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𤣹
U+248F9

部首:+ 4筆 = 共8筆.
字典出處:康熙字典: 頁727第26 漢語大字典: 卷2頁1105第04
表面結構:左:𤣩,右:
國語發音: ㄈㄚˇ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玉部·》𤣹:《川篇》音法。玉名。

原典出處

康熙字典·》:𤣹:《川篇》音法。
皇清書史》:陶匏,字不食,初名𤣹,字子白,秀水人。
晚晴簃詩匯·卷十》:𤣹,字敬存,號石樓居士,輔國公弘眺子。
淡水廳志》:𤣹,山西崞縣人,歲貢。
福建通志台灣府-清》:𤣹,崞縣貢生。
台灣南部碑文集成》:碑中「縣主張」,名𤣹
諸羅縣志·卷四》:喜造士矣』;如張𤣹,則又曰:『招徠撫綏矣,且肖像而禮之矣』。
續修台灣府志·卷十九》:寺田,在諸羅縣犁頭標大道公營,年收租粟六十五石;諸羅知縣張𤣹給為香火。
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寺田在諸羅縣犁頭標大道公營,年收租粟六十五石;諸羅縣知縣張𤣹給為香燈。
台灣府志·卷五》:康熙三十年,知縣張𤣹編審:新增口七十一,戶仍前。
續修台灣縣志·卷五》:香燈田在諸羅犁頭標大道公營,載租穀六十五石,諸羅縣知縣張𤣹撥給。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