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5CF

說文小篆

部首:+ 6筆 = 共11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48第30 康熙字典: 頁772第25 辭海: 卷9頁2120第6 GSR: 第995.x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670第12
表面結構:左上:,右下:
國語發音:wěi ㄨㄟˇ
粵語發音:fui2
說文解字:疒部》痏:疻痏也。从疒有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痏:瘡痏。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疒部·》痏:《唐韻》榮美切《集韻》《韻會》羽軌切,𠀤音洧。《說文》疻痏也。《玉篇》瘡也。《廣韻》瘡痏。《前漢·薛宣傳》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痏人之罪鈞,惡不直也。《註》應劭曰:以杖手擊人,剝其皮膚腫起,靑黑而無創瘢者,律謂疻痏。師古曰:痏,音鮪。《抱朴子擢才卷》生瘡痏於玉肌。《張衡·西京賦》所惡成瘡痏。《註》瘡痏謂瘢痕。又《說文長箋》方言謂之翻痏,又謂之翻胃,食下咽不受也。《正字通》按痏胃音義各別,箋以痏作胃,誤。又《集韻》尤救切,音宥。顫也。又于六切,音郁。病也。
反切:榮美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a bruise or contusion

原典出處

呂氏春秋·至忠》:齊王疾,使人之宋迎文摯。
漢書·薛宣朱博傳》:傳曰:『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人之罪鈞,惡不直也。』
焦氏易林·噬嗑之》:益:斧斤所砟,瘡不息。
說文解字·疒部》::疻也。
急就篇》:保辜謕呼號。
黃帝內經·終始》:補須一方實,深取之,稀按其,以極出其邪氣。
顏氏家訓·省事》:而為執政所患,隨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殆,微染風塵,便乖肅正,坑阱殊深,瘡未復,縱得免死,莫不破家,然後噬臍,亦復何及。
藝文類聚·寵幸》:【論】《梁沈約宋書恩幸傳序論》曰:夫人君南面,九重奧絕,陪奉朝夕,義隔卿士,階闥之任,宜有司存,既而恩以狎生,信由恩得,無可憚之姿,有易親之色,孝建泰始,主威獨運,空置百司,權不外假,而刑政糾雜,理難遍通,耳目所寄,事歸近習,賞罰之要,是謂國權,出內王命,由其掌握,於是方塗結軌,輻輳同奔,人主謂其身卑位薄,以為權不得重,曾不見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內有專用之功,勢傾天下,未之或悟,挾朋樹黨,政以賄成,鈇質創,搆於床笫,服冕乘軒,出乎言笑之下,西京許史,蓋不足云,晉朝王石,未或能及,太宗晚運,屢經盛衰,權倖之徒,慴憚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竊國權,搆造異同,興樹禍隙,帝弟宗王,相繼屠勦,民忘宋德,雖非一塗,寶祚夙傾,實由於此,嗚呼哀哉。
通典·雜議上》:傳曰:『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人之罪鈞,惡不直也。』
廣韻·》::瘡
太平廣記·泓師》:泓曰:「客土無氣,與地脈不相連,今總填之,亦猶人有瘡,縱以他肉補之,終無益。」
全唐詩》:萬象瘡複,百靈瘠且q3。
康熙字典·》:《左思·吳都賦》挂扢而爲創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