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八百六

《卷八百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總錄部 賢德
2
傅曰:「太上立德」。又曰:「德成而上,惟賢者必有德焉」。中古而下,良士間作,乃有稟純粹之氣,挺中庸之美。蹈道體和,居簡行約,躬履仁義,力敦孝友,處崇高之勢而志益,下居困阨之會而道彌顯。中語默之節,得進退之理。或推挽時彥,致之於光大。或化導民俗,濟之於淳厚。或治家而有法,或念舊而施惠。亦有錙銖人爵,糠鴇瘸疚,裼龐味自得,恬澹而無欲者焉。至若匪人革心而遷善,鷙獸屏跡而不害。斯又高義之所服,精意之所感者已。
3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銅。巢華,晉大夫也。孔子曰:「國家有道,其言足以興國家。無道,其默足以容」蓋。銅巢,華之所行。孔子又歎曰:「銅巢華無死,天下有定矣」。
4
漢張釋之為廷尉王生者,善為黃老,言處士。嘗召居廷中公卿盡會立王,生老人曰:「吾襪解」。襪,音武,伐切。顧謂釋之為我結襪,釋之,跪而結之。結,讀曰系。既已,人或讓王生:「獨奈何?廷辱張廷尉如此?」王生曰:「吾老且賤,自度終亡,益於張廷尉。廷尉方天下名臣,吾故聊使結襪,欲以重之。諸公聞之,賢王生而重釋之。
5
衛綰為中郎將,郎官有譴,常蒙其罪,蒙,謂覆蔽之。不與。它將爭有功,常讓它將。帝以為廉忠實無他腸。
6
鄭當時,武帝時為大司農,每朝候帝間說,未嘗不言天下長者候天子間隙之時,其所稱說,皆言長者也,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誠有味其言也推轂,言薦舉人如車轂之運轉也。有味者,其言甚美也。嘗引以為賢於已,未嘗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惟恐後。山東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韋元成,賢之子也,以父任為郎常侍騎,謙遜下士,出遇知識步行躒∠麓,誘哂朐廝橢輟從者之車馬也以為常。其接人貧賤者益加敬,由是名譽日廣。
7
田甲為張湯客甲,雖賈人有賢操。始,湯為小吏,與錢通為小吏之時,與田甲為錢財之交。及為大吏,而甲所責。湯行義,有烈士風。
8
後漢樊重,南陽、湖陽人,貲至巨萬,而賑贍宗族,恩加鄉閭。外縣何氏兄弟爭財,重恥之,以田二頃解其忿,縣中稱美,推為三老。
9
張綱,少明經學,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後為廣陵太守。
10
王丹居家,每歲農,時躒≡鼐齊褥,短錛濱蚯,謖叨勞之《東觀記》曰:「載酒肴便於田頭大樹下,飲食勸勉之,因留其餘酒肴而去」。其惰蘭者恥不致丹,皆兼功自厲{{蘭與窶低音,力デ校┮鼐巰嗦室災亂,蟾黃淝狩鎘,蔚捶弦滴患者,躒∠其父兄,使黜責之。沒者賻給,親自將護,其有遭喪憂者,躒〈丹為辦,鄉鄰以為常。行之十餘年,其化大治,風俗以篤。後徵為太子少傅。
11
杜根為郎中,諫鄧太后歸政,太后怒,令撲殺之,詐死逃竄。積十五年,太后喪,徵為尚書郎。或問根曰:「往者遇禍,天下同義,知故不少,何至自苦如此?」根曰:「周旋民間,非絕跡之處,邂逅發露,禍及知親,故不為也」。
12
張湛,扶風平陵人也。在鄉黨,詳言正色,三輔以為儀表。人或謂湛偽詐,湛聞而笑曰:「我誠詐也,人皆詐惡,我獨詐善,不亦可乎!」位終太中大夫。
13
尹勳家世衣冠,伯父睦為司徒,兄頌為太尉。宗族多居貴位,而勳獨持清操,不以地勢尚人。仕至大司農。鍾皓兄子瑾,好學慕古,有退讓,風辟州府,未嘗屈志。李膺謂之曰:「孟子以為人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弟何期不與孟軻同邪?」瑾嘗以膺言白皓,皓曰:「昔國武子好昭人過以致怨。本卒保身全家,爾道為貴。其體訓所安,多此類也。
14
周燮,汝南安城人。居家清處,非法不言。兄弟父子室家相待如賓鄉曲不善者,皆從其教也。安帝時,以玄羔雁徵,不至。
15
陳匚太邱長,解印綬去。及後逮捕黨人,事亦連剽。湃、碩、通、穎、芮、竺、愷、卦、唬、何、岵、瘓陀眾無所恃,乃請囚焉,遇赦得出。
16
郭泰,字林宗。性明知人,好獎訓士類,褒衣博帶。周遊郡國。及黨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惟林宗、袁閎免焉。泰徵有道不就。
17
孫堪仕郡縣公,正廉潔,俸祿不及,妻子,皆以供賓客。及為長吏,所在有迹,為吏人所敬仰。仕至侍中、騎都尉。
18
劉虞為幽州刺史,後以疾歸家。嘗降身隱約,與邑州閭同樂共┰等齊有無,不以名位自殊,鄉曲咸共宗之。
19
王烈,字彥方,太原人也。通識達道,秉義不回。時在井市,步行有異,人皆別之。州閭承風,咸競為善。時國中有盜牛者,牛主得之。盜者曰:「我邂逅迷惑,從今已後,將為改過。子既已赦宥,幸無使王。烈聞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遺之。或問:「此人既為盜,畏若聞之,反與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盜其駿馬食之,乃賜之酒。盜者不愛其死,以救穆公之難。今此盜人能悔其過,懼吾聞之。是知恥惡知恥惡,則善心相生,故與布勸為善也。間年之中,行路老父擔重,人代擔行數十里,欲至家置而去,問姓名不以告。頃之,老父復行,失劍於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懼後人得之,遂守之。至暮,劍主還見之,乃前者代擔人也,老父餛漶俏試唬鶴憂,罷嘰吾擔,不得姓名,吾將以告。王烈乃語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見,遂使人推求之,乃昔時盜牛人也」。烈歎曰:「韶樂九成,虞賓以和。人能有感,乃至於斯也」。遂使國人表其閭而異之。時人或訟曲直,將質於烈,或至塗而反,望廬而還,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聞之。時國主皆親驂乘昧,宜焦莩胱,燒令察、孝廉三府並辟,皆不就。
20
孔融聞人之善,若出諸己,言有可採,必演而成之,面詰其短,而退稱所長。薦達賢士,多所獎進。知而未言,以為已過,故海內英俊,皆信服之。後為少府。
21
田疇,字子泰,為幽州牧劉虞從事。奉使長安,得報還,未至虞,已為公孫瓚所害。疇北歸,率舉宗族他附,從數百人,掃地而盟曰:「君仇不報,吾不可以立於世」。遂入徐。無山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疇謂父老曰:「諸君不以疇不肖,遠來相就,眾成都邑,而莫相統一,恐非久安之道。願推擇其賢長者以為之主」。皆曰:「善」。同僉推疇。疇曰:「今來在此,非苟安而已。將圖大事,復怨雪恥。竊恐未得其志。而輕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時,無深計遠慮。疇有愚計,願與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疇乃為約束相殺傷、犯盜諍訟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餘條。又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班行其眾,眾皆便之。至道不拾遺,北邊翕然服其威信。烏丸、鮮卑並各遣譯使致貢遺,疇悉撫納,令不為寇。
22
華歆,漢末為豫章太守,孫策略地江東,歆以郡迎策,策親執子弟之禮,禮為上賓。是時四方賢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眾,皆出其下,人人望風,每策大會,坐上莫敢先發,言歆時起更衣則論,議ん言華,歆能劇飲,至石餘不亂,眾人微察。嘗以其整衣冠為異,江南號之曰華,獨坐曹公奏徵之。及行,賓客舊人送之者千餘人,贈遺數百金,歆皆無所拒,密各題識。至臨去,悉聚諸物,謂諸賓客曰:「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願賓客為之計」。眾乃各留所贈而服其德。
23
邴原,北海朱虛人也。避地遼東,遼東多虎原之邑落,獨無虎患。原嘗行而得遺錢,拾以繫樹枝。此錢既不見,取而繫錢者愈多。問其故,答者謂之神樹。原惡其由。已而成水,╈肽吮嬤,於是里中遂斂其錢以為社供。及原自遼東歸魏,太祖為司空,辟原署東ト祭酒。曹公北伐三郡,單于還住昌國。燕士大夫酒酣,曹公曰:「孤反鄴守,諸君必將來迎。今日明旦,度皆至矣。其不來者,獨有邴祭酒耳」。言訖未久,而原先至門下通謁,曹公大驚喜,攬履而起,遠出迎原曰:「賢者誠難測度,孤謂君將不能來,而遠自屈,誠副饑虛之心」。謁訖而出。軍中士大夫詣原者數百人,曹公怪而問之。時荀文若在坐,對曰:「獨可省問邴原耳」。曹公曰:「此君名重,乃亦傾士大夫心」。文若曰:「此一世異人,士之精藻,公宜盡禮以待之」。曹公曰:「固孤之宿舊也」。自是之後,見敬益重。原雖在軍歷署,嘗以病疾,高枕里巷,終不當事。又希會見河內張範名公之子也,其志行有與原符,甚相親敬。令曰:「邴原名高德大,清規邈世,魁然而峙,不為孤用。聞張子頗欲學之,吾恐造之者富,隨之者貧也」。
24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漢末,避亂至遼東,往見公孫度,語惟經典,不及世事。還,乃因山為廬,鑿坯為室,越海避難者,皆來就之,而居旬月,成邑遂講《詩》、《書》,陳俎豆,飾威儀,明禮讓,非學者無見也。由是度安其賢,民化其德。邴原與寧俱往,而原性剛直,清議以格物度已下,心不安之。寧謂原曰:「潛龍以不見成德,言非其時,皆招禍之道也」。寧密遣令西還,度庶子康代居郡外,以將軍太守為號,而內實有王心卑已,崇禮欲官寧以自鎮輔,而終莫敢發言,其敬憚如此。寧居遼東,所居屯落會井汲者,或男女雜錯,或爭井斗,閽寧患之,乃多買器,分置井傍,汲以待之。又不使知來者得而怪之,問知寧所為,乃各相責,不復鬥訟。後詔為大中大夫,固辭不受。
25
袁準忠信公正,不恥下問,惟恐人之不勝。已以世事多險,故常恬退而不敢求進。後為給事中。
26
袁侃論議清當,柔而不犯,善與人交,在廢興之間,人之所趣者,務常謙退不為也。時人以是稱之。歷位黃門選部郎。
27
徐磺逶體道,六行繁蓋峁。俸雎徊壞⑹廊。偈宋五官將文學。
28
任嘏為人純粹,愷悌虛已,若不足恭,敬如有畏。其飛礪囊褰,隕蚰潛行,不顯其美,人少得稱之。
29
管輅體性寬大,多所含受,憎已不讎,愛已不褒。每欲以德報怨,謂忠孝信義,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細直,士之浮飾,不足為務也。自言知我者希,則我貴矣。安能斷江、漢之流,為激石之清樂,與季主論道,不欲與漁父同舟,此吾志也」。其事父母孝篤,兄弟順愛,士友皆仁和發中,終無所闕,臧否之士,晚亦服焉。後為少府丞,卒。
30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初為郡功曹,皆擢舉善人,不伐其功。朱才為武衛校尉,本郡議者以才少處榮貴,未留意於鄉黨。才乃歎曰:「我初為將,謂跨馬蹈敵,當身履鋒足以揚名,不知鄉黨復追跡其舉措乎?」於是更折節為恭,留意於賓客,輕財尚義,施不望報,聲名聞於遠近。會疾卒。
31
駱統公緒事,夢閔踅魘奔⒒南,繢錛霸斗嬌投嚶欣Х,ν澄之,飲食衰少。其姊仁愛有行,寡居無子,見統甚哀之,數問其故。統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獨飽」。姊曰:「誠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是」。乃自以私粟與統。又以告母,母亦賢之,遂使分施,由是顯名大帝。以將軍領會稽太守。統年二十,試為烏程相。丁覽孝連,八歲而孤,家又單微。清身立行,用意不苟,推財從弟,以義讓稱。為人精微潔淨,門無雜賓,大帝深貴待之,為始平令。未及擢用,而病卒。
32
樂廣,字彥輔。父方,早卒。廣孤貧,僑居山陽,寒素為業,人無知者。性沖約,有遠識,寡嗜慾,與物無競。廣值世道多虞,朝章紊亂,清已中立,任誠保素而已,時人莫有見其際焉。仕至河南尹。
33
阮瞻,字千里。嘗群行,冒熱渴甚,逆旅有井,眾人競趨之,瞻獨逡巡在後,須飲者畢乃進,其夷退無競如此。後為尚書令。
34
鄭默寬沖博愛,謙虛溫謹,不以才地矜物,事上以禮,遇下以和,雖童豎廝養,不加聲色。太康元年,為光祿勳,卒。
35
皇甫方回,安定朝那人,有文才。永嘉初,以博士徵,不起,避亂荊州,閉門閒居,未嘗入城府。蠶而後衣,耕而後食。先人後已尊賢愛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
36
鄭衝,字文和。起自寒微,卓爾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經史,遂博究儒術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動必循禮,任真自守,不要鄉曲之譽。後為太傅。
37
張華少自方髟齏偽匾,岳穸扔螞陡耙,弩旗噸薌,貶崳司空。
38
李為尚書僕射,拜光祿大夫、特進,致仕。自歷仕雖清非異眾,而家無儲積,親友故人,乃自分衣共食,未嘗私以王官。
39
樂道融,丹陽人。少有大志,好學不倦,與朋友信,每約已而務周急,有國士之風。為王敦參軍。
40
幸靈,豫章建昌人也。性少言,與小人群居,見侵辱而無慍色。邑里號之癡,雖其父母兄弟,亦以為癡也。嘗使守稻群牛食之,靈見而不驅,待牛去,乃往理其殘亂者。其父母見而怒之,靈曰:「夫萬物生天地之間,各欲得食牛方食,奈何驅之!」其父愈怒曰:「即如汝言,復用理壞者何為?」靈曰:「此稻又欲得終其性,牛自犯之,靈可以不收乎?」
41
庾袞,字叔褒,明穆皇后伯父也。母終,服喪居於墓側。歲大饑,藜羹不糝門。人欲進其飯者,而袞每曰:「已食莫敢為設」。及麥熟,獲者已畢,而採捃尚多。袞乃引其群子以退,曰:「待其間,及其捃也,不曲行不旁掇,跪而把之,則亦大獲」。又與邑人入山拾橡,分夷險序,長幼推易居難,禮無違者。見齊王ぁ歸于京師,踰年不朝,曰:「晉室卑矣,寇難方興」。乃攜其妻子,昧致巧絞,縷湫孿縟。縉涔氏繆災,倚判畜憑幢,燃捌諛甓,林慮之人歸之,咸曰庾賢。及石勒攻林,慮父老謀曰:「此有大頭山九州之絕菀,病I嫌洩湃,艘偶曬脖V」。惠帝遷於長安,袞乃相與登於大頭山,而田於其下。年銜詞焓,襯臼刀,石蕊同保安之,有終焉之志。及將收獲命,子心由與之下,山中塗目,眩瞀墜崖而卒。同保赴哭曰:「天乎!獨不可舍我賢乎?」時人傷之曰:「庾賢絕塵避地,超然遠跡,固窮安陋,木食山棲,不與世同。榮不與人爭利,不免遭命,悲夫!袞學通《詩》、《書》,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尊事耆老,惠訓蒙幼,臨人之喪必盡哀。會人之葬,必躬築,勞則先之逸則後之言必行之,行必安之。是以宗族鄉黨,莫不崇仰,門人感慕,為之樹碑焉。
42
孫晷,字文度,吳國富春人。聞人之善,欣若有得聞。人之惡,慘若有失,見人饑寒,並周贍之鄉里贈遺一無所受。後尚書張國明表薦晷,公車特徵,會卒。
43
應詹幼孤,為祖母所養。年十餘歲,祖母又終,家富於財,年又稚弱,乃請族人共居,委以資產,情若至親,世以此異焉。弱冠知名,性質素宏雅,物雖犯而弗之校,以學藝文章稱。司徒何劭見之曰:「君子哉若人!」官至平南將軍。
44
衛巫質灞Τ⒁勻擻,脅患翱梢鄖樗,且庀喔煽梢,岳砬補手丈,聿患喜慍之容。及卒,謝鯤哭之慟,曰:「棟梁折矣!」仕至太子洗馬。
45
魏詠之為荊州刺史、持節、都督六州,領南蠻校尉。詠之初在布衣,不以貧賤為恥,及居顯位,亦不以富貴驕人。始為殷仲堪之客,未幾竟踐其位,論者稱之。
46
王延,西河人也。非其織不衣,非其耕不食。屬天下喪亂,隨劉元海遷於平陽,農蠶之暇,訓誘宗族,侃侃不倦。年六十,方仕于劉聰,為金紫光祿大夫。
47
何琦,字萬倫。性沈敏,有識度,居於宣城、陽舷,匱志衡門,不交人事。耽玩典籍,以琴書自娛。不營產業,節儉寡欲,豐約與鄉鄰共之。鄉里遭亂,姊沒人家,琦惟有一婢,便為購贖。然不為小謙,凡有贈遺,亦不苟讓,但於已有餘躒,此娑散之。任心而行,率意而動,不占卜,無所事。仕至涇縣令。
48
譙秀,巴西人。郡察孝廉,州舉秀才,皆不就。避難巖渠,鄉里宗族依憑之者以百數。秀年出八十,眾人欲代之負擔,秀曰:「各有老弱,當先營護。吾氣力猶足自堪,豈以垂朽之年累諸君也」。
49
宋謝弘微,陳郡陽夏人。父思,武昌太守弘微所繼叔。父混,義熙中以劉毅黨見誅。混妻晉陵公主,宋初降號東鄉君。元嘉九年,東鄉君薨,資財千萬,園宅十餘所,又會稽、吳興、琅琊諸處從祖司空。琰時事業,奴僕猶有數百人。公私咸謂室內資財宜歸二女,田宅奴僕應屬弘微。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混女夫殷硭,睾氓紐暈藕胛,⒉蝗〔莆錟死。畝崞淦廾眉安母兩姑之分,以還錢債,內人皆化弘微之讓,一無所弘。微舅子領軍將軍劉湛不堪其非,謂弘微曰:「天下事宜有裁衷,卿此不治,何以治官?」弘微笑而不答。或有譏之曰:「謝氏累世財產,充殷君一朝戲債,理之不允,莫此為大。卿親而不言,譬棄物江海以為廉耳。設使立清名而令家內不足,亦吾所不取也」。弘微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內人尚能無言,豈可導之使爭?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後,豈複見關?」沈道虔,吳興武康人,嘗以捃拾自資同捃者,或爭オ,道虔諫止之,悉以其所得與之,爭者愧恧。後每事躒≡疲,何鵒罹郵恐辛。
50
普明字文達,僑居會稽,士子高其行,當葬兄,皆送金為贈,後至者不復肯受。人問其故,答曰:「本以兄墓不周,故不逆親友之意。今實已足,豈可利亡者,餘贈邪?」齊豫章王嶷為揚州,徵議曹從事,不就。
51
何子平,幼持操檢,敦厲名行,雖處ウ室,如接大賓。學義堅明,處之以默。安貧守善,不求榮進。好退之士,彌以貴之。位至吳郡海虞令。
52
沈林子簡泰廉靖,不交接世務,義讓之美,著於閨門。位至輔國將軍。
53
南齊江泌為南中郎行參軍,領國子助教。乘車至染烏頭,見一老翁,步行下車載之,躬自步去。
54
謝液媒比瞬嘔嶧,孔ダ粗有才筆,未為時知。孔殖⒘畈萑帽硪允鈞飲,亦狄髁季檬腫哉奐蛐,粗謂衷唬菏、孔,由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餘論」。其好善如此。椅,吏部尚書郎。
55
王騫,儉之子也。性凝簡,慕樂廣為人,未嘗言人之短。梁張弘策為人厚實,篤於故舊,雖居隆重,不以貴勢自高。故人賓客,禮接如布衣時。祿賜皆散之親友。為衛尉卿,遇害莫不痛惜焉。
56
劉苞性和而直,與人交,面折其罪,退稱其美,情無所隱,士友咸以此歎惜之。終太子洗馬。
57
劉︳,平原人也。自少至長,無喜慍之色。每於可競之地,躒∫圓瘓菏ぶ,或有加凌之者,莫不退而愧服。由是眾論咸歸重焉。本州辟主簿,不就。
58
傅昭所水位官,常以清淨為政,不尚嚴肅,居朝廷無所請謁,不畜門生,不交私利,終日端居,以書記為樂,雖老不衰。性尤篤慎,子婦家嘗餉牛肉以進,昭召其子曰:「食之則犯法,告之則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已不負ウ室,類皆如此。京師後,進宗其學,重其道,人自以為不逮。仕至散騎常侍。
59
庾黔婁,新野人。少好學,多講誦《孝經》,未嘗失色於人。南陽高士劉虯、宗測並歎異之。起家本州主簿。劉杳治身清儉,無所嗜好,為性不自伐,不論人長短,位至尚書左丞。
60
諸葛璩處身清正,妻子不見喜慍之色,旦夕孜孜,講誦不輟,時人益以此宗之。
61
庾承先,字子通,潁川鄢陵人也。少沈靜有志操,是非不涉於言,喜慍不形於色,人莫能窺也。後湘東王徵為法曹參軍,不就。
62
陳陸琰寡嗜慾,鮮矜競,遊心經籍,晏如也。終通直散騎常侍。
63
王勱,字公濟,通之弟也。美風儀,博涉書史,恬然清簡,未嘗以利欲干懷梁世,為國子《周易》生,射策舉高第,除秘書郎、太子舍人。
64
虞寄少篤行,造次必於仁厚,雖僮豎未嘗加以聲色,至於臨危執節,則辭氣懍然,白刃不憚也。終大中大夫。
65
歐陽呱僦手庇興祭硪。匝孕,畜菩胖,聞于嶺表,父喪毀瘠甚至。蕭允為光祿大夫,未嘗以榮利幹懷。及晉安王出鎮湘州,又苦攜允。允少與蔡景歷善,景歷子徵犯傅持敬,聞允將行,乃詣允曰:「公年德並高,國之元老,從容坐鎮,日夕自為列曹,何為方復辛苦在外?」答曰:「已許晉安,豈可忘信」。其恬於榮勢如此。
66
姚察性至孝,有人倫鑒識。衝虛謙遜,不以所長矜人。終日恬靜,惟以書記為樂。在位多所稱引,一善可錄,無不賞薦。若非分相干,咸以理遣,盡心事上,知無不為。侍奉機密,未嘗洩漏。且任遇已隆,衣冠攸屬,深懷退靜,避於聲勢。清潔自處,貲產每虛。或有勸營生計,笑而不答。篤於宗屬,所得祿賜,咸充周恤。為吏部尚書。入隋,終太子內舍人。
67
岑之敬性謙謹,未嘗以才學矜物,接引後進,恂恂如也。終征南府諮議、護軍。
68
後魏常景善與人交,終始若一,其游處者,皆服其深遠之度,未嘗見其矜[A092]之心。好飲酒,澹於榮利,自得懷抱,不事權門。終車騎將軍。
69
裴敬憲,字孝虞,有志行,學博才清,撫訓諸弟,專以讀誦為業。澹於榮利,風氣俊遠,而情性和雅,未嘗失色於人,而又世有仁義於鄉里。孝昌中,蜀賊陳雙熾所過殘暴,至敬憲宅,躒∠迸際,不得焚燒為盜,所服如此。除太學博士。
70
王椿,太原人。為瀛州刺史,更滿還鄉。齊神武之居晉陽,霸朝所在,人士輻湊。椿禮敬親知,多所拯接。
71
李沖沈,雅有大量。兄承,為榮陽太守,沖隨兄至官。是時牧守子弟多侵亂民庶,輕有乞奪,沖與承長子韶獨清簡皎然,無所求取,時人美焉。顯祖末,為中書學生。沖善交游,不妄戲雜,流輩重之。
72
游明根歷官內外五十餘年,處身以仁和,接物以禮讓,時論貴之。
73
崔挺幼孤,居喪盡禮,推人受士,州閭親附焉。每四時,與鄉人父老書相存慰,辭旨款備,得者榮之。家徒四壁,時腺嵊還笙縟,嘶蠐猩囊耪,咄Υ嵌後受,仍亦散之。貧困不為蓄積,故鄉邑更欽嘆焉。仕至北海王祥司馬。
74
辛雄廉謹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於色。釋褐奉朝請。
75
梁越,字元覽。性純和篤信,行無擇善。為光祿大夫。
76
辛琛寬雅有度量,涉獵經史,喜慍不形於色。當官奉法,所在有稱。
77
韋休之為安西將軍、光祿大夫。貞和自守,未嘗以言忤物。
78
北齊楊首腫裱邐核就澆蛑子也。使蠊子早著聲譽,風表鑒裁,為朝野所稱。家門遇禍,惟有二弟一妹及兄孫女數人,撫養孤幼,慈旨溫顏,咸出人表。重義輕財,前後賜與,多散之親族。群從弟侄十數人,並待而舉火。頻遭囟蠣奧,募櫛R,擊閻惠酬答,必重性命之讎,捨而不問。
79
趙彥深,幼孤貧,事母至孝。性聰敏,善書記,安閒樂道,不雜交游,為雅論所歸服。昧爽躒∽隕門外,不使人見,率以為常。後位至司徒。
80
後周樂遜,性柔謹,寡於交遊,立身以忠信為本,不自矜尚,每在眾中,言論未嘗為人之先,學者以此稱之。仕至大將軍。
81
韋曼高尚不仕,又雅好名義,虛襟善誘,雖耕夫牧豎,有一介可稱者,皆接引之。
82
楊薦,秦郡寧夷人也。父寶,昌平郡守。薦幼孤,早有名譽,性廉謹,喜怒不形於色。終梁州刺史。
83
逵覽酃,僦鏈蠼軍,歷任內外,所在頗有聲稱。輕財好士,朝野以此重焉。
84
皇甫倚雲膠托⌒姆,罘ò財妒刂,境R鄖,灝鬃源Φ,筆焙盼善人。終隋州刺史。
85
薛善,字仲良。家素富,僮僕數百人。兄元信,仗氣豪侈,每食方丈,坐客常滿,弦歌不絕,而善獨恭已率素,愛樂閒靜。終隆州刺史。
86
柳霞性溫裕略,無喜慍之容,宏獎名教,未嘗論人之短。尤好施與,家無餘財。終驃騎大將軍。
87
令狐熙,字長熙。性嚴重,有雅量,雖在私室,終日儼然。不妄通賓客,凡所交結,必一時名士。起家吏部上士。
88
房彥謙,歷官司隸刺史,被執政所嫉,出為涇陽令,卒。家無餘財,車服器用,務存儉素,自少及長,一言一行,未嘗涉私,雖致屢空,怡然自得。嘗從容獨笑,顧謂其子玄齡曰:「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
89
郭榮容貌魁岸,外疏內密,與之交者多愛之。終右候將軍。
90
李士謙,趙郡平棘人。齠齔喪,父母以孝聞。士謙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李氏宗黨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會極歡,無不沈醉言。宣亂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現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不敢弛惰,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士謙聞而自責曰:「何乃為人所疏,頓至於此!」又士謙家富於財州里,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閽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窆砭,甯相推讓,卒為善士。謙擢國子祭酒,不就,終於家。
91
唐李百藥性寬容,泛愛為時。文宗引進後生,提獎不倦。
92
王友貞口不言人過,尤好釋典,屏絕膻味,出言未嘗負諾,時論以為真君子。神龍初,徵太子中舍人,以疾固辭。
93
趙驊,肅宗時為秘書少監。性孝弟,敦重交友,雖經危難,不改其操。
94
楊綰尤攻文詞,藻思清贍,而宗尚玄理,沈靜寡欲。嘗獨處一室,左右經書,塵埃滿室,澹如也。含光用晦,不欲名彰。每屬文,恥於自白,非知己不可得而見,位至宰相,薨。
95
楊於陵為左僕射致仕。於陵器量宏整,進止有常度,在朝三十餘年,崇踐中外,始終不失其正。居官奉職,亦善操守,時人皆仰其風德。
96
孔述睿謙和退讓,與物無競。每親朋集會,恂恂似不能言,人皆敬之。終太子賓客。
97
韋夏卿,有風韻,善談宴,與人同處,終年而喜慍不形於色。
98
許孟容方勁,富有文學。又雅好推轂,樂善拔士,士多歸之。
99
崔從少以貞晦恭讓自處,不交權利,忠厚方嚴,為正人宿儒所推階品,合立門戟,終不之請。四為方鎮,無聲妓之娛。終淮南節度副大使。
100
武儒衡,字庭碩,丞相元衡從父之弟。才度俊偉,氣直貌莊,言不妄發,與人交有終始。終兵部侍郎。
101
盧元輔,自曾祖以名節顯著。元輔端靜貞介,不失門風,歷踐清貫,人士歸美,不以其父杞之惡為。累終兵部侍郎。
102
後唐李琪初仕梁為翰林承旨,琪之名播於海,內重然諾,憐才獎善,家門雍睦。
103
晉尹玉羽,性仁恕,好靜默,與朋友交,無怨棄。御僕隸不好詈辱,有過則諭而戒之,有罪則禮而遣之。家雖屢空,不渝其廉。時雖亂離,不廢其業。仕至光祿少卿。鄭韜光自襁褓,迨於懸車,凡事十一君,踰七十載,所在無官,謗無私過。三持使節,不辱君命,士無賢不肖,皆恭已接納。晚年背傴,時人咸曰:「鄭傴不污平生,交友之中無怨隙,親族之間無愛憎,恬和自如。性尚平簡。及為戶部尚書,致政歸雒,甚愜終焉之美。
104
崔圩腫,游男蘊竦,不汲汲於榮,利笑不至,哂怒不至詈。接新進後生,未嘗有誨。群居。公會寡言,嘗云:「非止致人愛憎,且或千人祖衣爾之諱」。指命僕役,亦用禮節。隆暑祁寒,不使冒犯。終太子賓客。
105
程遜性溫厚,鮮是非所履循繩墨與善惡人交,皆無悔吝,朝野賢達,咸慕而重之。終太常卿。
URN: ctp:ws39995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