,宴群臣於長春殿,教坊進新曲,奏畢,賜名長興殿。
53
四年三月辛卯,宴百寮於長春殿。十月壬子,新授汴州節度使趙延壽赴鎮,宴於廣壽殿餞之。十一月甲戌,宴餞鎮州節度使范延光。癸未,宴近臣及諸軍將校於中興殿。
54
愍帝應順元年正月戊子,宴將相百寮於廣壽殿。三月丁巳,宴群臣於長春殿。
55
末帝清泰元年四月戊寅,宴文武百寮於廣壽殿,賜鞍勒、金帛有差。五月甲寅,宴群臣於長春殿。壬午,平盧節度使房知溫來朝,及與諸將歸鎮,宴於長春殿,始奏樂,知溫獻奉數萬計。十月戊寅,判六軍、河南尹。皇子從美進縑銀,請開宴,近例也。
56
二年三月丙午,宴群臣於長春殿,宰臣、樞密使、前任節度使、六統軍進奉捧觴、獻壽日之夕而罷。辛酉,宰臣、學士、皇子、樞密、宣徽使、侍衛馬部都指揮使共進錢五十萬、絹五百疋,請開宴。六月己夕,⼙鎮州董溫其獻絹千疋、銀五百兩、金酒器、供御馬,請開宴。
57
晉高祖天福元年七月,宴群臣於廣政殿,賜物有差。八月乙丑,宴契丹冊禮使於廣政殿,賜物有。
58
四年三月乙巳,宴馮道等於廣政殿,使回故也。丁巳,宴群臣於永福殿,賜物有差。閏七月甲戌,宴群臣於廣政殿。壬辰,宴群臣於永福殿,賜物有差。八月丁丑,宴群臣於永福殿。十二月己酉,宴群臣於永福殿。庚寅,御明德樓,餞送昭義軍節度使王建立,賜玉斧、蜀馬。
59
五年四月丙申朔,宴群臣於永福殿。八月甲午朔,宴群臣於永福殿。十月辛亥,宴東平王楊光遠於萬歲殿。禮賓使王彥章、護聖指揮使何神通以蕃歌唱和,各賜物百端。己酉,宴群臣於永福殿,賜物有差。
60
六年五月甲戌,宴群臣於永福殿。七月甲戌,宴宰臣前,任見任節度刺史、統軍、行軍副使於永福。八月戊申,宴文武百官于武德殿。九月庚辰,宴文武百官於武德殿,諸道進奉使夷狄來朝者亦與焉。十月壬寅,宴宰臣、節度、防禦團練使、刺史、統軍、行軍副使于畫堂。十一月乙亥,宴宰臣、節度、防禦團練使、刺史、統軍、行軍副史、諸軍指揮使於文思殿,諸道進奉使亦與焉。十二月己巳,習射於後苑,諸軍都指揮使已上悉預。
61
七年二月己丑,御武德殿開宴,召新鎮州杜威新、涇州王周并應鎮州行營轉運使副使、諸軍都指揮使至副兵馬使悉赴焉,賜物有差。乙未,御文思殿開宴。三月丙子,御文思殿,宴宰臣前任見任節度使、刺史、行軍副使、統軍諸軍都指揮使。閏三月丁未,御崇德殿,宴宰臣前任見任節度、防禦、團練、刺史、統軍行軍副使、都指揮使。四月丙辰,宴宰臣節度防禦團練、刺史、行軍副使、統軍諸軍都指揮使于崇德殿。丙子,宣廣晉尹齊王就前河中府節度使康福弟。以御廚、教坊樂宴召見,任前任節度使。
62
少帝以天福七年六月即位,九月甲申,宴班帥將校於崇德殿。開運三年二月壬午,幸南莊,命臣寮泛舟飲酒,因幸杜威園,醉,方歸內。
63
五月辛未,幸大年莊,遊齬習射,夜分方歸內。八月辛酉,南莊召從臣宴樂,至暮還宮。
64
漢高帝即位,稱天福十二年。是年十月庚申,帝幸鄴,在御營開宴,召從官等。十二月丙戌,召文武宴。
65
隱帝乾倘年三月丙午,嘉慶節,群臣入相國寺,齊賜教坊樂。甲寅,入朝侯、伯高行周已下,以皇帝初舉樂,獻銀縑千計,請開御筵,謂之買宴。戊午,宴群臣於永福殿,入覲諸侯,貢獻上壽,內樂百戲,日晏而罷。
66
周太祖廣順元年三月壬午,宴群臣於廣政殿。四月戊申,幸城南園,賜從官酒食,未時還宮。五月壬午,幸城南園,賜從官酒食。八月乙未,幸班荊館,賜官酒食。丙午,宴群臣於永福殿,始舉樂。
67
十月壬辰,太祖幸城南園,賜從官王饒、王彥超等酒食,午後還宮。十二月乙未,帝幸城西園,賜從官酒食,申時還宮。丙辰,幸城南園,賜從官酒食,申時還宮。
68
二年正月甲子,宴宰相、勳臣於廣政殿。三月庚申,幸城南園,召宰臣、近臣、諸統軍射。己卯,宴群臣於永福殿。五月,帝親征兗州。庚申,至班荊館,賜從官酒食。甲子,次成武,宴從官、朝覲、藩帥於行宮。戊辰,至兗州城下。庚午,宴從官將校於行宮。丙子,以兗州平,從臣詣行宮稱賀,賜宴而罷。六月丁亥,平兗州,回次鄆州,高行周進錢絹,請開宴。戊子,宴從臣、將校於行宮。壬辰,次澶州。癸巳,世宗進奉請開宴,帝召從官、將校奏樂,午時宴罷。甲午,帝在澶州,宴從官將校。八月丙申,宴群臣於永福殿。九月甲寅朔,宴宰臣、前任藩侯、郡守、諸軍將校於廣政殿。十月丙戌,幸南園,賜從官酒食。庚子,幸樞密院,召近臣賜酒食,又射於後園。十一月庚申,內園賜諸軍將校射。十二月己亥,宴于廣政殿。壬寅,幸西園,召從臣射,申時還宮。
69
三年正月壬子朔,朝賀畢,御永福殿,百寮稱觴獻壽,舉教坊樂。甲寅,召宰相、大將射于內球場,帝先中的,臣寮獻馬上壽,射罷,各賜物有差。辛巳,幸城南園,賜從官酒食,申時還宮。閏正月癸未,宴見。任前任節度防禦等使、諸軍大將于廣政殿。戊戌,宴宰臣見任前任藩臣、諸軍將校于廣政殿。壬寅,幸城南園,賜從官酒食,申時還宮。二月丁丑,幸城南園,詔從官射,申時還宮。壬午,宴宰臣、前任藩帥、禁衛大將于廣政殿。三月甲午,宴宰臣前。任藩帥、禁衛大將于廣政殿。丙午,宴群臣於永福殿。戊申,幸城南園,賜從官酒食,申時還宮。四月甲寅,宴入朝藩使、郡守、禁軍大將於廣政殿。趙暉獻上壽馬十疋、金酒器百兩。乙丑,幸城南園,賜酒食,申時還宮。五月甲申,宴宰相於廣政殿。乙丑,宴在京文武將相于廣政殿。壬寅,幸城南園,賜從官酒食,申時還宮。七月丙午,幸城南園,賜從官酒食,申時還宮。八月甲寅,宴文武將相於廣政殿。丙寅,宴群臣於永福殿。十月丙辰,幸城南園,又幸城西園,賜從官酒食,申時還宮。
70
世宗顯德元年三月,親征河東。己亥,宴從官於潞州之衙署。四月丙午,帝在潞州,宴從官於行宮。己未,復宴從官於行宮。六月庚午,帝在潞州,宴從官於行宮。七月,征河東還。甲戌,宴文武百寮於永福殿。八月甲辰,幸南御莊,召武臣觀射,至暮還宮。癸丑,宴文武百寮於永福殿。九月戊戌,御永福殿,宴文武臣寮。
71
二年八月甲寅,內庫法酒初熟,帝面賜宰臣、樞密使已下數爵而止。帝因曰「朕在位以來,不聞臣下有醉者,豈朕之防嚴,抑臣下畏慎耶」九月甲子,宴宰臣、樞密使、侍衛諸將已下食於萬歲殿。帝因曰「兩日以來至甚寒,Ё朕於宮闈之中,食珍美之膳,但以無功及民,何以仰答天貺。雖躬親庶政,日覽萬機,亦恐無以勝任。當須手執耒耜,與民同力。不然,親當矢石,為人除害,稍可安心耳」又曰「朕不為賜卿等食,因事興言,實自責也」十月庚午,召宰臣、樞密使、節將已下觀射於苑中。
72
三年正月乙亥,宴于金祥殿,賞西征之功也。丁未,帝伐至陳州,宴從官於行宮。三月,親征淮南。辛亥,宴于行宮,文武從官及江南進奉使等悉皆預焉。五月辛丑,自淮上還次宿州,宴從官於行宮。丁未,次宋州,東京文武百寮來見於路左。是日,宴於行宮。十一月辛卯,宴於廣政殿。
73
四年二月辛酉,詔文武百官,今後凡遇入閣日,宜賜廊冫食」。庚辰,帝南征,次陳州,宴從官於行宮。三月戊子朔,宴文武從官於行宮。四月,南征還,次潁州,宴從官於行宮。丁卯,次園鎮,宣文武從官及迎駕百寮,置酒行宮。五月乙巳,宴文武百寮於廣政殿。八月乙卯朔,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閣。既罷,賜百官廊冫食。時帝御廣德殿西樓以觀焉,命中黃門閱視酒饌,無不精腆。九月庚戌,宴百寮于廣德殿。十月丙子,南征至宋州,宴從官於行宮。十一月乙巳,次泗州城。丙午,冬至,宣宰臣及從官已下就城樓,各飲以酒。十二月丙辰,宴從官於行宮。戊辰,攻下楚州。庚午,宴于行宮。甲戊,又宴從官於行宮。
74
五年正月丁亥,宴於行宮。壬申,帝以楚州平,受宰臣已下稱賀畢,宴於行宮。二月癸丑朔,又宴于行宮。庚申,至高郵縣。癸亥,宴於行宮。庚午,在揚州,宴於行宮。三月庚子,以江南內附,文武從官稱賀宴于行宮。辛丑,宴於瓜步行宮,江南、兩浙朝貢使皆預焉。庚戌,宴從官及江南進奉使已下於行宮。四月壬子朔,駐蹕揚州。江南遣使進買宴錢二百萬,仍遣伶官五十人俱來。癸丑,召從官及江南進奉使馮延已以下宴於行宮。江南偽臨汝郡公徐遼代李景捧壽觴以獻,仍進金酒器、御衣等。甲寅,駐蹕揚州,宴從官及江南、吳越。進奉使於行宮。己未,次泗州,宴從官於行宮。甲子,至宿州,宴從官於行宮。戊辰,至宋州,東京文武百官來迎。翌日,宴百官於行宮。丙子,幸迎春苑、玉津園,宣教坊樂,至暮還宮。五月丁亥,宴文武於廣政殿,回鶻、達靼進奉使亦預之。閏七月庚申,宴文。是月壬辰,帝謂侍臣曰:「向來御廚造食,各分等差,今後賜宴群臣食物,並須類從所食,不得更有分別」。武百官於廣德殿」。九月乙丑,賜宰臣、樞密使、三司使、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宴於玉津園張教坊樂。先是,帝以前代有賜百官觀稼之事,復以是歲秋成,又念內臣之勞,故有是命。十月庚辰,宴文武百寮及諸道進奉使於廣德殿。丙申,宴于廣政殿。十二月乙酉,宴于廣政殿。
75
六年正月壬子,宴于廣政殿。庚申,帝命諸將大射於鞠場,既而宴于講武殿。乙丑,命諸將大射於鞠場。二月庚申,宴於廣政殿。三月甲子,宴於廣政殿。壬申,復宴于廣政殿。四月,帝北伐。戊寅,至澶州,宴從官於行宮。癸未,賜博州天平節度使李仲進見於路左。是日,宴於行宮。辛卯,至滄州,宴從官於行宮。五月丙午,至瓦橋關,宴從官於行宮。乙酉,還京。賜百官及諸道進奉使宴於迎春苑。
URN: ctp:ws44842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