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司農卿》

Library Resources
1 司農卿:
《六典》曰:司農卿之職,掌邦國倉儲委積之事,總上林、太倉、鉤盾、導官四署與諸監之官屬,謹其出納而修其職務;少卿為之貳。凡京都百司官吏祿廩,皆仰給焉。

2 司農卿:
《周禮》曰:冢宰有大府下大夫。鄭玄注曰:「大府為王治藏之長,若今司農矣。」

3 司農卿:
《史記》曰:韓信歸漢,漢以為治粟內史。

4 司農卿:
《漢書》曰:治粟內史,秦官,掌穀貨。景帝更名大農令,武帝更名大司農。
又曰:鄭當時,字莊,為司農。戒門下:「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執賓禮以下人。山東諸公翕然稱莊上曰:「吾聞鄭莊行,千里不赍糧。」
又曰:朱邑為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身為列卿,居處節儉,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及卒,詔稱揚其節行,賜邑子黃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又曰:田延年為大司農,坐盜都內錢三千萬,自殺。
又曰:平帝元始元年,改大司農曰羲和,以劉歆為之。

5 司農卿:
《東觀漢記》曰:劉據為大司農,以職事被譴,召詣尚書,將加捶撻,尚書左雄諫帝曰:「九卿位亞三公,行則鳴玉,孝明永平始加撲罰,非古制也。」帝從之,卿於是始免撲捶。
又曰:高詡字季回,以儒學征拜大司農。在朝以清白方正稱。
又曰:辛融字子優,為大司農,性明達,稱為名卿。

6 司農卿:
《續漢書》曰:李固為大司農。上信閹官,天下牧守多其宗親舊故。及受貨賄,有詔特拜,不由選試,亂生彌甚。固乃上表具陳盜賊所以興,由官非其人也。
又曰:大司農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諸錢穀金帛。
又曰:趙典字仲經,為大司農,閉門卻掃,非德不交。
又曰:耿國字叔慮,為大司農,曉邊事,能論議,數上便宜事,天子器之。
又曰:鄭玄,公車征為大司農,給安車一乘,所過長吏送迎。

7 司農卿:
張璠《漢記》曰:陳寵為廣漢太守,風聲大行,入為大司農。

8 司農卿:
應劭《漢官儀》曰:大司農,古官也。唐虞分命羲和,四子敬授民時。高祖受命,懲秦之弊,與民休息。逮至文景,國家無事,家給人足,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腐敗而不可食。

9 司農卿:
《魏志》曰:梁習為并州二十餘年,政治為天下最,乃征拜大司農。

10 司農卿:
《吳志》曰:樓玄為大司農。玄從九卿持刀侍衛,正身率眾,奉法而行,應對切直,數迕皓意,漸見責怒。後人誣白玄與賀劭相逢,駐共耳語大笑,謗訕政事,遂被詔詰責,送付廣州。

11 司農卿:
《晉陽秋》曰:司農桓范,字元則,出奔,曹爽云:「大司農印在吾手中,所在得開倉而食。」

12 司農卿:
《宋書》曰:大司農卿一人,《書》稱棄,后稷其職也。

13 司農卿:
《齊職儀》曰:司農卿耕籍則掌其禮儀。

14 司農卿:
《隋書》曰:趙元淑轉潁川太守,甚有惠政,因入朝,會司農不時納諸郡租穀,元淑奏之。帝謂元淑曰:「如卿意者,幾日當了?」元淑曰:「如臣意,不過十日。」帝即日拜元淑為司農卿,納天下租,如言而了,帝悅焉。

15 司農卿:
《唐書·官品志》曰:司農卿,位視散騎常侍,主農功、倉廩,統太倉、導官、籍田、上林令。

16 司農卿:
韓揚《天文要集》曰:天倉者,大司農也。

17 司農卿:
《異苑》曰:吳郡岑淵為吳郡,時大司農卿碑注在江乘湖西。太元中,村人見龜載從田中出,還其先處,萍藻猶著腹下。

18 司農卿:
史游《急就篇》曰:司農少府,國之泉也。

URN: ctp:n37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