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淫樂》

電子圖書館
1 淫樂:
《左傳》曰: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和平,謂之鄭聲。許慎《五經異義》曰:鄭國有溱洧之水,男女聚會,謳歌相感。今《鄭詩》二十一篇,婦人者十九,故鄭聲也。又云:鄭重之音,使人過也。
又曰:惠王三年,邊伯、石遬、蒍國出王,立王頹。王處於鄭三年。子頹飲三大夫酒,子國為客,子國,蒍國。客,上客。樂及偏聲。偏舞,六代之樂。一曰諸大夫偏舞。鄭厲公見虢叔厲公,鄭莊公之子厲公突也。虢叔,王卿士,虢公林父也。曰:「吾聞之,司寇行戮,君為之不舉,不舉樂也。而況敢樂禍乎?今吾聞子頹歌舞不思憂。夫出王而代其位,禍孰大焉?臨禍忘憂,是謂樂禍,禍必及之。盍納王乎?」虢叔許諾。鄭伯將王自圉門入,虢叔自北門入,二門,王城門。殺子頹及五大夫,王乃入。

2 淫樂:
《禮記》曰:奸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
又曰: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
又曰:作奇伎淫巧以蕩上心者,殺無赦。
又曰: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傲僻驕志。此四者,淫於色而害於德。

3 淫樂:
《論語》曰: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包曰:「鄭聲淫,聲之哀者。」

4 淫樂:
《漢書》曰:王莽初獻新樂於明堂太廟,群臣始冠麟韋之弁。或聞其樂聲,曰:「厲而哀,非興國之聲也。」

5 淫樂:
《宋書》曰:廢帝元徽五年,太樂雅鄭共千有餘人,后堂雜伎不在其數。

6 淫樂:
裴子野《宋略》曰:「先王作樂,崇德以格神人,通天下之至和,節群生之流放,故天子達於士庶,未曾去其樂而無非僻之心。及周道衰微,日失其序。亂俗先之以怨怒,國士從之以哀思,擾雜子女,蕩悅淫志。充庭廣奏,則以魚龍靡漫為瑰瑋;會同享覲,則以吳趨楚舞為妖妍。纖羅霧縠侈其衣;疏金鏤玉,砥其器。在上班揚寵臣,群下亦從風而靡。王侯將相歌妓填室,鴻商富賈舞女成群,競相夸大,玄有爭奪,如恐不及。莫為禁令,傷物敗俗,莫不在此。

7 淫樂:
《隋書》曰:裴蘊,煬帝征為太常少卿。初,高祖不好聲妓,遣牛弘定樂,非正聲清商及孔部四舞之色皆罷遣。從臣至是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齊、梁、陳樂家子弟皆為樂戶。其六品已下至於民庶,有善音樂及倡優百戲者,皆直太常。是后異伎淫聲咸萃,樂府皆置博士弟子遞相教傳,增益樂人至三萬餘。

8 淫樂:
《國語》曰:平公既作新聲,新聲,師涓新聽者也。師曠曰:「公室其將卑乎?君之萌兆衰矣。樂以開山川之風,輝德於廣遠也。風德以廣之,風德者,德各有風類也。作樂各象其德,韶夏、護武之謂也。風山川以遠之,所樂以通山川之風類也,遠其德也。風物以聽之,修詩以詠之,修禮以節之。夫德廣遠而有節,是以遠服而邇不遷。」邇,近。

9 淫樂:
《說苑》曰:子路鼓瑟,有北都之聲。孔子聞之,曰:「信矣!由之不才也。」冉有侍,孔子曰:「求來,爾奚不謂由?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聲為中節。彼小人則不然,執末以論本,務剛以為基。故其音湫厲而微末,以象殺伐之氣。夫殺者,乃亂亡之風也。」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曰:「由之罪也。」后果不得其死焉。

10 淫樂:
《淮南子》曰:揚鄭衛之浩樂,結激楚之遺風,此齊人之所以淫泳流湎。

11 淫樂:
《列女傳》曰:夏桀既棄禮義,淫于婦人,求四方美人,積之後宮,造爛漫之樂。

12 淫樂:
《呂氏春秋》曰:音樂之所由來遠矣,故惟得道之人其可與言樂乎!亡國戮民非無樂也,其樂不樂;溺者非不笑也,溺人必笑,雖笑不樂。罪人非不歌也,當死強歌,歌不樂也。亂世之里裥似於此。夫里裥適,心亦有適。人之情,欲壽而惡夭,欲安而惡危,欲榮而惡辱,欲逸而惡勞。四欲得,四惡除,則心適矣。
又曰:楚之衰也,作為巫音。高誘注曰:男曰鵐,女曰巫華。

13 淫樂:
桓譚《新論》曰:夫不剪之室不如阿房之宮,不琢之椽不如磨礱之桷,玄酒不如蒼梧之醇,控揭不如流鄭之樂。

14 淫樂:
《樂說》曰:聲放散則政荒。崔氏云:由君上驕逸則萬物荒散。商聲欹散,邪官不理政壞,刑罰不法而威令不行。角聲憂愁,為政虐民,民怨故也。民不安業,猶君失政。徵聲哀苦,事煩民勞,君淫佚。崔氏云:由君邪、民苦於役,羽聲傾危則國安。崔氏云:賦徭重,其民困財物匱。

15 淫樂:
《梁元帝纂要》云:古艷曲有《北里》、《靡靡》、《激楚》、《流風》、《陽阿》之曲,皆非正聲之樂也。流風亦曰結風也。

16 淫樂:
《唐會要》曰:調露元年,太子使樂工於東宮新作《寶慶》之曲。成,命工者奏於太清觀。始平縣令李嗣真謂道士劉概、輔儼曰:「此樂商宮不和,君臣相阻之征也;角徵失位,父子不協之兆也。殺聲既多,哀調又苦。若國家無事,太子受其咎矣。」數月,太子廢。
又曰:咸通中,伶官李可久善音律,尤能轉喉為新聲,音辭曲折,聽者忘倦。京師屠沽少年效之,謂之拍彈。時同昌公主除喪,懿宗與郭淑妃悼念不已,可久為《嘆百年》舞曲。舞人皆盛飾珠翠,仍畫魚龍地衣以列之。曲終樂闋,珠翠覆地,詞語凄惻,聞者流涕。又常於安樂寺作《菩薩蠻》舞,上益憐之。可久常為子娶婦,帝賜酒二銀樽,啟之,乃金翠也。時宰相曹確、中尉西門季玄屢論之,懿宗不納。至僖宗即位,宰相崔彥昭奏,遂死於嶺表。

17 淫樂:
《開元傳信記》曰:唐開元末年,涼州進新曲。上命諸王於便殿觀之。曲終,諸王皆稱萬歲,獨寧王不賀。玄宗征其故,憲曰:「此曲雖佳,臣有聞焉。夫曲者,始於宮,散於商,武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括在於宮商也。臣見此曲宮離而少徵,商亂而加暴。夫宮者,君也;商者,臣也。宮不勝則君體卑,商有餘則臣事僣。臣恐異日臣下有悖亂之事,陛下有播越之禍,莫不兆於斯曲也。」洎祿山南犯,玄宗西幸,方明寧王審音之妙也。

18 淫樂:
《大業記》曰:《安公子》是隋煬帝將幸江都宮中所撰。時樂工笛中吹此曲,其父疾發,於臥內聞,泫然流涕。問其子何得此曲,對曰:「宮中新翻也。」謂其子曰:「宮者,君也。此曲雖在羽調,后有一宮聲,往而不返。大駕東巡必不回耳。可托疾勿去。」其精如此。

URN: ctp:n38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