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F3E

說文小篆

楚系簡帛

異體字
同義字

部首:+ 6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97第42 康熙字典: 頁945第24 辭海: 卷1頁0641第04 GSR: 第824.i 漢語大字典: 卷5頁2937第12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píng ㄆㄧㄥˊ
粵語發音:ping4
說文解字:缶部》缾:𦉥也。从缶幷聲。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瓶:汲水器也,又姓風俗通云漢有太子少傅瓶守後趙録有北海瓶子然二姓蓋別。薄經切,十五。
廣韻·下平聲··》缾:上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缶部·》缾:《廣韻》蒲經切《集韻》旁經切,𠀤音䍈。汲水器也。《五經文字》與瓶同。
廣韻》薄經切,音屏。與瓶同。汲水器也。《·小雅》缾之罄矣,維罍之恥。《傳》缾小而罍大。
反切:薄經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jar, bottle

原典出處

詩經·蓼莪》:之罊矣、維罍之恥。
When the pitcher is exhausted, It is the shame of the jar.
太玄經·》:次八,赤舌燒城,吐水于
春秋左傳》:晉人來治杞田,季孫將以成與之,謝息為孟孫守,不可,曰,人有言曰,雖有挈之知,守不假器,禮也,夫子從君,而守臣喪邑,雖吾子亦有猜焉,季孫曰,君之在楚,於晉罪也,又不聽晉,魯罪重矣,晉師必至,吾無以待之,不如與之,間晉而取諸杞,吾與子桃,成反,誰敢有之,是得二成也,魯無憂,而孟孫益邑,子何病焉,辭以無山,與之萊柞,乃遷于桃,晉人為杞取成。
漢書·武五子傳》:侯劉成知澤等謀,告之青州刺史雋不疑,不疑收捕澤以聞。
前漢紀》:其首如
焦氏易林·隨之》:蹇:戴望天,不見星辰。
說文解字·缶部》::𦉥也。
世說新語·尤悔》:帝預敕左右毀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
藝文類聚》:又《三日率爾成篇詩》曰:麗日屬元巳,年芳具在斯,開花已匝樹,流鸚復滿枝,洛陽繁華子,長安輕薄兒,東出千金堰,西臨鴈鶩陂,遊絲映空轉,高楊拂地垂,綠幘文照曜,紫鷰光陸離,清辰戲伊水,薄暮宿蘭池,象筵鳴寶瑟,金汎羽卮,寧憶春蠶起,日暮桑欲萎。
廣韻·》:罃:《說文》曰:備火長頸也。
太平廣記·張道陵》:第三試,昇行道,忽見遺金三十,昇乃走過不取。
墨子閒詁·三辯》:說文·瓦部》云:「瓴,●也,似者」。
康熙字典·十三》:《集韻》古也。
儒林外史》:聘娘用纖手在錫內撮出銀針茶來,安放在宜興壺裏,沖了水,遞與四老爺,和他並肩而坐,叫丫頭出去取水來。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