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提要

《提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二《御定資治通鑑綱目》三編  編年類提要》
2
等謹案:
3
御定資治通鑑綱目三編四十卷乾隆四十年奉勅撰。初,大學士張廷玉等奉。
4
勅採明一代事迹,撰《通鑑綱目三編》,以續朱子、商輅之書。然廷玉等惟以筆削褒貶求書法之謹嚴,於事迹多所挂漏。又邊外諸部,於人名、地名多沿襲舊聞,無所考正,尤不免於舛訛。夫朱子剏例之初,原以綱仿《春秋》,目仿《左傳》、《春秋》大義數十,炳若日星。然不詳核《左傳》之事迹,於聖人予奪之㫖尚終不可明。況史籍編年,僅標梗概於大書,而不具始末於細注。其是非得失,又何自而知即。
5
聖諭所指福藩田土一條,其他條之疎漏,可以例推。至譯語惟取對音,原無意義,而宋人妄生穿鑿,乖謬不經。如趙元昊自稱兀卒,即烏珠之轉音,而宋人訛為「吾祖,遂以為元昊見侮。又如蕭鷓巴亦非漢名,而宋人以對曽純甫借鶉脯之音以為惡謔。沿及明代,此習未除。如
6
聖諭所指朶顔青海諸人,名書圗為兎之類,亦往往而有鄙倍荒唐,尤不可不亟為釐正,是編仰稟。
7
睿裁於大書,體例皆遵御批《通鑑輯覽,而細注則詳核史傳,補遺糾謬,使端委秩然,復各附發明,以闡衮鉞之義。各増質實,以資考證之功,而譯語之誕妄者亦皆遵。
8
欽定遼金元國語觧,一一改正,以傳信訂訛較,張廷玉等初編之本,實倍為精宻。
9
聖人制事,以至善為期,義有未安,不以已成之局,而憚於改作,此亦可仰窺萬一矣」。乾隆五十年二月,恭校上。
10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總 校。 官 。 陸費墀
URN: ctp:ws110442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