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御定淵鑑𩔖函卷三十三地部十一 。 谿壑陂一。
3
增《說文》曰「陂,阪也,一曰池也」。 《禮月令》曰:畜水曰陂原。《毛詩》曰: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淮南子》曰:「譬若同陂而漑田,其愛水均也」。 増孫子海人曰:「橫海,有魚一吸萬頃之陂」。 原《續漢書》曰:郭泰入汝南,交黃叔度至南州,先過袁奉髙,不宿而去,從叔度累日,或以問泰,泰曰:「袁奉髙之器,譬諸汎濫,雖清而易挹也。叔度之器,汪汪若萬頃之陂,澄之而不清,混之而不濁,不可量也」。 增《夢溪筆談》曰:瓦橋闗北與遼人為隣,素無闗河為阻,往嵗天宅使何承矩守瓦橋,始議因陂澤之地瀦水為塞,欲自相視,恐其謀泄,日會僚佐汎船,置酒賞蓼,畫以為圖,人莫喻其意,自此始壅諸淀。熙寜中,又開徐邨栁莊等濼,皆以徐、鮑、沙、唐等河叫猴、雞距、五眼等泉為之原,東合滹沱、漳、淇、易、白等水并大河,於是自保州西北沈逺濼,東盡滄州泥枯海口,幾八百里,悉為瀦潦,濶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為藩籬。 《老學庵筆記》曰:陂澤近時最多廢吾鄉鏡湖三百里為人侵耕幾盡,閬州南池亦數百里,今為平陸墳墓千計,雖欲疏濬,復其故亦不可得,又非鏡湖之比成都、摩訶池、嘉州石堂谿之𩔖,蓋不足道長安民契劵至,有云「某處至花萼樓某處至含元殿者,蓋盡為禾黍矣,而興慶池偶存十三,至今為弔古之地。
4
陂二
5
《増皇覽》曰:楚大夫子思造芍陂。 《淮南子》曰:「孫叔敖作期思之,水灌雩婁之野」。期思,即芍陂也。 《水經注》云:「淝水東北逕白芍亭下,東注為湖,故名芍陂」。 九域志曰:雞陂在蘓州齊門外,吳王畜雞城也。 《戰國䇿》曰:荊軻奉燕督亢地圖以獻秦王督亢陂在涿州,其地沃美。原史記》曰:髙祖母曰「劉媪,常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增《漢書》云:「江都王建游雷陂,使郎二人乘小舟入陂中,船覆兩郎,溺攀舟,乍見乍沒,建臨觀,大笑」。註曰:「即雷塘也」。 《通典》曰:「漢元帝建昭中,召信臣為南陽太守,于穰縣南造鉗盧陂,開六石門以節水勢,杜詩為守,復修其業。《民歌》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漢書》曰:「汝南舊有鴻郄大陂,郡以為饒。成帝時,闗東數水波溢為害,丞相翟方進以為決去陂水,其地肥美,遂奏罷之。王莽時,苦旱,郡中追怨方進,童謡曰: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羮芋,魁反乎?覆陂當復」。  《後漢書》云:「建武中,太守鄧晨使許陽,為都水掾,復脩鴻㕁陂陽,曰:昔成帝夢上天天,帝怒曰:何故壞我濯龍淵!今明府興立廢業,願效死力」。數年陂成。 又謝承《後漢書》曰:人有譖陽取錢者,晨繫陽于獄,戶自開械,自釋出獄。日暮陂上,火光引前,清徳之感也。 《原漢宫殿疏曰:「雁鶩陂漑地六頃,承昆明池下流。 抱朴子曰葛仙公,每飲酒醉,常入家門前陂水中,臥竟日乃出。 《増神仙傳》曰:「壺公以竹杖與費長房、長房投杖葛陂。成龍,東漢置葛陂縣,旋廢」。 《原魏略》曰:明帝出次摩陂,有龍見於井中,帝出觀,因改摩陂為龍陂,增異苑曰東鄉。太湖吳時軍士五百人將破堰,先以酒肉祈神,夜夢人云:「塘水速竭,若見巨鱗,慎勿殺也」。又有銅釜,並不可發,明往决水,得白魚,剖之,見昨所祭餘食充溢腸內,湏臾復得釜,又取發水,便暴出五百人一時沒溺,唯督監得存。今名此湖為「五百陂」。 原《汝南先賢傳》曰:「鄭敬去吏隱居于蟻陂之陽,以漁釣自娯,彈琴詠詩,常方坐於陂側。 《襄陽耆舊傳》曰:「宜城縣東北角有熨斗陂」。 增《唐志》,鄭州管城縣有僕射陂,後魏孝文賜僕射李沖,因以為名。 《長安志》曰:渼陂出終南山諸谷,合胡公泉為陂陂,産五味魚,甚美,因誤名之。唐寳厯間,令尚食禁採捕其水,仍令百姓灌漑。 西陂見杜甫詩,為愛西陂好。 《敎坊記》云:唐敎坊,前月陂,形如偃月,陂三。
6
増畜雞 放鶴上見陂二,白放鶴陂在武岡州,梁崔穆于此籠得 ,鶴放去,化為白璧一雙。鴈鶩: 鸕鷀上見陂,二饒鸕鷀陂,在內黃縣最 ,魚、蒲之利 原奏罷。 修復鴻郄陂,西漢翟方進奏罷東漢鄧晨修,復俱詳陂二 「貰貸。 引灌寗成曰:「仕不至二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乃貰貸陂田千餘頃,假貧人役使數千家。 張禹為下邳守,引灌蒲陽陂,率吏人假與糧種,隣郡貧者歸之 増投杖。 禁魚費長房投杖成龍見前葛陂 渼陂,禁民間漁,見前陂二 游雷 偃月並見前陂二。 原無漉《月令》無漉陂池 不清澄之不清 増獻督亢。 造鉗盧、二陂俱見前。 賜僕射。 記大農上見陂二農。韋瓘有南陵縣大 陂記》 穿渠漑田。 負土種稻。晉青龍元年,穿城固渠,臨陂漑田數千餘頃。《士魏志》:夏侯惇為濟陽守,斷大水作陂,自負土,率將 種稻,人頼其利。泛渼吟雕。 名魚號鄭。岑參、杜甫俱有《汎渼陂,詩在黃庭,堅作《雕陂歌》, 魚君陂 任丘縣,唐令魚思賢鑿,故名魚君陂。《三國記》,太守鄭渾築陂,故號鄭。
7
陂四
8
増九澤既陂。禹貢障也。 愛其功,敬其事。愛敬陂在揚州,方圓百里,本魏廣陵守陳登所設,時人愛其功,敬其事,故以名之。 原斷水為陂,魏夏侯惇事見前陂三。穿渠築陂。晉青龍中,事見前陂三。 増方梁石洫。汝南多陂池,嵗决壞費二千餘萬。鮑昱為太守,作方梁石洫,水常饒足,漑田數倍。 飛陂》《朝野僉載》曰:秦州敷子店南西陂白日飛陂四五里,陂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白笴長嘯李白逰白笴陂詩》曰:「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陂塘五百九十八所。韋丹為江南西道觀察使,凡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萬千頃。 陂陀臺榭左僕射劉仁軌謂御史狄仁傑曰:「古天子陂陀臺榭,皆深宮複禁,不欲百姓見之,恐傷其心。而今列岸侈廊亙王城之外,豈愛君哉!」 印文三百里。宋黃庭堅《雕陂詩》曰:「雕陂之水,清且泚屈,為印文三百里」。 田頭舂新榖王庭珪《寅陂詩》「田頭已打新舂榖」陂五
9
原詩魏文帝於𤣥武陂作詩曰:「兄弟共行遊,驅車出西城。野田廣開闢,川渠互相經。黍稷何鬱鬱,流波激悲聲。菱芡覆緑水,芙蓉發丹榮。栁垂重陰緑,向我池邊生。乘渚望長洲,羣鳥讙譁鳴。萍藻汎濫浮,澹澹隨風傾。 増唐杜甫渼陂西南臺》詩曰:「髙臺面蒼陂,六月風日冷,蒹葭離披去天水,相與永懐新目似,擊接要心已領彷,像識鮫人空蒙辨,魚艇錯磨終南翠,顚倒白閣影崷崒増光輝乘凌惜,俄頃勞生媿,嚴鄭外物慕,張邴,世復輕驊騮,吾甘雜鼃黽知歸,俗可忽,取適事莫。並身退豈待官老,來苦便靜況資菱芡足,庶結,苑茨逈。從此具扁舟,彌年逐清景。 李白遊《秋浦白笴陂》詩曰:「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魚龍動陂。水處處生波瀾天,借一明月飛來碧。雲端故鄉不可見,腸斷正西看。 杜甫渼《陂行》曰:岑參兄弟皆好竒,携我逺來逰渼陂,天地慘黤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琉璃漫汗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鼉作鯨吞不復知,惡風白浪何嗟及!主人錦帆相為開,舟子喜甚無氛埃,鳬鷖散亂棹謳發,絲管啁啾空翠來,沉竿續蔓深莫測,菱葉荷花靜如拭,宛在中流渤澥清,下歸無極終南黒,半陂已南純浸山,影動裊窕沖融間,船舷暝戛雲際寺,水面月出藍田闗,此時驪龍亦吐珠,馮夷擊鼓羣龍趨湘妃漢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咫尺但愁雷雨至,蒼茫不曉神靈意。少壯幾時奈老何,向來哀樂何其多。 岑參《與鄠縣羣官泛渼陂詩》曰:「萬頃浸天色千尋,窮地根舟移城入,樹岸濶水浮邨閒,鷺驚簫管潛虯傍,酒樽暝來呼,小吏列火儼歸軒。 又《與源少府泛渼陂》詩曰:「載酒入天色,水涼難醉人。清搖縣郭動,碧洗雲山新。吹笛驚白鷺,垂竿跳紫鱗。憐君公事後,陂上日娛賔。 王維泛前陂詩》曰:「秋空自明逈,况復逺人間,暢以沙際,鶴兼之雲外,山澄波淡將夕清月皓,方閑此夜,任孤棹夷,猶殊未還」。 宋黃庭堅《雕陂詩》曰:雕陂之水,清且泚屈,為印文三百里,呼船載過七十餘,褰裳亂流初不記,竹輿嘔啞山徑涼,僕姑呼婦聲相倚,篁中猶道泥滑滑,僕夫慘慘耕夫喜,窮山為吏如漫郎,安能為人作嚆矢?老僧迎謁喜我來,吾以王事篤行李,知民虚實應縣官,我寜信目不信耳!僧言生長八十餘,縣令未曽身到此。 王庭珪《寅陂行》詩曰:安成城頭烏夜宿,啼烏未起雞登木。傾邨入城來送君,馬首摩肩袂相屬,但有龎首不識名,何物老翁出山谷。老翁持酒前致詞,家住西邨大江曲。大江兩岸皆腴田,古有寅陂置官屬。自從陂廢田亦荒,官中無人開舊瀆。公㳂故道堰橫流,陂傍秔稻年年熟。今年雖旱翁不憂,田頭已打新舂榖。誰云此陂㑹當復,老父曾聞兩黄鵠。嗟哉如君不負丞,躬行阡陌勸農耕。監司項背只相望,風謡滿路胡不聽。胡不聽寅陂行為扣天閽叫一聲。
10
原銘晉張載《洪池陂銘》曰:「開源東注,出自城池。魚鼈熾殖,水鳥盈涯。菱藕狎獦,秔稻連畦。漸臺中起,列館參差。惟水泱泱,厥大難訾。
11
増記唐梁肅通愛敬陂水門記曰:嵗在戊辰,揚州牧杜公命新作西門,所以通水庸,致人利也。當開元以前,京江崖於揚子海,潮內于䢴溝,過茱萸灣,北至邵伯堰,湯湯渙渙,無隘滯之患,其後江派南徙,波不及逺,河流浸惡,日淤月填長民者,時興開鑿,隨導隨塞,百有餘年矣。公相川源度水勢,自江東而西,循蜀岡之右,得其浸,曰句城湖,又得其浸,曰愛敬陂,方圓百里,圖以上聞,帝用嘉允,乃召工徒,修舊防,節以斗門釃為長源,直截城隅,以灌河渠,水無羡溢,道不廻迂,於是漕輓商旅,以通其夾隄之田,旱暵得其漑霖潦,得其歸化磽薄而為膏腴者,不知幾千萬畝,野人誦曰:「膴膴原田,自今以始,嵗其豐年」。都人誦曰:「沔彼流水,我邦是紀」。鍾美不知。按陂塘本魏廣陵守陳登所設,時人愛其功而敬其事,故以名之。 韋瓘《南陵縣大農陂記》曰:先時縣有廢陂曰大農,積嵗不理,空規殘狀,非鄉黨之夀耋,不可欵識,范君乃召鄉老里正尹而計之,具畚挶,列綆鍤,筥礫礱堅,披材輦壤,日必廵丈,周察勢便,法以督姦,勤以勸勞,於是斬莽闢蕪,撥腐曝淤,事於農隙,三旬而畢其大也。驅江波六十里,闢荒梗數萬畝,厥功既成,乃有風雨暴鬭,虺虺沸㑹,似聞構作,及乎雨斬雲除,則沙洲突出,力捍嶺下,信為神物所相,雖使江河合災,驚濤稽山,大浸崩驅,暴猛來敵,亦不能軼峻防而侵厚趾,其或火雲爇天,旱魃為虐,而翠㶑摇岸,澄瀾浴月,溶溶浩浩,獨落天光,貫畦浮塍,卒嵗之漑千頃,豈為多哉?
12
池:一
13
増孔安國曰渟水,曰池圓,曰池,方曰沼。 《原毛詩》曰:「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又曰:「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増莊子曰:南溟者,天池也。 《淮南子》曰:「日出于暘谷,入于咸池」。 又曰:「陰氣極則下至黃泉,故不可鑿池穿井。 原顧子曰:「與子華遊東池」。子華曰:「水有四徳,池為一焉,沐浴羣生,澤流萬世,仁也。揚清激濁,滌蕩塵穢,義也。弱而能勝勇也。導江、疏河,變盈流。謙,智也。顧子曰:「我得汝於池上矣」。 《逸士傳》曰:「堯讓天子於許,由許由逃巢。父聞之,洗耳於池」。 六韜曰:「殷君喜為酒池,廻船糟丘」。 《増呂氏春秋》曰:「衛靈公天寒鑿池。《宛春諫》曰:「天寒。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竈,是以不寒。《左傳》曰:晉人謀去,故綘。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盬。注盬産鹽池也。 又昭公十九年,鄭大水,龍鬭,國人請禜焉,子産曰:「我鬭龍,不我覿也。龍鬭,我獨何覿焉?」固不許,後人呼其處為「蛟龍池」。 《春秋》曰:哀公十三年,公㑹晉侯吳子於黃池。 原《漢書》曰:「賈山奏事吳王曰:吳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 増又曰:「宣帝詔曰:池籞未御,幸者假與貧民。 又曰:宣帝神爵元年,金芝生於涵徳殿銅池中。 《後漢書》云:「馮異上光」,武書曰:「始雖垂翅廻谿,終能奮翼澠池。 《晉書》曰:荀朂乆在中書,専管機事,失之甚怏怏,或有賀之者,朂曰:奪我鳯凰池,諸君何賀也?」 又晉王羲之書曰:「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黒,使人躭之若是,未必後之也」。 《唐書》曰:杜亞拜淮南節度使,泛九曲池,曵繡為帆,詫曰:「要當稱是林沼」、李衡曰:「未有錦纜,云何?」亞大慙。 《酉陽雜俎》曰:蜀將軍皇甫直,別音律,好彈琵琶,元和中,嘗造一調,乘涼臨水池彈之,本黃鐘而聲入𬎼賔,因更弦再三奏之聲,猶𬎼賔也,隔日又奏於池上,聲如故,試彈於他處,則黄鐘也,直因調𬎼,賔夜復鳴,彈於池上,覺近岸波動,有物激水如魚,躍直,遂集客車,水竭,池索之,泥下丈餘,得鐵一片,乃方響𬎼,賔鐵也,原總載池名。 紂有酒池。 穆天子西征,有元池、瑶池、樂池,與西王母宴所。 齊景公有昭華池。 秦有蘭池、鎬池。 漢有建章宫,太液池中築方丈瀛洲,象海中神山,春二月,黄鵠下池中。 未央宫有滄池,中築漸臺,王莽死其上。 漢上林有池十五所,承露池昆靈池,池中有倒披蓮連錢荇浮浪根、菱天泉。池上有連樓閣,道中有紫宫、㦸子池、龍池、魚池、牟首池、蒯池、菌鶴池、西陂池、當路池、東陂池、太乙池、牛首池、積草池,池中有珊瑚,髙丈二尺,一本三柯,四百六十條。尉佗所獻,號曰烽火樹、糜池、含利池、百子池。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覉,謂為相連愛。 東漢有九龍池、御龍池、靈芝池、白石池、濯龍池、天泉池。 魏在鄴有淥水池、瓊華池、疏圃池、𤣥武池、靈芝池,在洛。有天淵池、池中。築九華臺、流杯池、幽泉池、陰流池、鳴鶴池。 吳有太子池孫權,子和築至晉,明帝呼為太子池。 西晉有含利池、都亭池、靈芝池、濛汜池。張載作賦者,潛靈池、淥池。 東晉有清游池、流杯池。 宋有天淵池,華林池,池有雙蓮同榦芙蓉,異花並蒂。 後梁有靈泉池。 後魏有鴻雁池、流化池。 後燕有清淨池。 前梁有閑豫池,池有龍影五彩,遂鑄銅龍於其上。 南燕有申池。 赫連勃勃有淥漣池。 大梁有蓬池。 襄陽有習池山。蕳所逰者,荊州有蔡子池。 臨沅縣。有明月池。 益州有萬嵗池、天井池、千秋池、雙龍池、卭池。 洺州有干將池、華曲池。 於潛有蛟龍池。
14
池:二
15
増《史記封禪書》曰:豐、鎬有天子辟池。《索隱》曰:即周天子辟雍之地。 原《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至于𤣥池,天子三日,休于𤣥池之上,乃奏廣樂而歸,是曰樂池」。 又曰:「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歌《白雲之謡》。 增《史記》曰:「秦始皇三十六年,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我遺鎬池君。 又曰:「秦始皇㣲行夜出,逢盜蘭池」。《三秦記》曰:秦始皇作長池,引渭水東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築土為蓬莱山,刻石為鯨魚,長二百丈。 《漢書》曰:「昆明有滇池,方三百里,漢將伐昆明以通身毒,使謫卒伐棘。上林象滇作昆明池以習水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如牽牛,織女有戈船、樓船各數百艘。 又漢武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問東方朔,答曰:可問西域胡人,後有西域來者,問之曰:天地大刼將盡,則刼燒此刼燒之餘灰也。 《拾遺記》曰:「漢武引太液之水,更穿淋池,時命水嬉,製汎洪波,折芰荷曲,使宮人歌之。 《太平寰宇記》曰:武帝作酒池以誇羗胡,飲以鐵杯重,不能舉,皆抵牛飲。 《西京雜記》曰:梁孝王作兎園園,有雁池,池中有鶴洲鳬渚,竒果異樹,瑰禽怪獸畢備,王日與宫人及賔客弋釣其中。 《琅嬛雜記》曰:倉公夢逰蓬萊山,見宮室崔嵬金碧璀璨,忽一童子以杯水進。倉公飲畢,五內寒徹,仰首見殿,榜曰「上池仙館」。始知飲乃上池水也,由是神於胗脈。 《寰宇記》曰:「渥洼池在黎州蠻部內池,産龍馬。 又曰:「彈子池在南陽,相傳光武彈蛙于此池,至今不鳴。 《水經注》云:「蔡州西蔡倫故宅傍有蔡子池倫,漢黃門郎順帝之世始擣,故魚網為紙,用代簡素」。《益州記》曰:「三雅池在閬中,昔有人於此得三銅器,狀如杯盞,上各有篆字,一曰伯雅,二曰仲雅,三曰季雅」。魏文典論曰:「靈帝末,斗酒直萬錢劉表,一子好飲,乃製三爵,大曰伯雅。注一斗。次曰仲雅注:「七升,小曰季雅注:五升」。今池所得,乃劉氏酒器也。 原魏氏曰:黃初三年穿靈芝池,四年,有鵜鶘集池上,詔曰:「詩人所謂汙澤也。曹詩刺共公逺君子而近小人,豈有賢智之士處於下位乎?否則斯鳥何為而至?」 増《文選》曰:魏文帝夜逰西園,于芙蓉池,作詩。 《郡國志》曰:「浣筆池在沂州,舊傳王羲之浣筆處。 《綱目集覽》云:「望江縣王祥池雖極凍,其中有人形。 《原襄陽記》曰:漢侍中習郁于峴山南大魚池,依范蠡養魚法,種楸梧芙蓉、菱芡山,季倫每臨此池,輙大醉而歸,恒曰:「此我髙陽池也」。城中小兒歌之曰:「山公何所往來?至髙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増《列仙傳》云:葛洪經贑州興國縣境,見山靈水秀,遂結廬築壇,鑿池洗藥至今兹池名洗藥。留詩曰:「陰洞泠泠,風佩清清,仙居永刼,花木長榮」。 統志云:「貴池在池州,梁昭明太子以其魚美,封為貴池」。 《世說》云:遼州漚麻池石勒嘗與李陽争此地,及勒為王,引陽語云:「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 《益州記》曰:摩訶池在成都,隋蜀王秀取土築廣子城,因為池。有胡僧見之曰:「摩訶宮毗盧」,蓋梵語呼摩訶」為「大宫」,毗盧為「龍」,謂此池廣大有龍耳。 《魏徵本傳曰:「太宗宴羣臣,積翠池,酣樂賦詩。魏徵賦《西漢》,其卒章曰: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帝曰:「徵言未嘗不約我以禮」。 《劇談録》曰:曲江池本秦隑洲,開元中,疏鑿煙水,明媚中和上已之節,綵幄翠幬,匝於堤岸。京兆府大陳筵席,長安、萬年兩縣,以雄盛相較,百辟㑹於山亭,恩賜太常及教坊聲樂,池中備綵舟數隻,唯宰相與翰林學士登焉,每嵗傾動皇州,以為盛觀。 《明皇雜録》曰:祿山犯闕,王維等為賊所執,一日,逆黨大㑹於凝碧池,奏樂,王維聞之,賦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賊平,維以此詩得免。 《徳宗實録》曰:貞元十三年,浚魚藻池深五尺。《李石開成録》曰:文宗論徳宗奢靡,云「聞得禁中老宮人,每引泉先於池底鋪,錦王建宮,詞曰:「魚藻宮中鎖翠娥,先皇行處不曾過,只今池底休鋪錦,菱角雞頭積漸多」,是也。 李綘傳曰:「憲宗嘗畋苑中,至蓬萊池,謂左右曰:綘嘗以諫我,今可返也。其見禮憚如此。李徳裕詩注:學士初賜食,皆蓬萊池魚鱠」。 《唐書》曰:蔣鎮為諫議大夫,時戶部侍郎、判度支韓滉上言河中鹽池生瑞鹽,實土徳之瑞,上以秋霖為患,不宜生瑞。 《寰宇記》曰:懸瓠池在汝陽縣,唐李愬攻吳元濟雪,夜擊鵝鴨以亂軍聲,即此俗呼為鵝鴨池。 《湘潭記》曰:洗筆池在湘鄉,唐褚遂良貶潭州都督時,洗筆於此。宋咸淳間,邑宰趙必槐于池中得斷碑,上刻褚公《湘潭偶題》詩。 《吳録》云:相國池,唐大厯中,李晤官烏程,其子紳方一嵗,墜此池,若有物扶之,出紳後為相,故名。 栁子厚《愚溪記》曰:池曰「愚池,統志云:「墨池在廬州府,無為州治內,米芾為守時所鑿,池中蛙聲聒人,芾取瓦片書「押」字投之,遂不鳴。上有「芾書墨池」二字。 《蘓東坡集》云:王仲至謂趙徳麟曰:「余嘗奉使過仇池,有九十九泉,萬山環之,可以避世如桃源。 原《華陽國志》曰:「滇池縣有澤水,周廻二百餘里,所出深廣,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長老。相傳池有神馬,與家馬交,則生駿駒,稱之曰滇駒,日行五百里。 《續述征記》曰:「大梁西南七十里尉氏縣有蓬池。 《梁州記》曰:「明月,池南二里有七女池。 《増郡國志》曰:合浦海曲出珠,號曰珠池。 《拾遺記》曰:「員嶠山西有星池,周千里,水色隨四時變化,有神龜出爛石之上。此石常浮水際,方數百里,其色多紅,質虛似肺,燒有煙香,聞數百里煙氣升天則成香雲,遍潤則成香雨。
16
池:三
17
增瑞星。 皓月瑞星池在雷州府南,即㓂萊公舊居也。宋天聖間,有星隕於池,翌日求之,得一石月。確山縣西北樂山頂有池,名皓 ,中有四季蓮花,可供逰賞。 承露 浣雲》三秦記》:漢上林苑有承露池。萬杭州舊報恩寺中有舞鳯軒、浣雲池,今 松書院其故址也。 金斗 玉壺金斗池在廬州。按合肥縣入斗度獨多,故號金斗城,池名金斗,亦取此義。 元元統間,丞相莫華捨地與僧法藏建普光庵,中有玉壺池。 聖水 仙源杭州慈聖院有呂公池,宋乾道間,髙僧能取池水咒之,以施病者輙愈,號「聖水池」。以仙源池在南溪縣北,劉景鶴嘗用此水 煉丹 太子。 相國吳有太子池,詳相國池,在烏程縣 見前。 聖母。 仙女黟縣山聖母祠前有池曰聖母訟者,各執楮錢禱之,實則沉,虛則浮丈。栁州府象州東,雷山之巓有仙女池,深 餘 百子。 七女漢宮,中有百子池。 洋縣。有七女池 影娥 落妃漢武帝登俯月臺,月影入池中,如仙人乘舟笑弄月影,因名影娥池落。楊貴妃生於蜀,嘗誤落池中,後人呼為「 妃池」。 飲軍 浴仙宜山縣城南有飲軍池,宋景徳四年,軍校陳進叛,圍縣城,時池水乆涸,偶爾湧出,閣門使曹利平賊飲軍於此池,故名脫南昌府子,城東有浴仙池,相傳有少年見美女五人, 五彩衣於岸側浴池中,少年,戯藏其一諸女,浴竟著衣,化白鶴去,獨失衣,女不能去,隨至少年家為夫婦,約以三年還,其衣亦飛去。 飲馬、躍龍。含山縣有飲馬池,在闗東之巔,相傳闗羽,飲馬於池, 成都府東南有躍龍池,相傳隋開皇中伐陳,鑿大池以習水戰。 留犢。 靜蛙夀州西南有留犢池,魏時苗為夀春令,始之官㹀牛生一犢,及去留之故名。而安吉縣常樂寺有靜蛙池,昔肇法師厭蛙聲聒耳,驅 去之,至今池中不生科斗。又善化縣嶽麓書院前有池夏無蛙聲,相傳宋張栻讀書於此。厭蛙聲,禁之乃息,亦名 玩鵞 鳴鶴宜興縣南有玩鵞池,相傳王羲之玩鵞處。 《三秦記》魏在洛有鳴鶴池。 靈芝 嘉蓮《晉宫闕記》有靈芝池,多嘉蓮池,在無為州城北池中, 植嘉蓮。 洗參 漚麻林縣西有洗參池。相傳為王母洗藥之所,故名 。漚麻池在開封府,詳見前。 採珠 淬鐵廉州府城東南有珠母海,海中有平江、懸梅、青嬰三池,池中有珠,每月明之夜,其光燭天,即古合浦珠也。人採珠者,以長繩繫腰,㩦竹籃入水,拾蚌置籃內則振繩,令舟人汲取之。不幸遇惡魚一線血浮水面,則知人已𦵏魚腹矣。 永州郡後有池淬鐵為戍器,名「鐵」作「池」。 覆杯 洗鉢》覆杯池在金陵古臺城太初宮中。昔晉元帝頗以酒廢政,王導諫之,帝因覆杯池中以為戒。 《 地記》:紫金山有洗鉢池,應潮井,道光泉。 原升《采鱗》。 浮文鷁班固《典引》曰:「擾緇文皓質於郊升,黃輝采鱗於沼 。司馬相如《子虛賦》曰:「怠而後遊於清池,浮文鷁揚旌旂」。 承河漢。 《象扶桑》張載濛《氾賦》曰:「仰承河,漢 」。張衡《西京賦》曰:「象扶桑,與濛氾,詳昆明池」。。 肄舟師 奏廣樂。《魏志》曰:太祖還鄴,作𤣥武池以肄舟師,二下詳見「池」。 増積翠詩賦 凝碧管絃並見《前池二》 《芙蓉夜逰》 蓬萊嘗畋並見前池二 押書蛙部。 滌墨鵞羣上詳米芾禁蛙事,內王羲之愛鵞于蕺山鵞池 滌墨。 山騎酩酊。 旭草淋漓,上見習家池水下,見張旭臨池池 盡黒。
18
池:四
19
増監于商辛。《西征賦》:酒池監于商辛。 行船《西京記》:秦始皇造酒池,漢武行船其中」。,織女機、絲石、鯨鱗甲俱漢武昆明池中所製。 大官供膳資天泉晉孝武太元間,大旱,井瀆皆竭。大官供膳資、天泉池。 「山水忘情」。梁昭明太子于臺城東鑿池名善泉,泛舟池中,嘗曰:「何必絲與竹山水可忘情!」。 唱廻,波諫失禮。唐中宗㳺興慶池,侍宴者迭唱廻波,詞喧雜失禮,次諫議大夫李景伯亦起歌曰:「廻波爾,持酒巵!㣲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宜」,于是罷坐。 放生碑銘:唐肅宗詔天下近城郭處置放生池,始於洋州興道,迄于昇州、江寜,凡八十所,顔真卿為碑銘。 流杯唐長寜公主有流杯池,上官昭容遊,汎賦》詩。 樓臺氣色,鳬鴈光輝見沈佺期奉和聖製龍池篇》中句 《恩魚瑞鶴》蘓頲《龍池應制詩》:「恩魚不入昆明釣,瑞鶴長隨太液仙」。 淬劒詩宋歐陽程為永州郡吏,淬劍於鐵作池,有「寒影倒吞凌漢樹,冷光髙,浴半天星」之句,太守驚異,使歸學,成進士 《送鯉文》宋天聖中,醴泉縣人有捕得角鯉者,放之,復活盧載作送角鯉文 醒酒宋洛陽董氏有大池,中為堂,榜曰含碧水,四面噴㵼,醉者輙醒,故名醒酒。 手譚日本國有手譚池池上玉棊子,不由制度,黒白分明
20
池:五
21
原詩魏文帝芙蓉池》詩曰:「乗輦夜行遨逍遙,歩西園雙渠相灌,漑嘉木,繞通川,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遨遊快心意,保已終百年。 陳王曹植詩曰:「逍遥芙蓉池,翩翩戱輕舟,南楊棲雙鵠,北栁有鳴鳩。 宋謝瞻《遊西池》詩曰:逍遙越郊肆願言,屢經過廻阡,被陵闕髙臺眺,飛霞恵風蕩繁囿,白雲屯曽阿褰裳,順蘭沚,徙倚引芳柯,美人愆嵗月,遲暮獨如何!梁武帝首夏汎天池詩曰:薄遊朱明節,汎漾天淵池,舟檝互容與,藻蘋相推移。碧沚紅菡萏,白沙青漣漪,新枝拂舊石,殘花落故池葉軟風易出,草密路難披」。 簡文帝《山池詩》曰:「日暮芙蓉水,聊登鳴鶴舟。飛艫飾羽㲨,長幔覆緹紬。停輿依栁息,住蓋影空留。古樹橫臨沼,新藤上挂樓。魚游向闇集,戲鳥逗楂流。 庾肩吾《山池應令詩》曰:「閬苑秋光暮,金塘收潦清荷低芝蓋出浪湧,燕舟輕逆湍留棹。唱帶谷,聚笳聲野竹交。臨浦山桐逈,出城水逐雲,峰闇寒隨殿影生。 王臺卿山池詩》曰:「歴覽周仁智,登臨歡豫多。穿渠引金谷,闢道出銅駞。長橋時跨水,曲閣乍臨波。巖風生竹樹,池香出芰荷。石幽御細草,林末度橫柯」。 鮑至山池詩》曰:「望園光景暮,林觀歇氛埃。荷疏不礙檝石淺好縈苔。風光逐榜轉山靄向橋開樹交樓影。没岸暗,水光來」。 後魏溫子昇春日臨池》詩曰:「光風動春樹,丹霞起暮陰。嵯峨映連璧,飄颻下散金徒自臨濠渚,空復撫鳴琴。莫知流水曲,誰辨游魚心」。周庾信《奉和山池》詩曰:「樂宮多暇豫,望苑暫廻輿。鳴笳陵絶浪,飛蓋歴通渠。桂亭花未落,桐門葉半疎。荷風驚浴,鳥橋影聚,行魚日落。含山氣雲,歸帶雨餘。 又奉和初濬池成,清晨臨汎詩》曰:「千金髙堰合,百頃浚源開,翻逢積草浪,更識昆明灰。虎嘯風,還急,鷄鳴潮即來。時看青雀舫,遙逐桂舟廻」。 王褒《𤣥圃濬池》詩曰:長洲春水滿臨汎,廣川中石壁如明鏡,飛橋𩔖飲虹垂楊夾浦緑,新桃縁逕紅。對樓還泊岸,迎波暫守風,漁舟釣慾滿,蓮房採半空於兹臨北闕,非復坐牆東。 又《山池落照》詩曰:「竹館掩荊扉,池光晦晚暉。孤舟隱荷出,輕棹染苔歸。浴禽時侶竄,驚羽忽單飛」。 《徐陵山池應令詩》曰:「畫舸圖仙獸,飛艎挂采斿。榜人事金槳釣,女飾銀鈎,細萍時帶檝低荷乍入舟,猨啼知谷晚,蟬咽覺山秋」。 又《奉和山池》詩曰:「羅浮無定所,鬱島屢遷移。不覺因風雨,何時入後池?樓臺非一勢,臨翫自多竒。雲生對戶石,猨挂入櫩枝。 陳陰鏗經豐城劒,池詩曰:清池自湛淡,神劒久遷移。無復連星氣,空餘似月池夾篠澄深淥,含風結細漪。唯有蓮花萼,還想匣中雌。 増唐陳子昻于長史山池三日曲水詩》曰:「摘蘭籍芳日被宴坐,廻汀汎灔清流滿葳𬎼,白芷生金絃揮趙瑟玉柱弄秦箏巖榭風光媚。郊園春樹平煙花,飛御道羅綺照昆。明日落紅塵合,車馬亂從横。 白居易官舍內鑿小池詩》曰:「簾下開小池,盈盈水方積。中底鋪白沙,四隅甃青石,勿言不深廣,但足幽人適,泛灔㣲雨朝,泓澄明月夕,豈無大江外,波浪連天白,未如牀席間,一片秋天月」。 唐杜審言逰義陽公主山池詩》曰:「逕轉危峰逼,橋斜缺岸方玉泉移酒。味石髓,換粳香綰霧青條弱,牽風紫蔓長。猶言宴樂少,別向後池塘。 上官昭容逰》《長寜公主流杯池》詩曰:「暫爾逰山第,淹留,惜未歸,水窓明月。滿澗戶白雲飛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 崔湜《唐都尉山池詩》曰:「曲渚颺輕舟,前溪釣晚流。鴈翻蒲葉起,魚撥荇花逰。金子懸湘柚,珠房拆海榴。幽探惜未已,清月半西樓」。 王維和《伊諫議史館山池作詩曰:「雲館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樹萬年餘,洞有仙人籙山藏,太史書。君恩深漢帝,且莫上空虛」。 李白《㳺昌禪師山池詩》曰:「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片石寒青錦,疎楊挂緑絲,髙僧拂玉柄,童子獻霜棃,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杜甫與任城許主簿逰南池詩》曰:「秋水通溝洫,城隅進小船,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菱熟經時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氊」。 白居易《題東林寺雙池詩》曰:「向晚雙池好初晴,百物新,裊枝翻翠羽濺水,躍紅鱗萍,汎同游子蓮開當。麗人臨流一惆悵,還憶曲江春。 溫庭筠盧氏池上遇雨贈同逰詩》曰:「簟翻涼氣集,溪上潤殘棊萍皺風來後荷喧雨,到時寂寥閒望久飄洒獨歸遲。無限松江恨,勞君解釣絲」。 沈佺期《興慶池侍宴應制》詩曰:「碧水澄潭映,逺空,紫雲香,駕御㣲風,漢家城闕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向浦廻舟萍已緑,分林蔽殿槿初紅。古來徒羡橫汾曲,今日宸逰聖藻雄」。 韋元旦詩曰:「滄池漭沆帝城邉,殊勝昆明鑿漢年。夾㟁旌旂疏輦道,中流簫鼓振樓船,雲峰四起迎宸幄,水樹千重入御筵,宴樂已深魚藻詠承恩更欲奏甘泉。 沈佺期《奉和聖制龍池篇》曰: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徳先天天不違。池開天漢分黃道,龍向天門入紫㣲。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鳬雁有光輝,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地莫東歸。 蘓頲詩曰:「西京鳯邸躍龍泉,佳氣休光鎮在天軒后霧圖今已得,秦王水劒昔嘗傳,恩魚不入昆明釣,瑞鶴長隨太液仙,願侍廵逰同舊里,更聞簫鼔濟樓船」。 方干于秀才《小池詩》曰:「一泓瀲灎復澄明,半日功夫斸小庭。占地無過四五尺,浸天應入兩三星。鷁舟草際浮霜葉,魚火沙邊駐水螢。纔見規模識方寸,知君立意象滄溟」。 杜甫《天池詩》曰:「天池馬不到,嵐壁鳥纔通,百頃青雲杪,層波白石中。鬱紆騰秀氣,蕭瑟浸寒空。直對巫山出,兼疑夏禹功。魚龍開闢有菱芡,古今同聞道奔雷。黒初看浴日紅飄零神女雨斷續楚,王風欲問支機石。如臨獻寳宮九秋驚雁序萬里狎漁翁更是無人處,誅茅任薄躬」。 明黎民表西山玉泉池詩》曰:圓渟知異脉,方折紀靈蹤。濯月金規滿,含風石鏡融。平湖隱作浪,曲澗瀉為淙。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綺櫳」。原賦晉張載《濛汜池賦》曰:麗華池之湛淡,開重壤以停源,激通渠於千金,承瀍洛之長川。挹洪流之汪濊,包素瀬之寒泉。既乃北通醴泉,東入紫宮,左面九市,右帶閬風,周墉建乎其表,洋波洄乎其中,幽瀆傍集,潛流獨注。仰承河漢,吐納雲霧,縁以綵石,殖以嘉樹,水禽育而萬品,珍魚産而無數,蒼苔汎濫,修條垂榦,緑葉覆水,𤣥䕃軫岸,紅蓮煒而秀出,繁葩赩以煥爛,逰龍躍翼而上征,翔鳯因儀而下觀,想白日之納光,覩洪暉之皓旰。於是天子乘玉輦,時遨逰,排金門,出千秋,造緑池,鏡清流,翳華蓋以逍遙,攬魚釣之所收,纖緒挂而鱣鮪,來芳餌沈而鰋鯉浮豐夥,踰於巨壑,信可樂以忘憂。 郭璞《鹽池賦》曰:水潤下以作鹹,莫斯鹽之最靈。傍峻岳以發源,池茫爾而海淳。嗟元液之濳洞,羗莫知其所生。狀委虵其若漢,流漫漫以漭漭。吁鑿鑿以粲粲,色皎然而雪朗。揚赤波之煥爛,光旰旰以晃晃,隆陽映而不焦,洪涔沃而不長。磊崔●確,鍔剡棊方玉潤。膏津雪白,凌岡粲如散璽。煥若布璋,爛然漢明。晃爾霞赤望之,絳承即之雪。積翠塗內,映頳液外,羃動而愈生,損而滋益。若乃煎海鑠泉,或凍或漉,所贍不過一鄉,所營不過鍾斛飴。戎見珍於西隣,火井擅竒乎巴濮,豈若兹池之所産,帶神邑之名嶽,吸靈潤於河汾,總膏液乎澮涑。 宋謝莊悅曲池賦》曰:「北山兮黛栢,南谿兮頳石,頳岸兮若虹,黛樹兮如畫,暮雲兮十里,朝霞兮千尺。歩東池兮夜未乆,臥西窓兮月向山,引一息於魂內,擾百緒於眼前。 増唐太宗《小池賦》曰:「若夫素秋開律,碧沼凝光,引涇、渭之餘,潤縈咫尺之方,塘竹分叢而合響,草異色而同芳,徘徊躑躅,淹留自足。疊風紋兮連復連,折洄流兮曲復曲。映垂蘭而轉翠,翻輕苔而動緑,牽狹鏡兮數尋,泛芥舟而已沉。湧菱花於岸腹,劈蓮影於波心,減微㳙而頓淺,足一滴而還深。于時景落池,濵霧黯疎,筠卷舒澄,霞彩髙低碎,月輪露宿鳥之全,翮隱游魚之半,鱗岸隨年而或故,流與日而終新,雖有慙於溟渤,亦足瑩乎心神。 許敬宗《小池賦》曰:「爾其潺湲繞砌,瀲灎縈除。擬髙陽而不足,比蹄涔而有餘。游瑩劍之微鳥,濯露頂之纖魚。乃若綺井傍通,桃溪俯映,仰天津兮共澹,潔秋景兮俱淨。倒列宿以凝珠,含望舒而似鏡。覩江使之濳處,翫波臣之沉泳。於是翻光甕牖,漾影蓬門。溜激石兮長嘯鳬,鼓浪兮相喧。竹凝露而全弱,荷因風而半翻。足以澡瑩心神,澄清耳目。對昆明而取況,喻春蘭與秋菊,不羡寶於河宗,豈希大於暘谷。 王起《墨池賦》曰:伊昔伯英,務兹小學,棲遲每親乎上善,勤苦方資乎先覺,俾夜作晝,日居月諸,挹彼一水,精其六書,或流離于崩雲之際,乍滴瀝於垂露之餘,由是變黛色,涵碧虛,浴玉羽之翩翩,忽殊白鳥,濯錦鱗之潎潎,稍見𤣥魚,則知自強不息,允臻其極,何健筆之成文,變方塘而設色,映揚䰇之鯉,自謂奪朱沾曵尾之龜,還同食墨,沮洳斯久,杳冥不測,受湼者必染其緇,知白者咸守其黒,蘋風已歇,桂月初臨,恢𢎞學海,輝映儒林,將援毫而閲目,豈泛舟而賞心? 浩虛舟《盆池賦》曰:「逹士無覊居,閒剙竒䧟彼,陶器疏為曲池,原夫深淺,隨心方圓,任器分玉甃之餘,潤冩蓮塘之逺思,空庭欲曙,通宵之瑞露盈盤,幽徑無風,一片之春氷在地,想乎泥滓,無染泉源,本清盛之而細流不泄,鼓之而圓折,長生蛀穿,則別派濳通,想漏巵之難滿雨落則古痕全沒,知小器之易盈。及夫岸灎灎以初平,水汪汪而罷漲,韜雲分白璧之色,映竹寫圓荷之狀,光飜曉日,誰謂覆而不臨?底露青天,孰假戴之而望?至若煙靄沉沉,莓苔四侵,方行潦而不濁,比坳塘而則深,遂使好勇之徒,暗起憑河之想,無厭之士,濳懷測海之心,故得汲引無勞,泓澄斯積,環纖草以彌澈,泛流萍而更碧,悠哉智者之為心,聊覩之而自適。
22
原銘陳江總《芳林園天淵池銘》曰:「嵗次執徐,月維大呂。爰命梓匠,廣修畚鍤,摽置舊址,開浚昔基,東西彌望,雲霧之所澄蕩,南北紆縈,虹霓之所引曜,曉川漾璧,似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輪之馳。水府前瞰萬雉,列榭參差,卻拒三襲,危巒聳峭,瓌鳥異禽,自學歌舞。神木靈卉,不知摇落。但叔皮覽海序,螭蛟之汎濫,吉甫臨舟,羙檉松之蓊茸,尚復著在吟咏,緘彼緹緗。況我君門,盛事未紀,謬頒待詔,謹製銘云:石溝溜,宻蘭渚,潮平九華,閣道百丈。層盈液,搖殿色,殿冩波明。
23
原表晉江逌《諫鑿北池表》曰:「伏承當鑿北池及立閣道,雖湫阨陋小,用功甚微。又役不擾民,賦不及外,至簡至約,誠不可加。然於愚懷,實有眷眷。
24
増頌:唐張九齡《龍池聖徳頌》曰:洪惟龍池,蓋天之所以祚聖,即今上卜居之舊里,京師爽塏之地,傍無竇澤,中忽檻泉,非常而靈液,㳙流無機,而神池浸廣,榮光休氣所未嘗有,臣不敏敢獻頌曰:體侔天地,阜育羣化,茫茫元昊,載凝載薄,在帝庖犧,繼天而作,浩浩洪水,包山襄陵,舜亦命禹,夏氏以興,龍圖龜書,二王是膺,湯武以下,夫何足徵右元命,於鑠巨唐,乘運而起,纘禹之統,系堯之紀,五聖在天,丕命曽孫,髙視河洛,同符混元,亦有黃龍出於靈沼,明明穆穆,天子之表右,聖徳,倬彼東井,昭彰於天,沉精降液,下為靈泉,靈泉有泚,其深無底,泌之洋洋,其甘如醴,清徳之鑑,柔道之體。洪源濬規,實天所啓。右靈泉,濯濯靈泉,冥冥皇祗,滋液流衍,化為神池,曰止曰行,惟聖之作,匪鱣匪鮪,惟龍之躍,植物斯生,動物斯樂,天根有見,曽是不涸右神池靈有休氣,紛紛郁郁,如山之苞,如雲之族,濳龍在下,瞻烏在屋,兆云其吉,周爰咨詢,旣契我龜,又叶我人,鎬雖舊京,其命維新。右休氣蜿蜿黄龍,神池自出,靈化惚怳,噴雲沃日,告帝之符,其儀孔佶或濳於泉,或見在田,與時順動,亦應于天,克配我皇,無得稱焉!
25
谿:一
26
原《爾雅》曰:「水注川曰谿,山瀆無所通曰谿」。 増《春秋說題辭》曰:「谿者,隱也」。 《說文》作「谿」,亦作「溪」,或作磎。 宋均曰:無水,曰谷,有水曰溪。 《家語》曰:「丘陵為牡,溪谷為牝」。《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文選》曰:《玉隱》、瑤谿」。 《魏都賦》曰:「賞如甘泉,罰如深谿」。 《吳都賦》曰:户藏煙浦家具。畫谿蓋謂罨畫谿也。 原《武昌記》曰:「樊山東有小溪,夏時溪裏常有寒氣,故謂之寒溪。 裴氏《廣州記》曰:「管溪周圎丈餘,水極沸湧如猛,火煎油聲。 《荊州記》曰:酈縣北五十里有菊溪,源出縣西北五十里石澗山,東南流,㑹専水,兩岸多甘菊飲,此水延夀。 又曰:桂陽郡西南宿山水出注大谿,號曰橫溪,水甚深,冬夏不乾,俗謂之貪泉,飲者輙冐於財賄。 増《寰宇記》曰:延谿柘樹,枝條暢茂,嘗烏集其上,枝下垂及地烏,去枝,偶折羣烏,號嘯不已。土人取其枝為弓,名曰烏號」。 《圖經》曰:苕溪在餘杭夾岸,多苕花,故名。 又曰:霅溪在湖州府城霅者,以衆流合集霅,然有聲,故名。 又曰:餘不溪在徳清縣東,餘不者,言其水之清徹餘溪則不也。 又曰:長興有箬溪,分上箬、下箬、取下箬溪,水釀酒極醇。 《古今注》曰:「漢元和中,明月珠出豫章之海昏,即南康都昌縣之珠溪是也。 《寰宇記》曰:「弋溪以水形橫斜,似弋字。《圖經》曰薌溪,又名貴溪,因出鬱金香,縮酒降神,制用甚貴也」。 《統志曰:南荒有黒溪,閩、漳又有烏腳溪,渉者足皆如墨。 《水經注》曰:「山陰縣有二溪,東溪廣一丈九尺,冬暖夏冷。西溪廣三丈五尺,冬冷、夏暖二溪北行三里至徐邨,合成一溪,溫凉不雜」。 又曰:武溪源出武山,流注於沅,故為歌曰武溪。深復深飛,鳥不能渡,逰獸不能臨。 又曰:白馬谿水出宜陽山,有大石,厥狀似馬,故谿澗以物色受名。
27
谿:二
28
増《尚書大傳》曰:「呂望於磻溪釣得一魚,腹有璜玉,文曰周受命,呂佐今石上隱隱見兩膝痕」。 成都耆舊傳曰:「玉妃與五丁同生,父母棄之溪,後聞呱呱聲,就視,乃一女五男女,即蜀妃。男即五丁,故名玉妃溪。 原《管子》曰:「齊桓公北征孤竹國,將至卑耳谿,見一人長尺許,具冠右袪衣,走馬前導。管仲曰:此登山之神,走馬前導,示前有水右袪衣,示右方淺也。及至溪,從左方渉其深至,冠右方渉至膝。桓公拜曰:仲父之聖至此」。 増《寰宇記》曰:彭水有五溪,謂酉、辰、巫、武、沅等溪也。古老相傳:楚子城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為一溪之長。 《郡國志》曰:豫州吳房縣有堂溪,即吳王闔閭之弟夫槩王朝,楚楚,封之於堂溪也。 《吳地記》曰:「吳有香水溪,俗謂西施浴處,人呼為脂粉溪。吳王宮人濯妝於此溪上水至今猶香」。 《吳録》云:越來溪在吳縣,相傳越師侵吳,自此入戰,國蘓秦說韓王曰:「劒㦸出于棠谿谿,在今西平縣」。《述異記》曰:「出虞淵八十里,有甜溪,水味如蜜,東方朔,得水數斛以獻。武帝投水於井井,水嘗甜寒,洗沐則肌理柔滑」。 《越州記》曰:「越若,耶溪古歐冶子。鑄劍之所。漢鄭𢎞採薪,得一遺箭。頃之,有人覔箭,𢎞與之,問:「𢎞何所欲?」𢎞知其非,常曰:「患若耶?溪載薪為難,願朝南風暮」,北風後果然。世號其舟。所經行處為樵風涇,其風至今猶然。 又曰:剡溪在嵊縣王徽之雪夜從此訪戴逵。 《郡國志》曰:漢邑人董黯,早孤,事母盡孝,母疾嗜大,隱溪水逺,不能常致,乃築室溪濵,板輿就養,厥疾既瘳,因名慈谿。 《寰宇記》曰:前溪烏程縣南東流入太湖,謂之風渚。後溪在市北餘不亭,晉車騎將軍沈充家於前溪樂府,有《前溪曲》,則充之所制。其詞云:「當曙與未曙,百烏啼忩忩」。後宋少帝續為七曲,其一曲曰「憂思出門户,逢郎前溪度。莫作流水心」,引新都捨故」。 《廬山記》曰:恵逺法師送客過虎溪,虎輙鳴號,一日送陶元亮、陸修靜與語,道合,不覺,送過虎溪,因大笑,世傳《三笑圖》。 《寰宇記》曰:任昉為新安太守,因行春至此,愛其雲溪,累日不返,百姓因名其溪為昉溪。大中十年,刺史盧藩改曰任公。溪原《世說》曰:㕁僧逰青溪中,汎到一曲之處,輙作詩一篇,謝益夀見詩,笑曰:「青溪之曲,復何窮盡?」 増武陵溪、晉武陵漁人入桃源,即此。 輿地志曰:浣紗溪在青田長夀峰,相傳謝康樂入此溪,見二女浣紗,嘲曰:「我是謝康樂,一箭射雙鶴,試問浣紗女,箭從何處落?二女答曰:我是溪中鯽,暫出溪頭食食罷,又遷潭雲踪何處?覔遂不見。 《列仙傳》曰:「琴髙善鼓琴,所居溪側有石臺,即控鯉上昇處,故名琴溪。 《圖經》曰:無錫有溪,發源恵山,甚狹小。梁大同中,重濬名梁谿。 《傳燈錄》曰:梁天監初,天竺僧智藥汎舶曹溪口,聞異香掬,嘗其味,曰:「上流必有勝地」。尋之,遂開山立刹,名寳林,乃云:「百七十年後當有無上法寶,在此演法,今六祖南華寺也。 《郡國志》曰:西溪在華州時,人目為「小曲江」,以杜子羙為州司功時所嘗逰也。 《統志》曰:「磨鍼溪在彭山縣象耳山下,相傳李白讀書山中,學未成,棄去。適過是溪,逢老嫗方磨鐵杵,問何為?曰:欲作鍼白感遂還卒業。 《方輿勝覽》曰:浣花溪在成都,一名百花潭,有石刻浣花夫人像。夫人姓任氏,崔旰之妾也。方旰為成都節度使,入朝,楊子琳乘虛突入成都,旰妾散財募兵,自帥擊走之。朝廷加旰尚書,賜名寜任氏,封夫人。 《輿地志曰:祁陽有浯溪,元結,愛其山水,因家焉,作《大唐中興頌》。顔真卿書,石世稱二絶。寰宇記》曰:「龍溪在奉化,舊有虛白,觀唐開元間,葉靜能講經於此,忽南海龍神,化一髯叟聽講,既而訴曰:胡僧以呪力欲竭海取寳,語甚哀切,靜能乃書朱符,遣弟子持往海上救之,於是海水復還,觀在原上無井,逺汲為難。至是龍神感其恩,乃於觀左穿一渠,泉流不絶,遂成大溪,因名龍溪」。 《郡國志》曰:海陽鱷溪,有鱷魚,四足,黃身修尾,其形如鼉,似龍,無角,似蛇,有足,尾有三,鈎極利,遇人豕以尾㦸而食之,生卵甚多。韓昌黎知潮州,為文祝令去。是夕,暴風震雷,起溪中,數日水盡涸,而徙六十里,自是潮無鱷患。 圖經曰:麗水縣惡溪溪內多怪,唐大中時,刺史段成式有羙政,水怪自去,因改名好溪。統志曰:祁門縣西南有溪甚險,商旅經此多覆。唐縣令路旻開斗門以殺其勢,號「路公溪」。 倪瓚《荊溪圖序》引蘓子瞻曰:「一入荊溪便覺,意思豁然,欲買田,其間種橘作小亭,卒不遂其志。 《郡國志》曰:濂溪在道州,有山曰安定,山西石竇深廣,不窮,有泉溢竇而出,是為濂溪周元公惇頤生於此。後卜居廬山之下,不忘故鄉,亦名濓溪。 又曰:丁溪在泉州徳化縣,諺云:「水畫丁,羅簪纓,宋時一夕,雷雨决流,一縱一橫」。宛然丁字也。邑人程揚休,果髙第。 又曰:髙溪在永州府城北。宋有唐叟者,世居溪上,一日厭其喧雜,登舟而去,伏臘則暫歸,受子孫謁見,如此者三十餘年。 《古夜郎國相傳》,一女子浣紗,溪上見浮竹中有啼聲取視之,則孩也。及長,主夜郎,封竹溪王。
29
谿:三
30
原為牝 《守雌》上《家語》,前下老子並詳 𩔖 釣璜 隱玉上見溪二 ,下見溪一 訪戴 送陶並詳溪二 講道 《蕩塵》文中子講道,白牛溪之上,蕩滌煩想於心胸, 遺塵於旋流 増雙,月 七星陽朔縣南有雙月溪、 政和縣。南有七星溪。 浣花 罨畫成都浣花溪,杜子美作草堂之所, 罨畫在長興者為最勝。香稻 甘棠橫州西有香稻溪溪、靈川縣東有甘棠。 沐鶴 蟠龍沐鶴溪在青田縣,相傳浮丘伯沐鶴於此 夔州府梁山有蟠龍溪 躍馬 斬蛟劉備困于劉表,乘的盧至檀溪,一躍而過,周孝友斬蛟于荊溪 磨鐵。 浣紗並見前溪二 黃浦白洋黃浦溪在山陽縣南。 白洋溪在宣城縣 四安 九曲長興縣四。安山有四安溪彛、九曲溪在武 山九曲繚繞。 段式去怪。 路旻平險並詳溪二 刺史牽鼎。 茂叔濯纓,《南越志》:天清水澄見溪中鼎鉉、刺史劉道錫過此溪,繫其耳而牽之耳。脫而鼎潛入溪中,民以為神。序濓溪在道州之西,周茂叔家世于此。黃山《谷濓溪詩》:「 茂叔老於湓城,有水發源花峰之下,茂叔濯纓而樂之,築室其間,用其平生所安,亦名曰濓溪也。 太守修禊。 仙人投丹。安岳縣西太守彭乘,臨溪,鑿石為曲水,每嵗修禊於此, 融,縣南仙人,嘗投丹於溪中,飲者皆得夀。 山影棹聲。 沙平石淺宋張子野《西溪詩》:「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棹聲堪」。唐岑參《東溪詩》:「沙平 濯足石,淺不勝舟」。 四水激射 雙澗合流。湖州霅溪合四溪,水激射澗。虎蹐溪在宣平縣南,雙 合流 一縱一横。 十溢十竭丁溪一縱一橫見前,一王韶之《始興記》:連州內有斟溪 ,日十溢十竭
31
谿:四
32
原赴百仞。《家語》:東流之水不息,流行赴百仞之谿也。 起臺》楚靈王起章華之臺于乾谿,國人潰叛 増濯塵》西子浴于香水谿。古詞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塵」。 原征蠻漢馬援征五溪蠻 増歌滔滔,馬援門生善吹笛,援作歌和之曰:「滔滔武溪一何深!」 蠻蜑聚落。五溪蠻皆盤瓠子,孫古謂之蠻、蜑、聚落。 書突星瀬。王右軍㳺惡溪,道中歎其竒絶,遂大書突星瀬于石上。 五十九灘謝靈運與弟書,聞惡溪道中九十九里,有五十九灘,《舞愛》前溪,乃南朝習舞之所,崔顥詩,舞愛前溪好」。 《三餘謡》梁武帝時,童謡云:「王氣在三餘,乃于餘干。餘姚、餘杭等處為厭勝之術,而長興一邑有餘干山、餘魚浦餘甖溪,陳武實當之也」。 一道士《文選》: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 不憚惡:李白詩:逺尋惡溪去,不憚惡溪惡」。 自號六逸。李白與孔巢父、韓集裴政、張叔明、陶隱居日沉飲,號「竹溪六逸」。 改名五雲。徐季海逰㑹稽歎曰:「曽子不入勝母之里,吾豈逰若耶之溪!」因改名五雲溪。 夭閼剡藤舒元輿弔剡溪,文剡、溪」、「藤」可作紙,今之錯為文者,皆夭閼,剡藤者也 「三吾自命元結因水為浯溪,因山為浯山,作室曰浯亭。三者皆命以吾,明吾所自有也。 鑿字粵西通道縣境有鑿字溪,因唐久視元年,遣將王思齊征蠻,鑱石以紀嵗月,土人名以鑿字 《映水蘭花》蘭溪近蘄水,産《香草》、《杜樊川詩》、《映水蘭花雨散香》 燕尾分杜詩溪流、燕尾分。 涪翁宋黃庭堅謫涪州別駕,號涪翁,後安置戎州樂一溪水,即號涪溪。 太史沙縣。七峰之下有太史溪,宋李綱以太史謫此,故名。 《漳南賦》:《虎》福建龍巖縣有溪幽勝,比之武陵。宋元祐間,里人陳俌、劉棠以詞賦齊名,時人稱曰劉棠」。陳俌《漳南賦》:「虎」後劉及第」。陳則隱居溪上。 原不測臨不測之谿以為固。 易隂交柯谿易隂谿五
33
原詩梁任昉汎長谿」詩曰:「狥祿聚歸,糧依隱謝羇勒絶物,甘離羣,長懐忽去國長谿永東舍,震區窮水域,道遇垂綸叟,聊訪問津惑。弭檝申九言,無為累牽纆,長汎滄浪水,平明至曛黒」。 又《落日汎舟東溪詩曰:「
ctextchar:3271
ctextchar:3271
桑柘繁芃芃,麻麥盛交柯谿易隂反景,澄餘映吾生。雖有待樂,天庶知命不學。梁父吟唯識,滄浪詠田荒。我有役秩滿,余謝病。 増唐王維《過清溪水》詩曰:「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淨深松裏,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孟浩然耶《溪汎舟詩》曰:「落景餘清輝,輕橈動溪渚,澄明愛水物,臨汎何容與。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沈佺期《入少密溪》詩曰:「雲峰苔壁遶溪斜江路香風夾㟁花樹密不言通鳥道,鷄鳴始覺有人家,人家更在深巖口,澗水週流宅前後。逰魚瞥瞥雙釣童,伐木丁丁衆樵叟。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鑿帝堯人。相留且待鷄黍熟,夕臥深山蘿月春。 岑參《終南東溪作》詩曰:「溪水碧於草,潺潺花底流沙平堪濯足,石淺不勝舟。洗藥朝與暮,釣魚春復秋。興來從所適,還欲向滄洲」。 杜甫《溪上詩》曰:「峽內淹留客,溪邊四五家。古苔生迮地秋,竹隱疏花塞。俗人無井山,田飯有沙西江使船至時復問京華。 張籍《霅溪逺望》詩曰:「霅水碧悠悠,西亭古岸頭,夕光隂逺岫,斜照逐廻流,此地動歸思,逢君方倦逰,吳興耆舊盡,空見白蘋洲」。 項斯《汎溪詩》曰:「溪船汎數里,便覺,少炎暉,動水花連影,逢人鳥背飛深,猶見白石,涼好換生衣。未得多詩句,終湏隔宿歸」。 劉長卿上巳日泛舟若耶溪》詩曰:「蘭橈萬轉望汀沙,應接雲峰到若耶?舊浦逺來移渡口,垂楊深處有人家,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鄉心萬里賒。君見魚船時借問,前洲幾路入煙花」。王勃泥谿》詩曰:「弭棹凌奔壑,低鞭躡峻岐。江濤出岸險,峰磴入雲危,溜急船文亂,岩斜騎影移。水煙籠翠渚,山照落丹涯,風生蘋浦葉,露泣竹潭枝。泛水雖云美,勞歌誰復知?」 宋孫覿《罨畫溪行》詩曰:「老㹀浮鼻水中歸,綵雉應媒桑下飛,蘿蔦冥𠖇山四起,數家鷄犬煙樹裏。一支新淥漲晴溝,楊栁中。間繫小舟,罨畫溪頭烏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 蝶趂花飛爭入坐,倚空百尺㳺絲墮亂山銜日半船明斷雲載雨前邨過蕨芽戴土小兒拳漁市人歸,栁貫鮮罨畫溪頭人語好烹魚煑蕨餉春田,沙頭緑暗已藏鴉竹裏猶殘一兩花蝸廬抱栁開,新國燕語窺簾憶舊家春風有信自年年罨,畫谿邊栁繫船陶情滿滿酒如泉,醉與長瓶藉草眠。 翠木蒼藤繚白沙槿籬茅店野人家了無狡。兎營三窟只有黃蜂趂,兩衙樹頭,獵獵酒,旗風罨畫。谿邊賣酒翁銀缾,快㵼清若空,令君一笑面生紅。 梅堯臣《東溪詩》曰:「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鳬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醜枝。短短蒲茸齊似剪,平平沙石淨於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歐陽修《黃溪夜泊詩》曰: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廻,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非鄉況復驚殘嵗,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 陸游《泝谿詩》曰:「射的峰前禹廟東,短篷三扇卧衰翁,閒攜清聖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水落痕,留紅蓼節雨,來聲滿綠,蒲叢衝煙莫作悤悤去,擬看溪丁下釣筒。 《明髙啟汎南溪》詩曰:「山折水暫旋山,開水仍往東陂匯初成秋色瀰然廣碧蘿花茸茸,月映石壁上,此夕試沿洄,一理煙中舫。吳鼎《芳前溪》詩曰:「野風迎白衲隨,歩已前溪落日在流水逺山青不齊,花寒聊自嚲鳥倦偶然啼何處茶煙起,漁舟繫竹西。
34
原賦宋謝靈運《長溪賦》曰:「潭結緑而澄清,瀬揚白而戴華。飛急聲之瑟泊,散輕文之漣羅。始鏡底以如玉,終積岸而成沙」。
35
増記唐元結右溪記》曰:道州城西百餘歩,有小溪,南流數十歩,合營溪,水底兩崖悉皆怪石,欹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隂,相䕃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禆形勝焉。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36
増序唐栁子厚愚溪序曰: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或曰冉氏常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余以愚得罪謫瀟水,上愛是溪,故更名之為愚溪。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漑,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雲雨無以利世而適𩔖于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壑一。
37
増《爾雅》曰:「水通谷曰壑」。 《禮記》:「大蜡之際,《辭》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 《原山海經》曰:「東海之外有大壑」。 《列子》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實惟無底之谷。莊子曰:「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離騷》曰:「降望大壑」。 増馬融《長笛賦》曰:「嶰壑澮㟋注:小山別大山曰嶰,澮㟋。嶰壑,深平貌」。郭璞《江賦》曰:「淙大壑與沃焦」。又曰:「豁之以洞壑注洞,壑海也」。張協七命曰:「畫長壑以為限。
38
壑:二
39
増《左傳》曰:鄭伯有嗜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曰:吾公在壑谷。 《國語》曰:「叔魚生母曰虎,目豕喙,鳶肩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厭」。 《原莊子》曰:「諄芒東之大壑,遇苑風于東海。《濵苑風》曰:子將之大壑奚為?夫壑之為物,注焉而不滿,取焉而不竭。 増《晉書》曰:「明帝問謝鯤:君方、庾亮、何如?」鯤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鯤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唐傳云:「李嗣業初討勃律也,方通蔥嶺,有大石塞隘,以足蹶之,抵穹壑。識者以為至誠所感。 《隱逸序》云:唐興,賢人在位衆多,其遁者雖各保其素,非托黙于語,足崖壑而志城闕也。
40
壑:三
41
原在。 臨《孟子》志士不忘在溝壑, 文選臨浚壑而怨遙 増聳 盪房元齡昻霄聳壑擊栁宗元文 山盪壑 原通谷。 《藏舟》上《爾雅》,壑下莊子並見 一 可盈宜置。上《國》語見前丘顧愷之,謂謝鯤宜置 壑中。 増歸墟。 成浦列子》大壑無底之谷,名曰歸墟。成郭璞《江賦》,觸澗開渠潄壑。 浦 貞觀 夙愛謝靈運詩:「貞觀丘壑美齡沈約詩,夙 愛逺壑」。 爭譏 《降望孔穉圭《北山移文》曰:「列壑爭譏 下《離騷》見壑一」欺我。 《笑公》又《北山移文》曰:「欺我雲壑 下」,見《左傳》「公在壑谷」。 無底: 將之上詳列子下,見《莊子》。 䕃竹。 聞樵張恊七命尋竹,竦莖蔭其壑, 又雜詩溪壑無人迹時,聞樵采音。 浮千仞 《抱兩岑》謝靈運詩:「浮舟千仞壑 」,李白詩「兩岑抱東壑」寓耳目 《蟠風霜》謝靈運詩:「岩壑寓耳目」,自黃山谷題東坡《枯木畫》云:「胸中元 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捨塵物 躋花界謝靈運詩:「遺情捨塵物,貞觀丘壑美。 韋應物,詩塡壑躋花界。 叩虛牝 《平巨量》殷仲文游《九井詩》:「哀壑叩虛牝 」。張說《乾符頌》斗水不能平巨壑之量 無人跡。 《度松聲》張恊詩:「溪壑無人迹聲。《李白詩:「萬壑度,盡松風壑四。
42
《原鄰壑》《孟子》:鄰國為壑 必盈易林逺壑必盈 増瀺灂霣墜,《相如《上林賦》:臨坻注壑,瀺灂霣墜。 原巨魚縱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沛乎!若巨魚,縱大壑。 増錯繆盤紆。張衡《南都賦》:谿壑錯繆而盤紆。 為之一罄。左思《吳都賦》,谿壑為之一罄。 登翠臨丹張恊,七命,登翠阜,臨丹壑。 斂暝色謝靈運詩林壑,斂暝色 險過呂梁同上險,過呂梁壑。 未能廢。同上昔余樂、京華,未能廢丘壑 《看雲》杜甫詩「暮看雲壑平」 風吹面同上歩壑風吹面 千崖無人同上千崖無人萬壑靜 崢嶸鏡湖》李白詩:萬壑與千巖崢嶸鏡湖裏」 《雲松埋》《韋應物詩》:陰壑雲松埋壑五
43
原賦梁簡文帝《大壑賦》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大壑在焉,其深無極。悠悠既湊,滔滔不息。觀其浸受,壯其吞匿。歴詳衆水,異導殊名。江出濯錦,漢出珠瑛。海逢時而不通河,遇聖而知清。嗟乎!使夫懷山之水積,天漢之流駛,彭潛與渭、濕俱臻,四瀆與九河同至。余乃知巨壑之難,滿尾閭之為異。
44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十三
URN: ctp:ws21939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