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李昌齡

李昌齡[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193075

See also: 李昌齡 (ctext:582923)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李昌齡
name-style天錫宋史·列傳第四十六》:李昌齡,字天錫,宋州楚丘人。
associated-placeplace:楚丘縣宋史·列傳第四十六》:李昌齡,字天錫,宋州楚丘人。
authority-cbdb974
authority-sinica18156
authority-wikidataQ45357259
authority-wikidataQ10788156
link-wikipedia_zh李昌龄
held-officeoffice:給事中
    from-date 至道二年二月庚辰
996/3/1
宋史·本紀第五 {{太宗二}}》:庚辰,以御史中丞李昌齡為給事中、參知政事。
held-officeoffice:參知政事
    from-date 至道二年二月庚辰
996/3/1
宋史·本紀第五 {{太宗二}}》:庚辰,以御史中丞李昌齡為給事中、參知政事。
held-officeoffice:御史中丞宋史·本紀第五 {{太宗二}}》:庚辰,以御史中丞李昌齡為給事中、參知政事。
associated-dynastydynasty: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24 子部·雜家類存目一》:宋李昌齡撰。
李昌齡937年 - 1008年,字天錫宋朝初年宋州楚丘縣(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宋太宗參知政事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李昌齡舉進士,出任大理評事、通判合州。歷任將作監丞、右贊善大夫、通判銀州。京城開金明池,李昌齡獻詩百韻,被宋太宗嘉賞,擢升為右拾遺、直史館。改任右補闕、出知滁州。又起為淮南(治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轉運使,轉任戶部員外郎、知廣州。為官不能廉潔自守,淳化二年(991年)召還。因為他多貯輜重,被人上書彈劾。擔任知審刑院事、權判吏部流內銓,轉任右諫議大夫、充戶部使。淳化三年(992年)拜御史中丞,彈劾陝西轉運使鄭文寶生事邊境、築城沙磧、輕變禁法,鄭文寶被貶湖外。至道二年(996年)拜為參知政事,無所建樹。至道三年(997年),太宗去世前後,他勾結胡旦、內侍王繼恩,謀立楚王趙元佐為皇帝。宋真宗即位後,貶他為忠武軍節度使行軍司馬。咸平二年(999年)入朝為殿中少監,最後以秘書監致仕。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李昌齡卒。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主題關係
樂善錄creator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續資治通鑑3
萬姓統譜2
續資治通鑑長編4
東都事略2
宋史紀事本末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
文獻通考1
古今紀要3
直齋書錄解題1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2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1
宋史20
陶廬雜錄2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193075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