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九百二十七

《卷九百二十七》[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總部 畏懦
2
夫稟脆弱之性,有巽懦之懼,故乃臨事而示怯,畏威而奪氣,終於敗辱,不能有立。是以無拳無勇,詩人之所譏淺,為丈夫昔賢之所蠊硭。瀆世以義,僅或自強,然授任於事,終為不武,遂成愧恥,固其分哉!
3
陳不占,齊東觀漁者也。崔杼殺莊公不占,聞君有難,將往死之。冫食則失哺,上車失軾。僕曰:「敵在數百里外,食則失哺,上車失軾,雖往其有益乎?」陳不占曰:「死君,義也,無勇,私也」。遂驅車,比至君門,聞鼓鐘之音,斗戰之聲,遂駭而死。
4
杜之善楚人,一云楚善。白公之難,辭其母而行,將死,君難」。比至朝,三廢車中,其僕曰:「子懼,何不返也?」杜之善曰:「懼吾私也。死君,公也。吾聞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也」。
5
漢楊敞為大司農,明帝元鳳中,稻田使者燕蒼知上官桀等謀反,以告敞。敞素事上,畏事不敢言,乃移病臥以移病,移書言病。一曰:以病而移居,告諫議大夫杜延年以聞,蒼延年皆封。敞以九卿不躒⊙怨,什壞煤睢。
6
李次元,王莽時人。會前隊大夫誅謀反者,次元聞事發,覺,被馬欲出,馬駕在轅中,惶遽著鞍上,馬出門,顧見車方自覺,乃止。
7
漢劉玄、王莽立設壇場於水育水上沙中,陳兵大會,即位朝群臣,玄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莽居長樂宮,升前殿,郎吏以次列庭中,玄羞怍人,免首刮席不敢視。
8
韓馥為冀州刺史,以州讓袁紹。馥自懷猜辭,紹索去,往依張邈。後紹遣使詣邈,有所計議,因共耳語。馥時在坐,謂見圖謀。無何,如廁自殺。至廁,因以書刀自殺。
9
柏孝長為南陽功曹,劉表攻西鄂西,鄂長杜子緒、子緒帥縣男女嬰城而守。孝長亦在城中,聞兵聲恐懼,入室閉戶,牽被覆頭,相攻半日,稍敢出面。
10
牛輔,董卓女婿。為中郎將,懦怯失守,不能自安。嘗把辟兵符,以鐵鎖致其旁,欲以自強。見客先使相者相之,知有反氣與不反筮,知吉凶,然後乃見之。
11
魏李豐為尚書僕射,會司馬宣王誅曹爽,駐車闕下,與豐相聞,怖遽,氣索足委,地不能起。
12
宋劉彥節,少以宗室清謹見知。齊高帝輔政,彥節知運祚將遷,密懷異圖。及沈攸之舉兵,齊高帝入屯朝堂,袁粲鎮石頭,潛與彥節及諸大將黃回等謀夜奔石頭,詰旦乃發。彥節素怯,騷擾不安。再晡後,便自丹陽郡車載婦女,盡室奔石頭。臨去,婦蕭氏強勸令食,彥節,ヱ美寫胸中手,振不自禁。事敗被誅。
13
○總錄部 佞佛
14
釋氏之教,興於西域。東漢之後,漸於中夏。其教之化人也,大率以清淨為本。將使為其殺盜之源,而澄為定慧之本。故慕仙道者,示涅髦旨,邀世福者指太天之路,而乃心起於貪事,即於佞民之有過,則俾之作禮以贖其正刑。僧之犯法,則屈其常憲而不懼惠姦。紀綱既隳,施用無節,身之及家,或致喪敗,茲所謂背其始而遵其末者也。
15
吳管融,漢末,聚眾數百,依徐州牧陶謙。謙使督運漕,遂以江淮委輸自入。乃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錦採銅骶胖叵攣,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復其他役以招致之,繇此遠近前後至者五千餘人。戶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徑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計。
16
晉王恭為安北將軍,鎮京口。性雖抗直,ウ於機會,尤信佛道,調役百姓,修營佛寺,務在壯麗,士庶怨嗟。臨刑猶誦佛經,自理髭鬢,神無懼容。
17
何充為侍中、錄尚書事,而性好釋典,崇修佛寺,供給沙門以百數,縻費巨億而不吝也。親友至於貧乏,以此獲譏於世。阮裕嘗戲之曰:「卿志大宇宙,勇邁終古」。充問其故,裕曰:「我圖數千戶郡,尚不能得,卿圖作佛,不亦大乎!」又其弟準崇信釋氏,謝萬譏之云:「二何佞於佛」。
18
張淹為東陽太守,逼郡吏燒臂斗鵜,裼凶鍤,估穹鶚戧樁至數千拜,坐免官。孔ダ為會稽太守,反敗死。淹是其黨,屯軍上饒縣,聞劉故敗,軍副鄱陽太守費曰華,欲圖之,詐云:「得鄧琬信,急宜諮論」。欲因此斬淹。淹素事佛,方禮佛,不得時進,曰華復誑云捕虎」,借大鼓及仗士二百人,淹信而與之。曰華因率眾入山,饗士約誓,揚言虎走城西,鳴鼓大呼,直來趣城。城門守衛,悉委仗觀之。曰華率眾突入,淹正禮佛,聞難走出,因斬首。
19
南齊王績為太子中庶子,武帝出射雉,績信佛法,稱疾不從。
20
梁劉勰早孤,家貧不婚娶,依沙門僧,逃脛居積十餘年。高祖時,為步兵校尉,兼東宮通事舍人。昭明太子深愛接之,敕與慧震沙門於定林寺撰經證。功畢,遂啟求出家,先燔鬢湟,宰允碾沸碇。
21
後魏張彞為秦州刺史,為國造佛寺,名曰興皇。諸有罪咎者,隨其輕重,謫為土木之功,無復鞭杖之罰。馮熙為雒州刺史,廢毀《三字石經》,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自出家財,在諸州鎮建佛圖精舍,合七十二處,寫《十六部一切經》。延致名德沙門日講論精勤不倦,所費亦不貲。而諸州營塔寺,多在高山秀阜,傷殺人牛。有沙門勸止之,熙曰:「成就後,唯見佛圖,焉知殺人牛也」。
22
北齊高隆之為尚書右僕射,領御史中尉,廣費人功,大營寺塔,為高祖所責。
23
唐裴寬《崇信釋典》,嘗與僧徒往來,焚香禮心,忱隙彌篤。玄宗開元末,為河南尹。僧普寂卒,寬與妻子皆服輛,設次哭臨,妻子送喪至嵩山。
24
嚴挺之與裴寬皆奉佛。開元末,僧義卒,挺之服諒樗挽。俄杷天寶初,授員外詹事,使令東京養疾。挺之鬱鬱不得志,成疾,自為墓誌,葬于大逗蛻,興次西原。臣欽若等曰:大都椿菀。迨謚也
25
王縉,字夏卿,為門下侍郎平章事,與兄維俱奉佛不茹葷血,縉晚年尤甚,與杜鴻漸捨財造寺無限極。妻李氏卒,舍道政里第為寺,與之追福,奏其額曰寶應。度僧三十七人,住持寺、節度、觀察使入朝,必延至寶應寺,議令施財,助己修繕。初,代宗喜祠祀,未甚重佛,而元載、杜鴻漸與縉喜飯僧徒。代宗嘗問以福業報應,載等因而啟奏,代宗繇是奉之過當。
26
魚朝恩為內侍,代宗永泰初,設無遮會齋於崇仁坊之南街,大奏音樂。大歷中,又抗疏請度母為尼法名功,德居修慈寺,許之。請以通化門外莊為寺,以章敬為名福資,太后許之。是莊連城對郭林沼,臺榭形勝第一,朝恩初以恩賜得之,及是造寺,窮極壯麗,以為城市林木不足充費,乃奏壞曲江館、華清宮、風樓、月觀及百司行廨署,並將相歿官宅給其用焉。土木之役,僅逾萬億。
27
杜鴻漸為山劍副元帥,篤好佛法,惡軍旅之事大。
28
初,自劍南回,請千僧齋於資聖寺,仍請魚朝恩、李懷玉同行香許之,以使蜀無恙徼福也。又於長興里築第崇食,希門館賦詩,大略曰:「嘗願追禪侶,焉能挹化源」。朝士多和之。將卒,命僧剃頭遺令其子建塔,葬不為墳,冀同于僧。頗為遠識所誚,時人惜之。
29
藍簡,憲宗元和中為諫議,性柔奉浮圖之像教,拘溺過甚。劉總為幽州節度使。
30
穆宗長慶初,奏請以私第為佛寺,又奏請為僧,詔授侍中、天平軍節度。總因乞出家,朝廷以緇服就賜之,錫名大覺。
31
裴休為相,家世奉佛,休尤深於釋典。太原、鳳翔近名山,多僧寺,視事之巢,遊踐山林,與僧講求佛理。中年後,不食葷血,嘗齋戒,屏嗜欲,香爐貝典,不離齋中,詠歌贊貝,以為法樂。與尚書紇紀泉皆以法號相字。時人重其高潔,而鄙其太過。
32
梁李晉阜為太子太傅,末帝詔曰:「李晉阜多因釋教,誑惑群情,此後不得出入無常」。
33
周宋彥筠,初仕晉為同州節度使,貪鄙無術,溺於釋氏,唯營寺繢塑香燈、幢幡、僧尼、資貝之類,則舍之無慳,日給數十千,多取於四民,以充其費。後為豳州節度使,所貯資金,多奉釋氏,嘗謂人曰:「吾前後供僧一千餘萬,造佛宮九十餘所,又嘗召僧讀畢生,經日,課若干卷,至瞑目以來,令不負所課。如嬰疾闕讀,隨即填補,立券設咒,每僧給二十緡,僧至者甚眾,乃減緡一半。未幾,只給三緡。其無行貪穢猥之,僧利其緡,投券者填咽,彥筠患之乃止。初,彥筠一旦與其主母有微忿,遽擊殺之,自後嘗有所睹,彥筠心不自安,乃修浮屠法以禳之,因而溺志於釋氏。其後每歲至金仙入涅髦日,嘗衣斬梁賠於其像前,其佞佛也如是。家有婢妾數十人,皆令削澠緇以侍左右,大為當時所誚。
34
○總錄部 讒佞
35
有虞之命則曰┾讒,說先聖之戒則曰遠佞人。蓋邪偽可以惑聰明,浸潤可以間忠信。淳素既隱巧,言皮滋萌,義以利遷,政繇寵放。故有行媚於內,善諛於朝,脂韋其性以悅於上,貝錦其辭以譖於下。愛同嫉異,害正忌能,挾蒂芥之嫌,緣疑似之隙,媒孽其短,文致厥瞽,采苓之刺,以興投杼之疑。斯起交亂,國家離間,君臣職為厲階,無已太甚。故君子之惡利口,王者之難任人,其有旨哉!
36
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寒,國名。伯明其君名。伯明后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已,相浞行媚于內內宮也,而施賂于外,愚弄其民欺罔之,而虞羿于田樂之游田,樹之作慝以取其國家樹,立也,外內咸服服信詐
37
周虢石父、幽王時為卿用事,國人皆怨。石父為人佞巧,「佞」,一作「言舀」。善諛,王用之。
38
暴公為卿士而譖蘇公,作《何人斯》之詩而絕之暴也,蘇也。皆畿內國名
39
虢仲譖其大夫詹父於王虢仲,王卿士。詹父,屬大夫。詹父有辭,以王師伐虢。夏,虢公出奔虞。
40
鄭詹,鄭之微者也。齊人執之,自齊逃來,書其佞也,曰「佞人來矣一云鄭詹,鄭之佞人也
41
豎牛魯叔、孫豹穆,子也,小臣使為政為家政。初,穆子悶肴㈧豆氏生孟丙、仲壬、公孫明知叔孫於齊公孫,明齊大夫子明也,與叔孫相親知。歸未逆國,姜子明取之國姜,孟仲母,故怒其子長而後使逆之子孟丙仲壬,田於丘蕕丘蕕,地名,遂遇疾焉。豎牛欲亂其室而有之,強與孟盟,不可欲使從已,孟不肯。叔孫為孟鐘曰:「爾未際際,接也。孟未與諸大夫相接見,饗大夫以落之以犬逯硌猍C260]鐘曰落。既具饗,禮具,使豎牛請日請饗日,入弗謁謁,白也,出命之日許命日。及賓至,聞鐘聲,牛曰:「孟有北婦人之客北婦人,國姜也。客謂公孫明」。怒將往,牛止之。賓出使,拘而殺諸外殺孟丙。牛又強與仲盟,不可。仲與公御萊書觀於公萊書:公御士名,仲與之私游,觀於公宮。公與之環,使牛入示之示叔孫。入,不示出,命佩之。牛謂叔孫:「見仲而何?而何如何?」叔孫曰:「何為怪牛言?」曰:「不見,既自見矣言仲已自往見公,公與之環而佩之矣」。遂逐之。
42
費無極,楚大夫也。萃鷂,左尹直而和,國人說之以直事君,以和接類。鄢將師為右領右,領官名,與費無極比而惡之惡萃穡┝鉅子常賄而信,讒無極,言替尥。鷓晌階映,T唬鶴,佣裼飲子酒。(子惡尥穡,又謂子惡令尹欲飲酒於子氏,子惡曰:「我,賤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將必來,辱為已甚,吾無以酬之,若何?」(酬報獻?」無極,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吾擇焉擇取以進子常」。取五甲五兵,曰「鈧」。蠲帕鉅至,必觀之而從以酬之。及饗日,帷諸門左張帷陳甲兵其中。無極謂令尹曰:「吾幾禍,子子惡,將為子不利,甲在門矣,子必無往。且此役也,吳可以得志」。子惡取賂焉而還。又誤群帥,使退。其師曰:「乘亂不祥,吳乘我喪,我乘其亂,不亦可乎?」令尹使視菔顯蠐屑籽,剎煌召鄢將師而告之告子惡門有甲兵,將害己。將師退,遂令攻菔,稀G銀鷸鶘找病#┳佣裎胖,遂殺也。國人弗鵒鈐,唬翰圾瘕菔嫌脛同罪。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秉稈焉(。編:菅,苫也。秉,把也。稈,束也。國人投之,遂弗鷚。病A鉅炮之炮燔尥穡、┚∶、瓠奘、現族黨。
43
公伯僚,字子固,魯人。固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季孫信才,恚子路也」。,僚也,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孔子曰:「道之將行,命也。道之將廢,命也。公伯僚其如命何?」
44
臧倉,魯平公嬖人也。公將出,倉請曰:「它日君出必命,有司所之,今已駕矣,敢請」。公曰:「吾將見孟子倉曰:君何為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禮,義繇賢者出孟子之後,喪踰前喪,君無見焉」。公曰:「諾」。
45
上官大夫楚懷,王臣也。時屈原字平斑眩,ㄒ糲校╈。洞橇鍆跎,躒沃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屬草槁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讓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
46
後漢令狐略狼,孟大姓也。建武六年,曲陽令馮衍上書陳八事,光武將召見。先是,衍為狼孟長,以罪摧陷略。是時略為司空長史,讒之於尚書令王護、尚書周生豐曰:「衍所以求見者,欲毀君也」。護等懼之,即共排間,衍遂不得入。
47
孟岱當袁紹官渡之敗,審配二子為曹操所擒。岱與配有隙,因蔣奇言於紹曰:「配在位專政,族大兵強,且二子在南,必懷反畔」。郭圖、辛評亦以為然。紹遂以岱為監軍,代配守鄴。
48
逄紀為袁紹統軍事,田豐為別駕,紀憚豐亮,直數讒之於紹,紹遂忌豐。紹時與曹公戰,豐固諫之,紹怒,囚豐而去。及紹軍之敗於官渡也,士潰奔北師,徒略盡,軍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豐在此,不至於是也」。紹謂逄紀曰:「冀州人聞吾軍敗,皆當念吾。唯田別駕,前諫止,吾與眾不同,吾亦慚見之」。紀復曰:「豐聞將軍之敗,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紹於是有害豐之意。
49
魏劉曄為侍中,以先進見幸,因言替尚書令陳矯專權,矯懼,以問長子本本不知所出。次子騫曰:「主上明聖,大人大臣,今若不合,不過不作公耳」。
50
晉嚴舒為雒陽太守,馬隆為平虜護軍、西平太守,加授東羌校尉。積十餘年,威信振隴右。舒與楊駿通親,密圖代隆。毀隆年老謬耄,不宜服戎,於是徵隆,以舒代鎮。氐羌聚結,百姓驚懼。朝廷恐關隴復擾,乃免舒,遣隆復職。
51
盧志為成都王[A13C]左長史[A13C]既以陸機為將,[A13C]謂機曰:「若功成事定,當爵為郡公,位以台司,將軍勉之矣」。機曰:「昔齊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樂毅以失垂成之業。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機也」。志心害機,寵言於[A13C]曰:「陸機自比管樂,擬君ウ主。自古命將遣師,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A13C]默然」。
52
扈瑰為隋郡內史。陳敏之亂,荊州刺史劉宏以南蠻長史陶侃為江夏太守,加鷹揚將軍。敏遣其弟恢來寇武昌,侃出兵禦之。瑰間侃於宏曰:「侃與敏有鄉里之舊,居大郡,統強兵,脫有異志,則荊州無東門矣」。宏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豈有是乎!」侃潛聞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詣宏以自固,宏引為參軍,資而遣之。王國寶少無士操,不修廉隅,婦父謝安惡其傾側,每抑而不用。除尚書郎。國寶以中興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為除曹郎,甚怨望,固辭不拜。從妹為會稽王道子妃,繇是與道子游處,遂間毀安焉。孝武末年,嗜酒好肉,而道子昏笥壬蹺┽,蜿勤菩埃。於是國寶諂諛之計,稍行於主相之間,而好利險言皮之徒,以安功名盛極而構會之,嫌隙遂成。
53
後趙程遐以清河張披為長史,遐甚委暱之。張賓舉為別駕,引參政事。遐疾披去已,又惡賓之權盛。石勒世子宏,即遐之甥也,自以有援,欲收威重於朝,乃使宏之母言替之曰:「張披與張賓為遊俠門,客日百餘乘,物望皆歸之,非社稷之利也,宜除披以便國家」。勒然之。至是,披取急召,不時至,因此遂殺之。賓知遐之間已,遂弗敢請。
54
梁梁矜孫、鄧元起為益州刺史,任庾、黔、婁、蔣光濟以州事,並勸為善政。矜孫性輕脫,與黔婁志行不同,乃言於元起曰:「城中稱有三刺史,節下何以堪之!」元起繇此束黔、婁、光、濟,而治迹稍損。
55
後唐迥初為梁將,後降莊宗,莊宗以為滑州兵馬留後。凝上疏奏:「梁朝掌事權者趙岩等,並助成虐政,結怨於人,聖政惟新,宜誅首惡,以謝天下」。於是張漢傑、張漢融、張漢倫、張希逸、趙闃、禧值、炔、⒆、逯錛也萍沒。
56
朱守殷,本名會兒,莊宗就學時諸奴也。及莊宗嗣位,以本院僕從為長直軍使。雖列戎行,不聞戰功,每構人之短,長中於莊宗,漸以為腹心。
URN: ctp:ws182372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