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四

《卷一百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浙江通志卷一百四
3
物産
4
紹興府:
5
八貨 《越絶書》:「甲貨之戸曰粢,為上物賈七十。乙貨之戸,曰黍為中物,石六十。丙貨之戸曰赤。豆為下物,石五十丁貨之。戸曰稻粟,令為上種石四十。戊貨之戸曰麥,為中物,石三十已貨之。戸曰大豆,為下物。石二十。庚貨之戸曰穬。比蔬食,故無賈。辛貨之戸曰菓。比蔬食無賈,壬癸無貨。
6
粳稻稬稻 𢎞治紹興府志:稻有粳稬,凡十九種,今畧書其常植而易識者,駝犁望三種,有六十日、七十日、八十日,占城二種,有早占城寒、占城,秥四種,有早白,晩白早黃,晚黃涂,䝉三種,有早晚北白色者,種有早白晚白秥、白光頭白撩水白霜下,白銀條、白辦白、矮白羅村白烏色者四種雁來、烏老了、烏早烏粳、晚烏粳、紅色者二種,有大紅、小紅。紹興府志:稻種甚多,嘉泰志列五十六種,詢之農家,多不能識,今據山㑹新志。採録:八邑大約相同早稻,曰紫口甲,朝穧,麤稈、細稈、早白黏晚稻,曰晚白、黏料、水白、餘杭、白稚蒙鳥銜來鵞腳,黃健腳,青宜興白,以上俱秔,𩔖宜炊榧,稬青稈水鮮,羊鬚胭脂,早黃黄殻,紅黏,以上俱秫,𩔖宜釀。
7
黃秈 嘉泰㑹稽志㑹稽獨有黃秈之名。秈,音仙,字書云:秔,稻也,他無以秈名者,徽、饒之間謂小米為秈,與此不同。
8
麥 《紹興府志》:大麥秋種,立夏前熟,有晚大麥穗,長子多與小麥同熟,六稜麥,中早麥,紅黏稬麥堪作酒小麥,十月種,小滿前熟,有早白麥、松、蒲、麥芒秃如松房,娜、麥穗如大麥
9
蘆穄 《夢溪筆談》,稷乃今之穄也。《紹興府志》今呼為蘆穄,以其形似蘆也。然不常植山中或有之。
10
白豆。 榖譜浙東一種,白豆,味更勝。
11
乳粟 萬厯,山隂縣志粒大如雞豆,色白,味甘,俗名遇粟。
12
稗 𢎞治紹興府志:一名烏禾,越民種之。其性堪水旱,嵗饑充食,不減粱米,釀酒踰黍稷。
13
乾菜 蕭山縣志:白菜醃之曬乾貯甕內,曰「陳乾菜,久愈美。
14
荇菜 蕭山縣志其所結子,爛煮之味,甘如蜜薹菜。 𢎞治紹興府志菘耐,霜菜也。越人呼為「薹菜」,有矮黃、麻葉二種。其羊角薹越土,種之則變。
15
仙人菜。 《餘姚縣志》:春夏雷雨驟作,俄産白水山崖石上,立採可得,移時無種。
16
南𤓰 《述異記》:㑹稽嘗有五色𤓰《山隂縣志》:五色𤓰即南𤓰種,自吳中來,一名飯𤓰,食易飽
17
西𤓰 《寶慶㑹稽續志》:越𤓰大者色正白,越人當果食之,去煩熱,解酒毒。𢎞治紹興府志》:西𤓰産蕭山者最佳。餘姚縣志:西𤓰産眉山者佳,今剡嶴如枕者更勝。
18
蕈 呂氏春秋:「菜之美者,越路之菌」是也。㑹稽録:菌今謂之茭首,茭心生臺,至秋如小兒臂,其白如藕,軟美異常。
19
茄。 《嘉泰㑹稽志》:㑹稽有水,茄亦名銀茄,云是新羅種,形如雞子。
20
蔥 《嘉泰㑹稽志》:㑹稽園夫藝,蔥有兩等,其小而美者曰大官蔥。
21
燕竹筍。 《寶慶㑹稽續志》:越人以燕來時作筍,取其早也,因以為名王十朋在剡題燕竹詩》,問訊東牆竹佳名」,始得知龍孫初迸處燕子正來時。
22
箭里筍。 《㑹稽風俗賦》:箭里之筍注㑹稽,有美箭里。筍譜:箭筍,十二月生。㑹稽諸山,絶多或叢生,或蔓延可如筯,大長三四寸。
23
蕈筍 萬厯山隂縣志:猫筍、花筍、箭筍,三品絶佳,冬月取猫筍萌土中者曰蕈筍,尤為土産之最。
24
黃鶯筍。 《寶慶㑹稽《續志》:苦筍,以黃苞推第一,謂之黃鶯筍」。
25
筍乾。 筍譜:㑹稽煎筍,乾法將小筍蒸後,以鹽酢焙乾,凡筍宜蒸則味全。
26
蓴 萬厯蕭山縣志:蓴出湘湖,味至美,較勝他産袁宏道《越中雜記》:蕭山櫻桃□鳥蓴菜,皆知名,而蓴尤美採。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後佳,若浸他湖便無味,浸處亦無多。地方圓僅得數十丈許,其根如荇,其葉微𩔖,初出小荷錢,其枝如珊瑚而細,又如鹿角菜,其凍如氷,如白膠輔枝,葉間清液,泠泠欲滴,其味香,粹柔滑,畧如魚髓蟹脂,而清輕逺勝,半日而味變,一日而味盡,比之茘支,尤覺嬌脆矣!惜乎此物東不踰紹,西不過錢塘,以故世無知者」蕨。 《嘉泰會稽志》:東坡詩:「慚愧春山筍,蕨甜今㑹稽。以蕨配筍為茹,尤珍美蔬譜:㑹稽山間有一種,似蕨而毛紫色,土人謂之蕨藄,亦謂之毛蕨,不可食。鄉人但以藏繭及藉楊梅,取其性疏而不浥鬱也。蕨青而藄紫,故曰紫藄芹 《四明圖經》産越中白馬山者最香美,土人雜芥為葅,沃以醯醬,味絶妙。
27
蕺 《㑹稽風俗賦》,採蕺于山注岑草也。越王種之,名勝志。蕺山少木多産蕺,𢎞治紹興府,志蕺葅菜,越人呼臭,膽草生,擷有臭氣。嵗歉,民斸其根食之。諺曰:「豐年惡爾臭,凶年賴爾救」。稗史彚編越蕺葉,似蕎麥。地肥亦能蔓生,莖葉紫赤色,多生山谷隂處。《吳越春秋》云:「越王嗜蕺,嘗採於此山」,故名」。
28
葛粉 爾雅翼越葛花藤皆可醒酒明一統志各縣,出葛粉。
29
山蔓菁 《列仙傳》:劉綱夫婦隠居四明龍泉山植山,蔓菁為食,婦先綱仙去,謂綱曰:「菜熟亦仙」。
30
海藻 《埤雅》:「浙右山嶺重阻,人鮮病癭」者,按《本草》,「海藻昆布,青苔紫菜,皆療瘤癭,結氣被海之邦食,此故能療之也」。
31
禹餘糧 𢎞治紹興府志。嵊縣丫山産芝麻。 𢎞治紹興府志》:越人不多,植山中有之,可為油。
32
乳餅。 嘉泰㑹稽志》:中州𤇊潼取酪酥,以雍酥為冠,而越中尤佳凝厚者曰乳餅。
33
桑 《四明圖經》有如錦之桑㑹稽三賦注:諸暨出第一檿桑,文采如博綦,方正,駢次有如畫作,可為履□𢎞治。《紹興府志》、舊志云:㑹稽産如錦之桑,然今越産多野生,謂之鳥桑,植者反不及之。
34
松 《名勝志》,蕭山縣北幹山多植松,故有「北幹松風」之稱。
35
柞 《風土記》:「始寧剡界山多柞木,越人謂之櫪木櫟。 《水經注》:若邪,溪上有一櫟樹,謝靈運與惠連嘗游之,作聨句,題刻樹側。
36
檀 《淳熙雜志》:「郊祀五輅車材以剡中檀木為之楮」。 𢎞治,紹興府,志楮榖也。出剡中皮斑,有瓣者為楮,皮白者為榖,無瓣者為構。
37
檉。 𢎞治《紹興府志》出餘姚四明山,俗呼西河栁其葉甚細似柏,而香天將雨水則生花,試之多驗櫧。 𢎞治《紹興府志》:蕭山縣櫧木堰,以其地舊産櫧皁莢。 《列仙傳》:劉綱隠四明山觀前皁莢樹一株,相傳為綱,登仙之木。寶慶㑹稽續志》:劉綱仙樹在餘姚祠宇觀。
38
椶櫚。 山隂縣,志椶山産。
39
沈香樹。 袁宏《道游五泄記》:青口有古木一株,土人云是沈香樹,一年一花。
40
松陽木。 𢎞治紹興府,志木甚大,或云即豫章也。舊志云:唐時越城多生豫章樹,每風雨聞鐘鼓聲,宋時無復存矣。
41
貝多木。 𢎞治《紹興府志》:唐貞觀間,寶掌禪師所植,在諸暨寶掌巖上。
42
梅 餘姚縣志餘姚有古梅苔絲四垂,疏花㸃綴,他處所無,梅譜:項里有古梅苔蘚封枝,夭矯如畫,令人愛玩吳綺詩注:越産雖佳,移植即變不如吳興。
43
消梅 《嵊縣志:梅有金剛拳,大如桃名,消梅堅脆,經秋不落。
44
雪桃 嵊縣志:桃有冬熟者,名雪桃李。 《嘉泰㑹稽志》:李惟剡溪者,見稱櫻桃。 嘉靖《浙江通志》:蕭山櫻桃名櫻珠。寶慶《㑹稽續志》出蕭山縣夏孝鄉。宋宦者董清臣為供奉官,每櫻桃宴,即於未出時遣人往越貿得百顆奏曰:「清賞櫻桃可知,越州櫻桃美矣」。然蕭山更勝他邑,顆圓小色朱紅,一二日即敗。
45
楊梅 嘉泰㑹稽志:今出項里何塔六峯塘裏,其品之最佳者曰官長梅,色深紫香味俱絶,曰線梅有紋,隆隆如線,色尤紫,實大,核小可亞官,長梅也,方盛出。時好事者往游,因置酒舟中,高飣楊梅與樽罍相間,婦女簪於髻上,又以雀眼竹筥盛貯為遺,唐人所稱茘枝筐,不過如此。萬厯蕭山縣志有接種,大而味佳,有草種,細而味酸,色深紫,出湘湖諸塢者為勝方,其未甚熟,時以火薰之名楊梅乾極佳劒南集詩注:項里鄉俗謂楊梅止曰梅,謂選擇楊梅曰作。梅𢎞治紹興府志》:上虞楊梅峯在小江上,林壑茂密上,多楊梅《能改齋漫録》:越州楊梅最佳,土人謂之「楞梅」。舊《浙江通志》:今餘姚之燭湖最佳,次則蕭山陸游六峯項里,看採楊梅詩,緑隂翳翳連山市,丹實纍纍照路隅,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頷得驪珠,斜簪寶髻看游舫,細織筠籠入上都,醉裏自矜豪氣在,欲乗風露摘千株」。
46
石榴 剡録越人,避錢鏐諱,「呼石榴」為「金厖青棗」。 嵊縣志嶀山棗灣有一種青者,今無木𤓰。 《爾雅翼》:楙𤓰,實如小𤓰而酢陶。隠居云:山隂人以為良果,蘭亭尤多」。
47
榧 《平泉草木記》:木之奇者,稽山之榧,㑹稽風俗賦:火榧殻玉。
48
梨 萬厯,山隂縣。志越人呼為「梨頭」,如木柵之馮家梨,映日紅。破塘之清消梨俱最佳。
49
林檎 《㑹稽三賦注:高公山,出千貫,文林檎、蒲萄。 《嘉泰㑹稽志》:㑹稽有漿水、馬腦二種,味亦佳栗。 《廣志》:「越中栗,大如拳全芳備祖:諸暨産如拳之《栗能改齋漫録》:政和中,詔本州貢焉,栗固大於他州,然如拳者終不可得。
50
橙 《全唐詩話》:張籍詩「山路,黃橙熟」。此剡中風味也。橙、惟剡尤多。
51
橘 《述異記》:越多橘柚園,越人嵗出橘税,謂之橙橘戸,亦曰橘籍。吳闞澤表曰:「請除臣之橘籍」。
52
蜜橘 《明一統志》紹興出。
53
小橘 餘姚縣志:産東山謝氏園者曰謝橘,小而甘金橘。嵊縣志:橘,種有小如彈丸者名金橘,如棗者名金棗,如豆者名金豆。
54
山查。 嵊縣志:生大白、五龍、四明諸山者,樹高盈丈,實如大腹子,味極甜脆。
55
蔗 㑹稽三賦注:赤者名崑崙蔗,白者名荻蔗,赤者出㑹稽,作乳糖。𢎞治《紹興府志》:山隂靈芝鄉出蔗。羣芳譜》:蔗糖,以蜀及嶺南者為勝㑹,稽所作乳糖,視蜀更勝。
56
蓮 嘉、泰㑹稽志山㑹諸水,往往芙蓉環繞,夏秋之間,川澤如錦,土人取蓮子藕根為利,㑹稽三賦注:山隂荷最盛,出偏門,至三山,多白蓮,出三江門至梅山,多紅蓮,夏夜香風一二十里不絶。
57
藕 剡録越藕最佳,謂之「花下藕」,又特出羅文藕,在禹廟前,他皆不逮。本草:白花藕最佳,為粉益人。
58
菱 㑹稽三賦,注越中所産,惟羅紋菱最大。嘉泰㑹稽志即所謂腰菱也。
59
芡 《嘉泰㑹稽志》:雞頭又謂之雁頭,今山隂梅市之雞頭最盛,有一戸種及十八里者,然亦有數等。小白皮最佳,大白皮,中白皮,其皮頗堅,難齧,黃嫰又太輭,皆不逮也,其柄又可為葅,甚美,越人謂之「藕梗」,其實芡柄耳。
60
牡丹 花木譜,越中牡丹開時賞者,不問親疏,謂之「看花局」。澤國此月多有輕雲微雨,謂之「養花天。僧仲殊越中牡丹花品序越之好尚惟牡丹,其絶麗者三十二種,始乎郡齋豪家名族,梵宇道宮,池臺水榭,植之無間。歐陽修《洛陽牡丹花品》序:「牡丹出丹州,延州山東青州南」,亦出越州陸游賞花至湖上》詩:「吾國名花天下稀,園林盡日敞朱扉,蝶穿密葉常相失,蜂戀繁香不記歸,欲過用愁風蕩漾,半開卻要雨霏微,良辰樂事真當勉,莫遣匆匆一片飛」。
61
海棠 平泉草木記》:木之奇者,稽山之海棠黃梅。 《嘉泰㑹稽志》:剡中獨多千瓣,黃梅今無。又有蠟梅二種磬口者,佳。
62
木蘭。 鎮東軍使院記:大厦之前,木蘭特異,越城之中,稱為一絶。
63
山茶 《學圃餘疏》,潯陽陶狄祠山茶一株,幹大盈,抱枝䕃滿庭。二月三日祭,時花特盛,好事者分種之,竟無一活。紹興曹娥廟亦有之,止如拱把之半,土人云「千年外物」也。
64
杜鵑 《平泉《草木記》:稽山之四時杜鵑《嘉泰㑹稽志》:越人種之庭檻,結為盤盂翔鳯之狀,而法華山奉聖佛殿前一本高與簷等,花色殷紅,開時照耀,牆壁皆赤映山紅。 袁宏道《游五泄記》:山中映山紅,有高七八尺者,與他山絶異。
65
紅桂 平泉草木記:木之奇者,剡中之真紅桂。程顥剡桂詩序:李徳裕嘗言洛龍門敬善寺有紅桂樹,獨秀伊川嘗於江南諸山訪之,莫致陳侍御知余所好,因訪剡溪樵客偶得數株,移植郊園,衆芳色阻,乃知敬善所有,是蜀道苪草,徒得其名。桂漿。 沈遼《桂漿詩》:越人逺寄桂花漿,敝屋,欣聞破鼻香」。
66
木芙蓉。 《平泉草木記》:㑹稽之百葉木,芙蓉注,即拒霜也。
67
貞桐 平泉《草木記》:稽山之貞桐,注其花鮮紅可愛且耐久。
68
忍冬 《嘉泰㑹稽志》:一名鴛鴦,藤出鏡湖水涯,香如荼,蘼末利可植園圃,為架承之。
69
雙頭蓮。 㑹稽三賦:注越多雙頭蓮、白鶴花。 劉詵《白鶴花》詩注,玉笥山中有白鶴花,頂翅宛然。
70
《薔薇》 平泉草木記》㑹稽之百葉薔薇蘭 羣芳譜句踐種蘭蘭,渚山即王右軍蘭亭是也。今㑹稽山甚盛,餘姚縣西南並江有浦亦産蘭,其地曰蘭墅洲,自建蘭盛行,不復齒及,移入吳越輒凋,有善藏者售之,輒得高價,而香終少減。𢎞治紹興府志:㑹稽有山蘭而無澤蘭,今山蘭人家罕種。
71
謹按越絶無句,踐種蘭之文,因越有蘭渚,其命名必有所自,姑存之。銀蘭。 嵊志百丈,巖有飛瀑巖壁間嘗産銀蘭蕙。 餘姚縣,志生深谷中,惟治南大江,獨産蕙,因名蕙江。
72
水仙 嘉泰㑹稽志:山隂此花有兩種,一曰水仙,一曰金盞銀臺。徐師川詩:「金盞銀臺何足比」。其香既減,格韻亦下。
73
菊 《嵊縣志:知縣施三捷署圃,植菊甚盛,人擬之為「河陽花。因有菊譜,其詠詩有「金絲栁玉梅白睡,香毬青心玉牡丹」。陳獻章《看菊詩》:「扁舟何處剡溪濵,夜半歸來雪滿巾,爭似一瓢秋菊伴,漆園風暖蝶迷人」。
74
竹箭 《爾雅》:「東南之美,有㑹稽之竹箭。《紹興府志》:越産竹箭,擅名。今有二種:大葉者名箬箭,細葉者名笄。箭墨客,揮犀竹為竹箭為箭,蓋二物也。
75
黃竹 《名勝志》:蕭山縣黃竹山,竹色微黃,狀如刀削,相傳范蠡遺鞭所生。
76
晉竹 《吳越春秋》,越王使大夫種索晉竹十庾,以復封禮。
77
筋竹 𢎞治《紹興府志》剡中甚多,其筍未成,時堪為弩弦。
78
笙竹 《嘉泰㑹稽志》:今樂部笙,率以㑹稽臥龍山竹為貴,蔡中郎得柯亭椽竹為笛,亦㑹稽也。
79
毛竹。 剡録。剡之金庭有毛竹洞,餘姚之四明山家亦有之。《嵊縣志》:金庭山有竹生毛節覆一節。
80
慈竹 𢎞治紹興府志》即桃枝竹,又名四季,竹作篾,柔韌堪為簟,越人多植之為籬。其竹,夏月經雨滴汁下地生蓐,似鹿角,色白,食之止痢。
81
紫竹 𢎞治《紹興府志》:越多細竹,紫竹生剡,方竹生玉。岑山,蘆棲竹生嵊縣。
82
苦竹 羅頎札記:山隂有苦竹城,越以封范蠡之子,則越自昔産此竹矣。𢎞治紹興府志》:苦竹與刼竹,皆可作寓錢紙,苦竹種,有黃青白紫頓地,即散刼,竹有二種,一種狗刼,可作紙徳政坊,與山隂小赭等處,居民作箕篩,以此為業箖箊竹。 吳越春秋》,袁公即杖箖箊竹。
83
對青竹。 養痾漫筆竹黃而溝青,每節間出,惟㑹稽頗多,彼人呼為「黃金間碧玉」。紹興府志:一名金竹,一名閃竹,其膚膩可作盒器。
84
篆、刀、竹。 萬厯山隂縣,志出越王崢上節,橫錯相間,歐兠祖師遺跡也。
85
人面竹。 竹譜出剡山竹徑幾寸,近本逮二尺,節極促,四面參差,竹皮如魚,鱗面凸,頗𩔖人面。
86
公孫竹。 𢎞治紹興府,志高不盈尺,越人以為几案之玩。
87
沙筯竹。 談、薈越州産沙、筯、竹、採笋者,輕步從之,聞聲則縮入沙中。
88
日鑄茶。 方輿勝覽,㑹稽日鑄嶺,其地産茶。歐陽修云:兩浙産茶,日鑄第一。嘉泰㑹稽志日:鑄嶺産茶,奇絶然,有名頗晚,吳越貢奉:中朝土毛畢入,不聞有日鑄,殆出在吳越國除之後。歸田録云:草茶盛於兩,浙、浙之品日注第一。青箱記亦云:越州日鑄茶為江南第一,范文正汲清白泉,以建溪日鑄臥龍雲門之品,試之云:甘液華滋,悅人靈襟」。按今㑹稽所産茶極多佳品,惟臥龍一種得名,幾與日鑄相亞,臥龍者出臥龍山,知茶者謂二山土脈相𩔖,信亦佳品,然日鑄芽纎白而長,其絶品長至三二寸不過十數株,餘雖不逮,亦非他産可望味甘輭而永多啜宜,人無停滯酸噎之患,臥龍則芽差短,色微紫黒,𩔖䝉頂紫筍,味頗森嚴,其滌煩破睡之功,日鑄有不能及,顧其品終在日鑄,下自頃二者,或充包貢臥龍則易,其名曰瑞龍日鑄,他書及土人皆用此鑄字,惟歐陽公歸田録則書為日注,疑公自有所據,其後亦有書作注者,蓋自歐公始也。剡録越産之擅名者,有㑹稽之日鑄嶺茶,秦望山之小朶茶,陶晏嶺之高塢茶,㑹稽山之茶山茶,雲門山之丁坑茶,東土鄉之雁路茶,山隂之臥龍山,茶蘭亭之花塢茶,諸暨之石筧嶺茶,餘姚之化安瀑布、茶嵊縣之西白山、瀑布嶺,茶五龍、真如茶、紫巖茶、鹿苑茶、大崑茶、小崑茶焙、坑茶、細坑茶,而日鑄茶名最著。舊志謂臥龍山茶過於日鑄,若化安瀑布、茶、陸羽品,其殊異同,時號為仙茗。晁沖之、陸元鈞宰寄,日注茶詩,我昔不知風雅頌草木,獨遺茶比諷陋哉?徐鉉說茶苦,欲與淇園竹同種,又疑禹漏税,九州橘柚,當年錯包貢腐儒,妄測聖人意,逺物勞民亦安用含桃熟荐當在盤,茘子生來枉飛鞚,羊葅異好亦何有?蚶菜殊珍,要非奉君家季疵,真無情毀論,徒勞世,仍重爭新鬭,試誇擊,拂風俗,移人可深痛,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從衆,更煩小陸,分日注密封細字蠻奴送槍旗,卻憶采擷初雪花,似是雲溪動,更期遺我,但敲門玉川,無復周公夢謹按:志茶者多尚名貴,茶經而後著録者夥矣,今諸暨各地所産茗葉、質厚味重,用對乳茶最良,每京年採辦入而昔人未有志及者,故特拈出 嵗銷最盛。茗山茶。 《名勝志》:蕭山縣茗山産佳茗,后山茶。 嘉靖《浙江通志》茶之𩔖有上虞后山茶酒。 《名酒記》:越州蓬萊酒。
89
越酒 㑹稽縣志越酒行天下,其品頗多而名老酒者特行名,豆酒者佳,其法以緑豆為麯邑。壤多秫,少秔以此。
90
蕭釀 𢎞治《紹興府志》蕭山縣金井為徐氏園邑人,釀酒多汲取此水,是以蕭釀,與越酒並重。
91
麯,藥 𢎞治紹興府志》:蓼生水澤曰虞蓼,今人用為麯藥。
92
鹽 𢎞治紹興府志,郡之所産,常以竹盤燒之,故味美而色白,為他郡最。嘉泰㑹稽志:㑹稽亭戸煎鹽法,以海潮沃沙,暴日中將夕刮鹻,聚而苫之,如是五六日乃淋鹻取滷,灌以竹筒,取石蓮五枚納滷筒中,若三蓮浮,則滷將成四五,蓮浮則滷成可用,謂之頭滷。編竹為槃,槃中為百耳,以篾懸之,塗以石灰,纔足受滷,燃烈焰中滷不漏而槃不焦灼。
93
玉芝 嘉靖浙江通志》:㑹稽玉芝出陶宴嶺,一名九臼,花色正紅生葉,下其根,一嵗生一臼。或云取其臼,以麫裹炊,熟吞之,日三枚,可以辟穀。舊浙江通志:一名山荷葉,一名唐婆鏡,其花生葉,下色正紅,故又名羞天花。
94
甘菊 羣芳譜菊山,在蕭山縣西三里,山多甘菊海根。 《本草拾遺》生,㑹稽海畔山谷,莖赤色,葉似菝葜而小,蒸而用之味苦。
95
薄荷 《本草綱目》:吳越人多以代茶,其性涼,産剡山中者味厚。
96
細辛 𢎞治《紹興府志》諸暨縣隴山産細辛蛇黃。 圖經本草:越州有之,大如丸,堅如石,外黃內黒蛇,冬蟄時所含土,到春吐之越人,常以二月採虎杖。 圖經本草,越州處處有之,如竹筍,狀上有赤斑㸃。《爾雅》云:「蒤虎杖」。郭璞注云:似葒草可以染赤羊蓍。 《爾雅翼》《麥門冬,越名羊蓍。
97
木蠏 本草釋名即木鼈子,今杭、越皆有之。藤生葉有五椏,狀如山藥。
98
烏藤菜 蜀本草,今出越州蒿之𩔖也,即劉寄奴馬兠零。 《本草》注産越州七八月採。
99
紫石英 《元和郡縣志》諸暨縣烏帶山出諸暨縣《志》又水石英在水中,一頭微著石采,取必於露未乾時。
100
禹餘糧 《新昌縣志》:水簾洞左右有圓石如拳,碎之內有屑如餡,或𩔖麻豆,隨人所欲而應。俗傳禹餘糧,今化為石,可作藥」。
101
蓼草 《吳越春秋》,越念復。吳怨臥,則切之以蓼薇草。 剡録五龍山重岡複嶺山坡産薇為異草、蒲草。 嘉泰㑹稽志宋縣尉楊襲璋留家於汝湖之東,植蒲數里,遂名其地曰東蒲。
102
莎草 𢎞治紹興府志》薹也。可織、蓑諸暨泌湖多有之。
103
藍草 𢎞治紹興,府志可染,青山隂人種之,為業莞草。 𢎞治《紹興府志》有二種,一為席草,一為燈心草山隂威鳯鄉及戴旗山種之,故有莞田。
104
赤莖草 《太平寰宇記》:越州古稱出鮮麗之物,橫山産草,莖赤葉青,死者覆之,活《㑹稽風俗賦》:活人之草
105
長生草》。 草木疏》餘姚縣上林湖盤羅石上産長生草。
106
三葉白草。 嘉泰㑹稽志》:出鏡湖澤,畔葉漸白,農人候之以蒔田葉,白苗畢秀矣。餘姚縣志:生於水濵,春夏水足,三葉盡白,否則止白一葉,或二葉,占之絶驗。
107
鹿胎草。 《天中記》嵊縣剡山,一名鹿胎山,昔有獵士射鹿,此山鹿孕而傷,既産,以舌䑛子乾而母死後鹿死。處生草,名曰鹿胎草。
108
《虎茨草》。 蕭山縣志:細白花紅子而子性甚堅嚴,冬雪不能敗,至百年止高二三尺。
109
昌蒲 《嘉泰㑹稽志》:今㑹稽有一種葉,有脊如劍,謂之雁蕩。昌蒲生石,上節殊密,當不止一寸九節,今人多以拳石或沙中種之,為几案之翫。
110
鵞 㑹稽三賦注:王義之愛,善鳴之,鵞越産之,多者畫眉。 蟲天志過日,鑄嶺稀見,餘鳥,惟聞畫眉而已。此鳥各占一山,其侶過之,必苦鬭無共棲者。
111
竹雞 劉基《活水源記》:「靈峯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峯,鳥多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
112
杉雞。 《臨海異物志》:越有杉雞,常居杉樹下,頭上有長,黃毛,冠頰正青,色如垂縷,可食如竹雞。
113
野鴨 《嘉㤗㑹稽志》:野鴨頭中有石,云是石首魚所化。
114
鷺 嘉泰㑹稽志》,山隂瀕水,人家多畜鷺,皆馴不去,惟白露一日必籠之,不然飛去。
115
雪姑 《嘉㤗㑹稽志》:㑹稽人呼鷰為雪姑,其色蒼白,似雪鳴,則天當大雪極驗。
116
寒鴉 《嘉泰㑹稽志》有一種名寒鴉,比常鴉頗小,十月自西北來,其陣蔽天,及春中乃去。秦太虛樂府云:「寒鴉萬㸃,流水繞孤村。不至越者,殆不知也。靈鳥。 㑹稽三賦注法,華山有雙鳥,雛長則送出之,唯此鳥在焉,故稱靈鳥。
117
吐綬鳥。 《嵊志》:「太白山有鳥如雞,文采五色,能吐綬,長尺。
118
野豬 𢎞治紹興府志》:越山中有野豬、豬、獾、狗、獾、豪豬四種。
119
狸 𢎞治《紹興府志》:越山中有玉面、狸文、狸柿、狸鰍、獚狸四種。
120
猿 《㑹稽風俗賦》猴玃猿狖注,玃母猴狖黒猿,山中多有之《㑹稽縣志:「猿好踐稼,㑹稽山間陸種如豆麥之𩔖,多為踐毀。天衣寺僧法聰令捕一老,猿被裘巾細縫,使之不可,脫縱之去,老猿跳趨,其群逺望而畏之,皆捨去,老猿趨愈急,相逐,日行數十百里,其害稍息。
121
石首魚》 𢎞治紹興府,志生東海中,春水既至,則羣至海濵淺處,散子求魚者,聞水底鳴,如鴨,乃下網,其魚夜視有光,鮮食甚佳,暴乾成鯗,蓋海味之珍嘉魚。 方輿勝覽蕭山縣城,山上有泉,多嘉魚,追紅魚。 𢎞治《紹興府志》:白魚生嵊縣嶀浦祠,下大者二三尺,頭昂者上品,尾赬者名追紅。
122
春魚 《大業拾遺記》:似石首而小嵗,以仲春至鹽浥而乾之,名曰含肚」。
123
鯽魚 《嘉泰㑹稽志》:蕭山湘湖之鯽珍美,為越中之冠。
124
小鰿魚 劉基《活水源記》中有小鰿魚色,黒居石,穴中水鼠,常來食之。
125
鱖魚 𢎞治紹興府志》越中間有惟浦陽江」為多銀魚」。 《張先入越詩:「春後銀魚霜下,鱸逺人曽到合思吳」。
126
半面魚 《嘉㤗㑹稽志》:越王食魚未盡,以半棄之,水中化為魚,遂無一面名半面魚。《能改齋漫録》:越王句踐之保㑹稽,方斫魚為鱠,聞吳兵至,棄其魚於江中,化而為魚,猶作鱠形也,故名鱠。殘魚,亦曰王餘魚。《吳都賦》曰:「半則王餘」。王逸《注》曰:王餘魚,其身半也。
127
□□魚 𢎞治《紹興府志》:□□湖去山隂縣西北,越人呼黃色無鱗,有刺之魚曰「□□」,此湖至今多出此魚,故名非獸也。
128
三色鯉。 餘姚縣志:自黃山港至汪姥橋曰姚江,其鯉口尾青,自橋而西,至西石,廟曰舜江。其鯉口尾赤,自廟而西曰蕙江。其鯉口尾白而微黃,共在一水,分界不亂皇甫汸《游越溪詩》:「三江橫貫兩城中,同是潛鱗色不同。更道芳洲多蕙草,幾叢花發倚春風」。
129
鯉花 《嘉泰㑹稽志》:越人謂鯉之小者為鯉花,鱸之小者為鱸靸,鯽之小者為鯽核,鱧之小者為鱧□,鮎之小者為鮎篦,皆莫詳其義。
130
小麥魚。 餘姚縣志:其大如筯小麥,熟時生産積慶寺。《前溪舊志作鰣魚者非。
131
烘魚。 《餘姚縣志:橫扁無鱗黃色,濵海人烘乾食之風鰻。 𢎞治《紹興府志》越人每於秋中風潮起時取之,謂之風鰻。
132
靈鰻 墨客揮犀越州應天寺鰻井世傳靈鰻時出游,人取之,置懷袖間,了無驚猜。有鱗兩耳,尾有刃迹寓簡:沈存中嘗游㑹稽,登天寧寺觀鰻井,水之盈虧與潮相應。中有靈鰻,狀若殿柱,人罕得見。鰻線 萬厯山隂縣志鰻之初,生者數寸,瑩白如線,産三江惟清,明後十日有之,味鮮美。
133
雞冠蛇 談薈㑹稽山有雞冠,蛇頭如雄雞冠,長尺餘,圍可數寸。
134
黿。 嵊縣志嶀浦潭,有大黿方丈許者,時出曝沙間蠏。 萬厯《山隂縣志》:紫蠏産上河,其味尤冠絶《蟹録》「螃」本「蟹」,《周禮疏》作「旁取其橫行」,今字益「虫」乃是俗加旁蟹之呼,名古矣。越人》云:「和鹽泥養之,可踰月」。石蠏。 劉基《活水源記》,活水源東注,若耶之溪,其中有石蠏,大如錢。
135
蛤 㑹稽三賦,注蛤有文,故謂之文蛤。元微之詩,鄉味尤稱蛤。
136
蟶。 𢎞治,《紹興府志》:㑹稽蟶浦産者,佳甲蟲之珍味蝦。 剡録》越人謂杜鵑曰:「謝豹、謝豹啼時,漁人獲小鰕名謝豹蝦」。
137
吐鐵。 餘姚縣志狀𩔖蝸而殻薄,吐舌銜沙,沙黒如鐵,至桃花時,鐵始盡,吐乃佳。
138
綾 㑹稽三賦《注》:「越貢白,編綾交梭綾十樣綾、大花綾」姬侍𩔖偶。煬帝以越州所進花綾獨賜司花女袁寶兒及絳仙他妃莫得
139
羅 𢎞治紹興府志,越之舊産,故稱越羅,唐時擅名天下,今織染局雖造白生羅,而民間所織絶無佳者。老學庵筆記:遂寧出羅,謂越羅,似㑹稽尼羅。
140
花羅。 㑹稽三賦,注越貢花羅紗。 《太平寰宇記》:越州産緋紗交梭,白紗輕容紗。 𢎞治《紹興府志》:舊産蕭山,夏織為上,秋織次之,冬織最下。蓋絲遇寒即脆,而帛地不堅,故也縐紗 剡録剡中産縐紗極精好,服之如挂氷雪,今不復造。
141
絹紬。 𢎞治紹興府志》,諸暨所産絹,有花山、桐山、板橋之名。紬有絲紬、緜紬二種。
142
蕭絹 嘉靖《浙江通志》,紹興蕭、絹初,郡人蕭姓者製因名。
143
葛布 《越絶書》:葛山者,句踐罷吳種,葛使越女,織治葛布,獻於吳王。采葛歌葛,不連蔓□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嘗膽,不苦甘如飴,令我採葛以作絲,女工織兮不敢遲,弱於羅兮輕霏霏,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吳王懽兮飛尺書,増封益地,賜羽奇几杖茵褥。諸侯儀,羣臣拜舞,天顔舒我王。何憂能不移
144
苧布 𢎞治《紹興府志》,唯諸暨最精,相傳以為西子遺習。其種有腰機兼絲、西洋生苧熟苧之別。
145
縐布 𢎞治《紹興府志》,以麻為之。諸暨靈泉鄉産者,精好纎密,如羅潄之以水輒成縠紋,名山後布。嵊縣産者,麤名強布。
146
剡牋 嵊志剡藤紙名,擅天下式,凡五藤,用木椎椎,治堅滑光白者曰硾牋,瑩潤如玉者曰「玉版牋」。用「南唐澄心紙様者,曰「澄心堂牋」,用蜀人魚子牋,法者曰「粉雲羅」,牋造用冬水佳敲氷為之,曰「敲氷紙」。今莫有傳其術者陳端剡牋詩》:「雲母光籠玉楮温,得來元是剡溪濆,清涵天姥峯頭雪,潤帶金庭谷口雲,九萬未充王,內史百畨聊贈杜參軍從,知醉裏縱橫墨,不到羊欣白練裙」竹紙。 紙箋譜,越中竹紙。嘉泰㑹稽志:剡之藤紙得名最舊,其次苔牋,今獨竹紙名天下,遂掩藤紙竹紙上,品有三:曰姚黃,曰學士,曰邵公,工書者喜之滑,一也,發墨色,二也。宜筆鋒,三也。卷舒雖久,墨終不渝,四也。性不蠧,五也。米元章書史云:予嘗硾越州竹光透如金版,在油拳上前輩貴㑹稽竹紙,於此可見,米芾硾越竹學書詩:「越筠萬杵如金版,安用杭油與池繭,高壓巴郡烏絲闌平欺澤國,清華練老無長物,適心目天使殘年,司筆研圖書,滿室翰墨香」。劉薛何時眼中見薛道祖,和米芾越州竹紙詩:「書便瑩滑如碑版,古來精紙難鬭,繭楮成剡,竹光零亂,何用區區書,永練細分濃淡可評墨,副以溪巖難乏,硯世間此理誰復?知千里同風未相見」。
147
雁頭箋。 談薈羅隠,以越中雁頭牋贈,萇鳯鳴氷紙。 草木疏江南,以楮搗紙。剡溪作氷紙,亦取此蠶繭紙。 《書史㑹要》:王逸少以蠶繭紙書、蘭亭序寓錢紙。 𢎞治紹興府志山隂夏履埠出。
148
麥□紙。 談薈浙東有麥□稻、桿紙、大牋紙。 《格古要論》:上虞縣有大牋紙,一種至厚,一種稍薄。
149
月面松紋紙。 談薈白樂天墨蹟,有印文曰「剡溪月面松紋紙」。
150
草紙 山隂縣志出南池,以草為之狸毛筆。 正統上虞縣志香狸之毛可為筆鼠鬚筆。 書史會要、右軍書蘭亭序,時用鼠鬚筆筆管。 《四明圖經》越出筆管》
151
六角扇 《埤雅》:王羲之在蕺山,有老嫗持六角竹扇賣,因書扇各五字。
152
蒲扇 𢎞治紹興府志》,蒲水草可作扇,蕭山鳯儀,鄉民以之為業。
153
謹按:會稽陶堰出紙扇甚潔緻,以密節細竹為柄,糊以白紙,堪作書畫。陸游詩云:「團扇家家畫,放翁謂此。
154
苮席。 輿地志苮草出上虞、夏蓋山地人織以為席。名勝志:苮草席,蕭山縣出。
155
竹簟 《西京雜記》:「會稽貢竹簟,號流黃簟,麻弦。 《越絶書》:麻林山句踐欲伐吳,種麻以為弓弦桕油。 𢎞治,《紹興府志》烏桕之實。可作油,今嵊縣、新昌,山中人。家植之為業。
156
水銀 𢎞治紹興府志》:餘姚縣龍泉山産銀沙。 㑹稽縣志銀山無草木,産銀沙,舊有禁,恐礦氣攻田禾也。
157
銅錫。 越絶書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劉基出越城至平水記赤堇之山,其東山曰日鑄,有鉛錫。
158
鐃鈸 百寶總珍集僧家市語,呼「滑仗。越州多有鑄者。
159
越窑 《負暄雜録》《秘色窑器:世言錢氏有國日越州燒進民間,不得用,故云秘陸龜䝉詩:「九秋風露越窑開,奪得千峯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稽中,散鬭遺杯,乃知唐世已有非始於錢氏。老學庵筆記》:耀州出青瓷,謂之「越器」,似以其𩔖餘姚,秘色也,然麤樸不佳。《六研齋筆記》:南宋時,餘姚有祕色,磁麤樸而耐久,今人率以官窑目之談薈。吳越時,越窑愈精,謂之祕色,即所謂柴窑也。或云製器者姓,或云柴世宗時始進御云。
160
謹按:越紙、越窑,自古著名,今不聞有産者,然非樹萟資生之物雖缺,亦不為害也。浮石。 諸暨縣續志》:城東聖姑殿前流泉清溜,能結浮石。
161
碧石 𢎞治紹興府志:山隂縣碧山産碧石寶珠石。 《正徳諸暨縣志》寶珠山有細石,其圓如珠,故名。
162
彈丸石。 剡録:謝巖山晉謝靈運游此四顧放彈,今有彈丸石。
163
茶上石。 諸暨縣續志》:「雞冠山産奇石名,茶上文石碑石」。 𢎞治《紹興府志》:諸暨出文石,有花紋,與鬱林同出,碑石甚細,可作碑,不下湖州。
164
柘器 《寶慶會稽續志》:柘越中多有之,非但葉可供蠶事,其木文理縝密而黃色可愛,堪為器具。
165
斑竹器。 《述異記》越中有顧家斑竹,用以作牀椅,及他器具甚清雅。
166
竹火籠 萬厯會稽縣志竹火籠陶堰製者甚佳炭。 《越絶書》「練塘」者,句踐時采錫山為炭,稱炭聚載,從炭瀆至練塘,各因事名之。《紹興府志》:「會稽山出。
167
江通志卷一百四
URN: ctp:ws331197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